如果出现漏掉的步骤,结合桌角的安全隐患,难保不出什么岔子。而持续两周的木偶杀人案,现已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差错。 “上午审问之前,人身安全检查没出什么漏子吧?” 詹若西跟在晏钧身后,闻言吓得身子一颤:“没、没有,都是秦哥那边的人带的,应该不会出纰漏......” 晏钧蹙眉看了眼他,又回过头继续朝前走:“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我、我觉得有点瘆人......” “有什么恐怖的?”晏钧几乎是咬着牙说,“从头到尾就不存在木偶杀人,即使陈德豪是在不认为受害者是张浅的意识下行的凶,也无法逃脱制裁。更何况,范岩的案子也是他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设计的。” 詹若西低着头噤了声。快到审讯室时,他又嚅嗫道:“晏队,温予迟他......完全没嫌疑么?” 晏钧推开审讯室门的动作一滞,转身道:“你提他做什么?” 两秒后,晏钧就意识到现在当务之急是审讯房间里的人,便没有再与詹若西深究温予迟的事情,默然走进审讯室。 简单地信息核对之后,晏钧决定先提范岩的案子,把张浅案放在后面,以让对方放低心理防备:“陈德豪,为什么杀害范岩?” 心理暗示是审讯时的通用技术之一。直接讯问作案原因,会让嫌疑人潜意识里产生警方已经掌握了可靠证据的担忧与恐惧,从而扰乱嫌疑人原本计划好的应对方式,转而思考如何圆场或者嫁祸。 陈德豪放在小桌上的手指微微一蜷,后又松开:“我没有杀范岩。” “范岩卧轨的那晚,你在哪,在做什么?”晏钧边问便递过去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把那晚你在的地方画下来,包括你在做的事。” 利用人对空间构造能力的局限性,是另一种审讯方法。犯罪嫌疑人往往大多能够面不改色地进行口头撒谎,但当警方要求现场画像时,嫌犯如若想撒谎,则需要构建出一个完全虚拟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嫌犯露出的破绽便会被放大化,从而容易被警方捕捉到作画时的慌张或者画像的漏洞。 以往有许多案例便是嫌犯因难以做到实化虚假三维空间图而最终做出坦白交待的选择。例如,一名嫌犯在画图时无法做到自圆其说而在最后说出真相;又例如,有名嫌犯画出了看似完整天衣无缝的整张图像,而那张图上竟然出现了违反物理学常识的物体摆放。
第17章 照片 晏钧其实对于此种方法能摧毁陈德豪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尝试之前,谁也不知道陈德豪的空间构建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究竟如何。 不出所料,陈德豪聪明地选择了一个难以露出破绽的场景——车内。 图中大部分是由车后座构成的,且后座上什么都没有。晏钧甚至开始怀疑陈德豪为这种审讯方式留了一手。 没想到的是,陈德豪虽患有卡普格拉妄想症,但其智商和反侦察能力显然是超于常人的。 好在晏钧本来也没有打算一两招就让陈德豪认罪。 “陈德豪,你想念你的妻子吗?”晏钧拿出准备好的张浅的照片,递到陈德豪眼前,“这是你和她以前一起旅游的照片吧?” 陈德豪不语,只是望着那张照片发愣。 晏钧拿出第二张照片:“2017年,你和她去了云南大理,之后你们去了丽江。在丽江,你们去了玉龙雪山,这是你们在海拔4782米的地方,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拍下的合照。”他将照片放得近了些,换成了寻常聊天的温和语气,“你们的合照是请同游的朋友拍的吗?还是请旁边的游客拍的?拍得真好。” 事实上,陈德豪的确被晏钧突如其来的与案情无关的发问弄得有些猝不及防。 或者说是,被温情的回忆碎片打得措手不及。 总之,陈德豪回答了他的问题:“是找旁边的游客拍的。” “四千多的海拔......”晏钧将照片转向自己,认真地端详了片刻,又问,“这么高的海拔,你和张浅当时都没出现高原反应?” 一旁的詹若西不解地看着晏钧。 “没有。”陈德豪垂下头,微微摆弄着手指,“我们俩平时会一起游泳,身体都不错。” 未等晏钧开口,陈德豪出人预料地续道:“那是我和张浅在一起之后的第一次旅行。我们是一六年在一起的......她很难追,我追了两年才追到。”他微顿,抬眼看着对面桌上的纸张发呆,“她生活得很认真,也很努力。” 晏钧没有再继续聊天的对话模式,而是在对方的心理戒备值最低的时候,骤然转了话锋:“那你为什么杀了她。” 陈德豪一时间难以适应晏钧陡然变回严肃的模样,嚅嗫道:“我没有......我没有杀她......”他的眼神回到那张照片,嗓音里隐约可以听到啜泣,“我只是杀了她的肉体,至于她的灵魂......我还在寻找,”他两眼泛泪地注视着晏钧,语气接近央求,“晏警官,你相信我......我一定会找到的,我一定会的......你相信我好不好?” 詹若西听了快一个小时陈德豪和张浅的故事,此时已经被感动得眼眶里泪水直打转,全然忘了自己的指责,也忘了对面讲故事的是个杀人犯。 晏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道:“你现在作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那你怎么解释范岩的死?难道他的死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吗?” 陈德豪没有再回答,只是垂眼默不作声。 而是熟练地看向隔窗那侧的警员,眼神示意审讯目的已经达到了,可以准备结束了。对于张浅一案,犯人已经认罪,虽然只是承认杀害了肉体,但对于定案来说已经足够了。而对于范岩一案,凶手即使不承认,待会等鉴定结果一出来,便有确凿的证据指向凶手是谁了,即使凶手自己不承认。 晏钧起身收拾资料时,詹若西还在原位上用纸巾擦鼻子。晏钧冷着脸拍了下詹若西,然后出了审讯室的房门。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詹若西小心翼翼地嚅嗫道:“晏队,陈德豪......会被叛无期么?” “这个我不好说。”晏钧微微放缓了步伐,漠然道,“你给我听好了,但凡是杀人犯,不管他有什么苦衷,什么难以言表的过去,都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 回到办公室,陈韩和林禾便拿着比对结果走了上来。陈韩将报告递给晏钧:“晏队,这是范岩案发现场的足迹。由于当晚降雨,足印被冲刷到了部分,加长了比对的时间,但是还是给鉴定科的人查出来了,的确是陈德豪的鞋印。”她推推眼镜,续道,“估计是陈德豪以某种理由把人带到了铁轨附近,然后以家人威胁范岩写下了遗书。” 林禾也递上手中的报告:“前日的医学鉴定报告也出来了。没想到陈德豪这小子,分明患着精神病,犯起案来脑子倒是清明得很,杀范岩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还利用反侦察手段伪造了假的遗书。” 晏钧粗略地看完两份报告,拧成结的眉心终于舒开了些:“好。”他将报告递回去,“对了,死者的眼球找到了么?” 林禾摆摆头,叹口气:“没有。我估计那小子把杀完人直接把眼球扔进马桶冲掉了。” 晏钧闻言,胸口莫名泛起一阵恶心,嘴上却没有接着问,只是短短交代了几句,让大家好好准备两个小时后和市局的会议。 由于案件性质恶劣,参加这场会议的人很多。由于时间紧迫,晏钧准备的不算充分,但汇报时的条理仍然十分清晰。 在会议的开始,他先简要总结了一遍整个案情:“第一名死者,张浅,被害于家中,被发现时尸体的眼球被木偶眼球替换。第二名死者,何宇,死于万偶大厦办公室内,尸体被发现时,死者下颌被木偶的机械下颌所替代。第三名死者,范岩,死于铁轨,衣服里发现了其亲笔遗书。” 他说完,顿了片刻,又接着总结:“杀害第一名死者的凶手,是死者丈夫陈德豪。杀人动机是他因患有卡普格拉妄想症,误认为妻子的灵魂被木偶占据,以为妻子的真正灵魂在别处,所以将眼前家中的妻子杀害,以为自己杀了木偶的灵魂。” 待晏钧讲完,林禾接着说明案情:“杀害第二名死者何宇的凶手,是范岩。其杀人动机是范岩因个人恩怨,一直对何宇积怨颇深,认为是何宇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便起了杀心。那彼时恰逢张浅被害并被换置木偶眼球的事件在社会上反响极大,故范岩利用了木偶这一点,杀害何宇,并将现场布置成是木偶杀人的假象,以引导舆论和警方误认为这起案子和前一起案子为连环作案。而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其实则是模仿作案。” 晏钧再次接过话:“紧接着,出现了第三名死者,范岩。范岩在行凶之后,被陈德豪发现其意图,便利用范岩的模仿作案直接来了个将计就计,或者说是移花接木。陈德豪逼迫范岩写下遗书,卧轨自杀,从而让我们误以为之前的两名死者张浅和何宇,都是被范岩杀害,而范岩也畏罪自杀。” “整起案子设计非常巧妙,陈德豪未曾想过会有人模仿其作案手法,发现后便企图利用范岩成为自己的替罪羊。但最后我方通过审讯手段,将凶手一举击溃,并通过现场极其细微的搜证与鉴定,用证据说明了事实。” 讲述完后,晏钧心头忽然感到了久违的轻松感,悬在他心口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后期就剩下交待罪犯作案细节与相关联证据链。而这些,都是已经提前整理好的了。 会议进行得还算顺利。约摸是因为市局也听闻了此次案件的性质非比寻常,市局那边并没有想象中严苛,在会上并未过多为难晏钧和林禾这边,而是从头到尾没打断地听完了晏钧和林禾的汇报。 会议结束时已是快晚上八点,刑侦支队本就连续好几日都没好好吃饭了,今天下午又为了会议和案件收尾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持续了过久,现在一切接近尾声的时候便处于一种紧绷的弦终于松下来的心情。 林禾和陈韩提出一会儿下班后要出去吃宵夜庆功,晏钧却一言不发地坐在办公室里,不知道在望着哪儿出神。 这起引发群众极度恐慌的恶性案件现在总算是结案了,可晏钧心里却还是像堵着什么似的。 精神病从来都不应该被利用成为减轻惩罚的借口。若是罪犯真的患有精神疾病,在判刑时考虑特殊情况是没什么异议的,但若是装作精神疾病,那便是无法容忍的。 可是这起案子不太一样。陈德豪的确患有卡普格拉妄想症,精神鉴定科那边也给出了明确的病历,证明情况属实。但晏钧仍然觉得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陈德豪是知道自己在犯罪,在行凶杀人的。 想到这里,晏钧脑海中再次响起出温予迟那日颤抖的询问陈德豪会不会被减刑的语气。不知道那小子会不会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说是,被同样的问题困扰过,他想。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9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