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盐也给男朋友解释过自己对类型文学的不认可。许多类型小说只有一个点子,压根谈不上什么文学性思想性,中文原创在这点尤其薄弱。甚至他慕名去看了几本国内被爱好者奉为至高杰作的,当时的看法也是:不是任何作家都可以像潘淼老师一样,用粗粝的文字去刻画人生的残酷。有些文字里,空有残酷,却看不到悲悯,甚至连人物逻辑都堪忧,两个人的争执一看就是用同一个脑子在吵。 谢元当然承认,一些科幻和推理中正因为“点子太好”,令作者和读者都忽略了放纵了其余的短板。但不等于所有科幻和推理都要被扣上“文学性缺乏”的帽子。俩人聊起这些来,明盐于是就说,那你给我讲讲,你有什么推荐作品。好小说不怕剧透,是不是?透了底也有再阅读的价值。 这就是明盐新近发掘的、和谢老师聊天的话题。两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有差异,但有对方引路,他很愿意去桥上看看对岸的景色。这是思想和爱好上的彼此深度游。更别提对方沉浸在个人喜好之中,眉飞色舞的样子多有感染力;显得抛出话题的自己都有了一种成就感。 新干线两个小时的车程,完全不够恋人聊天。 从八坂神社,走过高台寺,一年坂二年坂三年坂,走到清水寺;路过许多穿和服的女孩,可爱的工艺品纪念品和扭蛋机,探出住家院墙的一枝香柚树。 他们在茶舍跪坐榻榻米上,竹帘的影子垂在膝前。一碗抹茶、一份瓷碟里的和果子,对着庭园里绿意幽然的日式庭院。 “我不记得是在哪本书里看的了。”明盐说起。不像谢元看过的“闲书”大都集中在离开县城、上大学之后的五年,明盐看过的书太杂太久。“也可能是哪个英文论坛吧。一个旅居日本的人说,有一天半夜里他睡不着,走到了南禅寺,看到门开着。他就进去,在方丈庭园坐下来,独自欣赏了一会儿枯山水和月亮。当他站起来想离开的时候,发现手边摆着一杯茶。” 喔。谢元听懂了那份诗意与人情味。那就是,人们心中典型的一种“京都”的味道。 明盐冲他一笑,“方丈庭园挺好的,是我的枯山水启蒙。不过我更喜欢天龙寺,咱们明天去。” 岚山与天龙寺,又值得走一天。过了渡月桥,上去法轮寺,他们看到了坡道边的电电宫。 “这是什么?”保佑电子产品的神社!门口已经旧了的“护持会会员御芳名”,打头的就是NHK和各大电视台、一排排的电力和电器公司。日本的神社业务广大到衣食住用行什么大小事都覆盖,天龙寺还有护持飞行安全的观音。 后来他们去伏见稻荷大社,明盐在腰神不动神社请了好几个足腰守护的御守,谢元一边笑一边帮他把中国的美国的地址都翻译成日文,供工作人员拿去上祷腰神。明盐留了望京的地址请神明保护谢老师的腰,看谢元也没有任何异议。 又一天走下来,傍晚回到酒店已经累极。“晚上去看五山送火?” 八月中,京都旅游旺季中的旺季。想到街上会有多少人,谢元就要打退堂鼓了,而且他还有点中暑,头疼。“你想去吗?” “来都来了。”明盐活跃道,“你累的话就在屋里休息,我去拍回来给你看。” “好。”谢元往床上一趴。明盐自己出去了。 谢元还记得,第一次在书里看到“大文字烧”时完全不明白、无法想象那是什么。许多事物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无关,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就是那么回事。 书上说,五山送火最好的观赏地点是在山下。僧侣集合的颂念声中,伴着风与烟雾,山林松涛起伏。在场景氛围之中,信仰的感染力达到顶峰。 为了四叠半。谢元从床上坐起来了。 他看了看手机,明盐出去快半个小时了。不确定自己能走多远,也许走不到鸭川就被人潮和疲劳劝退,他没有给明盐发消息。在酒店免费的自助饮料间,他给打了两杯双倍抹茶的冰拿铁,端在手里边喝就边出去了。 谢元从不知道,小小分离之后,独自在京都街上走一条朝着恋人的方向、随时打算放弃的路,这些种种叠加起来会这样轻盈快乐。他仿佛脚下生风,很快就从酒店所在的四条乌丸走到了鸭川边。人是很多的,但旺季里每天都这样多,并不像他想象中,因为五山送火就寸步难行。而且,比国庆北京的游客密度还是松快多了。 他走下桥去,沿着鸭川向北。左上方就是有顶天开篇里的河景露台,在红色灯光中,永远热热闹闹。右手边沿着河岸,斜坡的草地上三三两两坐着纳凉的人。 “元元!”明盐正坐在河边喝听装啤酒,偶然一扭头忽然看见他,惊喜地跑过来。“真的是你!”他把小卷毛一把抱起来。 “你干嘛!”谢元被他吓了一大跳。 明盐把他放下来,开心地埋进脖颈里蹭。“你找到我了!你看我给你发的照片了吗?” 谢元才摸出手机,看到明盐两分钟前发的照片。黑糊糊的河面、几盏完全无法定位地理信息的灯。这种照片有什么帮助啊。他从包里掏出保温杯,“我给你带了抹茶……” 明盐响亮地在他额角“啵”了一下,“元元你真好!”接过去打开了先往回递,“你喝吗?” “我喝过了。” 明盐捡起自己丢在地上的东西,搂着他继续往北走。“走走走,我们去三条。那边应该能看见大字。” “你怎么知道?”他以为明盐只是随着人流走到鸭川边上的。 但明盐做了功课,“你喜欢嘛,我都在网上看过了。本来想走到那里拍一张就回去找你。” 七点出头,三条大桥西端桥头,路北的星巴克、路南的罗森,从店里到街面上都人满为患。人群中一阵欢呼:远远地,黑暗中一个“大”字已经点起来了。 “哇!”谢元还没掏出手机相机,警察已经过来疏散人群,呼吁请勿停留。他们于是牵着手看着“大”文字,上了三条大桥。那一端的地铁出口还有游人涌出,他们过了街又从另一侧走回鸭川西岸。 避过路人,人声鼎沸中,谢元主动牵回了手。明盐看他,他也不躲不避,眼中笑意纯挚。难得见到小卷毛这样开怀,明盐喜欢地问:“看到大文字这么开心。” 其实是因为,我一点都没规划,信步一走就找到了你。谢元已经被今晚的一切补满了元气。“嗯!我现在很精神了!” “那我们去锦市场。累吗?累了我背你。” “不累!” 本来动态请了个假想慢慢写几天再发,但是写完一章,又回到了我的老问题:水平有限,修无可修,就这样吧(*ノωノ) 工作和恋爱都有大几十年的路好走,一不小心又会无限延长。目前决心是一百章、30w之前就把它完结掉,这样感觉比较圆满。我的问题就,等下一本再改进吧>x 第087章 下鸭 他们从南禅寺、哲学之道,金福寺和八大神社,一路走到圆光寺。在民居之间,谢元对这一条散步线,比对更繁华的祗园和清水寺一带喜欢多了。 走走停停看看,及至从圆光寺出来,时间早已过午,昨夜回酒店前在超市买的零食点心也吃完了。明盐看着手机地图,“这附近没什么好吃的。我们打车去吃怀石料理吧。” 谢元下意识就是反对:“打车很贵!也没必要吃怀石料理啊。”这几天住在四条乌丸,周边连超市都是最高级的连锁品牌,更不用提比超市更贵几分的便利店;他已经觉得铺张浪费了。 明盐还是那套理论:“来都来了。你不是没吃过吗?” “那也不用打车去……” “打车是节省时间和体力。你今天下午还想再玩一个景点吗?如果走路去吃饭,下午可能就废了。”明盐循循善诱,“打个车,我们可以留出很多途中的时间,下午去下鸭神社。” 旅游爱好者毛姆的笔下形容吴哥窟:千篇一律,没完没了。在京都乃至在日本待得多了,山重水复的寺院和庭园里明盐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满视野朱红与金,只能在第一次给人冲击感而已。他甚至觉得,虽然天龙寺他也百看不厌,但他更好的乐趣还是欣赏快乐的惬意的满足的小卷毛,以及给男朋友拍照罢了。元元就是他的随行景点;至于脚下去哪里,当然是照顾第一次来京都的元元喜好就行,明盐是个自豪的带路导览打车三合一交通工具人。 果然一提打车可以去下鸭神社,谢元就被说服了。 从四叠半时期就在谢元心中成为圣地的下鸭神社,坐落在一片茂密林地之中。他们从泉川町进入糺之森,顿觉身周的气温就下降了几度,太舒服了,令身心宁静。 不像那些更大更有名的寺院,作为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这里的建筑少而简单;甚至会给初次游览的人一种“这就没了?”的感觉。手水舍贴着“水神守护”的符纸,在疫情后制作的竹管下用流水洗手。路过门口摆设着有顶天系列立牌的小纪念品店,他们走进楼门。 谢元满心期待地跑去请了朱印,两手举着在空中抖动吹干。“干了吗?干了吗?” 明盐帮他把在神保町的文具店新买的文件夹拿出来,里面已经攒了好几张。“干了干了,夹起来吧。”曾几何时,他变成谢老师的助理了? 下鸭神社的纪念品商店里,出售着各种双叶葵主题的周边。小物配色和工艺之精美,即便在京都都堪称文创之最。谢元惊叹着,明盐就问:“买吗?” 这里不能拍照。谢元想了想,“买一个吧。” 小卷毛买的一个杯垫,是消费主义的巨大胜利。 神社东面的御手洗社前,浅浅的溪流中为了应对八月酷暑,搭起了临时的遮阴凉棚,两张铺着红色塑料布的竹凳设在溪流中,供人休憩泡脚。 他们把鞋袜脱在岸边的石阶。谢元还把两双鞋子在仅有的阴凉区域整齐摆好,才小心翼翼试探着光脚下水。“好冰!” 明盐大笑着,作势往他身上撩水。也许是天热,也许是看森见登美彦的游客终究不多,西人都乐衷于祗园和其他更繁华的景点,这里的人流密度也相当宜人。 “热不热。”明盐掏出买的时候说带给晏晏、但已经昧下来自用了好几天的毛巾料手帕,拧一把冰凉给他擦脸。 “不热了,这个裤子好凉快。”谢元穿着新买的优衣库。 “那再去买几条,北京也够热的。” “不买了,够穿了。再买又要凑免税额度。” “多买几双袜子呗,你不是说袜子不经穿,老破。” 谢元反驳,“不耐穿的就不要买啊!” “袜子要什么耐穿,本来就是消耗品。” 谢元不跟他讲这个。沁凉的水里、苔绿填满轮廓的圆润石块上,两个人四只脚幼稚地相互踩来踩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