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儿“哎”了一声,连忙接过丈夫手里的水壶去厨房灌水。二笙和顾砚眀阿汝打过招呼便站在院子中间等着,一会儿,筠儿提着三大壶水出来递给他,还带出来一张拧好的帕子,他憨憨的笑了一下,接过帕子擦了擦脸,递还给筠儿的时候,他顺手握了握媳妇的手,筠儿顿时红了脸,低嗔道:“有客人呢!” 二笙笑着说了句“我走啦”,便提着水壶又回到田里去了,筠儿生怕顾砚眀和阿汝笑她,连忙躲着进屋去了。 顾砚眀虽然看见了,但他并没什么反应,倒是阿汝等筠儿进去后,忽然想起上回走廊上婉芳脸红的事来,心里有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便又“咦?”了一声。 “怎么了?”顾砚眀听见后问道。 既然顾砚眀问起,阿汝想他知道的事情总是比自己多些,便问道:“刚才这个姐姐为什么会脸红啊?” “呃……”顾砚眀愣了一下,这个似乎不大好解释,而且他也觉得阿汝还小,不该知道这些东西,支吾一阵后才道:“我也不知道。” “哦。”阿汝略失望地回应一声,继续逗弄鸭子。 这时,王婆邻居家的媳妇正打算去山上下夹子,她男人最近都在田里割稻子,没时间上山,因此这个活儿便暂时由她来做。她先把兽夹往院子一扔,然后进猪圈拿背篓和镰刀,准备回来的时候顺便割点猪草回来。 阿汝听到声音,便抬头看了看,谁知却看到曾夹断过她腿的兽夹,脑子里瞬间回忆起当时的痛苦来,吓得她立刻从地上蹦起来躲到了顾砚眀的身后,双手分别攥着他的两只衣袖,只露出半只脑袋来偷窥隔壁院子里的兽夹。 顾砚眀也被阿汝吓了一跳,以为她看到什么蛇虫之类的了,忙问道:“看到什么了,你吓成这样?” 阿汝伸出手指了指兽夹:“那个东西……可以把腿夹断的,我我怕。” 顾砚眀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不禁失笑,轻轻摸了摸阿汝的脑袋,安慰道:“不用怕,是兽夹子,用来捕猎的,绝对不可能夹到你的。” “真的吗?”阿汝抬头问。 顾砚眀见她眼里露出惊恐,觉得甚是好笑,眼神不知不觉已带了两分宠溺:“嗯。” 事后回忆起这件小事,顾砚眀总是觉得匪夷所思,自己居然能露出那么……温柔的一面…… 第15章 绵雨天 周氏陪着王婆拉了会儿家常,见已快到中午,王家也要准备午饭了,连忙起身告辞,杨氏虽知道无用,却还是百般苦留了一番,最后拗不过,便同儿媳妇一起将顾家人送出门外,临走前,还将阿汝的两个衣兜都用糖果塞得满满的。 阿汝回来后,将糖果悉数放在桌上堆成一个小山包的模样,顾砚眀和周氏温氏都不爱吃甜食,她便平均分作三份,各给在一旁看得发馋的顾砚书和小初一份。 “阿汝手腕上戴的手串还挺特别的,是王婆送的吗?”温氏问。 周氏道:“嗯,是桃木手串,能辟邪的,有了它可保邪气不侵,之前阿汝的病恐怕就和什么邪气有关,以后有这个手串镇着就好了。” 阿汝在一边听着,居然有点想笑,其实认真说起来,她对真正的阮小萝来说就是那股“邪气”吧,只不过她一直修着正道之术,又曾藏在惠山佛寺里静修了十几年,这才不怕辟邪的桃木和佛光。否则这手串她是连看都不敢看一眼的。 “对了,你叫婉芳今天就去西院那边吧,她的房间都收拾好了吗?”周氏喝着茶,看阿汝分好糖果,忽然想起这事,便问一旁的张氏。 “都收拾好了,前两天把西院的一个杂物间腾了出来,昨日已经打扫干净了。”张氏忙道。 “嗯”周氏点点头,惬意道:“婉芳丫头稳重,以后砚眀屋里有了她,我也就放心了。砚书屋里新来的丫头还行吧?” 闻言张氏还没答,温氏先笑道:“酥糖表面上看起来笨笨的,做事却很勤谨,我随时进屋,里面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砚书调皮,总爱满屋子乱扔东西,也难为她不辞辛苦跟在后头收拾。” 酥糖的名字是顾砚书乱起出来的,他听闻主子可以给丫鬟小厮改名,便嫌她原先的名字不好听,随手指着桌上碟子里的酥糖道:“姐姐你叫酥糖吧,好记又好吃。” 逗得温氏和酥糖都笑起来,就随了他去。 “放在小辈屋里的就得这样的才好,模样俊俏的难免容易生出事端来,等砚书大了考上功名,再寻两个好看的进来也不迟。” 温氏静静听着,淡笑不语。 午后顾砚眀回书房做功课,一进门就发现了已经在书房卧室来回洒扫的婉芳,屋里要添丫鬟的事他早就知道了,因此并不感到惊讶,只是屋里突然多了个不很亲近的人,一时有些不适应而已。 “少爷好。”见顾砚眀进来,婉芳忙放下手里的鸡毛掸子,过来跟他问安。 顾砚眀略点点头,道:“你初来这里,有些事我要交代你一下。” “少爷您吩咐就是。” “平时你只需把卧室和书房里的家具和地面收拾干净就行了,床铺和书架我自己会整理,另外我在书房的时候不喜欢有人打扰,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别的就没什么了,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就问小进吧。” “是。”婉芳垂首答道。 顾砚眀不喜欢别人去碰他床上的东西,书架上的书他也是按照自己的归类放好的,因此这两个地方他向来是自己动手,不许其他人碰的。从前屋里的隐香趁他不在动了一下被单,在上面留下很浓的脂粉香味,顾砚眀闻着不舒服立刻就叫人换了,臊得隐香连续两天没敢在他跟前出现。 其实婉芳听罢微微有些失落,不过有了前车之鉴,她自信不会是下一个莽撞的隐香。之前周氏告诉她,到了少爷屋里不必太过朴素,可以打扮得体面些,但今日来时,她仍穿了件淡雅的衣裙,发髻只以一根素银簪子固定在脑后,两耳垂上也没戴任何装饰,只留下两个细细的耳洞而已。 顾砚眀吩咐完后,见婉芳已经将书房收拾干净,便坐下来开始做功课,婉芳看见,偷偷瞧了一眼他俊郎的侧脸,暗暗心动一阵,将沏好的茶放到书桌上,然后静静退出了门外,端来一只小杌子放在门口,拿出笸箩坐在那里做针线活。 下午周氏想起送给王婆的两只鸭子,一时也有些馋意,便叫厨房的钱叔去偏院挑一只老鸭来,就着酸萝卜煲一锅汤。近来天气炎热,家里的人都没什么胃口,喝点老鸭汤驱驱体热、开开胃也好。 阿汝听到后很感兴趣,就带着小初和砚书一同去偏院看钱叔挑鸭子。张氏看见不禁笑道:“咱们小姐真是什么事都想去看一看才好,闹得小少爷也跟着去凑热闹。” 周氏正预备着做秋冬的衣裳,闻言头也不抬,笑道:“女孩子家活泼些也好,再说阿汝也闲不了多久了,我正琢磨着请一个先生来家里教她识字,恰好砚书也快到开蒙的年纪了,正好让她们姐弟俩一块儿上学。” 温氏帮着整理针线,见太太提起开蒙之事,道:“若朱老先生还肯,便仍请他来家里教吧。” 周氏沉吟片刻,道:“我也有这个意思,从前砚眀就是他开的蒙。只是老先生早就说过不再教书,要在家颐养天年,就怕他不肯。” 朱老先生今年七十多了,是文县有名的开蒙先生,几年前孙儿孙女落地后,他便不再出来教书,专心留在家里含饴弄孙。 周氏想了一会儿,又说道:“还是着人去请一请吧,老先生与咱们家交情颇深,万一他肯呢。” 温氏也希望儿子能找到一个好的开蒙老师,听到周氏这么说,便知她一定会尽力去请,暗暗放下心来。 傍晚顾元贞皱眉从外面回来,背上的衣衫尽被汗水打湿,周氏忙吩咐人去备热水,顾元贞看着天忧愁道:“后面几天恐怕要下雨。” 周氏一听就明白过来,眼里也泛起忧色:“那可怎么好?” 佃农最怕收割稻谷时节遇上绵雨天,眼下第一批谷子刚从稻穗上撸下来等着晒干,田里也还有一大半还没割完,若是连下几天雨,谷子堆着易发霉发芽不说,田里还没收割的也会耽误些时间,若是遇上连续十几二十天的绵雨天,今年的稻谷损失就大了。本就是南方水乡,人们一年的主食就靠着这一季的稻米提供了…… 顾元贞端起一杯晾好的茶一气喝下,叹道:“若是只下几天还好,耽误不了多少,就怕像那年一样连着下了一个多月,最后一半多的稻谷都发霉了。” “那一年的日子不好过啊!”周氏也想到那年的惨况,叹道。 当时因为佃农收成损失过半,许多农户第二年的口粮都比往年少了几个月,都没敢常吃干饭,尽用稀粥做主食,农民普遍瘦了一圈。顾家那年也没收上粮来,倒不是佃户不交,而是顾元贞想着家里库房中存粮还够,便免了那年的佃租,顾家的名声也是从那时开始盛起来的。 阿汝和砚书各从偏院钱叔那里拿了几根鸭翅上的大羽毛回来,正在廊檐底下做鸭毛毽子,听见顾元贞和周氏感叹,阿汝不禁抬头看了一会儿,又在心里默算一下,然后笑着对顾元贞说道:“放心吧爹,那雨最多不超过六天。” “你知道些什么……”顾元贞见小小女孩大言不惭,无奈笑道。 谁知阿汝闻言,分外正经地确认道:“是真的,爹要是不信,等着看就知道了。” 顾元贞自然不信一个小女孩的话,便将此话一笑置之,周氏忍不住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阿汝微微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表现得太过了,她应该只隐晦的提一提就行的,万一六天过后她的预言成真,顾家怀疑自己不是人怎么办? 于是阿汝露出一个天真的笑容,对周氏道:“我这么说就是想让爹高兴一点呀。” 原是编来哄人高兴的,周氏心里一暖,拍拍阿汝的肩道:“好孩子,先别玩儿了,晚饭快好了,去叫你砚眀哥哥过来吃饭。” “好!” 阿汝虚惊一场,一路小跑到书房,婉芳还坐在门口缝着什么东西,见小姐过来忙起身一福。 阿汝不禁佩服起婉芳来,吃过午饭没多久就看见她坐在这里,没想到一直坐到现在。 “要吃饭了,我来叫砚眀哥的。” 阿汝笑着说出来意后就想敲门进去,却被婉芳抢先一步拦了下来:“小姐,我来就好了,您先去堂屋那边等着吧。” 婉芳倒没别的意思,她就是觉得自己既然已是这边的丫鬟,这种琐事自己该揽则揽,在一旁干看着终究不像话。她轻轻敲门,道:“少爷,吃饭了。” 阿汝有点失落,不过只是一件小事,她也没放在心上,听到屋里顾砚眀“嗯”了一声后,就准备转身走人。谁知她忽然又听见屋里传来一阵窸窣声,似乎是顾砚眀在着急收拾什么东西,然后就听见他在屋里略大声说道:“阿汝,你等一下,我和你一起过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6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