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响亮,声传数远。 这样让李乐只愣在原地,看着面前齐刷刷跪下的人影,满脑子问号,还想指着自己问一下,“我?” 等等,他不过是走了一会神,这是走到了哪个频道! 这些人刚刚在说,请他成为大梁国师??! 不是吧,我的老天鹅啊! 居然来这么刺激的,他这样的小年轻,也能成为大梁国师??! 李乐只垂下眼睫,看着跪在他面前的赵帝,只觉得自己在梦中,还没有醒来,要是成为大梁国师,必要当皇帝的携同百官前来,难怪那么多道士相当国师,又没有人能当上,条件太严苛了。 李乐只发散神思心底吐槽了一波后,对着面前的赵帝道:“陛下,你先起来?” 他正要将赵帝搀扶起来,就看见赵帝在他面前磕头,声音微颤道:“还请李神仙成为我大梁国师。” “……” 皇帝疯了! 这是强行要他成为国师! 李乐只震惊,又对赵帝心生佩服,一国之君能做到这一步的极少极少,他也察觉,若是他不答应,这些人能够一直跪在他的面前。 但……突然有这种好事找上门,怎么就那么不能相信,就凭他,他的年岁是不是不太合适,应该找玄阳子道长才更为妥当啊。 这里面有坑? 但李乐只细细想,也没有想到哪里有坑,他决定给自己算上一卦,算出来的卦象又吉又凶,吉凶参半,这可称不上是好事。 那他答不答应,答应也就是有了权利,能够让赵帝信任他所言,能够有足够的火力去应对昭国殷太子。 还不等李乐只答应,就看到赵帝猛地栽倒在地上,整个人昏迷不醒。 这样的变故,让所有人都预料不到。 “陛下!” 一时间众人慌乱不已,却不敢上前,这可是迎李神仙为国师的重要时刻,因此,众人强忍着心焦,在公孙沽的带领下,继续跪在李乐只面前。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乐只更震惊了,朝堂上的人都吃错药了,他们想要他当国师的心也太强烈了。 李乐只皱了皱眉头,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我当国师?” 或许,有人觉得他矫情,都被皇帝同百官跪于面前求着答应当国师,都没有立马同意。 今日的事传出去,更是会让所有人都觉得他在装,但他还是想问一问,想知道一个答案。 为什么? 公孙沽抬头,看到李神仙紧皱的眉头,心头一紧,却也坦然道:“只有李神仙才能救大梁。” 或许他们的行为是无耻的,居然让一位神仙强行留下,救他们凡俗间的皇朝。 改朝换代乃是天命,这样的大因果,让李神仙沾染,是他们人心不古,愧对于李神仙。 公孙沽低头,神色戚戚,他将赵帝抱在怀中,已经不抱有任何的希望。 李乐只没想到他们是因为这事才让他当国师,知道的那一刻,面容倒是松缓几分,问道:“当国师需要注意点什么?” “张太医,你快过来给陛下瞧瞧,”李乐只扬声喊道,他在刚刚的询问中,也一层一层地寻找张太医,还好在人群里看到了他。 “什么?”公孙沽抬起头,神色戚戚中掺杂着疑惑,他刚刚听到了什么,李神仙问“当国师需要注意点什么?” 一瞬间,他脸上的失落一扫而空,看向另一边的夏丞相,欣喜得想要问他是否听见了。 夏丞相也脸色欣喜无比,他也听到了,李神仙愿意当大梁国师。 这一下,两人高兴再向李乐只的方向一礼。 其余人见状,也深深一礼。 看到这样的场景,李乐只假笑了一下,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啊! . 没让李乐只煎熬,得到李乐只的同意后,公孙沽立马带赵帝回到宫中。 李乐只看着面前缓缓清空的场地,只觉得……好真实的一场梦。 而另一边赵帝从宫中醒来后,不顾自身的虚弱,立马从床上起身,因他虚弱至极,摔落在地上。 公孙沽进来时看到这一幕,连行礼都来不及,连忙将赵帝搬回床上道:“陛下,你这是做甚?” “快随我一同前去,请李神仙为国师!” 赵帝急道,他抓住公孙沽的手臂,想要起身,又想推开面前的人。 公孙沽还以为是什么事,一听是这个事,立马笑道:“陛下莫急,莫急。” 得到赵帝的怒视后,他才欣喜又缓慢道:“陛下,李神仙他同意了。” “?” “因陛下携臣等跪于李神仙面前,此举感动了李神仙,故而李神仙愿意应下国师一位,此事多亏了有陛下,若非陛下晕倒换来李神仙的垂青,恐怕我等也无法让李神仙应下。” “果真?” “当真!”公孙沽点点头。 得知此事果真为真后,赵帝大笑,两人对视一眼后,又纷纷大笑起来,声音传至殿外,听其声便知是何等的高兴。 刘公公还未走进就听到笑声,闻其声后,刘公公脸上也带有笑意,却不入眼底。 又是一月过去后,赵帝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他已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这之前,赵帝决定趁他未死,传位于赵琮。 就这样,年仅三岁的赵琮上位,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继位的皇帝。 赵琮上位后,李乐只也换了一个地方居住,这次他不是居住在宫外,而是居住在宫内,住在了皇帝寝宫的旁边。 真成了另一个带孩子的家长。 而从前的太子太师府,则是换了牌匾换成了国师府。 要说最不习惯的反倒不是高明礼钱溪两人,而是李乐只,皇宫里的人手太多,太上皇尚在,还有太皇太后,还有太后,一尊尊的大佛都在他的周围。 也幸好,大梁国师地位极高,他不用面对他们,也无人来烦忧他,只需要管好赵琮即可。 . 又过了半个月,赵帝身体渐渐虚弱,等人发现他时,已经没了呼吸。 赵帝身死,国丧举行。 在大梁为赵帝举行丧仪时,边关来报。
第170章 梁帝尚未入皇陵,昭国便已经带兵兵临豫州,李乐只即使早有预料,也不免觉得昭国的动作太快了,仿佛知道太上皇什么时候会死。 毕竟调动军队,还要在太上皇未前去皇陵到达豫州城,这里面要耗费的时间可不是一点两点,但幸好,昭国调动的队伍还要一点点赶到,有萧宣镇守豫州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李乐只有预感,这件事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想想昭国的祭司,想到对方的本事,还有昭国打越国时的场景,仅凭萧宣一人定是守不住的。 若是他前去边关,身在皇宫尚年仅三岁的赵琮可不一定能够活下去,即使有太皇太后,有太后在,但深宫里面的危险可不止明面上看到的那些。 李乐只担忧他前脚赶离开京城,后脚赵琮就敢暴毙,凭那位殷太子的谋算,岂是一般人能够阻挡的。 对方这是在调虎离山,明面上阳谋。 简简单单的一记,却让他被动不已。 李乐只不免想到赵宣和赵帝,两人都如此巧合的,在这个时间点离世,赵宣是中毒,赵帝却是因为过于思念,才导致身体虚弱,若是赵帝早已中毒,而赵宣的死只是引子。 罢了,即使真的是这样,也不能改变现在的困境。 要想个办法,或许让玄阳子道长前去? 李乐只正要同赵琮谈起此事,只是在说起此事之前,他给玄阳子道长算上一卦,算玄阳子道长是否能够平安前去豫州城。 这一算,反倒算出大凶。 若玄阳子道长前去边关,恐有性命之忧。 李乐只:…… 这位殷太子做事也真的够狠够绝,已经知道玄阳子道长无法前去,那他也不能派玄阳子前辈前去送死。 一下子陷入两难之境。 李乐只便去算昭国接下来会怎么行动的事,将他们的打算全都写在纸上,再由人送到边关。 又过了半个月,边关来信,信上写明昭国知道他们所有的打算,并埋伏了他们。 信上寥寥数语,却引来不小的轰动。 谁都知道,李神仙已经算过卦洞悉昭国的计谋,可现在,昭国却能够反过来埋伏,这里面一定是有了地方出现了纰漏。 “查,各驿站一定要严查下去,”公孙沽冷着脸道,其他人面色也不好,李神仙算的卦象绝不会出错,这一定有地方走漏了消息。 大梁官道皆十里一驿站,若是这些驿站里面埋伏有昭国的暗探,那他们大梁的动静皆会被昭国知晓。 “现在慢慢查下去,边关等不了,”夏丞相摇摇头,又慢慢道:“这件事还需要国师出手,将昭国的密探全部都算出来。” “两位丞相,怕就怕昭国的密探早已离开大梁,我现在担忧的是,若是昭国拿此事到处散播谣言诋毁国师,大梁民心一散,后果会不堪设想。” “……” 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昭国此举简直诛心,大梁百姓并不害怕昭国,正因为他们大梁有李神仙的存在,李神仙算卦的本事无一人能及,若是有一天,李神仙算的卦象再也不准确,这简直令在场的人都心生绝望。 昭国此举,是在灭神。 一时之间,众人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良久,公孙沽才慢慢道:“这件事需要尽快有对策,比起我们,边关的将士若是因此心生绝望,那才是毫无还手之力。” “此事,一定要快!” 公孙沽说完,没有一个人敢在这时候犹豫,立马安排人手去调查,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 不管平常有多么看不惯对方的官员,在这一刻,都互相配合起来。 . 李乐只知道边关的情况后,比起从前,他这次没有怀疑自己的卦象算错了,虽说事情是在第二件事上发生,瞧着像是他算的卦象因为有前卦而发生了变动。 但边关的事情,他算了很多次,得到的结果正是他送去边关那一份。 若不是他算卦的本事有问题,有人走漏了消息,又有那么多驿站,想要查起来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那时候豫州城已破。 更危险的事,李乐只也能够猜测到,一个挂失效,一个还在开无敌挂,大梁这边还能打得过对方那才是真正的老天爷开挂。 殷太子的计谋真是不容小觑,每一步都让人陷入无底深渊。 就凭对方能够在驿站安排人手,就知对方对大梁的渗透,从前的安王和六皇子,真是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李乐只将藏在驿站内的暗桩算出来,发现驿站里面的暗桩也就两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偏偏这两人所在的地方不是会前去豫州的路线。 因算到玄阳子会有生命危险,这次送信的人,明面上有一人,带的是空白的信,另一人则是由暗卫送去。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2 首页 上一页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