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己也有很多话想要对前辈说。 也煋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科研机构的名字就叫“顶尖”。 啧,“某知名”论坛一定会很有共鸣。 他看着小秦一步步走向自己,心生感慨。 这孩子,换了个环境后,感觉精神状态都更好了。 希望这里不会像之前的工作单位那样令人心寒,小秦的才能要在赏识他的地方才能发挥到至极。 跟中医一同攻克难关的那段日子,应该也会是对方宝贵的收获吧。 嘶,说和自己的共同经历会是“宝贵收获”什么的,显得有点儿自恋呢。 主要是中医厉害,嗯,中医和小秦都厉害。 “前辈,这次我们是想要在现有的中成药基础上,研制出药效保留更佳的药物,”秦将整理好的资料递给对方,“目前是打算先从这几种药入手。” 丧尸危机之后,人们意识到了中医药的力量,本市的医学院也重新设置了相关课程。 可是市面上的中药依旧有许多劣势,成为不了病患的首选。 其中最普遍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市民都是不会熬中药的。 那些药汤不仅喝起来味苦且怪,熬制过程中更是气味复杂。 所以许多本想尝试中医中药治疗的人,也就望而却步了。 熬药也是种功夫,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将药效发挥到最佳的。 “前辈,人们认为中药的门槛高,一般的药铺和中医诊所也不会帮忙熬药,甚至有一些抓药都要自己上手,”少年将统计表呈上,“如果将药物提前制成成品,那想必是有利于推广中药的。” 药物这种东西,好不好主要就是看个疗效,也煋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从小秦的话中,他听出了这里的中成药药效不如现熬的药汤,但是那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人力,熬不好还会浪费材料,算是患者和中药间的阻碍。 要是这个问题不尽早想办法解决,待到丧尸危机的余温一过去,市民们可能就又会放弃中医药了。 中医好不容易才将那些传统治疗方法的名声打出去,从被追捧到再次被冷落,从业者们的心绝对是会凉的。 而且中药有时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相辅相成也不是不行。 “小秦,你若有需要,我必鼎力相助。”这是中医的承诺。 “前辈……”对方愣了一下,很快便回过神,“我手头上的资料不足以我展开有关中药的研究,辛苦您帮忙了。” 医者,在遇到前辈之前,自己虽然也制药,但从未想过自己被认作是“医”。 救死扶伤的一线工作,原本是离自己那么遥远。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自己对病患的接触,可能至多就是有关志愿者的试验了。 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有了那次的事故,自己才得以认识前辈。 假如前辈当时没有在他最困难的时刻出现,他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去了解中医药。 也不会想到,其实自己追求的“药”,也许就在其中。 秦从小就对科研感兴趣,在问个理想全班都会答“科学家”的年纪,他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真的有往这方面考虑的。 后来,他意识到了药物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方向进行探索。 在他以为自己能够成功的时候,助手的失误给了他当头一棒。 错误的反应、失控的局面,偶尔午夜梦回时,这一幕幕仍会在他眼前浮现。 好在那些场景中都多了一个人,多了他能够信任和依靠的人。 前辈实在是救他于水火之中,此等恩情,应当是无以为报的。 因为,他一直看不透前辈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他自己曾经尚有想要获得的奖项,可前辈就像是在完成最基本的工作一样,好像对方口中的“医者仁心”就是其使命。 “治病救人,就是我们该做的啦,”也煋拍拍少年的肩膀,“中成药,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虽说我还是更喜欢文火熬制出的汤药,但也有不喜欢喝药汤的人。假使是要让市场来选择的话,那我们自然是不能和之前一样,强行给患者灌药。” 特殊时期特殊处理,那时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要是还那样做,那可不仅仅是没销路,甚至会没活路。 口碑他们也不算是打出去了,毕竟他们那时候还有打患者的嫌疑。 也煋觉得这没道理,在人们都认为那是丧尸的时候,打丧尸的就是英雄;而当他们声称那些是患者并且治愈了那些人之后,又有说法是他们虐待患者了。 这种话术他不是没见过,但就是膈应。 有事就夸赞,无事就医闹? 好在他还是把控了一些舆论的,记者不是白认识的,采访也不是白做的。 小秦不懂这些,以前就被坑了不少,可是他在公司里也算是攒出一点儿经验来了。 那些搅混水的人,无非是觉得有利可图。 他们甚至早些年就靠着编排小秦赚过,知道这天才的光环底下,也是他们这些无利不早起的飞虫所向往的。 在利益面前,那些良知和判断力他们是可以舍弃的,就像是这次天才秦要进军中成药的事,也走漏了风声。 中成药,在他们这座城市一向被西药的倡导者和中药的拥护者不看好。 想要方便快捷的服药治疗方案,为什么不选西药? 想要固本培元的服药治疗方案,为什么不选中医? 夹在中间的中成药,就成了不被看好的“墙头草”。 之前本事盛行西医药的时候,中成药商说这是西药的风格;后来丧尸危机后,又说是中药的成分了。 因此,但天才秦提出要研制新型中成药的时候,舆论就直接爆发了。 一开始还是蹭不到多少热度的三流小报在说着内部渠道里传来的风声,待到确切消息放出来,全市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有人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秦之前是研究西药的,后来又跟着中医治疗了“丧尸”,会去研制中成药倒是能想到的。 而且被忽视了多少年的中药都被他带得有销量了,说不定中成药也能成。 那些中成药厂商知道后,都乐开了花——他们本来在这里不受待见,现在有了天才秦为他们“保驾护航”,那赚得盆满钵满,不是指日可待? 乘着这阵风,猪都能飞上天! 也煋看看小秦给的药盒,里面是一颗颗独立包装的扁圆药丸。 这就是现有的中成药?西药模样中药味儿,人们不喜欢似乎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有糖衣的倒还好,最怕就是没有那层壳,一入口就是难以言喻的怪味。 不过中医对中药的味道容忍度极高,天天熬药都没有嗅觉失灵,只是苦了小秦。 中药在熬煮的过程中,气味是最难让人接受的。 喝的时候,倒是眼一闭头一仰就过去了,就算有苦味腥味也可以用糖盖过。 可是熬药过程中的味道,却会弥漫开来,弄得满屋子都是。 这也是丧尸危机后许多人仍无法接纳中药的重要原因。 如果研制出药效与现熬药汤区别不大的中成药,确实也是传播中医药的好方法。 小秦能有这样的想法,他是有几分欣慰的。 这孩子虽然没有去专攻中医药,但看得出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苦功。 希望能尽快出成果吧。
第216章 药方 “前辈,这几种药材,是可以制成药丸的吗?”小秦翻阅了不少古籍资料,可这些都没有问自己身边的中医来的易懂。 他研究中药本就算是跨行了,隔行如隔山,哪怕有宝贵的先人笔记,科研过程中也仍有重重阻碍。 “我看看,”也煋接过几袋中药材,用中医的能力仔细看过,“小秦,你选的种类不错。” 嗯,这些加在一起似乎原先就有古法制药的方子,虽说他默不出来,但找还是能找到了。 跟小秦这样说完之后,对方的眼睛亮了亮:“如果能制成那时候的药丸,或许也是不错的尝试!” 那些古方据说是非中医传人接触不到的,就算是顶尖科研机构也没有渠道。 也煋笑了。 他很为对方目前的状态感到高兴。 丧尸危机圆满解决后,这孩子的眼中都时常有光了。 这是陷入舆论泥潭时的天才秦不会有的神采奕奕,如今能见到,真是太好了。 古法药丸和当今的中成药在某些方面其实相差不大,这座城市里的人多年不重视中医药,研究不清其中门道也是正常的。 小秦有这一心思,出发点是很好的,但就是有人见不得别人好。 在整理药方之余,也煋抽空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本地新闻,有关这孩子的报道扎堆出现,甚至中医出现在科研机构的身影也被抓拍到了。 这一看就是有“内部人员”爆料出来的,而且可能还是在工作上跟他有接触的人。 可是这范围实在不好锁定,现在小秦的面子可大,想调用谁来就调用谁来,每天人员流动大,中医都没记住有谁来参与过这个项目。 这里的人可比小秦以前待的那个科研所多多了,要逐一排查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小秦才刚来不久,不能因为自己的怀疑给人孩子添麻烦。 本来中医进顶尖科研机构的事,就被一些媒体发酵了不少,现在外界的评价也是负面居多。 说什么“英雄也不能没个资质就进科研机构吧”的人多了,认为小秦这样做无异于是给中医开后门的人也就多了。 也煋觉得他们的想法太片面了,这中医可是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人啊,能请来就不错了,还摆什么架子? 而且那些网民不过就是事不关己的路人,他们说是这样说,可结果出来了,他们也不会买单。 也煋重视舆论,但不是谁的话都有必要去在乎。 跟风的话,谁都能说上两句,那种瞎起哄式的跟风,在风向逆转后什么都不是。 最开始胡编乱造的,可能都要被迫公开致歉,而那些跟风的复读机,追责都没意义。 他相信小秦会做好这件事,也相信中医的能力帮得上忙。 至于那些“路人”的话,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吧。 事实才会告诉众人孰是孰非,此时下场争辩毫无意义。 小秦只想在实验室里待着,那他就要保障对方能安稳地搞科研。 中医,也是绝对会这么选的。 找了各种关系之后,还真就整来了一本手抄的古药方。 小秦看完之后,惊叹不已:“前辈,这正好就是我要制的药!” 现在本市流行起了一场怪病,没有专治这个病症的西药,处方药更是不能乱吃,一时间无数病人应治疗不及时或无效药石罔医,生命垂危。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9 首页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