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次连变成丧尸都有的治,如今这种局面说不定也能转好。 毕竟这病本身并不致死,只是长期病下去身体虚弱,抵抗力已下降,别的病也就缠上来了。 也煋知道是有那种以前熬好装包、可以冷藏后加热服用的药汤的,只是这座城市会喝中药的人在丧尸危机之前的那些年内几乎就没有,就更无这项服务了。 其实直接将药袋放在热水里烫热了,也不会在这过程中嗅到多少味道,这本身就解决了在家中熬药的“缺陷”。 可奈何这里的人并不知晓有这种做法,小秦想研制的也是中成药。 嗯,那倒是可以做冲剂,喝起来估计会比纯粹的药汤适口一些。 现熬药汤的味道,和经过工业化加工处理的冲剂味道很是不同,毕竟可以适度调味,放点糖也常见。 而中药汤里就算是加入了甘草,也只是怪味中增加了几分甜。 在也煋的印象中,小学同学里就有喜欢将中成药当作饮料喝的人。 据说是家里不让喝那些包装饮料,饮料店里买的就更不允许了,所以只能接着“预防感冒”等由头,喝点儿板蓝根什么的。 其实这倒也没多大的问题,只是药物总归是药物,是药三分毒,这也算不上“健康饮品”。 就算是喝茶,喝多了也不好,不同体质在不同地域喝了也有不同的反应。 他不打算将中成药做成“饮料”,只是想帮助小秦研发出适口又有效的药。 现在中药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患者难以接受服用,药效和成分实际上是优势。 在这个时代,人们大多会去追求一些“纯天然”的东西,而中草药就相当符合。 虽然人工栽培的药材近些年也多了起来,但是与西药相比,人们还是会认为中药更加“纯粹”。 不过在提炼和萃取方面,西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只是看不懂成分表的药品,和看得见真材实料的药物,观感上就有特别大的差距。 喜欢喝凉茶、下厨的人,或许读不通顺西药的成分,可认得出中药里的几味药材。 这不是本土和外来的差距,而是人们对药物熟悉程度的差距。 许多可以入药的中药材,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只是有的人将它们放进了药罐里,有的人将它们放进了砂锅里。 例如八角,既是常见的调味香料,又是有多种疗效的中药材。 “前辈,这一味药材,是我没有见过的。”小秦仔细研究了一遍古方,一些药材的名称虽和如今的叫法不同,但还是对应得上的。 可是其中一味,却是查遍了资料也找不到半点儿线索。 “什么药?”中医凑了过去,“我瞧瞧——” 他一看便看出了这药材的由来:“这是本市特有的一味药,别处的药方里定然是没有的,古籍没有记载也可以理解。” 小秦手上的资料来自各地,记载的大多是传说中的名药和各处都有的常见药材,缺漏了“当地特色”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世界上的草药那么多,也不是每一种都有详细记载的。 而且这味药材冷门到连普通话的名称都没有,只有当地方言能说出来其名字,如果不是本地人,就算去中药材批发市场也不一定能买到对应的药。 还好中医就是会说方言的本地人,而且对中药材的认知程度远高于一般从业者。 若是缺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这么快就解决小秦的疑问。 听到讲解后,天才少年对中医的崇拜更甚:“还好有前辈在,不然我就卡在这一步了。” 在他心中,眼前人是最值得敬佩的对象,也是他探索更多医药的指路明灯。 如果不是对方,他是想不到本市的中成药方面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且这些药是西医无法取代的。 秦在跟着中医了解中医药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在研究所里见到过的新型药物,实际上在某一些疗效方面中药早就能做到了。 只是那时候肯用中药的人少,别说是服药了,就连问诊都不会选择去中医馆。 长此以往,人们便忘记了还有中药这一选择,只知道追求新的西药。 现在,他想要结合西药和中药两方的优势,研制出一款足够好的中成药。 其间的成本不可能小,但比起那些更关键的还是对药物本身的理解。 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那就算试错试上千百遍,也走不到正确的终点。 他相信前辈是能够在这方面支持自己的,这也是他能坚持选择开展这一项目的原因。 想要做好,首先就要尽量确保能做得到。 在那次重大失误之后,他是不容许自己再次失手的。 也煋希望小秦的研究状态能松弛一点儿,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反而会做不好一些事。 可是这孩子现在宁愿紧绷着,因为走到今天这个重要的岗位上后,就算有一丝松懈都可能会酿成大祸。 那次即使是助手的错,却也是再多检查一遍,就能避免的。 这不是秦对自己的指责,而是众人施加在他身上的。 天才背负的期盼太多了,想让天才陨落的人也太多了。 可是将每一件都做到极致,那就不是人所拥有的能力了。 “小秦,你在研发药物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说。但我也会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是谁都会有的。”中医笑着对少年说。 正视自己的知识盲区,也不是简单的事。 在对方心中,前辈就是最厉害的人,是在中医药方面绝对权威的存在。 可是,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 也煋看着药方中自己也无法读懂的一条注解,觉得既然是“注”那就该写得易懂些。 现在可倒好,唯一看不懂的是这个。
第217章 老鼠 这张药方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接近小秦想要研制药物的,也是记载中最有效的。 药方的主要内容中医都能看懂,唯一的难点就是其中的一条注解。 别说是意思了,连文字都是那么陌生。 也煋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小秦,而是自己出门去找古文字相关的人来解答。 他联系了自己在这里的“人脉”,最后从认识的那位记者那边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来源。 反正他也是暂时待在顶尖科研机构里的自由人,为了工作离开一下都不用打报告。 按照记者给的地址找到文字研究者的住所时,中医才有几分紧张。 万一,在这里也得不到答案,那该怎么办? 那注解的内容,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其实药方本身已经足够完整了,就算是不看注解也能将药配好。 但是,能写在这里并传承下来的注解,应该不是没必要的。 他就担心会错过重要的信息,例如与什么药同时服用会相克这种。 许多患者服西药都是一把吞,哪怕这是不遵从医嘱的行为,他们也改不了。 那就更要考虑这一点了,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就糟了。 丧尸的事虽然过去了,真相也公之于众了,但仍有一部分市民不太信任小秦。 实际上那些人压根就没相信过年少成名的天才,他们还是觉得资历才能证明一切。 可是有一些履历看似漂亮的家伙,实际的科研经验还比不上十几岁的小秦。 他们顶多是挂个名,可那孩子却是一直在着手研究。 这样的人,明明才更值得信赖。 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 “打扰您了,”也煋见到了文字研究者,那是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者,“我是之前说过要来问询您的医者。” 他走进对方的家——这是一间古旧的平房,看上去里拆迁不远了——觉得布局有点儿奇怪。 不过他也不了解这些,更不会风水,只是感觉和自己见过的住房都不太一样。 有几分违和感,但是不明显,应该只是自己多虑了。 “这种文字,我的确是见过的,”文字研究者戴上老花镜看了一眼,就确定了是自己年轻时学习过的一种,“只是这早就无人使用了,我能将这些字对应的字写出来给你,但解读方面我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没关系,能翻译出来我就已经非常感谢您了!”也煋一听有希望,直接递上了酬金和谢礼。 这些都是顶尖科研机构出的经费,小秦会帮他报销。 不然中医本身也没赚几个钱,积蓄似乎不多,拿不出请人“破译”的酬劳。 小秦在这个新工作单位的待遇比之前还好,但是机构里目前能看到的人,没有一个是对他有负面评价的。 毕竟他在丧尸危机之后名声大噪,关注他的人多了,了解他能力的人便多了。 有的科研人员就是一直待在幕后,而且没有被外界了解的机会,才被当作是尸位素餐的无用之人。 看着翻译好的语句,中医虽然一眼看不出门道,但还是在道谢后离开了。 文字研究者的送客之意很明显,他不走都难。 回到“顶尖”科研机构后,他将写有翻译后注解的纸递给了小秦:“目前只有这个线索了,能用吗?” 天才如小秦,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前辈,这句话我好像在昨天的古籍里见过类似的,但逻辑比这译文清晰有条理多了,可能直译是不能看出太多内容的。” 那文字研究者也只会逐字对应翻译,就像是机翻一样,意思是不到位的。 光有文字却不知其意,这是很头疼的一件事。 也煋反反复复地读那些不成句子的字,觉得这不像是能串起来的。 小学时做到连词成句可比这有逻辑性多了。 读不顺,无论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都不能成为一句有头有尾的话。 嘶,这是谁写的注解啊,简直可以纳入“未解之谜”。 药方一目了然,注解含糊不清,这么本末倒置的“加密手段”,也是做得出来的? 他有点儿担心留下这张古方之人的精神状态。 是有怎样的心境,才会有意让他们这些后人陷入这种迷茫? 感觉被耍了,可又没有证据。 而且研究还是要继续的,就算这条注解的意思尚不明晰,药物的研制也不能停滞。 中医见小秦熟练地吩咐研究员们各司其职去办事,觉得这孩子确实是适合这一工作的。 天才秦不单单是合格的科研人员,领导能力也是点上了技能点的。 不过这么大的一个团队,竟没有一个人能看明白那注解的含义。 看来这是仍需探索的未知。 也煋盯着眼前的药丸:乌黑发亮,色泽极佳。 如果可以做到以形补形的话,感觉吃了对头发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99 首页 上一页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