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风凝,忽然有了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在原著里面,姜王后为人严厉。在听说了苏妲己狐媚惑主之后,特意将苏妲己叫去问话,正是这一举动惹怒了苏妲己,让她心怀恨意,和费仲尤浑两人合谋,陷害姜王后弑君之罪。 但是,风凝任职太子太师那一日,分明提醒了姜王后,不要去惹苏妲己。 纣王感觉到众位大臣的一片慌乱,又道:“这刺客抓住了,便带上来当堂审问。” 于是,几个侍卫将那刺客带到了朝堂上来。那刺客本来穿着黑衣,蒙了面,这时候那蒙面布也被揭了下来,露出了一张完整的脸—— 一张长相有明显特征的脸。 商汤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北方的人比较高达,南方的人比较白皙,而东方的人,眉骨会更加低一些。 而面前的这个刺客,眉骨就比较低,眼窝凹陷,是东边的人的长相。 风凝下意识就瞟向了费仲和尤浑。 ——难道是他们俩又搭上了苏妲己,这个人正是费仲手下的,那个东伯侯领地的子民? 不对啊。 风凝明明记得,费仲和尤浑两个人前一阵子刚刚被纣王申斥惩罚,据说就是那位苏妲己吹了枕头风。 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原著一摸一样了。 那刺客承认了自己是东伯侯姜桓楚的人,是受了王后的指使来次刺杀纣王的。 紧接着就是费仲和尤浑两个人出列,建议纣王去审问王后,看看事实是否如此。 再然后就是群臣求情。 风凝心中的疑惑直到费仲和尤浑出列时候才解决—— 在费仲和尤浑说完让人去审问王后的时候,纣王的眼里分明闪过了欣慰与赞赏的情绪。 风凝:…… 她错了。 她单单想过,苏妲己可能会害姜王后,却独独没有想过,此时此刻最想要姜王后出事的根本不是苏妲己。 而是纣王。 纣王之前就已经想要对四大诸侯动手了。这计划不过是因为风凝忽然被当成妖孽而暂时搁浅。 于是,他所性将朝会交给风凝和商容一段时间,在确定商容和风凝能够相互制衡之后,终于决定腾出身来,处理四大诸侯。 处理四大诸侯总要有一个名头。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山高皇帝远。如今在纣王身边的,和四大诸侯有点关系的,就只有一个姜王后。 纣王对姜王后有感情没有? 当然有。 两人少年夫妻,是一起过过苦日子的人,纣王对姜王后不仅有尊敬,就是爱意,也是比一般宫妃多上几分的。 至于这爱意有多重? 至少没有重过纣王对王后势力越来越强的警惕,以及对东伯侯越来越浓的杀心。 纣王未必真的想要杀死姜王后。 风凝心想。大约在原著里面,姜王后的死亡也有一定意外的成分,姜王后虽然有一些心思,但是性格刚烈,被冤枉刺杀纣王,被迫害,被气死也是正常的。 而到了现在。 纣王没有像原著一样造出炮烙。所谓的审问王后,虽然是纣王吩咐费仲和尤浑两人上奏的建议,但是这审问过程想必也是走个流程…… 姜王后自己只要想不开,就没有什么大事情。 毕竟纣王现在也只想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好能对四周诸侯出兵。 但是,姜王后大概真的会想不开。 …… 那时候,纣王大约就会更加信任她了。 风凝想。 若是姜王后真的宁愿身死也不愿意给东伯侯姜桓楚扣一个帽子的话—— 到时候殷郊太子因为母亲成了罪人而地位一落千丈。于是能倚仗的只剩下了纣王这一个父亲。 就会更受重用了。 风凝想:只要不管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我都是赚的。 直到纣王看向了风凝:“如此,便麻烦太师去走上一趟。” “若是王后所做,请太师帮孤问清王后所求为何。” “若是王后的下人遭人主使,便请太师帮忙调查出主使是为何人。” 风凝:…… * 作者有话要说: 么啾~
第17章 互相给锅“纣王还是聪明的” 纣王搞我之心不死! 经过这一段日子,风凝对纣王的心思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见对方将她给牵扯进来,如何不知道纣王存的是什么心思。 无非是上次卜算未果,风凝身上的脏水不够,他想要再泼上一泼罢了。 但是,在风凝看来,纣王的这步棋就走茬了。 原著中,不管陷害姜王后事件是纯粹出于妲己的挑拨,还是纣王的有心引导。不得不说,纣王的后期处理都是不错的。 要不是姜王后为了保东伯侯,死也不肯承认刺杀和东伯侯有关的话。 在原著里面,纣王知道刺客身份之后同样是惊怒交加。但是因为没有风凝在,当初他指派的主要负责人就成了武成王黄飞虎的妹妹,后宫之中地位仅在姜王后之下的黄贵妃。 听起来像是一个极为随意的指派——黄贵妃地位本就只在王后之下,让黄贵妃调查姜王后之事多么正常?在原著作者的笔墨下,事实也好像确实如此。但是不正常的是,在指派黄贵妃主要调查姜王后的时候,纣王却指派了两个将军“协助”黄贵妃进行调查。 而这两个将军,对姜王后用刑途中,黄贵妃说的话全然做不得数,好像就是一个单纯的摆设,对调查姜王后一点用处也没有。 但若是仔细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纣王之所以会让黄贵妃调查姜王后,真的只是因为黄贵妃的地位高吗?不,主要是因为黄贵妃的另一重身份。 她是武成王黄飞虎的嫡亲妹妹。 武成王黄飞虎,是纣王即位以来,亲自提拔上来的武将,也是他颇为倚重的将领。但是,这种倚重,在近来的时候明显变少了,因为,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不仅和朝中的老臣商容,比干等来往密切,就是和诸侯之间也是颇为亲近。 作为一个帝王倚重的将领,若是八面玲珑,总会让帝王不放心的。 所以,他才会让武成王的亲妹妹审理姜王后一案,不管如何,传到外面的时候,就是武成王的妹妹审出,行刺一事,正是东伯侯的手段! 所以,纣王才会安排两位将军负责审讯,以免黄贵妃审出什么和他预测的不一样的结果来。 以保万无一失。 到时候,真的打起来,至少武成王是确定能用的。 只是,姜王后的死亡打破了他所有的规划。 站在纣王的立场上,一个国家的王,站在维护商汤的立场上,做出这些事情,纵然是不道德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手段确实有效。 如果不是姜王后的死打破了他徐徐图之的计划。 如果不是他担心东伯侯报复,而将他们统统召进朝歌…… 商汤还不一定会落得四下征伐的地步。 如今,纣王将这件事情推在风凝身上,风凝自然不会答应。满口推辞道:“事关王后娘娘,臣不是后宫人员,自然不能随意插手此事。不若大王就找一个后宫之中地位还行的娘娘来查?” 站在风凝的角度,她是乐意将这件事情给推进下去的——对,她是不愿意姜王后死。毕竟也是一条命,所以在前一阵子的时候,风凝也曾经向姜王后提醒过,千万要提防苏妲己,闲着没事不要去惹对方。 但是提醒不代表风凝就不愿意看到姜王后出事,平心而论,以姜王后为突破口,要挟四大诸侯,不求将他们的领地收回,只求能让他们短暂时间内不出兵都是最好的手段了。 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她来做,最好还是黄贵妃来做。 这样,自然也能离间黄飞虎和四方诸侯之间的关系。 但是,这些事情风凝不能直接和纣王说,所以也只能这样言语暗示:“况且,我刚回朝歌,没有什么背景,自然没有资格审问王后。况且众人以为我是妖孽……” 几乎是在明着说:别搞我了,老子已经被你搞过一波了,再这样搞我受益不大啊! 这制定主要审问人员的事情看起来是临时起意,实际上都是纣王想好的。如今怎么能轻易改变? 好在商容比干等诸位大臣也信不过风凝:毕竟她一向不和他们一派,又一向喜欢跟他们对着来,万一到时候陷害姜王后怎么办? 于是纷纷谏书,想要让纣王换一个人。 纣王一瞪眼:“姑姑身为孤唯二的,现在还在世的长辈,若是她都没有资格,还有谁有资格?” 众臣纷纷看向了纣王的另一个长辈。 比干默默退后一步——他们不愿意风凝上去污蔑姜王后,不代表他们自己就愿意上了啊。 比干道:“臣为外难,臣不适合。” 两个人都不适合,那还有谁能适合? 纣王看向朝臣们,却没有一个人给出答案了。 这下可好,所有人都不想要风凝出头,又不愿意自己出头,这场面,一时之间尴尬起来。 好在风凝还记得自己的定位——就是在纣王和朝臣对峙的时候,帮助他牵制住朝臣,给纣王打辅助的。况且这事情跟自己息息相关。所以,风凝勇敢地站了出来—— “臣举荐,不如让黄贵妃调查姜王后一事。” 纣王:…… “黄贵妃乃武成王之妹,武成王对王上忠心耿耿,想来黄贵妃也是如此。若是黄贵妃去办此事,一定能秉公办理!” “至于会不会影响武成王和东伯侯的关系……” “不如王上便让苏娘娘同黄贵妃一起调查此事,两人互相监督,也能给姜王后一个清白。” 风凝明显感觉到了四下里诧异的视线。 对的,她现在已经是混乱邪恶状态了。 风凝知道,哪怕是众位朝臣求情,诸公不愿意她掺和,纣王也是铁了心把她拉下水的,既然如此,不如她先拉几个人下来。 一个是黄飞虎,一个就是她不知道到底什么底细的苏妲己! 纣王本来心中不以为然。但当风凝说出那句“至于会不会影响武成王和东伯侯的关系……”之后,他的表情略微地变了变。 他终于意识到,把武成王拖进来,才是利益的最大化了。 风凝想。 于是,纣王竟然真如风凝所言一般,没有再将这件事情安排到风凝的头上,而是让黄贵妃和苏妲己两人前去处理。 只是下朝之前还说上一声:“爱妃从未经过如此事情,孤便先让王后待在宫中,等孤安抚爱妃一番之后,再让她同黄贵妃一起查此事。” 这“爱妃”说的就是苏妲己了。 武成王黄飞虎听说自己妹妹掺合进这件事情中来,自然有所不甘心。但若妹妹能还姜王后一个清白,黄飞虎还是愿意的。所以,也没有太多抗拒,只是在散朝的时候,黑脸看了提建议的风凝好几眼。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