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错吧?”昂着小脑袋,脸上全是嘚瑟。 “是不错,你打算怎么处置?”楚父没有想过归公。 “爹,中号的那支咱家收起来。您会炮制药材,炮制好,留着。 一大一小两支我想卖掉,然后单独立户,买两块宅基地,一块给您和我娘盖房子住,一块挨着您,给自己盖个小院子。” “为啥,你一个小姑娘,干啥要自己立户出去盖房子?”楚父一直没有想明白。 撒娇的人伸开双手,一只手抱住一个,哼哼唧唧的说道,“我想自己挣钱,不让哥嫂眼红还和他们起争执。 也不想爹娘为难,我要自己养猪养鸡养牛养羊,多赚钱,等我以后出了门子,再挣就是别人家的。 到时候,想给爹娘一些,也不一定能做主。 我想自己在出门子前折腾,不管怎么样,博一博,有可能,茅草房边土坯房,土坯房变砖瓦房。我看李家人都小气的很,还有那李荣一直对我爱搭不理的。 他不想搭理我,我还不一定愿意搭理他。哼,有啥了不起的。” 闺女哼唧,嘟嘴,郁闷的样子,让楚父对李荣的印象低到低谷。 “真要是李家小子对你不好,爹去取消婚约。咱不嫁,以后爹做主给你招个上门女婿,有爹在,没人敢欺负你。” 老闺女的婚事是过世的老爷子定的,如今老爷子已经过世几年。这婚约要看李家孩子的人品,还有是否有出息。 听了楚父的话,眼神一亮,一把抱住楚父的胳膊,撒娇摇晃着,“爹,真的吗?” “嗯,真的。真想取消?” 他记得老闺女以前不反感李家三小子。 看来,应该是李家三小子后来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让老闺女不喜,不愿意遵守这份婚约。 “想,爹,我不喜欢李荣昂着大脑袋看我,骄傲的不可一世的样子。有什么了不不起,不就是家里有个嫁到城里的姑,有啥的。 没有搅和泥土的老农民,他们城里人吃啥喝啥。去城里没读几天书,就变成那样,以后还不知道变成啥样。 我不喜欢忘本的人,这种人天生反骨,不是个好的。” 楚母听到闺女的话,心中恼火,原来李家三小子一直瞧不起自家老闺女,气的在一边,狠狠,“呸,我家闺女就是不嫁人也比嫁他,不就是在城里读书吗? 君君要是想,也去城里读书,娘有钱,供你。” “娘,我不去,我要在家赚钱,以后出不出门子都有钱孝敬您和我爹。” 又蹭蹭娘,爱娇的表孝心。 “好,赚钱,他爹,你下午就借牛车进城,带着君君去卖了那药材。对了,东西给老大老三老四看看再去。” “行,我现在去喊他们进来先瞅瞅,然后让老四去借车。” “也行。” 夫妻俩的决定,都是为老闺女盖房子铺路。 十分钟以后,楚家三个儿子,呼着粗气,盯着眼前的人参。老妹儿的运气也太好了吧,一下子三根百年以上的人参。 “看好了吧,那我说点事。” 楚父收好三支人参,一支要炮制留在家里,一支直接送去市里卖。 人参是贵重药材,在县里卖不上多高的价钱。去市里找老关系,能卖上好价钱,至少能涨一层的价格。 “爹,您说,我们听着。” “君君的意思是,留中间的一支在家里。以后留着自家用,还有两支卖出去换钱。 先说好了,换的钱都是君君的。 君君说了得到的钱,盖两座小院子。一座是给我和你们娘住,我想了想,就把咱家的院子扩扩,新房子盖在院子里。 另外一座就盖在隔壁,是君君个人的,我打算把君君的户口从咱家迁出去。以后啊,她一个人一个户口,这样的话,也省的有人背后嚼舌根子,说君君占哥嫂的便宜。 至于君君结婚前的吃嚼,都算我和你娘的。 你们有意见没有?” 三个大男人被亲爹的神操作给惊到了。 “爹,房子归小妹就归小妹,是小妹自己赚的,我没有意见。可是干啥要把小妹分出去,没人说小妹吃闲饭。” “哼,你们不说,能保证你们身边那一位,也不说。我可不愿意让君君在自家还听人嫌话。分出去,她也是我的闺女。”楚母霸气,拍了一巴掌老大,疼的老大连反驳的没机会反驳。 “好了,你娘说的对。你们不说,能管得住另外的人不说。君君分出去也是我和你娘的闺女。就这么办,老四,你去村长家借牛车,我和君君去市里一趟,明天回来。 给村长说清楚,让村长家备些草料,等我回家给他钱。” “嗳,就去。” “去吧,记得闭紧嘴巴,不许说我去干嘛?” “知道。” 老四想说我又不傻,可后来看见老娘瞪着他,不敢嘀咕,迈开大长腿大步走了出去。 吃过午饭,在三位儿媳的茫然中,父女俩驾着牛车背着包袱背篓,离开东山村。 县城离村里三十来里路,去市里与县城在不同的方向,村口有条岔道一条通往镇子里与县城,一条通往市里。 去市里四十里路,赶着牛车,父女俩坐在马车上,摇晃着进城。 春日,天黑的早,进到城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华莱市,高的建筑不多,最高的也就三层。 纵横交错的小巷四通八达,主街也有四条,因为靠近省城,是比较繁华的地级市。 此时,没有到后面那几年,大街上还能看到穿着鲜艳颜色褂子外套的女子。 大红色的妮子大衣,脚踩小羊皮低跟鞋的女子,一身香喷喷的从昭君父女俩身边经过。 红衣女子神气活现,一点眼神也没撇给身边的两位农民。 “吁。”牛车在济民药房停下,是楚父认识的老主顾。 济民药房的老东家,与楚家已逝的老爷子关系好。 每次楚家卖的药材,只要质量上乘,掌柜的因为东家与楚家的原因,都给的是合理价。 东家一家马上就要离开华莱市,正到处搜罗名贵药材。 父女俩进门,罗掌柜肥嘟嘟的大圆脸上,扬起笑容,笑眯眯的就迎了出来,“来了,有什么稀罕货没有?” “罗掌柜,还真有稀罕货,品质上上等。没得说,价格,可不能坑我。真要是价格不如我意,我可不卖。” 楚父说完,伸手在篓子里面掏出来一根用旧布包着的人参,是最小的那一支。 轻轻的放在大夫往常看病的医案上。
伸手示意罗掌柜的打开看看品相。 其实此时,人参还用布包着,就闻到一股浓郁的人参味。罗掌柜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老楚,我打开了。” “开。” 楚父坐在一边,老神在在。 还带着新鲜泥土的人参,被罗掌柜当着宝贝一样,仔细瞅了许久。 “老楚,我给东家打个电话,你等等。” “麻烦罗掌柜了。” 虽然只是刚刚百年的人参,但这品相,还有闻到的人参味告诉罗掌柜,是极品。要收下来,东家一家子一个月后,就要启程离开,这一走也许就是半生,可能一辈子都回不来。 正急着收一些名贵药材,价格嘛,好说。 一个小时以后,济民药房的东家兴冲冲而来。 不只是他本人来了,一起来的还有长子齐泉。 “小楚,不错不错,这支参品相上上之选。”老爷子一来就直接先看人参,最后才看人。 “齐叔,您老喜欢就好,我还有一支,要瞅瞅不?” 对着罗掌柜,楚父会吊吊他的胃口。可对着眼前的老人,他不会。多年来,人家没少帮衬自家。 要不是齐叔,当年亲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哪里还会看到孙子们出生。 家里按说有门手艺,日子过的不会差,可当年他亲娘身子骨不好,孱弱不堪,常年吃药,那都需要花钱。 为此,家里的条件也就一般,在村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娘去世以后,家里的条件稍稍有些起色。可后来家里接连添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后来又给给儿子们娶媳妇儿,嫁闺女的,家里能保持这样,他已经很努力了。 “你小子,怎么不拿出来,还打算卖给别家不成,不老实。”齐老爷子哼一声,没好气的瞪了一眼不老实的世侄。 “嘿嘿,齐叔,人参不是我挖的,是君君。我这不是想卖个高价,给君君在家里买块宅基地盖座院子吗?以后啊,君君无论以后咋样,都有个地方住。” “你呀,怎么那么糊涂。卖了钱,在村子里盖什么房子,给君君在市里买套宅子就是。” 齐老爷子摇摇头,差点气死,在村子里盖房,有啥用。还是在城里买房子更划算。 “城里的房子不好买吧,我也不好动用家里的钱给君君买宅子。” 楚父疼老闺女但是也不能动用老五老六或者家里公中挣的钱给君君买房子 真要那样做,以后君君出嫁以后回娘家日子不一定好过。他和老伴儿在还好,能压住家里的鬼魅。 他们一旦去了以后,君君回娘家估计没有人愿意搭理她。 为了君君好,这种事可做不得。 “我卖一套小院子给君君,你别管。”齐老爷子家里的产业,差不多都处理好了,就留下药房还有房产没有处理。 他打算等自己走之前再处理,毕竟还有一个月才走,他得留下一些暂时傍身,万一有个什么偏差,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怎么成,您家儿孙多,以后啊,肯定用的着。” 齐家的孩子多,枝繁叶茂,宅子多以后也用的上。 “不用了,告诉你吧,我们家打算离开了。我家小弟一家在国外,早就催我去了。 不出意外,一个月以后,我们全家都要离开。 大的宅子走之前会卖掉,有一套小宅子,还没有处理,既然你说给君君盖宅子,干脆便宜卖给你。 把孩子户口迁到城里,再上几年学,以后在城里找个工作,比窝在村里不是强很多。” 齐老爷子对局势分析要比楚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虽然对以后的局势不是分析的很透彻,但也能分析一小部分出来。 “这,这,那您那套宅子多大,太大我怕买不起。” 楚父也知道把握住机会,可他不想占齐家的便宜。 也不知道那宅子能不能买的起。 昭君没有想过还有神转折,她原本想在家里养猪养牛养鸡赚钱的。 不过此时买一套城里的宅子也好,把户口迁出来,看来还真的找个学校挂着,就说在家里学习,参加每期两次的考试就好。 只是要找找关系,找一家初中去挂。 她依然想继续在家里养猪养鸡,此时学校还不算严苛,挂着应该不太难。 但是,家里的还得给父母盖几间砖瓦房,还有给家里别的屋子换上瓦片,要不然,背后肯定要被人戳脊梁骨。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