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一切,心中重新安定下来。 她乖巧的坐在一边,价格比楚父在来的路上时,预估的要高。 办完事,已经是五点多,找了一家旅社住下。 父女俩在一间有两张床的旅社,吃了晚饭,洗洗就睡。 翌日清早,父女俩在边上摊子上吃了早点。直奔齐家,牛车还寄放在济民药房的后院。 牛车上有草料,不用担心。 “老楚来了,吃了没?”进到济民药房,就看见罗掌柜端着一碗面条在嗦。 “吃了。您慢吃。” 坐在一边,昭君四处打量,她已经想好,过几天找齐老爷子再卖点药材。并请他保密,对楚家人保密。 买了宅子,还得留一些钱,家里买小猪仔,盖房子都需要钱。 也许还能在村里盖一套院子,以后回去也能住。 唉,钱不经花啊。 等罗掌柜吃过面条,昭君移动椅子,坐在罗掌柜的身边,悄声的问,“罗叔,我想问问,您有认识的中学校长没有?” “咋的了,小丫头。”罗掌柜望了一眼背着手去到后院看牛的楚父,问道。 “罗叔,这不是要买齐爷爷的宅子,还要迁户口吗,我想着,以后还是要读书的。 可我不想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就想着每期交学费,然后领书回家读。我也不想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城里。 我想着您要是认识人,告诉我哪家中学的校长好说话。” 她没有请罗掌柜帮忙引见。 “小丫头,你不进教室不坐在教室里,怎么学习。交的学费不是打了水漂吗?” “不会的,我自学。每期有两次大考,我能参加,保证考的不会差。” 接连保证,就是不想坐在教室里上课。 “认识,等你迁好户口以后,来找罗叔。你下半年读书还是这期就读?” “最好是这期,读完这半期,下期直接读初三最好。我想明年下半年都高中。早点把书读完,也好早点找工作上班,挣钱。” “行,我帮你问问。” “谢谢罗叔,等忙完以后,我一定好好谢谢您。” “小丫头,我只说帮你问问。不进教室上课一事,我可不打保票。” “嗯,谢谢罗叔。” 上午九点,齐泉过来,带着父女俩去看房子。 坐着黄包车,去到市中心边缘的一座单独的小楼,一个小院落,小楼上下两层,但每层的面积不大九十平米,楼下两房两厅,一厨一厕,楼上三房两厅,上下五间房。二楼顶是盖了板子的,再盖了那种厚实的红瓦片。 楼上没有厨房,但多了一个小房间,可以做杂物房也可以做一个小卧房。 齐泉用钥匙打开小院子的大门,给昭君父女俩介绍道,“楚哥,小君,这套小楼附近有学校,有工厂,离市中心不远,生活很方便。 以前这里是平房,后来我父亲让人推倒重建。给我妹妹(表妹)一家住了几年,里面很方便。后来他们夫妻离开了,房子就一直空着。 但是,我们家请的下人,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打扫三次,保养不错,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和老房子里面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金手指是粗的太过分了。 可山山就是想金手指巨粗,现实已经很憋屈了,还不让我在小说中撒撒欢。不喜勿喷…… 此时,分配的农田,地,都是属于农民的。 允许自由买卖,商人,资本家的生意依然自己经营,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不触犯法律。
☆、59、五零
父女俩跟着参观, 屋内还有暖气,不只是有铝合金做的暖气片还有铸铁火炉,铸铁火炉是万一暖气出故障时备用的。 楚父也知道认识暖气, 他去过齐家大宅,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抿着嘴,不说话, 只是盘算着小洋楼多少钱。手中的钱是不是买的起。 二楼,楚父还站在原地思考。楼下,昭君找到机会问, “齐叔叔, 我想麻烦您一件事儿?” 齐泉得到老爷子的嘱咐, 也认识楚父, 态度不错,“你说,什么事还要求?” 仔细斟酌言语,才说出口,“齐叔叔,我不知道这套房子多少钱,但是麻烦您等下说房子价格时砍掉三分之二。 但是您放心,另外三分之二, 我会补上。” “哦,你个小姑娘咋补?”齐泉有了一些兴趣,随即问了一声。本来老爷子就说,这套宅子半买半送给老楚。 以前楚家的老爷子救过自家亲爹的命。 老爷子的意思是价格意思意思就行, 就说自家马上要走了,为了快些出手,价格肯定要低一些。 他们都断定老楚不懂市内房屋的价格,小洋楼的就更不会懂。 “齐叔叔,我其实不只是挖到了人参,还有灵芝,当然人参也不只有三支。 我有两个哥哥进了部队,我让我爹留了一支。 我手中还有三支人参,还有两株百年灵芝。我想都卖了,留着钱,我还想帮我爹娘在村里盖几间砖瓦房。 还有现在的土坯茅草顶换新木梁,瓦顶……” 很快的就交代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听着小姑娘的言语,齐泉酸了,多好的孩子啊。有孝心,还愿意为父母分忧解难。 不像自家的几个兔崽子,一天到晚只知道享受,一点也不为家里着想。 “好,我答应你。屋子里的家具,都归你。” “谢谢齐叔叔。” 等楚父下来时,两人已经谈妥,只等出去过户办房契。 在居委会开了证明,办完过户,还要去公安局办理迁户口证明。 一切办完,楚父还晕晕乎乎,怎么就那么便宜买了一栋小洋楼。 院子不大,但有前后院,还有高高的围墙围着。 价格便宜的离谱,重要的是,老闺女还求齐大少买好了家里盖房子的砖头,瓦片,还有玻璃。 说是新房子都要装上玻璃窗户。 真是奢侈。 过了半辈子,他想都没有想过,还能住上敞亮的砖瓦房。 买了一些米粮,油盐酱醋,回到家里,已经是下午四点,家里三嫂已经回家做晚饭。 地里还有人在做事。 夜间,昭君不管爹娘和兄嫂们说什么,吃过晚饭,她洗洗刷刷以后,就回房睡觉。 空间里,一茬茬的收割一茬茬的种植,加工,售卖。 累的要死,但着实锻炼神识,她的神识已经能外放。如果她愿意,家里每一个人的动静都逃不过她的神识。 金币一直飞涨,每天都涨很多,不知道为什么,昭君就是觉得要存钱,存很多的钱,至于为什么,她还没有搞明白,总之内心有种紧迫感,逼着她在空间内屏幕上存钱。 每一天收获的粮食,她都留一些,还加工一些,其余的全部卖。 堂屋内,楚父楚母正召开家庭会议。包括出嫁的二闺女都带着男人孩子一起回来开会,这会开的还是很民主的。 至少人人都知会到,但不管什么,他们又都做不了主。 孩子们早已被带去别的房间疯玩。 楚父面对家里的儿子闺女儿媳女婿们,咳咳咳,几声,清清嗓子,小抿一口水以后,才说话,“昨天我和君君进城,老大他们三都知道。 但其余的人不知道。我简单说一下,都听好喽。 别以后怨怪我和你们娘偏心,我们可没有偏心。 昨儿,你们小妹一早上上山的事情,都是知道的。 她运气好……本来只有你小妹的户口转出去,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公安同志也说了,我和你娘的户口也能转出去。 我们想了想,既然可以,干脆就转出去。 但是暂时,我们还是会住在村里。君君会进城读书。小娟,援东也去村小一起去读书。孩子大了,都要读书识字。 不能做睁眼瞎,君君赚了钱没有忘记家里。说了,要拿出来一笔钱,给我和你们娘盖三间大瓦房,还有一间厨房一间茅房,说是什么新式样的。 咱家的老房子的屋顶也给全换成瓦顶。 趁盖房子的机会,老房子的屋梁不能用的,全部换下来,木材钱君君出。 只于老二,你是嫁出去的闺女。让你和有田回来开会,是想告诉你们一声。不是我和你娘偏心,给你老妹儿置办了宅子,你结婚时,却没有给你什么嫁妆。 今儿,君君说了,要是有田能回去说服你们家的爹娘分家。 她出钱给你们买木材买瓦片,你们盖房子只需要自己出土坯。 如果没有现成的土坯,就满村子借。等盖好房,我让老大老三老四他们几个帮你们做土坯。 机会给你俩了,抓不抓得住,就看你们自己。 君君是代替我们两老的给老二你补嫁妆。 有田,你要明白,对于你们什么最重要。君君给她二姐补嫁妆,其实可以给钱。只是钱是死物,不可能给很多。 因为是找了关系,量还算多,买的瓦片,木材都比我们自己去买要便宜不老少。 君君的意思是,你们夫妻俩最好与我们一起盖房子。她的意思是让你们盖在咱家对面。 那块小荒地上,前后左右都有地方。到时能相互照顾。愿意的话,回去商量商量。给你们三天的时间。”
二女婿石有田是老实人,但不傻,肯定是要抓住机会的。 心里明白,不盖房子以后他会后悔的。 给钱能给几个,顶天了几床被子的钱,加一个大炕柜的钱。与盖房子的瓦以及木材比起来,才几个钱。 回去得和爹娘商量,相信爹娘是愿意的。 想到这里,感激的对楚父楚母说,“爹,娘,代我和小慧谢谢小妹。此事关系我家分家,我要回去和爹娘先商量。 我明白爹娘的意思,小妹这是发财了不忘兄姐,以后不管以后怎么样,我们都站在小妹身后,别的干不了,但是跑跑腿,给小妹做做事还是能成的。” 女婿是个明白人,楚父老怀安慰,欣慰不已,“你是个懂事的。回去好好和你爹娘商量。别急。老二,你也是,别急,别嚷嚷。” “知道了,爹。”夫妻俩异口同声。 楚昭慧更加明白父母,小妹的意思,趁给她补嫁妆的机会帮助她分家。 要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熬到分家。 做父母的就是这样,双面标准,自家的儿子娶了人家的闺女,死活不愿意分家。 可只要自家的闺女嫁出去,恨不得刚结婚就分家。免得受婆婆磋磨,妯娌欺负。 她也想分家,在农村盖房子,都是自己整土坯,花钱的就只有门,窗,屋梁,屋顶的盖的都不用花钱。 乡下可没有几户人家是瓦顶的,她要是能盖上瓦顶,那也是顶顶好的。 小妹心里有她这个二姐,她也疼小妹。以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们,记住他们小姨的好。 屋里的人,有人有其他的小心思,心里不忿到极点。公婆怎么就那么偏心,小妹挖的人参也是家里的,她男人天天地里干活,挣的钱不也是家里的吗?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9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