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就说他安禄山是乱臣贼子,未来将会颠覆大唐。 虽然天底下 同名同姓的人有很多 。 但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天幕的话还是给他惹来了不少麻烦。 更何况,天幕中造反的安禄山,身边也跟着 一个史思明。 一个人撞名字是有可能,但若是两个人都撞名字。 这巧合的概率也太低了些。 安禄山本能的不愿承认天幕里的安禄山就是他。 一个是不能承认,一旦承认,立刻就会被打为乱臣贼子。 一个是不敢承认。 天幕里说,安禄山和史思明最后都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 安禄山想。 这也太倒霉了些。 没有死在建功立业的路上,却死在了自己亲儿子的手里。 更何况,天幕中的史思明杀了安禄山的儿子。 某种意义上来说,史思明算是给安禄山报仇了。 但史思明是安禄山最好的兄弟。 所以,他一定不会杀掉自己儿子的。 所以,天幕中的人一定不会是他们。 但这事不是安禄山想不承认就能不承认的。 张守珪身为幽州节度使,自然也收到了来自上头的命令。 而他手下正好有这么两个人。 张守珪虽然欣赏安禄山,但他也绝不会为了保安禄山而丢了自己的乌纱帽。 “今晚,把那两人杀了吧。”张守珪面无表情,“安禄山好歹是本官的义子,给他二人留个全尸吧。” 当晚,去杀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人却并没有成功。
第79章 安禄山和史思明,跑了。 张守珪派去的人连安禄山和史思明的面都没见到。 就灰溜溜的回来赴命了。 “人跑了?”张守珪神色不明。 来赴命的属下战战兢兢的,“是的大人,属下赶到的时候,他们两个已经不见了。” “跑了就跑了吧。”张守珪哼笑一声,“以后要是见着了,再杀。” 反正李隆基也不知道安禄山曾经在他张守珪手下呆过。 张守珪心想。 算他们命不该绝。 - 史思明跟着安禄山四处逃窜。 “我们要去哪?”他气喘吁吁的。 “从现在开始,你不叫史思明,我也不叫安禄山。我们必须尽快逃离幽州,离开张守珪的领地,越远越好。” “不是吧,阿山。你真当天幕说的是我和你啊。能有那么巧合吗?” 史思明笑了,他觉得安禄山的担心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和安禄山是过命的交情,怎么可能杀他的儿子。 安禄山不再和史思明做无谓的争辩。 他心里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这份直觉在过去救了他很多次。 所以他今夜才会带着史思明狼狈出逃。 至于逃去哪里,安禄山还没有想好。 史思明见安禄山是认真的,他也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阿山,我们没有过所,能逃去哪里?更何况,张守珪手里一定有我们的画像,他若是不想放过我们,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 “回突厥。”安禄山打断史思明的话,“我们回突厥。” 安禄山很胖,比起史思明,其实这一路上他更累一些。 “你疯了!”史思明险些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嗓音。 “好不容易逃出来了,你现在又要回去?!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就因为天幕子虚乌有的……” “我只是想活着。” 史思明一噎,他看见安禄山眼里燃起了熊熊烈焰。 “除了活着,我还想看看,大唐,是不是真有那么坚不可摧。” 史思明叹了口气,下定决心。 “知道了,那就一起回突厥吧。” 二人相互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志同道合。 - 长孙无忌等人好不容易摆脱了那群流民,没走出多久,就又被人给劫了。 这次劫持 他们都人和上一批拦路的灾民似乎不是同一批 。 双方刚打了个照面,对面二话不说,就把长孙无忌一行人都给绑了。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绑架他们都人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 长孙无忌他们被蒙着眼睛带到了一处山洞里。 洞里不止他们,还有一些已经被抓来许久的人。 长孙无忌打量了一下 四周的环境,微微叹了一口气。 “大人,您何故叹气?请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会将大人完好无损的救出去。” 说话的是一开始那个冒冒失失的小侍卫。 他话说得很满,但想带着长孙无忌掏出山洞谈何容易。 他们的武器都被那群劫匪给收缴了。 现在也不过是几个手无寸铁 的普通人罢了。 “小刘,歇会吧 。”长孙无忌叫那个侍卫,“我们恐怕出不去了。” 叫小刘的侍卫很莫名,“大人,我们怎么会出不去呢?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的劫匪而已。” 普通吗? 长孙无忌闭着眼睛想。 冲那些劫匪训练有素的动作来看,明明一点也不普通。 扬州啊。 真乱呐。 也不知扬州的消息久久传不出去,皇上会再派谁来。 - 魏征动身去了扬州,李世民便也不太担心扬州了。 长孙无忌加上魏征。 李世民觉得,小小一个扬州,他们不至于搞不定。 更何况这次魏征身边还有一个程咬金。 李世民现在头疼的是李承乾的事。 天幕说李承乾最后造反,还会陷害兄弟。 李世民是打心眼里不信的。 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这几日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奏章打探他对太子的态度。 说实话。 李世民是没打算换太子的。 李承乾是他和观音婢的长子。 品行、样貌、德才皆是上品。 李世民很是疼爱李承乾 。 李承乾一生下来,他培养李承乾的路线就是照着储君培养的。 李世民心里做了许久的心里斗争。 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他不换太子。 也许李承乾以后会走上邪路。 只是因为他派去东宫的那些人太严苛,太吹毛求疵了而已。 这次他换一种方式。 或许会有不同的结果。 至于武则天。 李世民也没打算动她。 李世民其实对他后宫里这个姓武的才人没有太大的印象。 但她能以女儿身登上皇位。 想必也有属于她的过人之处。 李世民欣赏有才能的人。 反正大唐的江山,最终也会回到李氏手中。 李世民并不着急。 他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效仿武则天,设立一些接收来自民间冤情的木箱。 这样也能更有效的解决冤假错案的发生。 至于天幕说的那个大唐的罪人…… 隔的太远了打不着。 要不李世民高低给那个叫李隆基的几巴掌。 继承皇位就是用来贪图享乐的吗? 那他还不如将这皇位让与旁人去做。 大唐国祚竟连三百年都不曾有。 李世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虽说是后人不争气,但心中难免还是有些惆怅呢。 - 李隆基同宋璟、张九龄议事议了整整一下午。 送走两人后李隆基到头就睡,直睡到第二日下午才将将清醒。 许久不睡,又骤然睡了个天昏地暗。 李隆基的脑子昏昏沉沉的,不甚清醒。 “皇上。”伺候的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可要传膳……” “传。” 这么久没吃东西,李隆基也饿了。 小太监颠颠的去传膳了。 不一会,小太监又回来了,脸上还带着欲言又止的神情。 李隆基摇了摇头,被身边的宫女服侍着洗了把脸,觉得清醒了许多。 他看了小太监一眼,“磨磨唧唧的干什么?有话就说。” 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回道:“启禀皇上,武惠妃娘娘求见,正在殿外候着呢。” 昨日武惠妃惶恐不安的回了,却一直都没得到李隆基的传召。 她等了一个晚上,又等了一个上午。 实在是煎熬得紧,不愿等了。 就带着自己的婢女又来找李隆基了。 到底是宠爱了这么久的妃子。 情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消磨掉的。 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让她进来吧。” 李隆基站起身,让宫女们服侍他穿衣服。 小太监得了令,忙不迭的去请武惠妃了。 “娘娘,陛下传召,请吧。” 武惠妃进殿后,李隆基已经在上方端坐了。 若是平常,李隆基早就一口一个爱妃,拉着武惠妃到他身旁。 可眼下李隆基什么动作都没有,武惠妃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她迅速调整好脸上的表情,朝着李隆基盈盈一拜。 “妾参见陛下。” 她知道李隆基平日里最爱她这张脸,拜下去的角度也找了一个最完美的。 果然。 李隆基并没有那么无动于衷。 “爱妃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皇上。” “爱妃几次三番的寻朕,所为何事?” 武惠妃当然不能说自己是担心李隆基问责。 她还没那么蠢。 “妾几日不见陛下,十分思念。故几次三番打扰陛下,若是惹得陛下不快,还望陛下治妾的罪。” 武惠妃拿去手帕擦拭眼角。 完全是一副思念郎君的少女模样。 李隆基果然被武惠妃打动了。 他冲武惠妃招了招手,“爱妃来,来朕身边。” 武惠妃也不扭捏,走到李隆基身旁挨着坐下。 “陛下接连几日闭门不出,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李隆基把玩着武惠妃的手。 “这几日的天幕,爱妃可看了?” 武惠妃的身子不易察觉的一僵。 “天幕日日在说,妾不爱关注那些,不曾注意。”武惠妃尽量让自己的神色很自然。“怎么了?可是天幕说了什么要紧的事?” 李隆基垂眸打量着武惠妃,也不知这套说辞他是信了还是没信。 “陛下?”武惠妃挂着温婉的笑。 李隆基看不出一点破绽。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爱妃就陪朕一同用膳吧。”李世民将武惠妃的手放在他太阳穴的位置,“朕头疼,给朕摁摁。” 武惠妃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点,李隆基待她仍同往常一样。 其实武惠妃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对于李隆基这种人,他最爱的永远都是自己。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0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