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濯将嫪毐打得鼻青脸肿,随后又牵头带着几位侍中齐齐入宫,找秦王政告状去了。 围观的人比较多,事情很快就传得沸沸扬扬。到了今天上午,街头酒肆已经传出十几个不同的版本。 甘罗派了侍从在赵琨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一看见赵琨,就叫住他,请他移步附近的官署。 甘罗早已等候多时,将事情向赵琨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据说秦王政暴怒异常,今日的早朝,秦王政问起此事,公卿百官却诡异地保持了沉默,反倒是秦国的宗室先炸锅了。 赵琨可以理解——公卿百官不敢置喙,是因为弹劾嫪毐,会得罪太后,不弹劾嫪毐,会得罪王上。太后与王上毕竟是至亲,身为臣子,掺和进这种事情里,万一影响到太后和王上的母子关系,岂不是要倒大霉?还不如装傻充楞,就当不知情。 “假父”就是继父、养父。 宗室这边,绝对容忍不了嫪毐自称是秦王政的继父,踩在他们的头上作威作福。他们只认子楚,就连吕不韦这位仲父都不认,何况是嫪毐?嫪毐算个什么东西?不过一个男宠,也敢跟子楚并列? 甘罗压低声音对赵琨说:“镐池乡现在可热闹,渭阳君(子傒)、云阳君、公子婴……昌平君、昌文君都那边堵着,就等镐池君回去商量大事呢。” 昌平君熊启的生父是楚考烈王,生母是秦国公主。他既是楚国公子,又是秦国王室的血脉,从小在秦国长大,因此一直受到优待。 昌文君也是楚国人,他属于外戚。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吕不韦和嫪毐掌权的同时,秦国朝堂上的楚系官员也逐渐失势。因为权利的蛋糕只有这么大,多两个人来分,自然就有人要被迫少吃几块。 所以楚系势力反而渐渐倒向了秦王政。 赵琨深吸一口气,心底有一股子厌倦翻涌而出,“怎么,就缺一只出头鸟,突然想起我了?不过,他们押得对,我挺乐意牵这个头。”送上门的工具人,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 如果大侄子注定要被一群宗室闹上门,赵琨宁可由他来出面,至少他不会说出什么过激的言论,在大侄子的伤口上撒盐。 甘罗道:“我陪镐池君走一趟。虽说麻烦了些,但咱们与嫪毐已经撕破脸,就此顺势了结了他,也能防患于未然。” 车队进入镐池乡的范围,有婉转的笛声回荡在阡陌之间,尾音悠长,仿佛一声声拖长的叹息。 这边又是另一番景象——古老的周朝都城残存的建筑,和新修的水上乐园一期完美融合,有一种文化传承的底蕴扑面而来,又不失新奇有趣。而且这边的街道比较干净,附近的居民会定时清扫道路上的马粪和垃圾,然后每月去找书吏领取工钱。沿途还有不少便民设施,比如每隔二十里就有指路牌挂在大松树上,还有赵琨和墨家弟子一起设计的自助饮水屋、水冲式厕所等等。 张氏的人啧啧称奇。 张良望着道路两边傲雪而立的苍松翠柏,哪怕被冰雪覆盖了枝干,依然透出苍翠的颜色,是霜雪也压不住的蓬勃生机。 尉缭喃喃道:“八卦城?” 赵琨破防了,再次强调:“是水上乐园一期!”虽然从高处看,城池的布局确实很像一个八卦阵。大家都这么叫。 他给张氏兄妹三人、以及尉缭每人都安排了一套大宅子,亲自将张良送到提前打扫好的新宅之内,说:“阿良,我有事要离开一两天,你且安心住着,待我回来,再一同拜见长辈。” 上卿甘罗、秦国宗室,以及昌平君、昌文君聚集在赵琨的住处商议事情。 赵琨有意使用话术引导,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鼓动众人支持秦王政亲政,执掌秦国的大权,让赵姬退居后宫,这样嫪毐自然会失去倚仗,随时都可以弄死他,就像捏死一只蚂蚁。 甘罗配合赵琨,一唱一和的,将所有人的情绪都煽动起来,然后现场研墨,写了一份奏疏,从渭阳君开始,每个人依次签字画押,并且发誓会效忠于秦王政。 甘罗跟赵琨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了这份签名,就算这些人事后想反悔,也来不及了。吕不韦和嫪毐都不会放过他们。 另一边,尉缭在院子中找了一块比较空旷的雪地,清理出一小片,点上一堆篝火,依次向火中加入各种粉末和药石。 很快,醒目的紫色烟雾升腾而起,凝在半空中久久不散。附近的鬼谷弟子都放下手中的事,朝着烟雾升起的位置疯狂赶路。 没过多久,深宅大院就聚集了一百多人。 尉缭负着手,面色沉静如水,向这些同门下令:“我要嫪毐和吕不韦的全部信息。” 还有陆陆续续来迟的,尉缭都给他们一一安排任务,轮到最后两个人,已经没什么正事可做了。尉缭想了想,说:“咸阳下辖四十多座城邑,其中离崆峒山最近的驿馆,桥洞里有一窝小狗崽,你们先好生喂养一段时间,等小狗断奶以后,挑三只好的给我送过来。” 昨天傍晚在驿馆,尉缭就想抱一只黄狗回来养,又担心狗崽子太过幼小,喂不活。之所以要挑三只小狗,是预备着给赵琨一只,张良一只,赵琨应该也挺喜欢小狗的,路过桥洞的时候,他盯着看了许久,眼中泛着细细碎碎的光。 赵琨和甘罗他们也瞧见了远处袅袅上升的紫色烟雾,向伯高询问是怎么回事,伯高也不太清楚,只能判断出烟雾来自尉缭居住的地方。 终黎辛的喉结微微动了一下,说:“尉缭必定是个剑道高手,无论是行走坐卧,我一直找不到他的破绽。还有,他不是一个人,一路上,我们遇见了一批又一批的过路客,有些的确是路人。还有一些,比如商队、樵夫、书生、武士等等,很可能都是他的人。” 赵琨表示理解:“鬼谷传人,家大业大,他这次入秦,要是孤身一个人才奇怪呢。” 他换了衣裳,独自去了章台宫。 秦王政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嫪毐恶心到了。但最让他伤心的,其实是赵姬的态度。 三年前的秋狩,还发生了一件事。太后赵姬时常感到困倦,跟秦王政一起用餐,刚吃了几口,忽然呕酸水。 秦王政安排御医徐咨为太后诊断,徐咨当时支支吾吾的,只说太后没什么病,最近不要剧烈运动,饮食不可过于辛辣、别饮酒……好好休息就行。 事后,等众人都散去,徐咨才跪在地上向秦王政请罪,并且实话实说——赵姬有身孕了,已经两个月。 秦王政没联想到嫪毐的头上,误以为是吕不韦做的好事。只冷冷地哼了一声,在意,但是又没有那么在意。 赵琨懵了,他没想到秦王政对赵姬怀孕是这样的态度。因为后世的小说,影视剧,通常都会描述秦王政始终被蒙在鼓里,直到嫪毐造反,才发现赵姬还生了两个弟弟,愤怒到失去理智。然而赵琨跟秦王政聊了聊,才意识到秦国民风开放,风气与儒学盛行的齐鲁地区完全不同,寡妇养情夫,又怀孕,真不是什么大事。到了汉朝《女戒》、《列女传》才问世,三从四德才被拿到台面上,到了宋朝官方才开始提倡寡妇守节。 赵姬这事虽然不光彩,但在这个时代,的确不算很丢人。因为舆论不反对寡妇拥有第二春,秦的历史大多湮灭了,汉朝一大堆名人娶寡妇的,比如汉景帝的王皇后,陈平、张耳、司马相如等等。 秦王政尝试过跟赵姬沟通,解决问题。然而赵姬极力隐瞒怀孕的事,甚至搞了一出闹剧,让负责占卜的官员——奉常的属官太卜出面,向秦王政禀报,太后身体不适,彗星袭月,卦象显示,太后应当回避居所,才能转危为安。 赵姬只想躲开他。 世人以为秦王政意志坚强,其实他也有非常脆弱的一面,害怕被亲人抛弃。当初子楚逃走,就是抛下了他和赵姬,造成了他儿时的噩梦。现在赵姬也选择躲到雍城,住进离宫,离他远远的,只为隐瞒一件不怎么严重的事。当年宣太后也跟情夫义渠王生过孩子,什么大不了的事? 这种总是被至亲第一个抛开的感觉,就像是被极薄的刀锋划过心口,最初并不觉得如何疼痛,眼看伤口微微裂开,翻出浅红粉白的皮肉,直到殷红的鲜血汩汩冒出,才猝不及防地感觉到切肤之痛。
第66章 真当宗室这边都是死的? 此时此刻,在宫殿中最高的一层台阶“陛”之上,秦王政早已平静下来,端坐在王位中,一派龙章凤姿。 天子之“陛”一共九级。李斯就喜欢以“陛下1”这个词来尊称秦王政。 凛冬午后的阳光隔着窗棂照在秦王政身上,没有丝毫暖意。从君王的冕冠上垂下来的十二条玉旒模糊了他的眉目,庄重之中又透出几分天威莫测。 完全看不出他曾经为嫪毐的事情暴怒过。 赵琨还是细心地发现了异常——迎接冬至的郊祭已经结束了很长时间,大侄子还没有将冕服、佩绶换下来。这个姿势,落在别的臣子眼中是君王威仪,但其实就是在想心事而已。 时下的礼制规定:祭祀和大朝会必须穿冕服,早朝时可以穿玄端,到了午后,太阳缓缓落下,就能换上更轻便一些的深衣。 赵琨太了解大侄子了,他一向不喜欢繁复厚重的冕服,尤其是冕冠,戴在头上好几斤重,委实称不上舒适。大侄子喜欢简单的玄端、深衣之类的常服。每次郊祭过后,第一件事就是换衣裳。 秦王政缓缓摘下冕冠,对上赵琨的视线,原本凌厉的眼神骤然一软。相伴长大的默契,无需多言,他就知道赵琨有要紧的事找他商议。挥挥手,让所有宫人都退到殿外,听不见他们说话的地方。 赵琨迟疑了一下,跑过去给秦王政一个大大的拥抱,用哄小孩的语气说:“咱们不生闷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秦王政的薄唇勾起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弧度,口吻异常冷静:“父王曾经多次告诫,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寡人已经派暗卫去彻查此事,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他没有听信赵濯等人的一面之词,而是要细致调查这件事。 赵琨松开秦王政,自觉地坐在他身侧。 秦王政抬手拂去他肩头半融化的雪花,疑惑道:“雪早就停了,小叔父这是在哪里弄的?” 赵琨讪讪一笑:“过来的时候,听见宫女和宦官议论嫪毐的事,一口恶气无处倾泻,在树干上狠狠地踹了一脚。把这些乱嚼舌根的家伙吓得心惊肉跳,全散去了。”树枝上的积雪落了赵琨满身。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有人自称是秦王的继父,如此惊天大瓜,已经成为时下最火热最劲爆的话题。以至于又有好事之徒质疑秦王政的血统。 秦王政也笑了:“叔父还好意思劝我别生气?” 赵琨在袖袋中摸索片刻,取出一封写在绢帛上的奏疏,双手呈给秦王政,“王上,现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大事可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