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秦政捡了桌案上悬着的笔就敲了他的头:“说什么呢。” 扶苏捂住脑袋稍稍往后躲,秦政下一个要敲的却不是他。 王乔松正扭头看他笑话,不曾想他往后躲,才转头回来,她的头上也挨了一下。 意外之下,秦政一本正经,道:“少与他学些坏心眼。” 嬴政在一旁看着,心道他平日坏心思也不少。 但他们要是胡闹起来,待会一发不可收拾,嬴政将秦政拉了回来,控住场面似的问扶苏:“其后子婴无论文武,都由你来教?” 扶苏沉思一会,心道那怕是不行,他近几年在咸阳的时间少,或许不能担此责任。 秦政见此,提议道:“王将军?” 王翦本就教过他,再教一位秦国后继者也未尝不可。 这提议嬴政却未即刻答应。 王翦倒是可行,但其后攻赵燕时需他领军,也是近几年的事,怕也不能长久。 说来,他也承师于他,教后辈也可。 但他从未去教过孩子,日后也要与秦政一同处理众多事务,每日抽出那样多的时间似乎不可行。 在谈论陷入僵局之际,王乔松想来想去,忽而就道:“蒙恬兄如何?” 说着,她又推推扶苏,道:“从前的师长,你都不记得了?” 扶苏这一世与他一同长大,一直兄弟互称,加之蒙恬的性子与从前在他面前的时候大不相同。 久而久之,倒也忽略了蒙恬从前要比他大两轮,还做过他的老师的事。 蒙恬自蒙骜离世后就离了咸阳,在各处军防游历,如今未有起战,用不着人领军,他已然久未有回咸阳。 如今提到他,细细思来,他一统后或是要常驻边境,近几年倒是可以让他在咸阳久住,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嬴政与扶苏同时道:“可。” 秦政思索一会,思及他以往大大咧咧的性格,问道:“他会教这样小的孩子吗?” 扶苏道:“自然会,阿毅就是他从小照顾着。” 这话说得也是。 但说到蒙毅,秦政道:“蒙毅许久都未提到他兄长。” 这倒是实为反常。 此事蒙毅从来不说为何,但好歹一同长大,他的心思王乔松了解些许,直言道:“兄长许久不归,来信都少,他生气了。” 放在以前,他们形影不离,长大后因各自事务经常分别,蒙毅时常表面不在意,其实心里想这个阿兄得很。 虽说蒙骜离世后蒙恬确实心气郁结,蒙毅也理解他想在外游历增长见识又念故人的心。 但像这样一年多不归,还不与他经常来信,蒙毅将积攒的郁闷和怨气都怪罪到了他头上。 气到连带着他的名字都不想提。 王乔松揭他的底,道:“他表面嫌弃阿兄,实则他只在阿兄一人面前闹脾气。” 扶苏肯定道:“虽他从不承认,但事实如此。” 秦政惊奇道:“还有这回事?” 他近几年关于情感近乎投注在嬴政一人身上,周遭人如何想如何做他确实未有在意。 此时听到这话,他转首看向嬴政,而他得到的答案是再度肯定。 与这两兄弟相处一世,这点事嬴政还是知晓。 “无需挂心,”嬴政道:“届时他回来自会哄人。” 一回哄不好哄几回就行,反正蒙毅也不可能真的再也不理他。 听到这,众人一致同意这个人选,秦政也就下了定论:“那便将蒙恬召回吧。” 而得知蒙毅这些小心思后,秦政特地寻了个时机告知他此事,顺带看了看他面上神色。 但也如王乔松所说,蒙毅听闻这消息后,表面是毫无波澜。 蒙恬接到王令便踏上了回程,但在他归来之前,吕不韦先行抵达了咸阳。 他回来正是春日,朝堂上下忙于关中水渠投入使用,各地春耕之事,秦政暂且也未发动这官场之变,一时相安无事。 又一旬后,蒙恬才从遥遥边境至咸阳。 他回来,嬴政与秦政倒是未有特地去迎接,而扶苏王乔松与蒙毅一同守去了城门外。 蒙毅归来之际,身后没有什么车队,一人一马,浑身上下的行李都垂搭在马腹旁,远远看到他们三人,就挥手朝他们打招呼。 他比之从前又晒黑不少,身上的少年气尽然化作坚毅,显得他身形都比之从前要更高大,骑着马匹过来,众人面前的阳光都要被遮蔽。 快马过来,一下马,他与扶苏王乔松各自打过招呼后,就探头探脑地去寻蒙毅的踪迹。 见他一直站在后边不过来,也不看他,蒙恬主动朝他小跑着过去,道:“毅儿。” 到了近前,蒙毅才转脸去看。 本不想轻易理他,可看他衣装脏兮兮,又状若可怜地看他。 无言一阵,蒙恬来牵他,又道:“毅儿。” 蒙毅没躲开他,一时心软,可又没什么好气:“你还知道回来。”
第158章 升迁 蒙恬听他这样说话,沉默了一下,随后又低下了头。 扶苏近日算是将蒙毅有气的原委了解了透彻,先前蒙恬不是没有长久未归过,本也没有什么,只是这次他走得突然,又逃避着给家中回信,这才惹出了麻烦。 而关于他在蒙骜离世后忽而离家,无非是他觉得当初大父深陷围困落下重伤,以至于最后未有撑过那年有他的原因。 以及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救蒙骜,蒙骜在那时却对他说了重话,对于此事,他一直没有释怀。 种种原因加起来,明明所有人都没有怪他,但他就是迈不过这道坎,矛盾到极致,他最后选择了逃避。 这样久的时日下来,即使初始理解他,后来也难免化出不满。 积攒到现在,蒙毅自然不肯就这样轻易原谅他。 以至于造就了如今的僵局,扶苏与王乔松一人拉了一个,先将他们拉进宫内面见秦政。 他们的家务事秦政并没有过多参与,听蒙恬简单汇报了在外的境况,一旁的嬴政就与他说了留在宫中教子婴的事宜。 听到此事,蒙恬也没有犹豫太多,就这样答应下来。 他一向爱在外,此次愿意留在京城,秦政稍稍有些意外。 也没有多问,看向那边站在另一侧不愿理人的蒙毅,委婉道:“扶苏再不久便要离咸阳,自小的情谊,这些时日切莫在僵局中度过。” 蒙毅面对他倒是理智得很,应下他的话,随后与其他三人一同告了退。 嬴政二人不参与他们闹别扭,后续自然是扶苏去了解蒙恬这边的原委。 看他回来叫人的模样,也不像是这一年来故意不理人。 细问之下,扶苏发觉他还是出于愧疚。 他那时一走,几乎是家中事宜都推给了蒙毅,后来一段时间,出于对此事的愧疚,又怕他确实怪他,蒙恬并没有打开蒙毅给他寄来的信。 这些信一直被他带在身边,直到接近半年后,他才渐渐解开这些心结,待打开这些信时,他才意识到一直以来从未有人去怪过他。 但也就是这段时间,他彻底将蒙毅惹毛,对于他作为补救的来信,蒙毅大多时候都不想去理他。 别扭到最后,就成了这般局面。 但这僵局也未有持续几日,蒙恬已然应下留在咸阳的王令,日后他自会长留,两人官场府邸几乎日日相见,却也拿不出这样多的功夫去赌气。 而其实看过那些道歉信,以及那日接他回来,蒙毅已然原谅了差不多,只是拉不下最后的面子去原谅。 接连几日被他跟着,只存于分隔两地的赌气最终还是消散。 不记得是哪一日,嬴政又见了他二人一同说话的场景。 这些家务事落到嬴政眼里,只觉出无比的熟悉来。 很久以前,也能看到他们这般闹脾气。 但后来过了而立,两人都成熟许多,自然也不会在这些上再较劲。 这般模样再次鲜活在面前,还真是恍若隔世。 也确实是隔世。 关于子婴的师长选好,但蒙恬也不只是作为他的师长,秦政给他安排了官职,也让他与蒙毅一同上朝。 春耕过后,秦政在朝堂上公布了东出攻六国的打算。 关乎其中详细他未有言道,只是宣称在位时期必将一统。 此话一出,朝堂上言论顿时分为了两派,大部分迎合了他的决定,但也不乏有人反对。 为首的就是吕不韦。 在他的构想中,秦国应当同历代吞并土地一般,去慢慢蚕食各国领土,而不该集功于一代。 如若急功,必定就会牵连出未有之变局,若是事败,此便为耗空国力之举。 但秦政并不这样认为。 现今秦国有这般国力,从上至下绝大部分秦人都有东出之心,借此势起战,只会势如破竹。 再者,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如今六国势弱,但乱局百年,弱国遇明君而强盛的事例不在少数。 错过时机等于放弃本该拥有的天时,此时不攻,又待何时。 秦政在争辩中不断否决了吕不韦的观点,谈到最后,是不欢而散。 见秦政在其上越说越是面色深沉,下朝后,嬴政宽慰他,道:“从前我决议东出,亦是这般局面。” 是有阻力,但并不多,最后还是没人能拦住他一统的步子。 秦政嗯了一声,又不说话了,抱着他慢慢开口:“但他出口就是或许一统不能成。” 嬴政知他现在心气高得很,自然受不了他人这样说话。 不过此事于情于理,其实吕不韦并没有错,但他自然不会为了外人去伤秦政的心,只委婉道:“你已然知晓结果,没有顾虑是自然。” 言外之意就是吕不韦不知晓结果,提出这些异议是为合理。 秦政听懂了他的意思,闷声道:“嗯。” 嬴政又揉他,一边道:“此时他知自己失势,还这样反驳你,其实也有请退之意。” 秦政问:“当真?” “骗你作甚。”嬴政道。 这下秦政从他身上起来,道:“他请退,我便加封你为相邦。” 说着手也不老实,捏了他的下巴就凑过来,道:“还是你更合我心。” 嬴政也不躲,顺势凑近,在他唇上印了一下,道:“好。” 他开了这个头,秦政自然不会放过他,抓着他啃了一会,又道:“你先前说要做的事,近日便可行。” “不要等到我有兴致为你加封,”秦政道:“你还要我等上许久。” “等许久又如何,”嬴政不在意:“你还能不给我这个官职?” 秦政瘪瘪嘴,丢开他就伏去了桌案。 本以为此事嬴政当真会不在意,没想到的是,第二日的早朝,嬴政就在朝堂上递呈了关于攻韩攻赵的对策。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3 首页 上一页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