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克僵硬地点头,如果辨识藤黄品种勉强与他专业相关,对甄别瓷器就真的无能为力。 偏偏他还习惯性地问,“这要练多久才能看出来?我感觉它们差不多,比两条A字项链要难分辨多了。” 班纳特略微沉吟,诚恳回答,“别感觉了,有的本领是天赋。人总有不擅长的事物,你等不到练成的那天,把时间花在别的地方吧。” ‘嗤!’ 巴尔克腹部再次无形中刀。 这熟悉论调,凯尔西真的没有对他打击报复? 报复他一个小时的说的实话——有的人别练驾车了,否则迟早送人上天堂。 巴尔克放弃跟上魔鬼思路,只求听一个通俗易懂的版本。“好了,我认输。求输得明白,藤黄与白瓷能指明什么方向?” 「我怎么和不敢挑战自我的人共处了一年。」 歇洛克如此腹诽,还是勉勉强强地开口,“乱葬岗之前的公墓由赫尔曼出资建成。那是一位做着与东方有关的远洋贸易。 能够出入乱葬岗运走尸体与残肢,并将明多拉村的情况利用得透彻,分尸人必定事先了解此地。如今在他出没的棺材边,发现了东方特有之物,前后联系一下,你该明白了吧?” 为什么有「仲夏夜的东方亡灵」诅咒出现? 分尸人必需先了解,才能制造出相应的恐怖之局。 他的背景已有明显指向,接触过远洋生意,且有一定的财力,以而获得藤黄与白瓷。此外,他还略通毒理,利用明多拉村人的生活习惯下毒。 巴尔克豁然贯通的前因后果,“我懂了,分尸人能连续十年制造怪声恐怖,他还能运走尸体,也能说明当时他年富力强吧?” “不错,这个联系很棒。” 凯尔西毫不吝啬表扬,但也指出其中漏洞,“目前没有证据坐实分尸人是单独作案,还是团体作案。成年男人不借助外力,独自运送一具整尸,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怪声恐怖出现的十一年间,虽然明多拉村人被吓得夜不出户,但他们还是能分辨出是否有车辆驶过乱葬岗。 当时,村民没有发现可疑的人为痕迹,即包括没有马车或推车的车痕,才会越发相信怪声是诅咒。 如果分尸人单独作案,仅靠人力搬运尸体,体力消耗很大。 假设他借助外力又毁去车痕,做案时长势必增加,同样会耗费很多体力。 “三种情况:第一种单独作案,分尸人正直壮年,从他的下刀力度也可作证;第二种团伙作案,以分尸人为主力,还有另外的辅助。第三种团伙作案,分尸人出谋划策,而还有力量型的帮手。” 凯尔西想要明确犯罪心理,就是想推论出哪一种作案模式。她还补充一点,“作案时间也很关键,为什么选择仲夏夜?” 歇洛克直指关键,“海运时间差。货船往来两个大陆,夏季停靠英国。其他时间分尸人都不在英国,而我更好奇为什么他五年前停止作案。” 如此触目惊心的分尸与盗尸数目,虽无法确定分尸人弄走尸体后具体做了什么,但此类凶手极少会主动终至犯案。 必有外力阻止了他的行为,可能是死亡或重伤失去了犯罪能力,也可能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 目前继续检验尸体,得到新线索的概率不大。 不过,巴尔克还是暂时留在了明多拉村,处理所谓的土地勘察后续。 凯尔西与歇洛克则前往附近的特伦特河畔斯托克。 18世纪后期,英国从遥远的东方进口了精美的瓷器,皇亲贵族以拥有东方瓷器来彰显地位身份。 瓷器渐渐变得供不应求,而海上贸易的周期长且有太多不确定性,促成了英国本土的制瓷业发展。 特伦特河畔斯托克,被称为英国的瓷都。 早在17世纪,因占据了地理优势,拥有丰富煤炭和陶土资源,促成了这一区域的陶器制造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此地的陶瓷产业越做越大。 先是从利物浦港运来的东方瓷,各工坊通过仿造或创新再制造本地瓷,从此瓷器也渐入英国寻常人家。 这次前往瓷都,主要查探慈善公墓的创建者赫尔曼。弄清分尸人选择这块废弃墓地,是否与赫尔曼有关。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比如赫尔曼曾经营的东方远洋贸易,是否对分尸人造成过什么影响。 踏入瓷都,天上满布浓雾。 一望而去此处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高耸烟囱,黑灰雾气源源不断从陶瓷窑高耸的排气口中排放出来。 若不是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瓷厂工人不时出没,都有种来到某种世界末日的错觉。 且说委托人威尔逊回购项链后,对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做了一番粗略调查。 虽然他给的资料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但联络上的当地百事通肯特仅消息还算灵通。 在给出药材与瓷器两个关键点后,肯特花了几天查到早就消失在商界名单上的赫尔曼。 赫尔曼三十多岁来到瓷都,一开始并没本钱做瓷器生意。只趁着远洋贸易兴起,和搞瓷器的人合作,他贩运一些东方的药材。
搞了十几年后积累了一些资金,也改投贩运瓷器,一度收入颇丰。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一批专供贵族的瓷器,遭遇了海上风暴。这批贵货的血本无归,导致资金链断裂,让赫尔曼深陷财政危机。 那时,赫尔曼也曾试图转型,想走低成本地自建瓷窑烧瓷,但遗憾的是未能研发出新品赚钱,他就走到生命尽头。 赫尔曼没有子嗣,死前已经破产,最后名下仅存一家废弃的小瓷窑作坊。 而想通过他找到与分尸者的关系,只能碰一碰运气,看看废作坊留下了些什么。 “是这里。” 歇洛克推开了生锈的大门。 往里走,一路蛛网成堆,积灰表明很久没有人来过,就连作坊的烟囱也塌了一半。 二十年前,赫尔曼因肺病死亡。 讽刺的是曾出资做慈善公墓的人,死后一周无人收尸。直到远方朋友来探望,才发现僵化的尸体,将其入葬。 当地政府曾计划将无主的小作坊土地回收,但后来断绝了这一念头,主要原因是传闻它闹鬼。 闹鬼的理由很充分,赫尔曼心怀不甘而死,死后又一度无人收尸。他的亡灵不时在四周出没,诅咒来到此地的人都会和他一样凄惨。 诅咒,又见诅咒。 别管它怎么出现的,效果奇佳。其他作坊都早已陆续搬走,让此地成了城市边缘的无人区。 “这还真像惊悚故事的开头。” 凯尔西环视了一圈,天灰蒙蒙的,破作坊四周荒无人烟。“两人来到老作坊寻找线索,一脚踏入,背后的大门砰地关上了。” ‘砰!’ 一阵对流风刮过,真的把生锈的大门给关上了。 正午时分,室内却很昏暗,仅从几扇破窗透入一些亮光。 歇洛克不由侧头,“的确,我们都知道诅咒是无稽之谈,更有可能是分尸人所为。 但,杰瑞你能暂缓一下编写故事的天赋吗?在现场请保持安静,别一开口就编造什么头顶传来咚咚声。” ‘咚!咚!’ 又一阵风吹过,钻入破洞的屋顶,正发出了奇怪的声响。 凯尔西原本还有些尴尬,她没想点亮预言家血统,而此时又泰然自若地回视歇洛克。“不愧是汤姆,你的编故事能力也一样的出色。” 歇洛克旁若无事地侧头,但可能要开始相信世上有气场不合的存在。他单独办案时,从没遇到过诸如死树倒塌、村民围攻、言语灵验等怪事。 ‘咚!咚!’ 天花板与屋檐间隔内,再一次发出了敲击声。 两人面色一肃,皆是抬头望去——上面有问题。
第22章 屋檐与天花板的夹层出现的咚咚怪声, 像是风入破洞后吹动了某物,让它一下下撞击着夹层的木板。 两人扫视了一圈房屋结构,只能从外墙上顶, 爬到漏风处一瞧究竟。 可在废弃作坊找把梯子不容易,寻了一圈, 只在柴房里找了一把颤颤巍巍的木梯。 “我来。” 歇洛克扶正木梯, 抢占了登梯位。 他否认在担心凯尔西身手不够矫健,可能有摔下来的风险。 “杰瑞, 你扶着木梯就好。不用太感动, 我只是以防万一, 不愿证物被毁的冒失情况出现。” 凯尔西原本没想相争上屋顶,势必要一个人守着梯子,但何必口是心非地将她划入冒失范畴。 “汤姆, 若你真的认为我冒失,就更该让我上去。人身安全更重要,不让冒冒失失的梯毁人摔事件上演。” 万一凯尔西没扶好木梯, 歇洛克不就摔了。 歇洛克听后登梯的脚步不变,三两下利落地上到房顶。居高临下地露出一抹微笑, “我知道, 杰瑞不会。” 「我不会,不是因为你知道, 而是我有基本的合作操守。」 凯尔西移开视线,专心扶好梯子,随时注意屋顶有无坍塌的危险。 幸而,尽管废作坊年久失修, 屋顶都破了好几个洞,但取物过程还很顺利。 歇洛克凑近发出咚咚响声的位置, 有一团灰乎乎的东西。 细细拆分,竟是一大团蛛丝,缠着一根断骨。 风吹时,断骨会随风摆动撞向夹层木梁,发出不易察觉的咚咚声。 这是小拇指关节骨! 歇洛克鼻头微动,想到了什么,索性将这一片的屋瓦全都敲开。 果不其然,在夹层中看到了一窝腐烂的死老鼠,多已呈现白骨化。它们边上还有三根断指骨,以及一片密密麻麻的黑色小点。 “中毒死的。” 歇洛克将死老鼠与指骨都带了下来,“按照屋顶夹层的环境,以这种腐烂程度,老鼠死了有十几年。它们边上还有一些昆虫残迹,从死亡数量与形态上看,同样是被毒死的。” “很好,老鼠在屋顶里做窝,它们找到好吃的手指,将其叼回老巢。吃了被毒死,还连累了分解尸体的虫子。” 凯尔西好奇人类的指骨怎么出现在夹层,“人指从哪里来的?” 之前就有疑问,分尸人盗走那么多尸体与残肢,是怎么处理的? 此刻,抬头看向作坊后侧的烟囱。 烟囱连接着瓷窑,而烧窑时的高温足以焚化了尸体。 两人小跑向瓷窑。 凯尔西拽开窑门,点亮火把,只看到一洞的灰烬。再怎么以木棍翻动,除了积灰还是积灰。 “斯托克的天空满布灰雾,城里人早就对烟囱里冒出黑烟习以为常。” 凯尔西仰头看去,生活在这里的人习惯了灰蒙蒙的一切。“恐怕没人会去辨别。瓷窑里烧的是瓷,还是其他。” 如果烧的不是瓷,而是人类的尸体。 它就留下一洞骨灰,却和往日烧瓷残灰融在一起,再也分辨不出究竟。 高温之下,一切线索都成为灰烬。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