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云的床位挨着乔言,她俩睡一侧。 那时一中的床就是统一的上床下桌式了,周希云处在靠门的这一边,乔言则位于挨近厕所的那一方。 二人夜里是脑袋对脑袋睡,商量好了的,不然换个方向的话,乔言就只能头朝厕所门了,要不就是周希云的脚对着乔言的头顶。后面两种方式乔言可都不答应,周希云刚铺好床她就发话了,要求必须固定睡觉的脑袋方向。周希云表示答应,同意了。 但是想法是一方面,实际执行起来就有点怪异了。 宿舍是统一时间熄灯,学校要求大家夜里十一点就得上床休息,届时宿管还会查寝。 她们宿舍十点五十左右就全都上床躺着了,提前关灯睡觉。 夜里,周希云是侧躺着睡的,稍稍一仰头就能瞧见隔壁床拢起的那团。 乔言亦是,明显能感觉到旁边有人存在,一点轻微的响动都能清楚听到。 同住宿舍的第一晚,她们齐齐失眠,大晚上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很是不自在,双方硬生生抗到凌晨都没有睡着。 马姣她们已经呼吸匀称了,正在梦境当中。乔言不好意思打扰室友,只能干瞪眼望着天花板,一会儿从齿关里挤出一句:“周希云,你别弄出声儿了……” 周希云低低反驳:“我没有。” 乔言压着嗓门说:“你有,你翻身了,吵得我睡不着。” 周希云说:“我只拉了下被子,没翻身。” 乔言往被窝里缩了缩,将耳朵都捂住,轻声道:“我不管,反正你安静点,明天还要上课呢。” 周希云再仰头瞧了瞧,不与之继续争辩,可也照做了,尽量不弄出响动。 那晚她们不知哪个时候才入眠的,反正已经是下半夜里,直到天亮都没睡上几个小时。 翌日,两人在课堂上都犯困,因为缺觉而打瞌睡。 周希云还好点,课上勉强能控制住不倒下去,乔言就惨了,眼皮子都睁不开,整个上午没听进去多少学习内容,数学课上还被点名批评了一次。 乔言好气,憋屈伸手扯周希云衣角,不满道:“都怪你……” 周希云一脸认真听课,眼睛看着黑板,桌下的手动了动,用笔头轻轻打乔言的爪子一下。 力道很小,也不痛。 然而乔言是不吃亏的性子,当场就一把抓住周希云的笔,要抢走。 周希云动作挺快,立马就攥住笔的另一头,不让抢走。 乔言趁机挠她掌心,又用另一只手啪地打她膝盖,以示报复。 俩高中生比几岁大那会儿还爱较真,非得在这种事上争个输赢,“互殴”得十分来劲。 乔言脾气大,坚决不服,下课了还不放过周希云,待老师一走出教室门就刷地开干了,站起来就用胳膊勾住周希云的肩膀,大有要将人拢怀里揍的意思。 幼稚得要命,小孩儿似的。 俩冤孽聚一处,又变成了从早到晚都能见到的关系,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一起,打打闹闹自是避免不了,必定是各种小矛盾不断。 才开学一个星期,她们起码“干架”十次,有时是周希云得罪了乔言,有时是乔言挑事。 自然了,那都是私下的行为,明面上还是好好的,连室友都看不出她俩有问题。 马姣反而比较羡慕她们,老是感慨:“你俩真好啊,又是发小,又一直都在一个班上读书,不像我们,我和我朋友就不能在一个学校,她在二中那边。” 乔言偶尔会正经澄清:“我们不算是发小,没到那程度。” 周希云不掺和,只听着就是。 马姣搁一旁嗤嗤笑,知晓她们爱拌嘴,乔言口是心非,也不拆穿,不当真。 因着在一个班上读书,一个宿舍住,每次放月假回家,她们便都是一路回去。 大人们会开车过来接人,徐子卿有空就来,没空就周家的司机代替。乔言的自行车不适合再骑了,一是学校不让进宿舍,二是大家都不稀罕这玩意儿了,骑车在同龄人中突然就落伍了,不再是潮流。 至于宋辛余,对方这年也在A城一中读书,可不是(1)班,而是(3)班。 两个班级的教室隔了个(2)班和一处拐角,宿舍更是差出俩楼层。 周希云渐渐不在乎宋辛余了,虽然乔言时不时还是会去找那人,甚至中午吃饭都跑到(3)班外面等着宋辛余,但再短的距离也是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出半年,乔言和宋辛余慢慢就拉远了。 一如她之前与乔言的那样,最初中间只是隔了一层,等到日复一日,往昔的所有都会变淡。 周希云先一步从食堂回来,与邢远他们分别,到了座位上就从桌斗里摸出两个苹果出去洗洗,回来了再擦干水,把其中一个放乔言桌上。 乔言吃完回来,看到了就问:“谁给的?” 她从容不迫说:“我妈买的,让分你一半。” 乔言也不怀疑这话的真实性,听到什么都信,登时抓起苹果卡哧啃一大口,包着嘴说:“那谢谢周姨了。” 除了苹果,周希云有时候也会放别的东西,草莓、李子、芒果……偶尔还会是乱七八糟的小零食。 也确实都是周慧文买的,样样都挺合乔言口味。 到了高一上学期快结束时,即将分班了,午睡期间趴桌上小憩的乔言忽然支起身子,像是想到了重要的事,问周希云:“欸,那谁,你选文科还是理科?” 周希云直截了当说:“理科。” 乔言似是松了口气,缓了缓,悄声回道:“我也是哎……” 周希云状似不经意抬抬眼,不慢不紧看看她,只嗯了一声。
第103章 番外八 文理分科是高中三年里头一件大事,意义重要,如何选择也很关键。 根据往年的数据经验,大部分学生都会闭眼选理科,即使不擅长,或是文科成绩更优异,可大众的整体意向还是朝着理科这边偏斜。 理科生到了大学可以就读理科/工科专业,就业方向多,选择面广,对比之下文科生的可选范围就显得少了些,综合来看不占较大的优势。 家长学生们在这方面都比较现实,由于受大环境偏见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不会考虑是否合适与将来的职业意向等问题,基本上都是坚定选理科,先挑一个所谓的好的再看。 甚至有的学生本身是想选文科的,但家长不同意,有时老师也不建议。因为这些学生文理科成绩差别不是特别大,文科的分数加起来虽比理科高,但不占绝对优势,故而没必要这么选,从长远来看那不理智。 当年的选科界线是极其分明的,文就是文,理就是理,不管大家的优势和短板是哪一科,没有折中的选法,不似后来的新高考选科改革,可以实行“3+3”或“3+1+2”政策,学生可自主决定科目组合,有极大的自由选择权。 那时周希云文理科都擅长,选科是由自身情况和兴趣来定下的,和家里商量过后才选了理科。 乔言则不然,她是两边都不突出,加之学不懂政治,期中期末考都及不了格,迫于无奈只能选理科。 乔言最初以为周希云会选文科来着,猜测这人将来可能会学管理或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从理论上来看算是偏文科方向的专业。 毕竟周家对周希云的期望很高,周慧文如此用心栽培女儿,一直想的就是周希云能继承自家公司,希望她可以选类似的方向,将来退下后也能有个后继者。得知周希云选了理科,乔言莫名就没那么压着了,感觉还行,这样也不错。 周希云的心里就没这么轻松了,分班结果还没出来,究竟怎样还未知。 期末考试于一个星期后举行,为期四天半,星期一开始,星期五上午结束。 这次的考试难度挺大,相对以往简直不是一个等级。为了挑选出那一小部分尖子生,学校可谓铆足了劲儿,生怕不能将学生们分别开来,几乎每门科目都有四五道非常难啃的大题,连英语都不例外,阅读理解和翻译题的难度直接往上升了至少三个台阶。 做完最后一道题出考场,学生们叫苦连天,一个个丧着脸,七嘴八舌抱怨,有的则开始讨论答案。 周希云和乔言不在一个考场,按上次月考的排名情况来分,周希云在01考场,乔言则位于07考场,差了整整一大截。 周希云提前交卷出去,到07考场外面等着,待乔言出来了就上前。 考完试的乔言双颊都红红的,太紧张了,手心都有薄汗。乔言问:“才刚打铃,你咋就来了?” 周希云也不啰嗦,先说是司机已经在校门口侯着了,她们待会儿回班上开个小会就得下去,然后再是径直问乔言发挥得如何。 乔言分外有数地说道:“不咋样,好多都写不出来,思路都没有,这次也太难了。” “基础题做完没?”周希云问,已然料到会是这种状况,也懒得纠结对方写没写大题了。 “肯定做完了,都写了的。”乔言说,忽地将笔袋往肩上一甩,凑上来用胳膊肘轻轻顶了她一下,“会做的我都做了,还检查好几遍,实在不会的就没管,没在上面浪费时间。” 周希云在考前教了乔言一些应试技巧,还教怎么取舍,怎么利用好规定的时间将效率最大化,乔言这回也听进去了,进了考场就严格按照遵守这些方法来,将能拿的分数都先拿了,难一点的放后面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就听天由命了。 乔言自我感觉还行,发挥得可以,基础题应该不会太差。她叨叨说了一堆,大意是分班后进快班是没问题的,不至于落到平行班里。 A城一中文理科分班与别的学校略有不同,其它学校大多是一次成绩定等级,只看期末这一回,但一中这边是按上学期所有考试包括中考分数来算的,每一次考试都有一定的比重,最后的分班是由综合大排名来划分。 乔言第一次月考和期中都考得还行,理科方面的年级排名是两百名以内,但第二三次月考就差了些,前三百五都没进,结合期末来看,她的预估还是比较稳妥保守的,的确能进快班。 乔言挺乐观,别人都在垂头耷脑懊悔没考出应有的实力,她却一身轻松,眉眼弯弯向周希云大气道谢,表示感激这人考前的帮扶。 周希云没说话,听完就没声儿了,嘴皮子都不曾动一下。 期末考试的成绩在综合大排名的占比很重,乔言这次若是不能进年级前一百,多半就和实验室无望了。
可能是习惯了这么个聒噪的室友,日常与乔言相处起来也方便,周希云打心底里就不愿乔言降到快班,不想分开。 一个学期才半年,后面还有两年半,之后的变动谁说得准。 周希云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了,为何会对乔言抱有这么大的预期——乔言那成绩一直都居中,要考进年级前一百,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排在前面那批同学一大半都发挥不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7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