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摆手,恢复冷静之后,天顺帝缓下声音,对立在身旁的大内总管太监李若愚说道:“去,给皇叔看座。” 李若愚忙不迭跑下去,让小内侍们给福王搬了把椅子。福王也不推脱,就在这跪了满殿的朝臣之中,安然落座。 待他坐好,天顺帝才开口:“皇叔,如今这事,还要请您出谋划策了。” 福王长叹一声,轻抚胡须开口道:“如今,咱们在北境的兵力是够了,但要凝聚军心,还需得有个声望大的人,前去坐镇才行。老臣虽老,但尚有一战之力,愿请陛下,准臣出征!” 天顺帝大惊,叫道:“不可!皇叔耄耋之年,怎可前去犯险!” 福王无奈轻笑,索性不再遮掩,直言道:“陛下啊,邱老将军,死的有些早了!” 天顺帝猛然一怔,跌坐回椅背。 * 当晚,许久不曾上朝的宁陵郡王顾权公开向天顺帝上了奏折。恳请天顺帝准许他戴罪立功,替天子出征。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又过了几日,原本已接到天顺帝旨意对顾子湛身死一事再多加详查的廉永安,收到了东宫密信,令他带着手中证据,即刻返京! ********** 江南小院中,顾子湛正立在窗前。 如今正是三月初,窗外弯月如钩。顾子湛难得没有了笑模样,眉眼清冷,竟与楚澜颇为神似。 楚澜走到她身后,给她披上一件长衫。手刚落下,就被另一只温热的掌心握住了。 顾子湛回头看她,摇头苦笑,“咱们的太子哥哥,这次,又有些急了。” 楚澜淡淡开口,“终归他是太子,你我亦无法左右。” 顾子湛点点头,叹道:“是啊。只是这样一来,怕又要功亏一篑了。他啊,还是想的太少了。” 旋即又补充道:“不对,是我太心狠了。” 楚澜拍拍她的肩,止住顾子湛的话,“不是你心狠,而是我们用的方法,跟太子的不同。” 顾子湛还是忍不住叹息:“唉,只是如此一来,却令许多事,都不好收场了。” 在顾子湛与楚澜看来,镇远军由段武统率,平远军也有另一位足智多谋的李将军,九边骁骑卫虽被戎族几次出其不意的进攻扰乱,但如今也已渐渐掌控了一些局面,北境之乱,绝不会持续太久。即便福王说要亲赴北境,也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作用,为的是稳定军心。只要军心一稳,大昭的将士们必定能够战胜戎族。 她们原打算暗中将一部分私兵和女军带去北境,由段武安排着跟随镇远军中上阵历练,也是出于顾子湛对北境兵势必不会持久的考量。 只是顾权上的那封奏折,扰乱了太子的心。 福王的本意,并没有请天子御驾亲征的打算,更不曾说出这一点。偏偏顾权横插了一道来,讲明此行,就是要替天子出征。再加上他虽然被降了爵位,但朝堂中的势力还在,几番拉扯下来,便将这件事摆在了明面。太子终究还是掉入了顾权的陷阱里,当了真。 其实太子会这般想,大半也是出于对北境那些遭受兵灾百姓的不忍。如果战火再拖下去,首当其冲的还是百姓。尤其是看到战报中写到,那些被戎族占领之地,烧杀夺掠,生灵涂炭,百姓十室九空,太子更觉心中难安。只有朝廷派出足够分量的镇抚使,才能最快的安抚民心、提升士气,也才可以使百姓的损失,能减少一些。 顺着这个思路,太子自然不忍福王亲赴险地,更不愿放虎归山,让顾权借机占去便宜。那么眼下他可以信任的,便只有顾子湛了。 所以,洗刷掉顾子湛身上的污名,便是太子眼中的当务之急。 但殊不知,以天顺帝的眼光,早看出顾权打的什么主意,并已有了应对之计。太子此举不光扰乱了天顺帝的打算,也使得顾子湛这边再无法隐匿行踪。更重要的是,他使密令召廉永安回京这事,对于天顺帝的冲击,远胜过北境兵灾。 太子终于还是将他插手龙骑卫,留心兵权的事,自己摊开送到了天顺帝面前。 ********** 然而正如楚澜所说,太子终归是太子,顾子湛与她,也无法左右。 第二天夜里,私兵营中发生骚乱,段勇与栾楠联络其他旗队,一举将营中参将拿下。将卫亲兵们在短暂的混乱后分成两派,一派抛下兵刃选择投降,另一派则举起刀剑,砍杀了几个降兵后,冲入面前身着同一战袍的队伍里,厮杀起来。 从他们驻扎的山洞里,涌起了漫天火光。 凤都巡抚章铭坐在马上,那熊熊烈火隔着这般远,依旧可以在他的瞳孔中倒映出来。身后是司法参军张贯,章铭苦笑一下,回头对张贯说:“张参军,你领府兵们将这里围好,其余的,本官便再不管了。” 张贯点点头,又看向章铭,面露感激:“大人,多谢了。” 章铭摇头,不再开口。当初他倒向豫王,更多的是年少意气,被这花花世界的权势迷了眼。也是,身前富贵、前呼后拥,又有谁会不喜欢呢?后来投了顾子湛,一方面是他信任恩师马成大,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投机。毕竟这天下,终归是下一代人的天下。可谁成想,绕到最后,竟真把自己也绕了进去! 可悲、可叹,只是这种随势而倒的日子,希望,是最后一次了。 但火光摇曳处,黑暗亦如跗骨之蛆,如影随形。 * 也是在这一晚,楚澜陪着顾子湛,来到了女军营中。 算算日子,很快,廉永安就会回到京城。他的归来,也绝不会如太子所想那般,可以轻松将局面扭转。甚至,比洋洋洒洒恢复顾子湛身份的嘉赏圣旨更早到的,会是夺命的尖刀! 虽然如此,顾子湛依旧不打算放弃这次北境的机会!她苦心筹谋许久,终于有了这一支自己的队伍,怎能将磨砺血气的机会白白丢弃?何况这一回,她身后已再无退路。 同样需要在战火和鲜血中重生的,还有她自己! 李香君少见的穿了一袭戎装,领着女军中几位旗队长,对顾子湛和楚澜行了军礼。跟在李香君身后有一位身材高挑、英气逼人的队长,正是刘木兰。 顾子湛对她们点头笑笑,随后说道:“从今日起,我将与诸位同吃同住,一起操练。接下来的日子,还请各位姐妹照拂了。” 几人闻言,面上尽是欣喜。互相看去一眼,齐齐跪下,“将军恩泽,我等之幸!” 楚澜看着顾子湛的背影,心中却涌起一丝无措。 又一次到了,分别的时候。这一回,明知顾子湛将赴险地,她却再无法陪伴了。
第六十七章 师徒终生嫌,操戈立阵前 第二日天还没亮,楚澜便已起身, 直奔京城而去。 太子走的这一步棋着实不算高明, 顾子湛没死这件事, 恐怕不久之后,各方势力便都会知晓。真到了那时,楚澜必须要出面, 起码,她一定要在京城才行。 毕竟,天顺帝丢了面子,可不能叫他连里子也丢了。 * 这次回京, 楚澜谁也没带,只身一人快马而去。头顶传来几声惊空遏云的鹰唳,正是青鸢振翅飞过,直冲入尚未破晓的云层中。 楚澜骑的是一匹产自西北的汗血马, 这马还是段勇第一次去西北时, 随同那枚红玛瑙戒指一起送回来的。顾子湛当时沉醉在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汗血宝马的幸福里,脑袋一热, 就给那时的小马驹起名叫“小红”。由此可知, 在给动物起名字这事儿上, 她确实没什么资格去嘲笑春晖。 小红马颇通人性, 一路载着楚澜疾驰,步伐稳健,极少颠簸。因此,劲风将鬓发吹乱之际, 安坐与马上的楚澜才能分出心神,去想这几日发生的事。 那日见微与李香君撞个正着,之所以会这般匆忙,是因为她受楚澜之命,去了一趟天枢山,并知晓了一个大秘密。 楚澜知道天枢山上的藏宝阁中有许多与星相有关的秘法,说不定其中会提到如顾子湛这般的紫微星君入命之事。但她□□乏术,最终也只能让见微去跑这一趟。见微依照楚澜教她的法门,穿过山脚下重重的机关障碍,终于入了山门。 翻到后山,就在藏宝阁的门前,见微却看到地面之上,正有一个被人丢弃的小酒壶。见微上前将它拾起,立刻反应过来,这里,已有人来过! 正在这时,身后传来了浅浅的脚步声。 见微就这么下意识的,将这个巴掌大的小酒壶收进了袖中。回头看时,来人赫然便是元晦道长。 见微自小跟随楚澜,自然识得元晦道长。避无可避,见微只得强忍住惊慌,上前见礼。 元晦道长稍一讶异,立刻便露出了然的神色,笑问道:“是你家小姐让你来的吧?” 旋即又自问自答道:“除了她,也不会有别的人能让你这般轻松的进来。哈哈,我终归年纪大了,尽说些废话!” 见微冷汗都下来了,一句都不敢多说。毕竟,她这一回,算是来偷东西的。 元晦道长见她这样,不在意的笑笑,招呼她道:“既然都到门口了,便进来坐坐吧。”随后,拂尘一抖,将藏宝阁的大门轻轻推开。 见微便跟着元晦道长在里面绕来绕去,最终,穿过一道屏风,停在了一面墙壁前。元晦道长又是轻抬起拂尘,随意敲击几下,墙面赫然从中裂开,露出了一间暗室。随后,抬步进了去。 * 见微这时早吓的连白眼都不敢翻了,在元晦道长身后犹豫片刻,坠后几步也走进这间暗室。不待她看清楚,元晦道长长袖翻了几翻,墙壁上的灯烛便陡然亮了起来。 施施然在椅子上坐好,元晦道长轻抬下颌,挑挑眉毛对见微说:“这里面放着的,都是我天机门历代师祖的心血,你要找什么,尽快去找吧。” 见微心里给自己打气,厚着脸皮刚要顺着这话去翻找,就听元晦道长继续说了起来。“让我想想,你要找的东西,必定跟紫微星君有关吧。只可惜这些秘法,当初都被我师父带去了京城,经过那场祸事,怕是什么都没留下。要不然,你去那边书架后面再找找,那里面虽阴暗些,但却是我师父生前最爱藏东西的地方,说不定你跟他老人家心思相通,能找到些什么呢。” 见微明知元晦道长的师父——当年的天师袁道成早是个死人了,又听她这么一说,再配上此时灯火摇曳平添的几分阴森,吓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还哪敢迈出半步。 回过头去,见微连哭腔都带出来些,战战兢兢说道:“道长,您、您就别吓唬我了。” 元晦道长哈哈大笑起来,站起身来,越过见微身侧,向那黑暗处走去。“怕什么怕!我师父道法高明,即便肉身被毁,如今也早该位归仙班。我不过是让你沾沾他老人家的仙气,瞧你这出息。” 拿起一本破旧的古书,元晦道长翻了翻又丢下。另取过几本看了看,从中取出一本书来,扔给见微。“这本说的虽不是紫微,但讲的是人体肉身中蕴藏的命势和天象征兆,你把这个拿给游儿,照着修行,总不会有坏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4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