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大公主的驸马乃是信国公独子,此事您可知晓?” “信国公独子,我当然知道。” 明昙顿了顿,神情有些古怪地点点头。 “此人在京中……那可甚是有名啊。” 信国公其人,曾是先帝时的老臣,位至礼部尚书。 多年之前,他对先帝沉迷淑皇贵妃美色、在朝政上昏聩无道的行径不满已久,所以便于明熠登基时的那场血战中,主动与之里应外合,截获并销毁废太子的圣旨,才顺利将后者迎上了皇位,身负从龙之功。 然而,待明熠称帝后,这位尚书却厌倦了官场争斗,所以向陛下自请辞官。明熠见他去意已决,留其不得,但又颇为感念这位老臣的大义,于是便封他为信国公,长住京师,得享安逸之年。 后来几年,信国公老来得子,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极尽宠爱,并发誓要把他教导成一个出将入相的大才之人,替父向新朝立功,以报陛下的恩情。 但奈何,事不遂人愿——也不知是不是Flag立得太早太狠的缘故,这信国公独子压根在读书一道上没有半点天赋,连半个时辰都坐不住。别说出将入相,就连科举都不愿去参加,气得信国公当场抄起拐杖,将他绕着院子追打了好几顿后,才勉强去考了一回,然后…… 然后便是死也不愿再上考场了。 不孝子这般坚决的态度,真是差点把信国公气出个好歹,整日老泪纵横连连叹息。 老来子嘛,无论在哪儿都最为受宠,又是家中唯一的独苗苗,难道还能当真打死他不成? 所以,在又打了几顿后,见儿子还是死性不改,信国公也只能作罢,在家中给皇帝遥奏罪己,称有负陛下的进爵之恩。 国公府打孩子的事在当年闹得很大,就连皇帝都有所耳闻。他本就是个开明君王,很能理解国公独子志在别处、不愿读书做官的想法,因此并未接下信国公的罪己折子,还特意亲临府上与之叙话,宽慰他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可是,信国公却是个极为较真的人,认为全怪自己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执念郁结之下,连身体都变差了许多,接连生了好几场大病,险些就此驾鹤西去。 皇帝不忍看到他自己折腾自己,有意施恩。恰好正逢吉年,大公主二公主都到了选驸马的年纪,于是便将信国公独子的画像送到温妃那里,让她问问两人的意思,觉得这位公子如何。 信国公独子出身高门,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在老父气病后,便立即发奋读书,没几年便考了个秀才回家,可见心性确实当得起一句坚毅。 拿到画像后,明晞对他的长相不很感冒,想要另选;但大些的明晗则是个有主见的。她深知父皇想要宽慰信国公的心思,又对其独子的事迹也非常满意,所以当即就拍了板,看都没看别家公子,就决定要下嫁于他。 也不知儿子撞了何种大运,竟能娶到大公主殿下,这就代表陛下定还对他们一家颇为看重! 信国公在接到赐婚圣旨后,几乎差点从病床上蹦起来,跪在地上深深磕头,称“圣恩浩荡,老臣永铭在心”,从此病便好了大半,欢欢喜喜将儿子送入了公主府当中。 说起也怪,这驸马在与公主成亲之后,就像是激发了什么潜能那样,虽在读书科考一道上仍旧毫无建树,但却于短短三年内,便一手创办了闻名遐迩的“天明商会”——在其之中,挂名的行商数不胜数,还有不少巨贾尽皆与会,着实名望非凡,是全天承规模最大、涉地最广的一家商会。 怪不得原来死活不愿读书呢,原来是有别的技能点啊! 二人婚后,驸马和公主琴瑟和鸣,应当也有明晗全力支持丈夫创立事业的缘故罢。 “——所以,卿卿是打算,让我同大皇姐借人?” 回忆一番后,明昙很快领悟了林漱容提及此事的用意。 可是,在仔细思考了会儿后,她却不由泄气道:“天明商会人才众多不假,但大皇姐与我简直堪称素昧平生,又如何会劝驸马借人给我开办茶楼?要我看,此事希望显然不大,当是不成的罢……” “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才知。” 林漱容微微一笑,推着明昙的肩膀走进殿内,慢条斯理道:“赴约之前,还是先由我为您打扮一番仪容配饰,莫要在大公主面前失了礼数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 *参考百度“古代茶馆的特点”。
第84章 皇后从太子妃坐到中宫之位, 自然是个办事周全的人,为大公主明晗新收拾出来的宫殿十分整洁,且依着她的喜好, 所选择的桌椅摆件等家具都是偏向典雅的风格。 女儿出嫁后一直在公主府中,难得进宫小住, 温妃欣喜万分, 干脆把自己贴身的大宫女都暂借给了明晗, 听凭后者差遣。 几日过去, 就在明晗进宫当天, 看到这间颇为符合自己审美的主殿后, 她立即来了兴致,转头询问朝露道:“我已久未回过宫, 皇后娘娘又是如何知晓我的偏好的?” “回禀公主, 日前九公主曾去过蒹葭宫一次,特意询问过温妃娘娘有关于您的喜好。”朝露福了福身, 回答道。 “九公主……明昙么?” 明晗微微一愣, 沉吟片刻,摆手让朝露先下去,转头冲驸马季瑜缓缓道:“这么些年未见,我这位九皇妹倒还真是变了许多。” “早便听你说过,九公主聪明是聪明,但却被陛下与皇后娘娘宠得无法无天,在宫中堪称是一等一的混世魔王, ”季瑜替她斟上一杯热茶,含笑道,“可如今,不光民间百姓对她交口称赞, 就连温妃娘娘都与她关系甚好,倒属实能算得上是性情大变了。” “是啊。” 明晗抿了口茶,盯着杯盏上繁复精致的花纹,眼神逐渐变得若有所思。 “何况,你之前还说过,坊集街上的那家书斋……身后似乎也有宫中的手笔?” 听妻子提起这事,季瑜的表情也登时变得严肃起来,搁下紫砂茶壶,颔首道:“天明商会扎根京城,那顺安书斋的前任掌柜原本也是商会中的一员。在他将店面转手后,商会就立刻遣人前去重新登记情况,却发现新任掌柜居然曾归属于林氏的产业……当真蹊跷万分。” “你我先前还以为,这顺安书斋,恐怕是那位林大小姐自己的产业,”明晗的指尖在桌上轻敲了两下,缓缓道,“但商会暗暗调查了几日后,却发现那书斋背后的新东家很不简单,不光十分擅长隐匿踪迹,也与林府几乎没有半点关系——如果不是天明商会知晓京中交易动向,而我又恰巧身为公主,恐怕根本查不到,那一下就能拿出九百两的富庶商贾,竟然会牵涉到我朝皇室中人。” “正是如此。” 季瑜想起推测出真相时,他们夫妇二人不约而同震惊的模样,不禁摇头低叹了一声。 这世间之事,往往就是如此巧合。 明晗深吸口气,将茶盏放下,淡淡分析道:“无论各宫妃嫔,或是皇子公主,每月的月例都是足够花销的,一般不会动起在宫外开铺子挣钱的心思。”她顿了顿,柳眉紧锁,“依我浅见,如若那书斋背后之人与我同辈,那么最有可能的两个人选,便是二皇弟明晖与九皇妹明昙了罢。” “二皇子有入主东宫之心,人尽皆知,自然需要足够的银钱打点朝中关系;而且此前,他手下的金丰书铺由于涉及哄抬书价,已被查抄,换家店铺重开倒也不甚稀奇。”季瑜抿起唇角,沉思道,“但晗儿又是如何想到,那位九公主……” “是与不是,仅为猜测。” 明晗半阖着眼,拎起桌上的紫砂壶,又为自己斟了一杯。 她眼神复杂,望着从壶口处坠下的清香茶水,低叹一声,良久才道:“行商之路风险极大,一时不察,则很容易误入歧途,轻易不得翻身。” “九皇妹与母妃交好,有了坤宁宫的庇护,她在这宫中的日子也比从前好过许多……如此,既然我知晓了这份恩情,那无论这书斋背后的主人究竟是谁,也都该请明昙来侧面提点一番,方符人情常理。” “不错。晗儿思虑周详,合该如此!”季瑜思索片刻,也点头赞同道。 明晗笑了笑,将斟好的茶水推给驸马,抬眸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眼中飞快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情绪,藏在袖中的手指不由暗暗攥紧了些。 ——若明晖从商,是在为自己的夺嫡之路而做准备…… 那明昙身为一个公主,又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用到大量银钱的呢? “明日过午,我会派朝露去请她一叙。” 明晗垂下双眸,轻声道:“且让我看上一看,这位性情大变的九皇妹,究竟是不是个可交之人罢……” - 翌日,在朝露的带领下,明昙很快来到了这间由她大皇姐与驸马暂住的宫殿当中。 因着九公主本就常到温妃娘娘那里做客的缘故,朝露对前者也颇为恭敬,直接将人带到前殿,而明晗与季瑜也早就在那里等着她了。 “见过大皇姐,驸马爷。” 明昙福了福身,颇为客气地朝两人都见了礼,“不知二位此番回宫,住的可还习惯?” 她身为公主,本不必向季瑜行礼,但此时却依然给足了明晗夫妇面子,登时让后者二人心中好感倍增。 “习惯,习惯得很,”明晗同样投桃报李,亲自站起身来,拉着明昙的手,带她到客位坐好,面上满是笑意,“还要托小九代我谢过皇后娘娘了。” “大皇姐这是哪里的话?你难得回来过一趟年,自然要住得妥帖才是。” 明昙眨眨眼睛,面上笑容像是蘸了花蜜似的甜,“若有什么缺了的东西,只管差人到坤宁宫说一声就好,不麻烦的。” “好,一定,”明晗点了点头,“多谢小九好意。” 如此寒暄了一会儿后,这多年未见的两姐妹之间,也都对彼此有了大概的了解。 明昙望着面前笑容可亲的年长女子,只觉得对方很会做人,不止待她热情有礼,就连谈话间也俱是对坤宁宫的敬意;而明晗这厢,则在暗暗心惊于明昙大方自若的态度,与周到的言辞与礼节——今日一见,哪还有半点孩童时期那副跋扈的模样?
即使是明晗,也不敢说在自己初初及笄的年纪,便能像她一般懂得如何待人接物。 这位九皇妹,果然非同一般啊。 “……小九,你是个聪明人。大皇姐也不想同你再兜圈子。” 谈话进行半晌后,明晗忽然神色一正,指尖在雕花圈椅的扶手上轻点了两下,微微凝眸,望向明昙的目光中隐隐带着探究。 而见对方忽然转了态度,明昙也是一愣,不着痕迹地蹙起眉来,“大皇姐请说。” “京城里最近有家声名鹊起的店铺,不知你可曾听过?”明晗缓缓说道,眼珠一错不错地凝视着明昙的表情,“便是坊集街上的那家,顺安书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