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定不辱命。” 南荣宸捏起一枚南红玛瑙云子放在棋盘正中,李昌远不辱命大约不怎么够,他这表兄唯一的能耐也就是把御林卫管得尚可。 仔细算下来,自李昌远统率御林位,除了先帝驾崩那次有些动荡,其余不过护卫宫禁,这等差事在朝中随意提个将军前锋,八成也都能办得稳妥。 李昌远这人却因此眼高于顶,又有裴濯要杀他报仇,怕是不足成事。 最后还是要陆揽洲来动手,这位陆将军上辈子就没赶上趟,率兵从西北边陲赶来时他约莫已经在往生的路上。 真可谓一件憾事,这次,他就亲自成全陆揽洲。 见李昌远挥鞭往御林位前头去,戚言才纵马跟在天子辇一侧,好半晌才憋出一句,”南荣宸,你别以为用两个我城中的百姓就能收买我替你卖命!” 南荣宸真没那个心,没了萧元倾在旁,他觉得在御辇上放置棋盘的人当赏,就着自弈的兴致又落下一子,“孤用不上你。” 距离戚言出宫已经过去几日,他甚至没料到戚言会回来。 戚言也是被当头棒喝,南荣宸用不上他? 他还不愿为南荣宸所用呢! 当日可是南荣宸强行逼他进宫做什么侍卫,如今倒好,把他耍弄一通就想这么把他打发了? 真当他是那挥之即来的玩意儿了。 他开口就要怼上几句,好巧不巧被云锦帐里传来的几声咳嗽声拦下,南荣宸当日献“水淹”之策破他旧城时,绝对不是这么个弱不禁风模样。 若此时报仇,他不就成了跟南荣宸一样不择手段之人? 他策马靠近天子辇,在咳嗽声止下之后才道,“你以为我愿意回来?拜你在肃王府那日对我的利用所赐,肃王追杀我一路。我好容易混进四方馆暂避追杀,就又撞上你去找死。” 见南荣宸没搭话,隔着云锦帐可见倒有闲情逸致在那处下棋,戚言扬鞭挑起锦帐,“征伐攻城也好、党同伐异也罢,你总以为自己掌控全局,为执棋者。 “可到头来连命都勉强守住,我看也是,用不着我动手,你早晚死在自己手上。” 曦光再无遮挡,打在指尖的云子上,南荣宸很认同戚言的话,难得主动与他多话,“孤觉得你说得很对,不过南梁城池众多,孤都不记得你那城是如何破的。准确来说,孤没闲心知道你只要为那座旧城寻仇。” 他抬手握住锦帐上的鞭尾,“不过有一点孤很清楚,异势而处,南梁也不会轻易放过临越一城一人。” 戚言冷嗤一声要收回乌马鞭,理不直气不壮地暗骂一声,好战便好战,找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作甚?! 鞭尾坠着的力道不轻反重,拽得他向下倾倒,他握紧缰绳稳住身形,不慎勒得马蹄高抬。 骏马嘶鸣一声,随行御林卫握剑横眉看过去,随时准备拿下那当众直呼天子之名、还对其出口不逊的狂悖侍卫。 不过几息之间,那匹惊了圣驾的马驰骋而出,他们只来得及看到一道玄红交错的身影。 戚言胸膛之下狂跳不止,几乎要盖住身后传来的话声,“昔日征伐罪业不可恕,南梁旧民之怨也不必急着消。如今南梁尽归临越,便也是临越百姓,无论寻仇还是蛰伏,当务之急是留着命好生过活。” 他低头看去,手中的皮革马缰不知何时已经落到南荣宸手里。 他整个人被南荣宸拢在马上,其实这么说也不怎么准确,南荣宸身形不如他高大,却在谆谆嘱咐他,或者说是承诺,“新君得道多助,定会容得百家争鸣,南梁往日之国学、民俗、诗书六艺都会得到包容,与临越乃至西夏互相融合。”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数年之后,天下归一,四海升平,货币、文字、语言尽数归一,哪里都是临越、哪里都是南梁。” “所以戚言,留着命的好处很多,说不准都能看到。” 凉风在耳边呼啸,戚言找回自己的意识,去握马缰,“南荣宸,你未免自视甚高。” 不得不承认,当年临越、南梁两国交战,没有绝对的受害者,可南荣宸连他那临越都管不好,哪来的脸皮向他许诺这些? 还新君,新君不就是他南荣宸吗? 他去夺缰绳的手被拍开,忍无可忍回头看去,就见冕旒在曦光之下绚然夺目,他险些被那碎玉流玑乱去心神,“别的先不论,十年之内你能保证天下一统?” “如若不能,百姓的命你偿得起吗?” 南荣宸握住缰绳转道往太医署去,他确实偿不起才,坦然地转了话题,“既然宫外待着不安全,就先留在宫里。 “活下去才能知道孤有没有骗你。” 不过天下一统确实要不了十年,按照剧情,就算只看书名也能知道,南荣承煜日后会掌天下权,为万世明君。 其他的尚不得见,南荣承煜处理政事至今没出差错,剧情大约还是能信的。 戚言默默去算,短短不到一刻钟里,这已是南荣宸第三次说“活下去”,仿佛他一个亡国之民的命多重似的。 他还要再问,人就被扔到太医署,“把伤处理了再回去,省得吓着陈平。 当值的侍官听到动静,带着被扰醒清梦的怨气出去,就见天子朝服的背影,连忙跪地参拜。 戚言一把将他扶起,“你再殷勤南…王上也听不到,有这功夫不如快替我疗伤,这是王命。” 喝住那人之后,他自己倒转头看向那道玄色背影,旧城中百姓的话犹在耳边,“如今朝…临越朝廷已经重建旧城,城中旧民免赋税十年…,……大人勿怪,我们绝对不会因为这么点恩惠忘记国耻,…我们就是平民百姓,总要先活下去…” 他当时追问一句,“那你们为何要冒险来上京?” 得到的回答是,“大人明鉴,小人不敢忘南梁法制,以我等的身份去南梁旧都也只能在下苑看一看皇城的繁华。都是鬼迷心窍,才借机来上京长长见识,谁知道就倒了大霉了,幸好王…临越那南荣宸救了我们…” 南梁自建国起就等级森严,最初时甚至白衣黔首不得入南梁皇都,历经数代,才宽宥些许,辟出下苑供“下民”瞻仰天威。 戚言从前还为之欣慰,笃定假以时日南梁定能辟除旧习。 只可惜,也许南荣宸说得对,大势所趋,等不了南梁许多时候。 他跟着士官步入太医署,决定看在南荣宸近日体弱的份上,再留他数日,借机取信于他。 到时是杀是留,决定权都在他手中。 *当日晌午,南荣宸坐在窗前,伸手让那胆大的白羽鸟啄他手上的吃食,“去花房替孤寻一棵山茶花树,要长势好的,养死了拿你是问。” 对于王命,裴濯此时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他刚拱手应下,就听太监唱礼,“太后到。” 这回倒在南荣宸意料之外,太后可能的来意过多,他一时倒把握不准,拍下掌中的鸟食跳过诸多寒暄,“太后可是从襄王那处查出些什么了?” 太后由雪棠扶着坐在矮桌右侧,透着大病初愈的倦意,却难得不复温和,“王上当日那回也太过胡闹,岂能为一个…佞幸赌上自己的性命。” 南荣宸挑眉不语,太后这是打算装作信了他当日乱编的话,对太后的打算他没多少兴趣,他更想看看太后如今信主角几成。 “太后教训得是,不过襄王终究无辜,母后日后看在孤的份上,莫要再对他多加怀疑。 “先帝予他封号为“襄”,襄者助也,孤如今才懂其中良苦用心。” 太后神色缓和两分,又听南荣宸主动说起四方馆之事,“还有昨日,孤本只是去四方馆听我临越文人百家争鸣,顺便,替老师撑撑场面,朝中许多人都对孤的加封颇有微词。” “孤却觉得,老师与孤风雨同舟数年,当得起这份封赏,不知周阁老可曾怪罪?” 自从上次寿康宫一事之后,这是南荣宸第一次主动与她提起朝中之事,太后虚虚握住南荣宸的手,“帝师与阿宸的情谊,母后都看在眼里,周阁老也不会因此怪你。” 虽则尚不知晓萧元倾在紫宸殿经了何事,但能让南荣宸态度如此转变,左不过跟“情”有关。南荣宸再看重裴濯,也只是把他养在宫里当个玩意。 终究比不得萧元倾。 南荣宸没抽回手,“还是说回襄王,昨日四方馆,肃王率兵去找孤的麻烦,也是孤与襄王设的一计。肃王终日藐视王权,孤还要借襄王的手除去他。” “从筹粮那事起,襄王屡屡助孤成事,可见襄王颇有能力,司命所卜巫神预言半点不假。” 太后又笑不出来了,南荣承煜着人送来的密信中只道让她派人去肃王府接回南荣宸,免得南荣宸与那肃王有机会化敌为盟。 承煜竟是又瞒了一半。 她明明早已提醒过承煜,不宜过多参与南荣宸与肃王之争。 不过南荣宸的话也不可全信,“哀家不懂朝政。只是那肃王确实不宜久留,当年他可是一箭重伤阿宸,若非老肃王战功赫赫,先帝也不会只当不知,对他恩赦有加。” 南荣宸没指望太后能全信,信任这东西,如果能做成仇恨条,八成也挺好玩,说不准一句话能动一大截,“母后说得是。” 说这番话时自然是屏退所有侍从,太后深知这紫宸殿她能安插眼线,旁人也能,包括承煜。 他二人又闲话几句,太后才传人进来,“阿宸今日服药应当没少尝苦味,哀家问了太医,特意做了杏梅酪。” 南荣宸也是许久没吃过,从宫人手中接过玉碗,“看到这梅花孤才想起,为免太后又忧心,先与太后交个底,春猎之事儿臣会交由肃王主理。” 太后手上一顿,委婉道,“行宫不比宫里,此举怕是不妥。” 南荣宸像是没听出她话里的意思,“这也是孤提前知会母后的原因。肃王此人野心勃勃又矜傲不驯,捧得越高越能漏破绽,孤也就越容易找到由头遣他去封地。” 太后眉头微展,用余光扫过前来伺候的几个内侍,“围猎场上本就诸多危险,此举过于冒险,不如另寻时机。” 南荣宸用玉匙搅动碗中的乳酪,光看着就知其美味,“所以孤让襄王从旁协助,再者说,还有表兄在。” “自然,孤会好生安抚表兄,让他为孤尽心。” *三月初九,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温柔。 车马浩荡出京,武将自是不必多说,不少文官也弃了轿子打马郊外。 戚言背上的伤处已经好了大半,带着心虚偷偷打量御驾,郊外空气怡人,帷帐此时正敞开着。 南荣宸浑身骨头又软回去,闭目靠在金丝团绕的软枕上,从四方馆回去静养十多日,脸上倒是多了分血色,不过还是跟康健的常人没法比。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7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