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这样下去,您会先没命的!”明远沉声提醒。 季明舒深深吸一口气,很快让自己冷静下来,她问道,“尽你最大的努力,你可以保住孩子多久?” 明远并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见她问了,便答道,“最多到胎儿六个月……” 季明舒眸子变得忧伤,但又掺杂着一丝希望,她喃喃自语,“六个月,应该够了吧。” 明远知道她这是牺牲自己保住孩子的意思,“夫人,殿下一定不会同意您这样。” 季明舒坚定地道,“这是我的孩子,没人能替我做出决定。”说毕看到了外头的惨淡的白灯笼,她叹了一口,“先生只管保住胎儿便是,至于殿下那边,我会找机会和他说的。” 话已至此,明远多说还有何益呢?
第170章 朋友 天一亮,季明舒便让下人准备了早膳。 早膳很丰富,除了小米粥,还有各色小菜和点心。 清月本以为,自家夫人让准备了这么多早点是要送给殿下的,但没想到夫人自己便吃起来了,还吃了不少。她忽然发觉,半年多没见着,夫人似乎变得……能吃了。 季明舒吃的很撑,不是很舒服,但是她似乎感觉到了胎儿在她腹中吸收营养呢,心情还算不错,昨夜没休息好,让她对孩子有些愧疚,以后她会格外注意的。 她给凌北辰送早膳去,但凌北辰没有胃口,一口也没吃。才一个晚上,他似乎憔悴了很多,下巴上已有青灰色的胡渣。 季明舒知道他心中有数,便也没有多劝什么。 辰时后,季明舒便忙的如一个陀螺。 中书省的官员有要事想问,但又不敢打扰凌北辰,只得请她代为转达; 墨园后院养了不少鸽子,才一日没理,已经堆了许多信件了,她一一整理好; 还有负责查明昭仁太子身份的太子,频繁往返王府取证,季明舒与太子达成了不打扰凌北辰的默契,因此那些证据也是季明舒帮着一起搜集的。 在流云舫送来的许多消息中,季明舒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西宣国皇帝疾病缠身,外出祭天时找回了遗失多年的六皇子,皇帝大喜,册封六皇子为赵王,大赦天下。 她并未放在心上,将信件摆放整齐,便去找太子所需的凌北辰小时候的物件了。 这两日,事情虽繁杂,但推进地很顺利。 在晋王去世的第三天,凌北辰的身份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认可,册封的旨意下来了:凌北辰身为先皇遗孤,原本的昭仁太子,册封为秦王,除了没有皇位继承权,在其他方面享有与太子一样的权力。 而抚育凌北辰长大的晋王,追封为护国皇帝,一应丧葬事宜按照帝王仪制执行。 这样大的消息,轰动了整个宜安城。没人会忘记,十多年前,是先皇带他们走出战乱和穷苦,而作为英明睿智的高祖皇帝后代的秦王,一定也能给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甚至有人偷偷在议论,正统血脉回归,当今皇帝百年之后,皇位会传到谁手里呢? 有人认为是太子,有人认为是秦王,谁也说服不了谁。 百姓们越讨论越激烈,最后目光移到了当今皇帝身上,他们不禁想着,当今皇帝虽然能力有所欠缺,没有带领他们把国家治理地繁荣鼎盛,但是是真的仁德啊!民间都吵成了这样,他也没有治罪,想来也是因为真心疼爱这个侄儿呀! 身处漩涡中心之人,其实并无百姓们这样多的心思。 太子传完旨,为晋王上了一炷香,又安抚了凌北辰,起身便看到了庭中站着的季明舒,阳光下她周身好像沐浴了一层圣洁的光芒,他走了上去。 太子走到了季明舒身旁,担忧地道,“你气色看起来不好,当心身体。” 季明舒目光从凌北辰背影上拉回,点点头,“多谢太子殿下关心……”说完看着他道,“殿下看起来似乎很疲倦。” 太子并没有回避她的话,他看着灵堂,目光有些虚浮,“最近在思考一些问题,总是不得答案。” 季明舒沉默了一会儿,“太子殿下好似有些不一样了。”明明是如修竹一般品格高尚又坚毅的人物,近来却充满了荒芜的气息,而这个变化发生在她为他催眠之后。 太子闻言转头看她,目光从上至下看了她一遍,而后道,“你看着也有些不同了。” 季明舒微讶,没想到自己的变化那么明显,她没有再问什么,太子亦没有多问,两人在这个问题上默契地保持了沉默。 “明舒……”太子突然问,“若我不是太子了,你还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季明舒看着他带着疑问的眼神,一时间好像回到了两人漫步在宜安大街的时候,回到了归云山庄的桃花树下,她缓缓一笑,“能与你做朋友,是我的荣幸,不管你是太子还是平民。” 这个回答像是一股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在太子心间,让他零落了大半年的一颗心,突然安定了下来,“谢谢你的答案。”他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这一刻,这一句他在心里补充道。 在季明舒身后不远处,常平和冷延默不作声地看着太子离去。 常平皱眉,“太子殿下该不会趁虚而入吧?” 冷延白了他一眼,反问道,“太子殿下是这样的人吗?” 常平下意识便摇摇头,“不是!”太子殿下当然不是这种人啦,但他还是觉得奇怪,“总感觉太子殿下哪里怪怪的……” 冷延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不过转头便看到刑部的人来了,“李大人已经来了,快去迎一迎,带他见殿下吧。” …… 凌北辰为晋王守了三日的灵,这三日,他几乎未离开过灵堂。但是,他没忘记牢狱中的晋王妃。 虽说这件案子上达天听,但是凌北辰作为一国丞相,又是开国皇帝高祖的子嗣,其威望不必说,他的一句话,直接让刑部转了查案方向。 在皇帝和秦王双方压力下,刑部很快结了案,最后的结果是:涉案丫鬟因被绮丽责打过,心怀怨恨,所以下毒害绮丽,没想到连累了晋王。 而晋王妃的贴身丫鬟则是因为,王妃未帮她在她陷入官司中的哥哥说话,后来她哥哥被砍了头,她记恨王妃,所以蓄意陷害。公布案情之时,这个丫鬟已经畏罪自杀了。
至此为止,震动朝野的晋王遇刺案总算了结了。 至少,表面上是了结了。 晋王妃坐了两天牢,回王府时性情都与原来大不相同了。 不难理解,毕竟她本是养尊处优之人,从未吃过这种苦,更未这样为性命担惊受怕过。 再见到凌北辰她的心情十分复杂,这些年来,她对凌北辰并不亲近。可以说,她心里恨极了他。 当初,她的老大被送到了荫龙山习武,遇到山火,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了。 几个月后王爷将他领了回来,那时候她多高兴啊,失而复得的心情是难以描述的,即便老大脸烧伤了大半也没关系,只要人好好的就好。 再后来老大的脸渐渐养好了,轮廓看着比过去还好看了很多,她亦没有多疑,本来小孩子就长得快,一天一个样,长变了并不奇怪。 直到那件事发生…… 那日她带辰儿去上香,路上遇到强盗,辰儿为保她清白,推着她一起跳下了悬崖。 崖风多冷啊,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为辰儿查看伤势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没有胎记! 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怎么可能记错,她的孩子腹部原本有一个手掌大的红印胎记。 即便是受伤了,胎记破损了,也应该看得出零星痕迹,而不该是这样光滑平整。 那时候她意识到,这个孩子不是她的孩子。不是她的孩子,又是谁的孩子呢?
第171章 梦魇 更多的疑团钻入了她的脑海…… 为何荫龙山大火之后,王爷就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极度荒唐? 原本她以为是大儿子的死给他造成了太大的刺激,可后来孩子带回来了,他却还是那个样子。 她痛苦地意识到,她看错他了,他一直就是这般荒唐的人,他不仅欺骗她,还把外头的野种带回来,想要夺了原本属于她儿子的位置! 她真恨啊!不仅恨晋王,也恨凌北辰,这些年晋王对凌北辰一次又一次的格外疼爱,都无一不刺激着她敏感的神经。 可是,凌北辰竟不是他的私生子,而是先皇的昭仁太子? 这么多年,她竟一直恨错了。 而被她恨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却对她始终没有一句怨言,还在她下狱时来救她。 一时间,晋王妃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可惜,爱和恨,皆不能重来。 恨了那么多年,便是想爱,也爱不起来了,她对凌北辰,只是满心的愧疚。 凌北辰仍尊称她为「母亲」,看起来同过去并无不同,晋王妃觉得自己该说些什么,可是她什么也说不出来,最终只是点点头便落荒而逃。 这些日子,晋王府笼罩在一片巨大的悲伤之中,同时也很平静。 可是,晋王府之外差点儿把天掀翻了。 这两日,皇帝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一夜一夜地睡不着,就是睡着了,也总被噩梦惊醒,他变得异常暴躁。 龙泉宫的蜡烛一宿一宿地点着,宫女太监们都极为小心,生怕不小心触碰到了真龙天子的逆鳞。 众人都道,皇帝是因为晋王爷的死伤心过度所致,太医也来瞧过了,开了宁神助眠的方子。 吃了药,皇帝确实更容易入睡了些。只是,梦魇却没有放过他。 皇帝又做了那个梦。 他梦到晋王站在他对面,以一种从所未有过的目光瞪着他。 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不再亲昵,只有高高在上的冷漠,“你是怎么管教儿子的?你专门教出凌北辰和朕作对吗?” 晋王胆子变大了,当面顶撞他,“皇兄知道我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废物罢了,既无韬略,又无文采,哪里能像皇兄一般教出优秀的儿子?” 这话像极了讽刺,皇帝如今最亲近的两个儿子,一个文韬武略的太子,却处处与他作对,一个向着他的越王,却心思不正。 皇帝气得发抖,但他很快平息了怒气,目光沉沉地看着晋王,“晋王,你敢这么同朕说话?你忘记你的恩宠是谁给你的了吗?” 晋王嘴角上扬,脸上带着嘲讽之色,“皇兄忘记您的位置又是从何而来的吗?臣弟虽不成器,但有句话还是听过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皇帝目光变得危险,“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晋王不管不顾,“皇兄叫我来,不过是因为拿太子与辰儿没办法,想让臣弟劝辰儿收手罢了,可臣弟觉得,他们做得对。” “晋王!” “皇兄许久未叫我阿越了呢……” “别以为朕不舍得杀你!” “臣弟不敢这么想,皇兄是天下之主,生杀大权尽在您手,您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他说着,自顾在桌边坐下来,倒了一杯酒喝,“皇兄啊,这十多年来,臣弟活得越来越没有滋味,感觉自己就是烂命一条,经常会忍不住想,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8 首页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