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上,臣以为太子此番出题的确是再好不过。如太子所说,朝中盛行理学心学,对实际情况忽略甚多,应将圣人之训与实际结合,我朝方能延续这太平盛世。”陆衍微微一笑,粗粝的手轻轻摩挲,沉声回答永康帝的问题。 “不错,你们说的都对。”永康帝连连点头,朗笑出声。 “走吧,我们去瞅瞅,你们都留在外面。”永康帝手指指向庭院内的考生,转头对大内总管梁公公说了句,率先走了进去,一行人跟在身后。 梁公公对着身后一行宫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在外面等着,跟着皇帝走了进去。 永康帝一排排走过,不时停下仔细看看一些考生的答卷,眸中尽是满意之色。 陆衍与太子跟在永康帝身后,陆衍在看到江景颀是,俊眉一挑。 是他? 没有出声打扰,永康帝略微看过一遍就走出了庭院。 考生们看到明黄色的衣角出现,知道不是皇帝就是太子,只是看到衣袍上绣着的五爪龙时,有些惊讶。 皇帝在一些考生身边驻足,更是让他们欣喜的同时,又惶恐不已。 江景颀看到永康帝在其身边微微停了一会儿,又走了,表情未变,接着方才的思路答题。 最后,总算是走出去了,所有人心中送了一口气,考生继续凝神思考。 “午时考完,将试卷送到养心殿,你们三个也一起跟过去评卷,下午让这些考生用膳过后直接去保和殿。”永康帝走出庭院,面容上浮现的笑容昭示着他的好心情,抚了抚已经蓄起来的胡子,对宋韶仁三人说道。 宫中御膳房对今日殿试之人都有准备午膳,吃完就能直接去保和殿。 “是,恭送皇上!”宋韶仁三人拱手行礼,面带恭敬之色,沉声道。 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宫人燃了好几炷香,待最后一炷香燃尽,太阳已经到了天空正中间,灼烧着石青色的石板。 “收卷——”公公在最后一点香燃尽之时,尖声喊道。 话落,考生纷纷停下手中的笔,将笔搭于砚台之上,两列宫人有序地走进,将密密麻麻地答卷、毛笔与砚台一一收齐。 “众位今日都辛苦了!现在请跟随宫人前去用膳,未时圣上将在保和殿召见诸位!”宋韶仁看着宫人将试卷收齐到面前,对着下面的考生说道。 诸位考生行了一礼,走出庭院。
第35章 殿试 “鲁大人, 丁大人,我们现下将试卷交至保和殿再去用膳吧!”宋韶仁待宫人将试卷糊好,看向鲁正仁与丁湛, 似乎在询问但又是肯定地说出了这句话。 大周科举是糊名制,就是防止考官看到考生姓名, 世家大族关系复杂, 科举中世家子弟也不少, 谁家与谁家之间或许就有些关系,考官没准就与考生有什么联系,一时想徇了私情, 这对所有考生都不公。 前朝就发生这样的科举案,最后严加治理,实行糊名制,才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嗯。”鲁正仁与丁湛微微吐出一口浊气,这监考地任务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去阅卷了。 按圣上的意思,是要与他们一同阅卷了,阅卷时间紧急,也不能让圣上等他们, 宋韶仁的意思是能吃饭,可最后是交完试卷用膳还是饿一下午还未可知。 鲁正仁与丁湛苦笑一声, 跟随宋韶仁走了出去。 三人快步走到养心殿,梁公公看到三人前来, 行了一揖, “三位大人好!这是...已经收好卷子了?” “是,烦请公公为我们通报一声。”宋韶仁客气地请梁公公为其通报,语气恭顺。 梁公公打小跟着永康帝, 一直到永康帝登基都还在跟前侍候着,不是能轻易得罪的人。 “三位大人且等等。”梁公公弯着腰走进养心殿,此时已过了正午,永康帝一向勤政爱民,此时还未用膳,正在批阅奏折,桌案上堆满了奏折。 “皇上,殿试的卷子收上来了,宋大人三位在外面等着呢!”梁公公迈着小步走到永康帝身旁,轻声说。 “哦?收上来了?什么时辰了?”永康帝微微惊诧,感觉还未批阅多少奏折,怎么就已经殿试结束了。 “回皇上,已经过了午时了。”梁公公道。 “让他们三人进来吧!”永康帝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端坐着。 “是。” 梁公公赶紧出去请了三人进养心殿。 “微臣见过皇上!”宋韶仁、鲁正仁与丁湛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跪下磕头行礼。 “爱卿请起,快把卷子给我看看。”永康帝抬手示意三人站起,三人身后的宫人将放有卷子的托盘呈到永康帝的桌案上。 “辛苦三位了!”永康帝微微翻了一下,沉声对三人。 “为国效力,使微臣的本分。” 永康帝像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抬头看了三人一眼,眉头微蹙,“爱卿们还未用膳吧!今日一同与我用膳,待会儿再看。” “梁德本,传膳!” 梁公公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想起来要用膳了,否则这一忙又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呢! 以前还有云敏皇后能管着点,自先皇后仙逝,就无人管着了,现在的邵皇后,唉....不提也罢 赶紧走出养心殿,找了负责膳食的公公,声音急促,“快!传膳!” “多谢皇上。”三人有些惶恐,往常能与皇上一同用膳的都是内阁首辅和各部尚书,他们虽然经常在皇帝面前晃悠,可是都没几次能与皇帝用膳。 待吃完后,永康帝让梁德本去找太子与河间王世子一同过来阅卷,殿试不过八九十人,阅卷官不需要很多。 快一个时辰过去,宋韶仁三人与文渊阁来的几位学士略略将卷子分成了三份,一份是上等卷,一份为中等卷,一份为下等卷。中等卷与下等卷的排名在阅卷时就已经结束,永康帝也没有过问。
接下来就是上等卷了,科举一甲与二甲大多出于此,也要好生定夺。 宋韶仁将三十多份卷子分成几份,分别递给太子、鲁正仁与文渊阁几位学士与,陆衍则与太子一起看。众人看过一轮,大约也对这些卷子有了一些判定。 细细商议,又剔除了十一二份卷子,商议过后对剩下的卷子进行商议,养心殿内都是几人私语对的声音,过了一个时辰,总算初步商议了一个名单排名出来。 “圣上请看,这是臣等商议的名单。”宋韶仁双手捧着卷子与名单递给永康帝。 “别的倒是罢了,这文从则会试得了会元,怎地如今才排第四,未进一甲?”皇帝看完名单,问了一句,再拿起文从则的试卷看。 先前会试文从则第一,江景颀反倒是没有如此考前,只是得了第六,文识熙则是更加后面了。 “禀皇上,文从则的卷子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只是见解在前五名倒显得有些一般,所以只拍了第四。”宋韶仁将几人商议的结果告诉永康帝。 “这江景颀之前没见过名字,怎么排了一甲第三的名次?”永康帝细细看了一遍文从则的卷子与另两份卷子,点了点头,见解的确没有其他二人深刻。 在名单前三位看到了之前不曾见过的名字,永康帝有些惊讶,会试结果张贴之前自己也看过名单,没有江景颀的名字。 “禀皇上,江景颀会试排名第六,会试时的文章前面的破题至起股都做的十分好,只是之后的部分略微有些中规中矩。今日这一文章倒是十分有见解,也有四书五经之看法。”宋韶仁在殿试之前将会试前十五名考生的卷子都看过了一遍,听到永康帝提问,仔细思索回忆他的答卷。 “嗯。”永康帝淡淡应了一声,慢慢看前十名的试卷,江景颀的名次到时正好,其他人的名次正正好,状元是会试的第二名,岭南的柳立群,点点头,“这名单不错。” 永康帝方才偶尔抬眼,注意到太子说的一些话的确是对的,在文渊阁学士面前也没有因为自己太子的身份倨傲,带着皇族贵气却又谦虚请教,看太子十分满意。 “什么时辰了?”永康帝眼睛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梁德本,出声问。 “回皇上,已经未时二刻了。”梁德本细声回答。 这些考生也已经在保和殿外等了两刻钟了。 “现在去吧!”永康帝站起身,张开手,梁德本赶紧上前为其理衣襟。 “是。”台阶下众人答道。 一行人跟在永康帝身后浩浩荡荡的走了出去。 宫中的树上的知了一下一下的叫着,仿佛在应和着什么似的,显得略微宁静祥和。 金黄的太阳洒在考生身上,投下一片片阴影,听到动静,不少人都微微侧过身看看,发现是永康帝,心中松了一口气又有些紧张。 松了一口气,是因为终于不用在烈日下站着了,紧张的是殿试的排名。
第36章 江景颀,赐探花.....…… “宣前十名吧!”永康帝坐定, 面容威严,略整理一下衣袂,对梁德本说。 梁德本使了个眼色给身后的小公公, 公公小跑出殿外通知司礼监。 “宣——柳立群、庞明志、龚安民、江景颀、任永长、甄元驹、文从则、纪兴文、司宏盛 班信瑞十分觐见。”司礼监尖声道。 被喊到名字的十分心中一惊,紧接着是狂喜, 这是进前十了!殿试排名揭晓之前, 按例皇帝需要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 能得召见的进士也称为“小传胪”。 文从则则是眉眼一挑,进前十了? 十人略微定了定神,走出对列排好, 整理衣袍,跟着往里走。随着司礼监的唱和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拜见皇上!” “起来吧!”永康帝抬手示意他们站起。 站起后,有人大着胆子偷偷瞧了一眼永康帝。永康帝不过四十多,面容温和,只不过穿着明黄色帝袍,绣着龙翻沧海的图案,更显威严。 江景颀也微微抬眼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看到皇帝身边一身清冷气息的陆衍, 微微惊讶,是他? 陆衍身边坐的人穿着明黄色蟒服, 应当是太子,这么说来, 这个男人是河间王世子了...... “何人为柳立群?”永康帝沉声问。 柳立群感激站出队列行礼, 永康帝先是大礼赞赏了柳立群在试卷中的观点,赞扬他的才华,之后问柳立群是否是岭南柳氏家族之人, 柳氏在岭南一带很有威望,听到柳立群回答之后,永康帝又出声“柳弘和老先生是你的什么人啊?” 柳弘和老先生,是先帝的太傅。 “回圣上,柳弘和先生乃是学生的曾祖父。”柳立群不卑不亢,沉稳回答。 “柳弘和老先生曾名满天下,创办的弘和书院在岭南可是造福了不少学子,朕年少之时也受过老先生的教导啊!你是柳弘和老先生的后代,也是不凡!”永康帝感叹道。 之后永康帝后问了甄元驹、文从则几人一些问题,被问到的几人都有些兴奋,说明排名很靠前了。没有被点名的几人则是有些丧气,江景颀到还好,心中没有生起太大的波澜。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0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