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元低着头没说话,他赌对了。 当发现张颢林是张铉安的儿子,他就猜测,皇上很可能会让他们入翰林院,只让张颢林一人进去,难免会招人闲话,但三个都进去,这又是张铉安不想看到的。 自己主动提出想去他处,而且还有这么合适的理由,他一定会帮自己说话的。 秦珺擎听到他的话,抬眼看了他一眼,故作思量了一下说道:“地方官……” “确实啊,从地方官做起才会大有作为啊。” 张铉安听到这话,眉头一紧,正要再说什么,就听秦珺擎继续说道:“那就从地方做起吧?” 张颢林悄悄看了一眼父亲,随即便开口说道:“臣也有此想法,还望皇上成全。” 沈书元此刻只能跪在地上,这个结果一定是不好的,但为了去陵州,得不得罪人,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朕也就是说说,你们都去地方了,让那些同进士出身去哪啊?” 秦珺擎似乎很是为难的站起了身:“这样吧,状元维持原来的,还是翰林院修撰,榜眼既然有心中所求,朕也应该成全。” “张铉安,你说给个什么官职合适呢?” 张铉安回头看了一眼沈书元:“皇上,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榜眼不能高过了状元不是吗?” “那就只有县令了,陵州附近,哪处有空缺吗?”秦珺擎问道。 张铉安低头想了下:“茌临县和覃县今年都有空缺,还未选定人员填补。” “那就这吧,把任命下了。”秦珺擎说到这,似乎想起还有一人:“探花杜蓝,你有何想法吗?” “臣,但凭皇上做主。”杜蓝跪下说道。 “那你也去陵州吧,你……”皇上指着沈书元:“去茌临县,你去另一处。” “谢皇上隆恩。” “行了。你们三个都退下吧,尚德带他们去琼林苑。”秦珺擎似乎已经累了,挥了挥手说道。 三人从御书房退了出来,张颢林走在最前面,沈书元和杜蓝落在后处。 “对不起,好像连累了你。”沈书元轻声说道。 杜蓝转头看了他一眼:“你是榜眼,我是探花,越不过你是肯定的,有什么连累不连累的。” 沈书元有些诧异,之前看他不太说话,似乎很是傲然,此刻说话却全然不是这种感觉,反而有些说不出的豪爽之感。 “而且,今年明显,能进翰林院的只一人。”他抬了抬下巴,显然也看清了局势。 沈书元点点头,不再说话。
第66章 京中局势 沈岭看着回来的沈书元,叹了口气,最终还是高兴的走上前:“回来啊?琼林宴还顺利吗?” “嗯,宴席人多,就是个热闹的场子,没什么。” 沈书元垂眸思量了一下,跪下身子:“爹,任命已经出了,茌临县县令。” “茌临?”沈岭想了下位置,叹了口气,他不知道儿子是怎么讨来的这里,但也算了却心愿。 “爹答应你的,自不会反悔,你也当记得,三年,一天都多不得。” 沈书元重重的磕了个头:“儿子牢记。” “起来吧,后面怎么安排啊?”沈岭问道。 “爹应该都备了礼吧,我这里写一封拜帖,麻烦李大哥去帮我们送一下。”沈书元说道。 “嗯,你交代清楚,让他跑一趟。” 沈岭拿出怀里的红封:“这个你给他,讨个喜气,这里面有二两银子,和他要的车费相同,他心里自当有数,最近我们有事需要他跑腿。” 沈书元点点头,就回房写拜帖了。 他将拜帖和红封一起给了李大哥:“还麻烦李大哥跑一趟,礼部尚书府里,将这个交给门房。” “嗐,”李大哥拿着红封,虽然没打开看,但也心里有数,沈家这个雇主是敞亮人,他自然也不会含糊。 “沈少爷交代,我一定给办妥。” “这个交到门房,就说是榜眼沈书元,想要拜见恩师,然后你就在门口等着,将门房回你的话带回来,我就知道去不去了。” “好来,我这就去。”李大哥接过拜帖,转身就出了门。 今天递拜帖,自然是明日登门,沈书元知道王大人不会拒绝的。 沈岭看着李大哥走了出去,转头问道:“是否需要为父陪你去?” “不用了,爹,从现在开始,儿子已经长大了。”沈书元笑着说道。 曾经在欶县,过年拜访夫子,由爹带着表示的是家族的尊重,而现在科举结束,身上有了功名甚至官职之后,还由父亲带着,那就有些荒唐了。 果然就像沈书元想的那样,门房给的回复是,拜帖大人收下了,那就是说会见他的。 第二天沈书元带着拜礼,走进了礼部尚书的府邸。 “王大人!”沈书元规矩行礼。 “叫王大人就有些生疏了,来坐。”王玮义笑着指指边上的椅子:“看你昨天送拜帖的时辰,琼林宴刚结束就想起老夫了吧?” “自当感谢恩师,对学生的教诲。”沈书元起身行礼。 这还真的不是攀关系,今年会试主考官就是王玮义,殿试八名读卷官中也有他,所以这一届所有中榜的考生,都该唤他一句恩师。 “坐,不用这么规矩,说实话,你那份卷子可是被翻来倒去的看了几遍,这名字一出,所有人也都甚为诧异,还去查了会试成绩呢。” 王玮义说的轻描淡写,沈书元却听出了其中的指责。 “学生到京时间紧迫,加上路途遇到了一些变故,本都以为没有希望了,看到会试名次,想着这些年的辛苦,便还是想要争一争。”沈书元说道。 “争是对的,人哪有不争的道理,你的事情我也听说了,皇上让你去茌临县为官。” 这时正好下人上茶,王玮义便停了话语,等着茶水都倒好了,才示意沈书元喝茶,他则继续说下去。 “陵州匪患多年,你知道为何吗?” 沈书元听到问题,转身放下茶盏:“学生亲身经历,其实心有疑惑,那群匪人虽手持钢刀,却连马匹都没有,人数也算不上多,以匪人论之实属有些草率。” “草率?那你表兄是怎么没的?”王玮义说的直接。 沈书元神色一凛,不由想到当日,神情暗淡了下来:“再草率,平民百姓也是斗不过的。” “你知道陵州匪患已除吗?”王玮义又问道。 沈书元抬头看去,昨天这话他听皇上说了,但他没有在意,因为皇上以为的已除和真实的情况,可能相去甚远。 甚至皇上说的匪患已除,是指他遇到的,可能已经不是匪患了。 所以他当时虽然听见了,却什么都没说。 “孟炎知道吗?”王玮义问道。 “孟将军的威名自然知道,可他不是一直镇守西北吗?”沈书元不解此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受了伤,正好去陵州养伤,皇上给了调令,五千精兵剿了匪患,按时间算,可能你进京他剿匪。”王玮义看了他一眼。 沈书元神情没有大变化,只是微微颔首,似乎在思量什么。 “陵州的匪患确实已经没了。所以,你现在要想的不是去了陵州,怎么给你表兄报仇。 而是,皇上为何要把你和探花都塞去陵州。”王玮义笑了下:“不过,本官也就是个礼部尚书,朝中之事,看的也不透彻,可能指点的也不对。” 这话沈书元自然不好接,只能低头听着。 “对了,”王玮义话锋一转:“你之前只考了十五名,赏诗会应该也没去成吧?” “自然,学生惭愧。”沈书元站起身,躬身说道。 “嗯,不惭愧,但离京之前,还是应该去拜访一下宁王和齐王啊。” 王玮义喊了一声,管家拿上了一封拜帖,交给了沈书元。 “这是本官给你写的拜帖,这样王爷们也不会拒绝见你,他们都是见过奇珍异宝的,礼数按着规矩来就行,反正很快也要离京了。” 王玮义说到这,抬手端起了茶盏,沈书元明白这是送客的意思,便起身拜别了。 走出门,上了马车,沈岭在车里等着,看到他神色不对,便出声问道:“怎么了,不顺利?” “来拜见恩师,没什么顺利不顺利的,只是,”他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拜帖:“我没想到,皇储之争,这么快就需要站位了。” 沈岭虽然一知半解,却也知道其中厉害:“要不,先离京?” “王大人这拜帖已给,很快京中就会知道,我一处都不去,以后还想回京吗?”沈书元说道。 “那去哪处呢?”沈岭问道。 “哪处都去,他没提的也去,拜帖递了见到见不到那是另说了。”沈书元轻声说道。 京中局势,他已了解多时,如果没有戚许的事情,他一直想的就是留在京中为官,这趟浑水是怎么都是避不开的。
第67章 戚家的态度,沈岭的怒意 沈书元又在京中留了十日,便和沈岭准备离京了,虽然皇上说了话,但任命的事情不会那么快就定下来。 他准备先回家一趟,等到任命下来了,再出发去茌临县。 李大哥是陪不了他们回家的,但两厢说了下,他还是决定送佛送上西。 只是路过家门的时候,稍微停上两天让他安排一下就行。 他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是陪了沈家一路,但人家也是付了银钱的。 而且沈家人一看,就家风优良,这段交往算不上恩情,也能算上交情,虽然现在沈家少爷只是县令,但难保以后会不会当大官。 自家虽然不能攀上关系,但万一真有个什么,好歹还有个能指望的人不是? 沈岭一个人赶车回家确实吃力,便也没有推脱,反正到家了,再给点报酬就是。 一行人到了陵州,虽然已经猜到结果,沈岭还是去州府找到了官爷问了下。 “我们走后没多久,孟将军确实剿了匪,也救出了一些人,都安置回家了,并没有戚许。”沈岭问完回来,将结果告诉了沈书元。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点点头。 一行人到了家,县衙还安排了一场宴席,本地的乡绅都来参加了,这可是榜眼,见过皇上的,就连县令都还没见过呢。 沈书元应酬了几日,才算真的闲了下来。 “爹,去趟戚家,把这件事和他们说一下,带一点银钱吧。”沈书元找到了沈岭,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沈岭想说什么的,但一想到人都没了,确实该和他爹娘说一下,便点了点头,准备去一趟余县。 第二天一早他们雇了车,等问清楚戚许家住哪里的时候,都快中午了,两人也想着快点行事,便也没耽误直接过去了。 戚父听到有人敲门,将门拉开,看到站在门外的沈家父子,有些疑惑,又往后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儿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65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