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螺肉虽比不上秋时,但也足够美味,配上一两烧酒,真是快活似神仙。 戚莳把堂屋的被子搬了出来,趁着日头好,挂在晾衣杆上拍打了几番,晒晒太阳。 晒了一整天的被子充满了阳光的味道,晚上戚莳窝在里面,软乎乎暖洋洋,再没比这时更幸福的时候了。 转眼就到了赵府老太君过寿的日子,村里人结伴而行,六十多高龄,平日里少有出门的老人家也都收拾的利利落落,在孙子孙女的搀扶下,慢悠悠往镇上走去。 顾尧驾着牛车,拉着几位村里年事颇高的长辈,也不敢赶太快,晃晃悠悠的,和村里人走路的速度也差不了太多。 “戚家婶子,你家芸哥儿出落的越来越水灵了。” 戚芸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村里人也是许久没见过他了,今儿一出来,嫩黄色绣花儿的棉衣衬得他肤白如雪,眼眸明亮,唇红齿白,比之村里的其他哥儿确实更为貌美突出一些。 “嗐,我家芸哥儿哪能和你家灵哥儿比,也就相貌能拿得出手些。”戚李氏嘴上谦虚着,但眼里的骄傲都快要溢出来了。 “不知芸哥儿定亲了没呢,我娘家侄儿长得那是一表人才,和芸哥儿正相配。”钱婶子笑着说道。 “这不正相看着呢吗,昨儿才看了户镇上的人家。”戚李氏心中不屑,农户出来的泥腿子还想娶我家芸哥儿,也不掂量掂量自已几斤几两。 钱婶子闻言撇了撇嘴,快步走了几步,不欲再和戚李氏说话,旁边的周夫郎冲她挤眼轻声道:“那戚李氏从芸哥儿小时候就说要把她家幺哥儿嫁去镇上的,哪里能看得上咱们农户人家。” 钱婶子不乐意道:“我那侄儿虽说是农户人家,但模样儿板正,还识字,在镇上的一家酒楼做帐房,除了镇上没房,剩下的哪点儿配不得她家哥儿了,若不是看芸哥儿模样好,我才不愿我侄儿娶她家哥儿呢,哼。” 和戚李氏走在一起的戚芸抿唇不语,默默搅紧了手中的手帕。 …… 戏台搭的高,戚莳他们来的不早不晚,在中间儿找了个座儿,把从家里带来的瓜子儿掏出来,做足了看戏的准备。 周边商贩穿梭在人群中,叫嚷着各种吃食,麦芽糖,各种干果点心,还有从南边儿运来的甘蔗,各种声音混成一片。 周边小贩也摆好了摊儿,糖画,泥人儿,竟还有从家中打来水卖的,也是颇有商人头脑。 被家中长辈带过来看戏的娃娃们,自是抵抗不住这香甜的味道,央着奶奶买买糖糖吃,不给那可就要闹了。 娃娃们的嬉笑声,商贩们爽朗的声音,人群中的窃窃私语,杂糅在一起,热闹极了。 这是太平年间才能有的盛景。 “买根儿甘蔗尝尝罢,还没吃过。”顾尧说着,往卖甘蔗的商贩那边的走去。 李庆见状也起身,和周凌一起,看看周边有啥好吃的没,一场大戏最起码要唱个大半天,可别饿到自家夫郎才好。 一根紫皮甘蔗被商贩砍成了几段,从南方运来,自是比较贵些,一根就要了二十文,戚莳有些不舍得,但买都买了,还是拿了根,以前只见戚家其他人吃过,原来这味道这么甜啊。 戚莳吃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笑道:“要是咱们这儿也能种甘蔗就好了。” 顾尧正给李庆他们分甘蔗,闻言道:“咱们这儿种不了,我小时候拿过一节儿埋地里,长是长出来了,但没那么甜也没那么壮。” “能种出来就行,等下把这个芽留着就能种了吗?”戚莳期待的望向顾尧。 “我爹说得要一节儿种下去才行。”顾尧虽不舍自家小夫郎失望,但还是实话说道。 “啊?那还是算了罢。”戚莳舍不得把一节儿都给埋进去,要是长不出来可得心疼坏了。 啃着甘蔗,听着台上的大戏,生活真是闲适无比。 今儿是赵老太君给镇上的人点的一出《五女拜寿》,情节跌宕起伏,见三女儿和三女婿被赶出杨府,戚莳撇了撇嘴,后来杨家被冤却只有三女儿和三女婿不计前嫌的收留了二老,后杨家沉冤得雪,老两口也终于意识到之前的错误,众人冰释前嫌,齐家团圆。 一场戏看了大半天,人群里时不时传来一阵叫好声,直到夕阳快要西下才落幕。 “真是太好看了。”李淼看的有些上瘾,冲周凌和戚莳他们道:“明儿咱们还来。” 冬日农家人难得清闲,自是有无不可,一群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回来路上,李淼道:“我今儿算是知道什么叫莫欺少年穷了,那杨家老两口还真是够势利眼的。” 周凌道:“记性不错,不过还有一句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杨家老两口后面悔悟了,能改了就是好的。” 顾尧闻言道:“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倒是不觉得一个人的性子那么容易就能改变。” 周凌反驳道:“杨家老两口见了世态炎凉,亲身处地的经历了那么一番劫难,不算容易。” 顾尧还是觉得戏曲后面有些美化了一番,静静聆听着他们谈话的戚莳此时开口道:“我觉得阿尧说的没错。” 李淼立刻调笑道:“是啊是啊,你家阿尧说什么都是对的。” 戚莳顿时羞红了脸颊,有些不好意思的嗔了李淼一眼。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回到家中,中午没怎么吃东西,两人饿的不行,戚莳道:“我去做晚饭,你去把家里的牲畜喂了罢。” 二人分工明确,戚莳把昨儿剩的炒鱼热了一下,蒸了锅米饭,想了想,又剥了半颗白菜,炒了道酸辣白菜。 一人一颗咸鸭蛋,就着菜,简简单单的吃了顿晚饭。 大戏整整摆了三天,赵家老太君也在这份热闹中过完了她的七十大寿。 回到家中,戚莳把家用银两数了遍,前段日子顾尧打猎挣的银钱买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基本上都花了出去,如今家里还余二十九两并七钱多的银子,过个好年肯定是足够了的。
第46章 戚芸 冬时,难得的没啥农活儿,闲的发慌的日子,相熟的妇人夫郎今儿东家串串,明儿西家聊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事儿是他们无聊时光的唯一消遣。 汉子们扎堆儿在村口秃了的大槐树下,有看人下棋的,有抽着旱烟闲聊收成的,年轻的汉子精力旺盛,有河里捉鱼的,还有上山捉野鸡的,还有胆子大的喊人一起去山里挖蛇窝的,各有各的消磨无聊时间的法子。 娃娃们在村道嬉戏打闹,年迈的妇人夫郎坐在门口,边聊着天儿边看着自家的皮娃儿,时不时喊声儿:“莫跑远咯!”“慢着点儿!” 一派闲适祥和的景象。 戚莳今儿闲来无事,把家里的白菜拿了十几斤出来,打算再腌些咸菜来吃,挖了十几斤萝卜,清洗干净切成丝儿,蒜瓣儿剥皮儿,和切好的白菜一起放进清洗干净晾干了的坛子里。 他和顾尧都挺爱吃辣的,又多加了些磨好的辣椒面儿,清水封坛,过段时间就能吃了,爽脆可口。 顾尧今儿去山上砍了些柴回来,又去麦田那儿看了眼麦苗的长势,回来的路上就听到戚家那边传来一阵儿吵闹声。 本想去看看咋回事儿,又想到如今两家的关系,还是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午饭吃的白菜猪肉炖粉条儿配白馒头,戚莳又熬了锅红薯粥,简简单单吃了一顿。 “刚我回来时,戚家那边在吵架,也不知发生了啥事儿。”顾尧边吃边和戚莳闲话道。 “不会是三哥和那边吵起来了罢?”戚李氏和戚家其他人也没啥能吵吵的,也就只能想到是戚游那边发生了啥事儿把她给惹着了。 “你三哥和三哥么还在镇上没回来呢,想来应该不是他俩。” “那就不知道咋回事儿了。” 夫夫俩聊了会儿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毕竟和戚家已经没啥往来,发生啥事儿和他俩关系也不大。 戚家。 戚李氏一巴掌扇在戚芸脸上,恨声道:“这些年我精心养着你,把你养的细皮嫩肉的,就是让你和村里的泥腿子搞到一起的?!早知如此,我就该待你和戚莳那贱哥儿一样!” 戚芸从未被戚李氏如此打骂过,红着眼睛怔愣在原地,眼泪一滴一滴的流了下来。 “哭哭哭,你还有脸给老娘在这儿哭!”戚李氏恨的不行,原本已经要和镇上一家首饰铺的公子订下,如今发生了这事儿,五十两聘银和以后的好日子就这么飞走了,让她怎么能不气! 戚王氏也肉疼,在一旁煽风点火道:“就是啊,五弟,这周郢哪里能和李公子比,虽说李公子身体病弱了些,但你嫁过去,也是李府少君,后半辈子可不就吃喝不愁了吗?!” “现在说这儿有啥用!若是被李家知晓今日的事儿,这桩亲事定然是要黄了!”戚李氏恨声道,又不解气,狠狠的掐了一把戚芸。 “这事儿要瞒也瞒不住,村里那么多汉子瞅见了,哪能让他们都闭嘴不往外说。”戚王氏又点了把火,她本想靠着戚芸过点儿衣食无忧,每日大鱼大肉的好日子,现如今成了泡影,心里别提多恼了。 原是戚芸和周郢在山里的密林处私会,戚芸眼眸含泪,道:“娘亲要让我和李家那病痨鬼定亲了。” 周郢握着戚芸的手,承诺道:“阿芸,我过两日就让我爹去给你家提亲,定会尽量满足戚婶子的条件,把你迎娶过门。” 戚芸心中感动,两人情意绵绵相视,情不自禁的相拥到一起,戚芸娇声道:“郢郎,我等你来娶我。” 却不曾想被上山挖蛇窝的那群汉子们看了个正着,无媒苟合,没一会儿村里的人家基本上都知晓了这档子事儿,戚李氏还是从隔壁钱夫郎的嘴里听到的。 “戚家的,你家芸哥儿和周家小子在林子里私会,被人给撞见了。 这可把戚李氏给气坏了,把钱夫郎臭骂了一顿,“放你娘的狗屁,黑心烂肝儿的满嘴喷粪,在这儿污蔑我儿的清白!” 钱夫郎闻言气愤不已,道:“啧,许你家芸哥儿干出这等不要脸的事儿,还不许人说啊,现在村里哪家不知道啊。” 戚李氏又恼又急,等戚芸匆匆到家,一问,还真有此事,当即便给了他一巴掌。 …… 戚芸流着泪哽咽道:“娘,求您成全我和阿郢,我和他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和爹的。” 戚老汉闻言重重拍了下桌子,把戚李氏他们吓了一跳,只听他恼怒道:“李氏,瞧你养的这两哥儿,一个湿身没了清白,一个无媒苟合被人撞见,我这张老脸都要被你们给丢尽了!” 骂完戚李氏,瞪了一眼戚芸,对戚良道道:“那周郢既要求亲,你去知会他家一声儿,明儿就让他们来家!” 戚李氏富家丈母娘的梦还未熄灭,闻言着急道:“老头子,这李家还没给信儿,要不我们再等等。”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9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