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舒看完,没忍住冷哼了一声,将文契递给了旁边的卢二爷。 卢二爷看完只一句:“休想。” 这也是若舒的心里话,秦道川似早有预料,面色温和地说道:“这只是我单方面的意见,你们如若还有别的想法,也可添上去。” 若舒忍不住说道:“秦将军当是在战场上,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秦道川听完没有回话,只用手点了点文契,示意她继续说。 若舒接着说道:“买卖买卖,都有添个十,买卖才能成。罢了,将军既不懂这道理,不若将军直接说个数,看要多少才能让青州卢氏买个自由身。” 秦道川听完依旧无言,仍用手点了点文契。 卢二爷没忍住,说道:“你只管收益,全不顾生意中的盈亏。由你选址?你可知道隔个门面生意都能天上地下。要是你的人都来按成本吃,那还开什么会馆,办义馆算了。” 秦道川听完,说道:“那依两位,该当如何修改?” 卢二爷看了一眼若舒,没说话。 若舒说道:“单就第四条,这文契就不可能签。老夫人若是长命百岁,我岂不是要孤独终老?将军已然佳偶天成,我凭什么要一直形单影只?” 秦道川说道:“承你吉言。祖母经此一事,茶饭不思,日夜难眠,为免她再为此事忧心,短时间内我不可能答应你。况且,你离及笄还有几年,应该不急于一时吧?” 若舒马上接道:“那就两年后吧,两年后我及笄时和离。” 秦道川想了想,答道:“可。” 若舒见此事达成,心神一轻,语气也好了起来,“二爷已将问题提出,秦将军愿如何退步?” 秦道川说道:“选址一事,地域我定,择铺之事由你们作主。我的人在会馆的开销每岁超过两成,按行价结算。” 若舒接道:“一成。” “可。”秦道川应了。 接下来卢二爷将文契重新起草了一份,双方签字画押,契成。
第12章 回青州 接下来契约的履行自然由卢二爷负责,卢二爷也不要若舒再插手,说是早晚要和离的,远着些好。 若舒回到小院,第一句话就是:“明日回青州。” 离开的时候也是这个季节,将近一年的时间,若舒又回到了这里。 望着青州满眼的绿,若舒微微闭上了眼,感受着轻风拂过脸庞,轻闻着花草香。仿佛一切都没改变,除了自己。。。算了,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也不算最差。 马车进入青州地界,路上一直有人见礼,兰萱忙着打招呼,喜行于色。 若舒放了她们半日的假,自己直奔外祖母的墓前。 兰莫自从外祖母过世,就在旁边搭了间草屋住在那里。 见若舒朝着这边直奔而来,早已是泪流满面。 若舒直扑进她怀里,叫了声:“莫姨!”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两个人相拥哭了一阵,兰姨才气喘吁吁的赶到,径直跪在了外祖母的坟前,不停的磕着头,头撞在地上咚咚直响,两下的工夫就见了血。 若舒见她这样,忙将她拉起来,兰姨不肯,若舒求救的看着莫姨,莫姨却说道:“由她吧!不然她永远过不去自己那一关。” 若舒只得跪下来,朝着外祖母坟前说道:“外祖母,我不怪,我谁也不怪,真的,你们谁都没有错,你们都是为了我好,我晓得,我都晓得!那是户好人家,外祖母你没找错,只是——只是阴差阳错,不合适而已!你们都要好好的,我也会好好的,好好活下去,找个极好的,找个更好的,举案齐眉、琴瑟合鸣、百年好合的过下去,到时候我带许许多多的孩儿,孙儿来看您。真的,真的,你们相信我,从小你们不都说我无法无天,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吗?相信我,我不怪你们,我真的真的不怪你们。。。” 若舒一直说着,颠三倒四,重重复复,直到兰姨一把捞住她,紧紧拥着她,两个人嚎啕大哭,直到嗓子哑了,哭不出声。 兰莫静静的跪在一旁,无声的流着泪。旁边跪着的是闻讯赶来的兰葶和卢三爷。 第二日早上,若舒从床上起来,只感觉眼睛都睁不开,昨夜怎么回来的,什么时候回来的,她都有些记不清了。 见她起身,兰萱和夏簇赶紧上前来伺候。若舒拿起菱花镜一照,自己一双眼睛都是肿的,只留下了一条缝勉强能看得见光。 正准备回身叫人拿东西来敷一敷,却看见六个人全都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若舒猜到是因为昨日的事,说道:“快起来吧,昨日特意将你们遣散的,免得我们不好说话。从即日起,京城的事谁都不许再提,更不许外传。兰萱,你昨日没说吧?” 兰萱连忙摇头摆手:“没有,我谁都没有说,只是吃了街头刘老头的油炸糕和西头曹妈妈的莲子酪。” 若舒笑了起来,唤众人起身,帮她洗漱。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京城的佳飨会馆于三个月后开张,用的是外祖母当初给若舒的一个陪嫁铺子,正好位于街角,原准备再加盖两层,但秦道川催着开业,卢二爷信中骂他是急功近利之徒。第二层盖好后,油漆都没来得及上,只刷了清油,便急急忙忙开张了。 一应与官府相关的手续都因着秦道川的关系倒是办的极快,没有任何波折。 因津城的佳飨会馆开业一年来口碑持续走高,所以京城的会馆一开张便天天客满,翻台无数。卢二爷心里的不满,也被这客似云来淹没了。 若舒第一次觉得,多开几家分馆这个主意好像不错,如果没有秦道川的话。 心定下来之后,若舒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每日里看账本和各行掌柜的呈报信函,再分别回信。 还将京城会馆第三层的样式图画了一张,要卢二爷参考着用,卢二爷回信大加赞赏,说要完全按照图纸修建。若舒得了肯定,仿佛得了道般,每日在青庐里转来转去,然后回来一顿画,画好后就要卢三爷按照图纸修改,三爷只想要若舒高兴,万事皆应。 兰葶姑姑每日里望着大兴土木的青庐,只摇着头却眼里带着笑。外祖母过世后,兰莫守在兰园的墓前不再管事。青庐的大小事宜就都交给了兰葶姑姑负责。 以往外祖母在时,每年都是卢三爷陪着她巡店,如今卢三爷见若舒每日里多数埋头画图,怕她闷坏,便要她从今年起随他去巡店。 兰姨和葶姑姑她们都希望若舒多出去走走,早日觅得佳婿,才不负当初卢夫人所愿。 若舒看着一屋子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个个兴致冲冲,跃跃欲试的样子,便应允了。
第13章 杜若远 卢三爷计划九月出发,十一月底回青州。 外祖母的店铺多数都在东南边,所以这次先往南走,再从东往北走,最后返回青州。 若舒第一次出游,免不了到处风景名胜走走看看,这个时节不冷不热,雨水也少,正适合。 一行人两个马车,若舒带着兰姨,兰萱和兰芷同乘,四夏则带着行李坐在另外一辆车中。 卢三爷带着八个护院骑着马加上一个车夫,浩浩荡荡离开青州。 若舒望着窗外天上的流云,上次出嫁,也是这样的天,这样的云。。。若舒猛的坐起身来,吓了几个人一跳。 “兰芷,上茶。”若舒轻笑一声,几人跟着笑了起来。 卢氏各行掌柜都按数字排列,若舒当初学看手账时,问过外祖母,祖母说是为了好记。这次,若舒闲来无事又问卢三爷,三爷说掌柜们大多是大成10年从南边逃饥荒过来的,彼时外祖母刚到青州,万事待兴,需要人手,便收留了他们,时间长了,总不能坐吃山空,卢二爷和卢三爷便让他们各凭所长,经商的经商,务农的务农。 没成想,越做越顺,成就了外祖母青州卢氏的名号。 各行掌柜们都自愿签了死契,有些改了姓,有些是家中独子的便只改了名,按先来后到排了序。 若舒此时才算是完全弄明白了缘由。 若舒从小在青庐长大,兰姨整日陪着她,衣食住行都亲力亲为,后来若舒大了,兰姨也年岁渐长,外祖母便渐渐添了人,直添到现在的两兰,四夏,才没再添人。 外祖母从不许她出青庐,外面是什么样子,她只能凭着兰萱的言语来了解。兰萱只在意谁家的母猪一下子添了四个小仔,街头街尾又多出了什么好玩意,好吃食。久而久之,若舒便对外面不再感兴趣。 直到八岁那年,外祖母要她学着看账,算得不对便罚她练字。 若舒鬼点子多,撺掇着兰萱到处折腾,闯了祸,外祖母也是罚她练字,挑着难写的字帖罚她。 若舒自小爱描样式图,细细的线勾来勾去,就可以将一栋栋的房子摆得妥妥当当。每每练字练得烦了,若舒便画样式图,她喜欢用各种颜色的石粉来画,绿的树,红的花。 时间过得飞快,日子也过得很惬意。 若舒十岁那年,外祖母开始让她看各位掌柜的信函。 若舒觉得奇怪,各位掌柜的名字不是卢十四,就是张贰陆,反正都是数字,外祖母说是为了好记,若舒当时以为这只是掌柜们的编号,今日才知道这居然就是掌柜们的名号。 各位掌柜的都是第一次见若舒,却对她份外的热情。每到一地,必然留她玩几日,将当地好吃的,好玩的,好风景都陪她逛个遍才许她离开。 几个丫头乐疯了,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好不畅快。 转眼到了十月底,卢三爷告诉若舒准备往东走了,再晚怕北边下雪,不好赶路。 大家自小生活在北边,这回看过了南边的风光,心早就野了,这回往东走,山也不同,水也不同,鱼鲜还特别味美,都想多留几日。 只是卢三爷打听到东边的泰州闹虫灾,大批灾民都在往莱州、临州的方向逃,觉得还是尽快离开东边比较稳妥。 一路上果然可以看见零星的灾民在路上行走。兰萱看见年幼的孩童就想起自己小时候,总是问若舒能不能给些吃的,若舒自然应承。 只是给了这个,那个也要,最后人越围越多,卢三爷催促赶紧起程,一行人快马加鞭,人群很快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兰萱难得的闷闷不乐,兰芷劝她,这种天灾人祸,也只能各凭天命了,没哪个能凭一己之力解救天下苍生的。 若舒望着性格迥异的两人,叹了口气,默默望着窗外。 突然急急赶路的马车一个急停,车厢往左狠狠的摆了一下,才避免了后面那辆车撞上来,满车的人吓得惊声尖叫。 听见卢三爷大喝一声:“不要命了,这么快的马车你也敢拦?” “求车上的爷救小妹一命,莱州杜若远愿终身为奴报答爷,来世定结草衔环来报!”少年清亮的声音传来。 卢三爷此时下得马来,正隔着车窗问若舒她们可否伤到,可否妥当,并未回答少年的话。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67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