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道:“病来如山倒,都平君也是没办法的。” 廉颇侧过脸,瞟了冯亭一眼,对赵括道:“老夫与华阳君共事了两年,他领兵作战的能耐倒还凑合,脾气也挺随和。” 冯亭因惊讶于廉颇和赵括长少和睦,原本一直在发呆,这时听见廉颇提到他,方恍然回神,屈身礼揖。 赵括冲冯亭点一点头,道:“今后就有劳华阳君继续为上党战事费心了。” 冯亭谦卑的道:“不敢当!下官一定竭力辅助马服君!” 这日中午,赵括吩咐火头军准备了上好的酒菜,他亲自为廉颇饯行。 廉颇用完午膳,便拿起行囊,带了两员随身侍从,驱马返回邯郸。 临行前,他回首望着丹朱岭上的百里石长城,语重心长的与赵括道:“阿括,我军与秦军野战交锋,当真是凶险非常,你若出师不利,不妨学老夫一样退守。韩王山、摩天岭的壁垒均坚固,这道百里石长城更是坚不可摧,秦军是很难攻破的。” 赵括颔首:“晚辈谨记廉将军的教诲。” 廉颇洒然而笑,朗声道:“老夫就此别过了。阿括,万事珍重,老夫在邯郸等着你凯旋!” 赵括精神大振,昂首抱拳道:“多谢廉将军!” 廉颇挥鞭击马,骏马一声长啸,抬蹄往东面奔去,黄土尘埃漫漫弥散。 赵括站在辕门外,骋目瞻望了良久,才移步走回大帐,冯亭、贾亶、朱呈、季攸四人紧随其后。 贾亶、朱呈、季攸对廉颇甚有怨恼,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语的向赵括说道: “廉颇那老头子,人都要离开了,还不忘说些丧气话,真是不安好心!” “可不?他定是生怕大哥打赢了他打不赢的秦军,令他没脸,所以他故意说那种话打击大哥的信心呢,大哥千万莫听他的!” “糟老头自个儿贪生怕死,不敢和秦贼搏命,便令全军弟兄都陪他一道缩在壁垒里!这一年半的日子里,秦贼常来叫阵,大家被秦贼骂作胆小鼠辈、缩头乌龟,心中怒气炽盛,却碍于军令不能出战,别提有多憋闷了!” 待进到大帐,赵括问四人道:“你们在上党作战两年,必然了解军中众人,将士们的心意究竟是怎样的?人人都期望出击进攻吗?” 冯亭道:“大部分将士皆有浴血奋战之丹心,然而泱泱三十万众,胆怯之人总是有的。” 赵括又问:“军官之中也有胆怯的吗?” 冯亭答道:“我军的军官俱是素养优秀之士,断然不会临阵胆怯。只不过,他们之中有半数人支持廉将军的防守战术。” 赵括忖度片刻,道:“既是如斯状况,你们四人速速去办两件事。第一件,新颁军令,军中不得有畏敌怯战、固守不出之言论,违令者,以惑乱军心之罪论处,杀无赦。第二件,易置军吏,凡是不支持攻战的军官,上至都尉、下至伍长,一律撤职,暂为兵卒,原职位由期望攻战的次一级下属升任。” 这一席话说讫,贾亶、朱呈、季攸三人均显兴奋,呼道:“好也!就该这样子!” 冯亭却面露愁色,道:“新颁军令倒不难,但易置军吏一事涉及人员众多,恐怕不易办理。马服君一定要如此吗?” 赵括道:“势在必行,不得不办。与秦贼交锋,我军的勇气和决心极为重要,因此军官之中绝不能有战意松弛者。唯有战意坚定的军官,才能带领下属奋战到底,我军战力则强,反之,若军官不欲进攻,便不会在战斗中尽心指挥下属,我军战力则弱。” 冯亭点头认同赵括的见解,但依然惴惴不安,道:“升职的将士固然是高兴的,但被撤职的军官们必定不快,万一他们坚决不服从调度、愤而造乱,后果真不堪设想也!” 赵括微笑道:“你们得先和他们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职位变更仅是战时权宜,只要此战我军获胜,凯旋之日,大家皆会领到朝廷的封赏,届时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因此不必介意此刻的职位高低。如华阳君先前所言,我军的军官们人人素养优秀,又岂是不明事理的褊浅之辈?倘真有听不懂道理的人,也只是少数,按照军法处治了也就是了。” 冯亭听赵括说得头头是道,他没法反驳,便作揖应诺。 遂尔,冯亭、贾亶、朱呈、季攸四人执了信符,走遍各营施行赵括的指令。 冯亭始终为易置军吏一事担忧。 四十五万人的庞大军队,本该以稳定为上,若忽然发生大众职务变动,难保不会造成混乱。 但事实又出乎了冯亭的预料。 赵军此番易置军吏竟是风平浪静、井然有序! 那些升了职的军士尽皆欣喜,无比感激赵括的提携之恩,自不必说。而降了职的军士们也并未不快,只因赵括素日在国民心中具有崇高的名望,而且此次对于职位升降也给出了教人信服的理由,故无人怀持异议。 不到两天,赵军军吏已然易置完毕,新军令也在全营贯彻。 赵括又亲自来到骑兵营视察。 因骑兵乃贵重兵种,又因上党境内地形崎岖、不适于骑兵大举作战,是以赵军的四十五万兵马中大部分是步卒,铁骑只占了不足两成。 赵括在贾亶、朱呈的协助下精挑细选了五千名骑手,组成一支铁骑兵团,取名“风雷骑”。赵括道:“风雷骑,直属本帅,开战时跟随本帅冲锋。” 这五千名骑手听闻此言,个个眼放精光、血脉偾张、激动得难以形容!赵括是大军主帅,是尊贵的赵国王室宗亲,更是享誉天下的英杰,年轻的骑手们能有机会事奉于这般人物近旁,无疑是莫大的荣耀,齐声高喊道:“属下誓死追随马服君!” 次日晌午,赵括召集三军誓师。数十万将士披战甲、手执兵刃,依序在广场上列成整齐的巨大方阵,旌旗高飘,遮云蔽日。 赵括英姿挺拔的屹立在点将台上,左手紧握诸犍剑的剑柄,朗声道:“我军于长平坚守久矣,养精蓄锐足矣!今我为新帅,将领诸位出垒攻战!秦贼虽凶,战局虽险,然我等赵国壮士有何惧哉?以我等铁骨热血,奋勇直前,驱除秦贼,保境安民,扬我国威,此悉英雄壮举、丈夫伟业!赵国隆恩浩荡,绝不辜负诸位一腔忠肝义胆,凡杀敌立功者,来日凯旋,皆有封赏,光宗耀祖,惠及家眷!” 话音甫落,余声犹在回荡,各级军官立刻领着部属响应,全军上下振臂高呼:“奋勇直前!驱除秦贼!”阵势隆盛,如火如荼! 赵军的大部分将士早就盼着出垒与秦军血战,他们皆是青壮,血气方刚,上党之战起初战败、之后又退守,他们心底都憋着一股怒火,恨不得能痛痛快快打一场翻身仗、扬眉吐气,但廉颇坚持防守,他们也无可奈何。而赵军将士们背井离乡两年之久,当然也免不了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儿,若军队一味防守,战争便迟迟无法完结,他们的还乡之日自然亦是遥遥无期,这就愈加激化了他们对坚守战术的不满,即使是那些认同廉颇战术的军官和胆怯的士卒,实也思乡情切。 如今赵括取代廉颇挂帅,所行诸事大有锐意进取之风,恰是合了将士们速战速决、早日回乡的心意。赵括这篇誓师的话语在激励将士争相建功之余,又提及“光宗耀祖、惠及家眷”,深深触动了将士们的亲情,令将士们备感振奋鼓舞。 至此,赵军的气象已从昔日的隐忍沉闷完全改变成了雄壮慷慨,仿佛一根铁杵被迅速打磨成了一枝尖芒雪亮、即将离弦的巨箭,一朝发射,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冯亭见赵军的士气比两年前初战时更高昂,心中委实佩服赵括的治军之才。 秦军这边,王龁获悉赵军易帅,连忙与司马梗、王陵商议备战,欲过丹水施袭。 而潜伏在邯郸的秦国谍者也披星戴月的赶回咸阳,把赵军易帅、转守为攻的消息禀报给秦王嬴稷。 嬴稷龙颜大悦,在王座上朗声笑道:“赵军终于要出击了,我军大胜指日可待!” 白起却隐隐皱着剑眉。 他心里当然认为赵军易帅出击是一件利事,但赵军的新帅偏偏是赵括,这就让他十分苦恼了。“婷婷若知此变,定要忧心难过,我又不好瞒着婷婷,这可怎么办……” 愁思片刻,他向秦王嬴稷作了个揖,道:“大王,微臣有一请求。恳请大王谕示我军,倘使我军在战场生擒赵括,暂勿斩杀,且则将他押回咸阳。赵括乃是赵王宗亲,大秦异日或可利用他的性命辖制赵王。” 嬴稷了解白起的为人,白起对敌将一贯没有宽饶之心,现下之所以破例给赵括求情,全是为了婷婷。嬴稷自己实也不忍婷婷悲伤,是故,既然白起已请愿,又言之成理,嬴稷便顺势应允:“善,寡人赞同白卿家之议。”当下书写一封谕旨,令飞马送至上党军营、交给王龁。 且说唐夫人过世后,秦王宫中夫人位空缺,嬴稷遂将希儿由美人升为夫人。 嬴稷的元配王后叶阳后早逝,其后数十年,嬴稷因种种缘故,再未另立新后。现今希儿是后宫唯一的一位夫人,位分最高,虽无王后之名,却俨然便是后宫之主。 希儿性格温婉,倒也没因此骄矜自傲,与诸嫔妃公主、宗亲女眷、臣僚妻女仍是平和共处,深得人心。 这天上午,华阳夫人芈婧、襄国公主嬴珩一同来蒹葭殿拜望希儿,问安用茶毕,希儿领着两人至一间偏厅,原来婷婷正在厅中做针黹。 婷婷见到芈婧和嬴珩,忙起身见礼。 芈婧笑吟吟的道:“美人小姐姐,你上回送了我一个‘蜻蜓结’,我越看越别致,也想学着编哩!可巧我们今天都在希夫人这儿,你能拨冗教一教我吗?” 婷婷莞尔道:“当然可以。” 希儿叫小鹃、小葵取来彩绳和配珠,婷婷先将编结的手法教给芈婧,旁边的嬴珩瞧着“蜻蜓结”可爱,也要学,于是婷婷又教嬴珩。 教完两人,婷婷继续埋首做针黹。 希儿递来一杯红枣茶,含笑问道:“小仙女,这衣服快做好了吧?” 婷婷点首道:“恩,这只袖管边缘再加个十来针,就好了。” 希儿道:“你也是辛苦了,这衣服你做了有半个月了吧?” 婷婷笑道:“的确是用了半个月,不过我不觉着辛苦。” 芈婧抬头仔细看了眼婷婷手里的衣服,见是一身男子穿的直裾,深红底色,绀青衣襟与袖边,袖管上用靛蓝丝线绣出威武的云纹猛虎图案。“美人小姐姐的手工可真了得!这般精美的刺绣,我华阳宫里最老练的绣工都做不来呢!”芈婧由衷赞叹道。 婷婷雪颊微红,谦虚道:“华阳夫人过誉了。” 嬴珩笑道:“这是给武安君做的衣服吗?不过我看这红配蓝的颜色,倒不像是我们大秦君臣素日喜欢的。” 芈婧笑着对嬴珩道:“我猜啊,这身衣服是美人小姐姐做给她的宝贝徒弟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64 首页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