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梗和王陵听闻此言,均心中一震,两双眼睛直瞪瞪注视着王龁。 三位秦将,同时想着同一件事。 是晚,赵军营寨喜气洋洋,各部将士皆聚在帐外,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把酒欢呼、引吭高歌。 出征两年,赵军饱受秦军欺压,直至今日一战杀得秦军败退,总算扬眉吐气,其忻其乐,可想而知。 赵括也不严加约束众人,只嘱咐军官监督,勿使士卒纵饮致醉。他自己敬了众将士一碗酒,感谢大家出力,众将士至诚高呼:“马服君战神,攻无不克,天下无敌!吾等誓死追随马服君!” 赵括胸中豪气激荡,却到底没太得意,又说了几句鼓舞之言,就返入大帐中书写战报,冯亭跟在旁边侍候。 白天的激战中,赵军阵亡一万。赵括将作战和伤亡情况都如实写在战报中,并请求赵王赏赐有功勇士、抚恤烈士家属,然后写了对战势的评估,最后征询赵王下一步的指示,言语详细,条分缕析,措辞恭谨。 因冯亭是前辈,赵括写完战报后让他看了一看文法。 “马服君的文法可比下官高得多了。”冯亭笑道,“不过下官有一事不甚明白,我军士气正高,按理就该乘胜追击,趁势攻打秦军营地,这又何必再请示大王?兵法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赵括道:“这次的战事关系重大,牵涉国本,我不可独断独行。而且身为人臣者,也万万不能对君上失了敬意。” 冯亭轻轻颔首,道:“马服君年纪不大,却深谙为臣之道也。” 赵括微笑,双手卷好帛书,装入布囊,交给信使。 信使接令出帐,骑上一匹快马,连夜奔赴邯郸。 冯亭也起身拱手,道:“马服君今日辛苦了,还请好生歇息,下官告退。” 赵括点一点头,冯亭复施一礼,健步走出大帐。 帐中已无别人,赵括俊面稍仰,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站起身,走到一只盛满清水的铜盆旁边,脱去铠甲和衣袍,用绢布沾了水,擦净脸上、身上的汗渍污垢。 随后,他换上一套汗衣长裤,再披上一身绛红底色、点缀靛蓝螭纹的锦袍,安安稳稳的躺到床上就寝。 他没有穿着这身锦袍去冲锋陷阵,因为这身锦袍是他的珍视之物。 珍视之物,不可受损。 作者有话要说: 这场战斗是我编的,史籍无记载哦~
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对策 赵军信使抵达邯郸,进宫向赵王奏禀军情,曰:“马服君于金门镇大破秦军,歼敌三万,秦军退守丹水西。” 大殿中的赵国君臣俱是欣喜若狂,赵王赵丹自王座上蹦起,眉飞色舞的欢笑道:“马服君果真不负众望,不负寡人信赖!” 群臣齐齐下跪叩拜,道:“恭贺大王!” 赵丹广袖一拂,朗声道:“众卿家平身!我军打了胜仗,乃国之大喜,众卿家与寡人同沐荣耀!”说话时满面红光、情绪激动,乃至难以自持雍容。 他心中的理想,是要立下不世勋业、远迈先辈。而今赵军在长平力克秦军,其威势似已与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执政时期不相上下,若赵军能再接再厉、再战再胜,他诚然很快就可如愿以偿! 当一个人觉得理想已近在眼前时,往往会全身亢奋。这种亢奋十分激烈,仿佛会燃烧、会爆炸、会令人疯狂! 赵丹此刻便是沉浸在这样的亢奋中,脑海、胸腔之内热气冲荡,心神无论如何都没法平静下来。所幸他尚未疯狂,只是忍不住扬眉咧嘴的笑而已。 那信使双手奉上赵括的战报,宦者令下去接了,呈给赵丹。 赵丹细细阅览,连连点头称赞:“好,好,不愧是括兄,不仅打仗打得好,这战报也写得甚好!”阅罢,将帛书又交于宦者令,道:“给蔺卿家瞧瞧。” 宦者令将战报拿给蔺相如,蔺相如遵旨默览。 赵丹两手叉在腰间,笑道:“蔺卿家可得瞧仔细些,回头再跟廉颇讲解讲解,告诉他该怎样当一个破敌制胜的统帅,又该怎样当一个恭谨贤良的人臣!” 蔺相如听了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的叹一口气,礼揖道:“谨诺。” 赵丹又让宦者令将战报给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上卿虞信等人传阅,道:“马服君在战报中询求寡人指示,寡人认为我军应乘胜追击,至丹水西驱逐秦贼,众卿家意下如何?” 虞信道:“大王,微臣愚见,我军既已战胜秦军一回,不妨趁势与秦王谈判。如能劝服秦王止戈撤兵,双方议和,避免再度厮杀流血,那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赵丹傲然道:“眼下乃是我军得势,就算要议和,也该由秦王那边先提出来,岂能又是我们赵国送上门去?倒像是我们又去向秦王求和了!” 赵胜笑着对虞信道:“虞大人,今时今日,我军在上党大有必胜之算,待得顺利驱逐秦贼,全占上党,赵国定将威震华夏,届时号令诸侯反秦,诸侯必附,赵国也将成为诸侯联盟的盟主。所以此战是我们赵国扬威天下的良机,也是赵国主持合纵灭秦的契机,我们万万不能错失了!” 赵丹道:“胜叔父言之有理!魏、韩、楚、燕、齐五国总不肯协助我们赵国,只怕也是不知我们的强势,又质疑我们反秦的决心。我们便要彻底打赢这场仗,令列国心服口服、归附效顺!” 虞信躬身一揖,神情凝重的道:“大王,与秦贼争战,始终是凶险万分之事,还请慎思慎行!” 蔺相如这时也抬头说道:“微臣也请大王三思!” 赵丹昂首挺胸,毫无惧意,笑道:“两位卿家需对马服君、对赵军抱持信心哉!” 虞信和蔺相如见君上主意坚决,也就不能再多言了。 赵胜向赵丹拱手道:“大王,我们虽要与秦贼再战,但正如虞大人所言,还须‘慎思慎行’。” 赵丹疑惑道:“此话怎讲?” 赵胜道:“微臣猜测,秦贼此次战败后,秦王应会对军队有所增援调度,我们得派人前去查探一番。若仅是寻常的增兵,倒也不足为虑,微臣怕的是秦王遣武安君白起赴战地督师,那样一来,我军真就不宜冒险攻战了。” 赵丹听闻“武安君白起”这五个字,先前火热的亢奋劲儿顿时凉了大半,恍如有一盆冰水当头泼下。 建功立业,是他所欲,但挚友的生命安全,他亦珍重。 “虽然括兄说过他不畏忌任何敌人,但我又岂能真的让他去和杀星决战……” 赵丹思绪沉重,缓缓坐回王座,双眉拢紧,道:“确实得去查探。原先寡人已指派过谍者入秦,这次再派些人去,也无不可。” 赵胜道:“微臣府中有可靠的人选,愿为大王效劳。” 赵丹的眉毛犹然皱着,道:“谍者往返总要一段时日,倘秦王并不易帅,而我军却因等待敌情耽误了战机,是否会对我军不利?” 平阳君赵豹道:“我军要渡丹水作战,大队人马出行,原是需要部署多日的,在此期间,只要谍者行动迅速,定能探得敌情而回,不会耽误战机。” 赵丹心绪稍宽,微笑道:“如此便好。” 赵胜笑道:“这段时日里,大王也可再向阿括和将士们提供一些支助。微臣今天进宫前,看到全城百姓都为军队打了胜仗而欢喜,纷纷要捐粮捐肉、支持战事,这些物资的集结和运输,还需大王下旨安排。” 赵丹愉悦的点一点头,道:“善,寡人一定分派妥当,尽力帮助括兄!” 遂尔,赵国君臣从速行事。除了派遣谍者、集运辎重等事,赵丹也依着赵括写在战报中的请求,嘉奖立功兵将、抚恤烈士家属。赵括命军吏仔细整理了立功兵将与阵亡烈士的名册,这趟也让信使一并带回邯郸、交给君上。赵国官民对赵括的崇仰爱戴之情更胜以往。 * 且说秦军信使也匆匆赶回都城呈交战报。 其时正是午后,秦王嬴稷和相国张禄在高乾殿对弈。信使在殿外将战报交给蔡牧,蔡牧先让信使退下,随后进殿上呈嬴稷。 嬴稷寓目毕,脸色铁青,双手把帛书掷于棋盘上,弹起两枚棋子,“啪嗒啪嗒”滚落在地。
张禄和蔡牧陡见此状,两人心中皆道不妙,忙伏地叩首:“大王息怒!” 嬴稷神情阴郁,目光如刀尖般锋锐的盯着张禄,道:“赵括率军出垒,于金门镇大败我军,我军损兵三万,主帅负伤,不得已向寡人求援。张禄先生,你果然替赵王挑选了一名智勇双全的杰出帅才啊!” 张禄惊骇得说不出话,心口怦怦急跳,手脚瑟瑟发抖。他本以为赵括纵有兵略胆识,却毕竟不及王龁那等宿将能征惯战,赵括率军出垒,王龁必可取胜,岂料赵括居然打赢了王龁、还使秦军损失了三万兵卒!这一步“唆敌易帅”之棋,他难道当真走错了? 张禄勉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快速措辞,道:“大王,赵括原是赵王属意的将帅,又确实有能耐,即便没有微臣推波助澜,赵王迟早也会启用他。眼下我军一战失利,虽有损兵,却未失势,而赵军一战获胜,士气上涨,必将坚定不移的支持攻战,这般景况,总比廉颇死守不出要好。” 嬴稷沉声道:“当初我等希望赵军出垒,是因为我军在野战交锋中有十足的把握战胜赵军。可现在,却是赵军在野战中战胜了我军!” 张禄深吸了口气,道:“赵军此番能在野战中取胜,只因他们有了一位杰出的主帅,若我军有一位更杰出的主帅,定能重占上风!” 嬴稷冷冷一笑,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军也得更换主帅。那么寡人该派谁去挂帅?” 张禄低头踟蹰片刻,道:“为保我军再无败绩,唯有让天下最杰出的名将,武安君白起,赴上党挂帅!” 嬴稷沉默,双目凶狠的瞪视张禄。 张禄瞥了眼嬴稷的脸色,吓得立刻又俯下身、叩下首,道:“大王,微臣知道您有心提拔其他将官,然而事到如今,大秦恐怕只有武安君能打赢这场恶战,全天下也恐怕只有武安君能制伏赵括!请大王以上党去留为重、以大秦霸业为重,令武安君挂帅!” 嬴稷双手握拳,口中喃喃咀嚼着这几个字:“上党去留,大秦霸业……” 张禄略微抬起身,面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说道:“大王,广举贤才、分承荣禄,来日有的是机会,微臣必定倾尽才智,为大王筹谋良策。” 嬴稷冷冷的道:“这也罢了,可武安君夫人怎么办?难道要小仙女亲自去和她徒弟相斗吗!” 张禄面色突变黯然,又低头踟蹰了一会儿,语气苦涩的说道:“此事虽然听上去残忍,却未必是坏事。由武安君夫人亲自上阵,生擒赵括应是十拿九稳的,何况武安君深爱娇妻、且兵略卓越,也决计有法子帮助武安君夫人。如此一来,我们既可战胜赵军、夺回上党,又可保住赵括那厮的性命、教武安君夫人舒心,岂非两全其美乎?”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64 首页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