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者令开启车门,赵丹走出一步,抬臂道:“免礼平身。”这句说完,他笑眯眯望着赵括道:“马服君与寡人同乘。” 赵括推辞道:“微臣不敢。” 赵丹笑道:“马服君切勿拘礼,寡人正有要紧之事与你计议。” 赵括听闻此言,方健步走至辂车之下,复施一礼,抬足登车。 赵丹携起赵括一手,带他进车厢。其时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亦在车厢内,赵括和两人见礼毕,端严落座。 外头的冯亭骑上一匹黄膘骏马,引领车队驶向大帐。沿途将士军吏人人挺背伫立,待辂车经过,渐次低首行礼。 赵豹慨然笑道:“将士们似比往昔更为精神抖擞啊!” 赵胜道:“打了胜仗,大家当然士气高涨、信心倍增!” 赵丹握着赵括之手,脸上满是喜悦之色,道:“这是括兄领兵有方之功!” 赵括谦笑道:“此乃全军之功、国家之功,微臣之绵力不足一提。” 赵丹道:“哎,括兄不必这般自谦。国家和军队再如何强盛,倘使让才智不济又恇怯不前的凡庸之辈挂帅领兵,我军也是取不到胜果的。”这话显是在讥讽廉颇。 赵括长眉微搐,缄默不言。 赵丹继续说道:“括兄,我军须得再接再厉,冲过丹水,把秦贼驱逐干净!寡人已着人打探清楚了,秦王只派了一个叫张唐的武将领一万兵马支援长平,未派白起上阵。秦王自己在离宫养病,把白起和你师父留在身傍护驾,所以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去打王龁!” 赵括静静的听着,蓦然心底一动,好像一潭止水忽被轻风吹起波纹。 “秦王的病可千万别是那些会传染的恶疾,千万别连累我师父……” 但这丝愁绪仅盘桓了一瞬,赵括很快回过神,向赵丹询问道:“那魏国可会襄助秦贼?倘若魏国借道给秦贼,秦贼恐会奇袭我军后方。” 赵胜笑道:“阿括不用担心,我新近出使了魏国,魏王虽不肯协助我们赵国,但也不会去帮衬秦贼。我猜他是要坐山观虎斗,只等我们与秦国两败俱伤。” 赵丹冷笑道:“哼,寡人便要魏圉那厮瞧瞧,这场大战的终局必是秦贼惨败,我们赵国定将大获全胜、威震海内!”说话之间,他将赵括的手握得更紧,两眼的精光灼灼如火炬,道:“括兄想要从晋阳调一支偏师突袭秦营,寡人已为此下了谕令。括兄的部署周密如斯,我军一定会赢!” 赵括郑重的点一点头,道:“多谢大王。微臣定当竭力而为,以期不负君恩、不负袍泽、不负家邦!” 赵丹激动的张臂拥抱住赵括,朗声道:“寡人相信括兄!括兄必定能助寡人成就大业!”
辂车在大帐前停稳,赵括请君上入帐歇息。冯亭指挥一队士卒在大帐旁边搭起一座王帐。 贾亶、朱呈、季攸三人将新增的一万精兵分编入各营。带领一万精兵前来的军官是一名都尉,叫郑臧,是赵括的表兄,平日与贾亶、朱呈、季攸也是熟识的。 待全军吃过午饭,众将士齐至广场集结列队。 赵王赵丹亲自登上点将台观师,见数十万将士军容俨然、气势如虹,他浑身热血澎湃、内心兴奋无极,恍惚自己又乘上了神龙、朝着九霄云巅急遽腾飞! 而对将士们来说,国君能亲临战地慰问三军,乃是最隆重的鼓舞,因此人人振奋非常,心中充满了无上的荣誉之感,斗志愈发高昂。 只听赵丹高声道:“金门镇一役,我军得胜,凡杀敌立功者,寡人皆予进爵赏金之奖!今日寡人已将进爵文书悉数带至,而黄金沉重,不便携带,只送往诸位壮士家中,令诸位的家眷同沐荣光!” 话音一落,参加金门镇之战的九万将士齐齐上前一步,跪下叩首道:“谢大王隆恩!” 赵丹粲然道:“诸位平身!” 九万将士又齐齐的站起。 赵丹抬头挺胸,慷慨激昂的道:“今次未得封赏的壮士无需心羡,只要大家跟随马服君,奋勇出力,杀秦贼、保疆土,来日建功,寡人定然论功行赏,绝不亏负大家的血汗辛劳!” 这句话说完,广场上数十万将士立即振臂高呼:“杀秦贼!保疆土!杀秦贼!保疆土!”声响如雷,震天动地。 赵丹十分满意、十分得意,侧首望向侍立一旁的赵括。 赵括疏朗的眼眸中凝聚着坚毅的光芒,英气勃勃的抱拳一揖。 当晚,赵丹在王帐中设宴,与赵括、赵胜、赵豹、冯亭共饮。 赵括和冯亭因肩负军务,不可醉酒误事,两人只喝了一杯酒表达敬意,之后换上茶水,以茶代酒。赵丹大赞两人恪尽职守。 待赵丹喝得微醺,他坐到赵括旁边,搂着赵括的肩膀道:“括兄,寡人知道,你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志愿,便是成为赵国的武安君!你既有宏愿,寡人就定要助你遂愿!等你这趟大胜而归,寡人便将你的封号由马服君改为武安君!那马服君的封号,可给你的胞弟承袭。君无戏言!” 赵括谦恭的一笑,道:“微臣感谢大王美意。微臣必将竭尽所能,使自己堪配‘武安君’之号。”他虽对“武安君”的荣称仍怀有憧憬,但心境已较从前淡泊了许多。 他所崇仰的白起、所敬爱的婷婷,都是心境淡泊之人。 赵丹、赵胜、赵豹在营地歇宿了一晚,第二天上午返回邯郸。 阳光之下,黄土官道沙尘迤飏,为离别平添了几分凄迷萧索之意。 赵丹依依不舍的望着赵括,恳挚的道:“括兄珍重,寡人在邯郸等你班师回朝!” 赵括双手抱拳,庄严礼揖。 赵丹怔怔的出了会儿神,转身登上辂车。 赵胜、赵豹笑呵呵的来同赵括道别,随后也走上辂车,陪在君王左右。 车轮驶动,大队启行。 赵丹忽觉双眼不适,酸酸痒痒的要溢出泪水。 “许是方才有沙子落进眼睛里了。”赵丹自言自语,伸手揉擦眼角。 他打开车窗,探出头颈,想再看一看赵括。 但车队已然距营地很远,他视野中的赵括,仅是一袭微小的、模糊不清的影子。
第178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秦营 白起探察完道路,便让车队驶往驻扎于老马岭的秦军大营。 这日午后,车队在途中遇到张唐率领的那一万援军。援军见官道边突然冒出一支貌似运送货物的小车队,恐来者不善,立刻持械戒备。 张唐亲自驱马上前盘查,离得近了,一眼认出驾驶马车的车夫之一是司马靳,连忙滚鞍下马,简单问询几句之后,毕恭毕敬的朝马车行参:“末将张唐,参见武安君!” 车厢的门窗皆未开启,只有白起冷峻威严的语声凛凛传出:“你们行军顺利么?” 张唐慌得背脊发凉,低头回答道:“回武安君,我等行军过于缓慢了!武安君已探路完毕,我等却还没抵达大营!末将办事不力、贻误军机,甘领武安君责罚!” 白起道:“你们行军不算慢,无妨,继续前行。”虽是宽仁之词,语气中的冷峻威严却丝毫不减,一如既往。 张唐应诺,心弦仍紧绷着,反身骑上骏马,引领白起的车队并入援军队伍中。 秦军将士站得远,没能听见适才的对话,但目睹张唐如此恭谨的行为,皆猜到这支车队绝非寻常的货车队,马车中的人想必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过秦军素来纪律森严,因此众人虽心下纳罕,却绝无一人胆敢出言议论。整支队伍在轮蹄声、脚步声、兵甲碰击声之中,肃然前进。 马车车厢内,白起揉着怀里的婷婷,笑容满面的道:“此次探路又顺利又迅速,当真出乎我的预期,这实在是多亏了婷婷!” 婷婷莞尔道:“能帮到老白,我也很高兴。” 白起心里美滋滋的,双臂将婷婷的娇躯抱得更紧。 至日西时分,队伍到达秦军大营外。 司马梗、王陵出来和张唐接洽,张唐与两人叙述了各项事宜,随后转身指向白起乘坐的马车。司马梗、王陵登即笑逐颜开,司马梗不禁和坐在车厢前的胞弟远远的招手示意。 援军入驻营地,王陵与张唐调度众人安顿。白起的车队驶向王龁的主帅大帐,司马梗先进帐中通知,王龁闻讯后疾奔出大帐,冲至马车下相迎。 白起挽着婷婷走出车厢,王龁一张脸笑开了花,刚要喊“起哥、嫂子”,白起抬手令他敛声,道:“莫声张。” 婷婷小声笑道:“老白,你来到了这里,即使扮作平民模样,大家也一样识得你。秦军将士岂有不认得大秦武安君的?” 白起向婷婷笑道:“将士们认得我并不打紧,但绝不能声张,否则话头传来传去,就有可能给敌军获悉了。” 王龁道:“起哥放心,我一接到大王的密旨,便下令全军不得议论长官之事,违令者斩,所以军中无人敢多嘴滋祸。” 白起点一点头。 王龁将白起夫妇请进大帐,道:“我早知起哥和嫂子要来,已将大帐收拾整洁了,你们今天就可住在这儿。” 白起道:“不用着急。目下秦军的主帅依然是你,你不可不居大帐。我和婷婷另找个地方住。” 王龁摇手道:“不成不成!军阶不同、尊卑有别,我不能对起哥和嫂子不敬!” 白起道:“战事为重,勿因繁文缛节而误了部署。” 这句话诚然是一道军令,冰冷肃穆、不可违逆。王龁不敢再持异议,只得吩咐士卒在主帅大帐旁又搭建了一座营帐。 王龁给白起夫妇斟了两杯清水解渴,婷婷道了谢,蹙眉问道:“王大哥,我听说你受伤了,伤得重吗?现下可大好了吗?” 王龁咧嘴哈哈一笑,右臂当空抡了两圈,洒然道:“皮肉伤罢了,已差不多痊愈了,多谢嫂子记挂着!” 婷婷道:“那就好。”雪白的脸庞稍稍垂下,唇间轻吐一缕叹息。 王龁也跟着叹了口气,两手叉腰,表情怨恼的道:“那臭小子赵括还真不是等闲之辈!武功高、体力好,不愧是嫂子教出来的高徒!治军振旅、排兵布阵也有两下子,赵军到了他手里可算是脱胎换骨了,一战竟使我军损兵三万!” 婷婷咬一咬嘴唇,低声说道:“如果我没当阿括的师父、没教他武功,或许他就不会令我军损失这么多弟兄,或许如今的局面也会不同……” 白起右手在婷婷肩峰缓缓抚摩,温柔安慰道:“婷婷莫要多想。纵然你不传授赵括武艺,赵国难道没其他人教他了?他父亲赵奢,还有廉颇、乐毅这些武将,他们虽不及你武艺神妙,但也算得上是高手,他们都能教导赵括习武。赵括素有披甲挂帅、为国征战的志向,且资质不凡,成就军功本属理所应当,非你一人可以左右。” 王龁也连忙说道:“是啊,嫂子切勿自咎,这绝不是嫂子的过错!唉,全怪我兵略不精、武艺不强,镇不住赵括,不然也无需劳动起哥和嫂子远赴战地了!”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64 首页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