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真信了,于是也不再客气,只能对安荣执了执手,诚恳道:“既如此,只能失陪了,安兄记得回家吃饭,夜里也在窑洞休息,不必再赶去城里。” 安荣听到“回家吃饭”四个字,心底生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暖意,便顶着李曜黑沉的目光,微笑地应下。 这边,叶凡拉着李曜,一路直奔李家庄园。 今日休沐,莫先生原本正在自己的小院里喝着桂花酒,赏着面果花,手里还拿着一卷古韵十足的竹简,是真正的战国旧物,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冷不丁听到李曜找他,莫先生以为有何大事,连忙漱去口中的酒味,又换了衣裳,急匆匆赶到阁楼。 空荡荡的阁楼上除了李曜,还有一个唇红齿白的小少年,正是他一心想要结交的那个。 莫先生心头一喜,暗自想着,侯爷终于想通了,不由地有几分激动。 谁知,叶凡比他还激动,此外还有些紧张,“先生,我家二小惯爱调皮,您多担待,他哪里有不对的您尽管告诉我,我教训他。” 莫先生:…… 这是唱得哪一出? “就是……能不能别让他退学,就我姐那脾气,八成得把他屁股打烂了。”叶凡搓了搓手,表情十分不好意思。 莫先生:…… 等等,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李曜轻咳一声,给他使了个眼色。 “哦,二小呀!”学堂里孩子那么多,排行老二的不下十个……讲真,他根本分不清叶凡说的是哪个。 这大概是莫先生此生最机智的时刻,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正想跟小郎君说呢,那小子近来可不大好学。” “是是是,让您费心了。”叶凡点头哈腰地赔着不是。 李曜看到少年这个模样,心里老大不舒服,清清淡淡地说:“行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莫先生去忙罢。” 莫先生:…… 叶凡:……
第68章 【又是一桩烂姻缘】 另一边, 安荣把一干随从打发去了大宁县城,自己出了叶家窑洞, 信步走着, 穿过谷地,到了北边的葡萄园。 远远地便看到一梯梯低矮的葡萄架, 架上爬满了青中带黄的葡萄藤, 还有一串串青的紫的圆葡萄。 孩子们仗着身量小,灵活地在梯田里上上下下地跑, 经验老道地说着“这串熟了”、“那串还酸”。 间或几名穿着布衣的妇人,手里握着小巧的剪刀, 将一串串紫色的葡萄剪下来, 放到腰间的小筐中。 安荣走近, 原想上山去看看。不料,方才还坐在草垛旁状似悠闲的汉子,此时突然跳起来, 将他拦下。 “此处谢绝游赏,郎君请往他处。” 安荣一愣, 这才发现,不止是他,旁边已经有不少人被拦下了,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穿得很好,一看就不是当地的村民。 有个年轻的郎君,笑呵呵地给他透露情况,“这些可都是长安侯家的部曲, 别想着混过去,不好使。” 安荣打眼一瞅,见拦路那人虽穿着寻常衣裳,腰间却挂着“李”字木牌。草垛那边还坐着几个,看似懒散,实则身强体壮,必定是练家子。 他淡淡一笑,并不强求,打算选个视野好的地方,远远看着也别有一番意趣。 这样想着,安荣便要往旁边走。 这时,于二郎从梯田那边跑过来,冲着李家部曲执了执手,陪笑道:“这位是我家小郎君的客人,还望官爷通融一二。” 他之所以这般客气,是因为葡萄园东边就是北山校场,是以,李曜才派了部曲守在这里。 “既是叶小郎君的客人,我等自是不必拦。”那人冲于二郎笑笑,又向安荣抱了抱拳,“多有得罪,郎君勿怪。” 安荣执手回礼,面上带着浅笑,心内却暗自感慨——难怪李家军战无不胜,单是这小小的守园之兵都如此知进退,可见李曜驭下之能。 他随着于二郎往园中走,忍不住回头去看,只见一个身量瘦小的孩童抱着箩筐,端着满满一筐葡萄送给部曲们吃。 刚刚还严肃异常的汉子,此时亲昵地摸了摸孩童的发顶,小孩也咧开嘴,弯着眼睛笑起来。 偶有村民过去讨水喝,部曲们虽不过分热络,却也是好言好语,可见彼此相处十分融洽。 安荣暗自摇了摇头,可叹他父亲看不透,偏要同李家为敌,哪里比得?
于二郎边走边同他搭话,“郎君怎生独自来了这里?我家小郎……” “凡凡被长安侯叫去,想来是有急事。”安荣笑着回了一句,转而问道,“这些葡萄摘了是要卖么?” 于二郎点点头,“原是要酿酒,只是第一年种下,果子长得不多,品质也不好,小郎便说不如定个低价,卖与那些远来的贵客。” 于二郎把话说得漂亮,实际上,叶凡的原话是:“反正烂了也是烂了,那些人有的是钱,他们要想买干脆就卖给他们。” 叶凡没有考虑自家吃,是因为酿酒的葡萄和寻常的食用果不同,皮厚肉少,甜度和酸度都很高,至少以他的标准来看,并不好吃。 小锤子送完了葡萄,刚好经过这边,自豪地说:“小郎说了,这些果子由我们摘,卖的钱交给村长阿公,大人们一分不使,全都留着给我们买笔墨!” 安荣笑笑,赞道:“凡凡高义。” 小锤子听不懂,约摸知道是夸自家小郎君的话,顿时觉得安荣也是好人,于是笑嘻嘻地塞给他一小串葡萄,还神秘兮兮地说:“别人都不给吃哦!” 安荣看着手上那串稀稀落落,青中带白的葡萄粒,眼中含着笑,郑重地道了谢。 ——果然是好人呀,要跟阿娘说,晚饭蒸甜窝窝给他吃! 小锤子转着这样的小心思,又跑到梯田上,跟小伙伴们一起摘葡萄去了。 安荣看着架上的葡萄,一粒粒圆润饱满,带着糖霜,挨挨挤挤,密密实实,不由惊奇——这叫长得不多,品质不好? 两个村民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远远地便高声吆喝:“于二郎,快,再来几筐!” 于二郎愣了愣,“不是刚抬过去四筐么,这就卖完了?就算自个儿吃都没这么快吧!” “卖了,全卖了!”汉子喝了口水,满脸喜气,“你是不知道,那些城里的贵人一见,抢着要买,小郎君不是说先尝后买么,一听价钱,根本没人尝!” “刚好又摘了两筐,你们且先抬过去。” “这些可不够,待会儿我们还得再来两趟。” “十个铜板一串都有人买,可真有钱!”于二郎咂咂嘴,从怀里掏出册子,拿炭笔记下。 安荣听了这话,比他还惊讶——这么好的葡萄,只卖十个铜板?这要放在京城,十个铜板连一粒都买不到! 这话并不夸张,这个时代,葡萄的品种不像后世那么多,能在中原地区种植的更是少之又少,结出来的果子大多也酸酸涩涩,和叶凡这些星际的良种自然没法比。 这边,于二郎拿起一串葡萄,往旁边的水渠里洗了洗,方才递给安荣,“您尝尝。” “多谢。”安荣郑重地接到手里,摘下一颗细细口味。 唔,入口微酸,之后便是细细绵绵的甜,尤其是咬破厚实的皮之后,里面的果肉比蜜饯都甜。 这样的好物,恐怕就连京中那位都没有吃过。 面果树、葡萄园、金针菇……叶家小郎,还能带来多少惊喜? 以及,惊喜之后的…… 安荣垂下眼睑,遮住眼底的惊愕,还有担忧。 一声清亮的童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阿姐,你看,这里有一串大的!” 小娘子说得是官话,安荣不由抬头看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娘子,穿着藕荷色的衣裙,露出白皙的颈项,乌黑的长发被淡蓝的头巾包着,只露着顶上的螺髻,斜斜地插着一只白玉簪。 从安荣的角度只能看到娘子微微低着的侧脸,秋日的暖阳打在她身上,映着她温润的眸子,微扬的唇角,安荣不由想到了一句美好的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这是一句恭贺新娘的诗……安荣脑海中蓦地现出一个身影。 “啊——” “八娘!” 突如其来的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绪,安荣定睛一看,只见刚刚还踮着脚摘葡萄的小娘子不知怎么的竟滚下梯田。 他想也没想,当即踩着梯田迎了上去,稳稳地将小娘子接到臂弯。 “八娘!” 李二娘大惊失色,急急地跑下来。 即便心内焦急,她依旧没有失了体面,先是对着安荣行了礼,这才将八娘抱到怀中,背过身去,细细查看。 田中劳作的妇人们也纷纷围拢过来,关切地询问。 李家部曲也行动起来,告罪的告罪,报信的报信。 好在,安荣接得及时,八娘只是破了衣裳,并没有伤到一丝一毫。 村民们这才松了口气,陆陆续续回到田间。 李二娘恢复了镇定,打发了部曲们,继而把八娘放到地上,再次向安荣屈膝行礼。 “多谢郎君出手相救,敢问郎君尊姓大名,家兄定当登门道谢。” “举手之劳,娘子无需多礼。”安荣执手,回了半礼。 李二娘见他不愿意透露姓名,顿了顿,大胆地抬起头,想要记住他的长相,事后好同李曜去说。 只是,看清安荣面貌的那一刻,二娘不由怔住,“安——” 安荣讶异,“娘子识得我?” 李二娘咬着下唇,摇了摇头。 不,不是他。 可是,两个人长得如此像,又同样姓安,想来定有关系。 李二娘低下头,心如乱麻。 此时,安荣也想了许多。 娘子说的是官话,似乎还认得自己…… 他不由地想起了记忆中的惊鸿一瞥,没来得及细想,便脱口而出,“嫂嫂?” 李二娘一振,低声道:“郎君误会了,我与安家早已解除婚约。” 安荣反应过来,忙执起手,深深一揖,“敝人唐突,还望娘子勿怪。” 李二娘捏着锦帕,勉强定下心神,屈膝道:“郎君言重了。” 双双抬头,目光不期然对上。 李二娘慌忙移开,唇微微抿着,本应红润的面色此时微微泛白。 安荣看着她,不知怎么的,心下竟生出几分怜惜。 他已然肯定,眼前这位气质不俗的娘子就是李曜的妹妹,李家唯一的嫡女——李二娘。也是他的兄长,安王世子安槐曾经未过门的妻子。 当年,这桩亲事还是官家做的媒,安家下了大礼,李家也送了嫁妆,只差一顶花轿抬进门。 谁成想,天意弄人…… “阿姐,你怎样了?可曾伤到?” 远远的,一个面容俊美的郎君打马而来,焦急的神色并没有弱化他英挺的眉眼。 不知多少小娘子悄悄红了脸。 李三郎毫无所觉,马还没立稳,便飞身而下,急吼吼地冲到李二娘身边。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1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