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呢。”孟长庆颔首,“这事我知道了,你在她身边也好好照顾她,别让她做些傻事,我明日再过来。” 刚从慈德殿走出来的臻昭仪,刚刚别过容妃,由彩霓搀扶着走在回永和宫的路上。 “陛下那边怎么样?”臻昭仪问。 彩霓很是警惕,看了一眼离了有两丈远的宫人们,压低了声音道:“奴婢打听到,皇上这几日作息与平日并无二致,只是脸上少有笑意,孙贵他们几个在下面当差可是大气都不敢出,就连王总管都只能看着皇上的脸色行事。” 臻昭仪抱紧了手炉,偏过头看她:“那天呢,那天陛下可是问了苏允为什么会在文德殿?” 彩霓点头:“问了,孙贵那小徒弟也当场承认了,只说是看到皇上与大臣议事不敢打扰,就去请示过王公公,得到王公公的示下才敢这么做的。” 一直安静听着的臻昭仪眉头一皱,一把抓住彩霓的手,焦急地问:“陛下没有处罚那个传信的内侍?”得到了彩霓肯定的回答后,在彩霓一脸的不解中喃喃自语,“陛下怎么会不处罚他,怎么会?” 臻昭仪突然停下脚步,隔得有些远的宫人们也跟着停了下来,只见她笑着往后退了几步,彩霓忙扶住她,小声地提醒:“昭仪,小心人多嘴杂。” 可臻昭仪仿佛魔怔了般,她大笑一声,抓过彩霓的肩膀:“你瞧瞧,陛下可真是深情,他怕要是处罚了那个小内侍,就坐实了孟长瑾与外臣私通,真真是用心良苦啊!” 彩霓生怕被有心人听去,半哄着臻昭仪,加快脚步往永和宫走去,一面走还一面道:“这刘宝林可真是有些手腕,这件事她办得滴水不漏,这样的人怎么还只在一个宝林的位子上?”
第128章 指婚 在各种谣言的纷杂中,宫里也迎来失去了一个孩子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 前方灾情才缓下,太后和皇帝都不想铺上,这次元宵家宴就只是为了让宫里增添一些喜气,所以只喊了几个亲王及家眷,一家人在一起过个元宵节,乐呵乐呵。 女眷们知道太后喜欢小孩子,就把自家的孩子都带了过来,太后瞧见了格外欢喜,一个个给了赏赐,喜滋滋地坐在那儿看着孩子们嬉笑打闹。 太后身边缺了个知冷知热的戴秋苓,如今却换上体贴入微的刘宝林,只是刘宝林性子更娴静,太后瞧着也是喜欢,便常留着在身边说说话。 忠武侯苏谢的夫人还是景惠帝胞妹,朝阳公主,虽然英年早逝,如今的夫人是续弦,可与皇家也是沾亲带故。作为苏家长子,苏允自然也是在这次的宴席上。 他经常出入宫中,对自己和孟长瑾在文德殿上之事也有耳闻,只是他与孟长瑾即便有情,也没有做过什么逾矩之事,自然是不惧这些谣言的。如今担心的,倒是她,是否会为这些谣言所伤。 孟长瑾与孟长庆坐席是紧挨着的,她有些担心孟长庆的身子,好在殿内镇了四座高鼎暖炉,穿了厚夹袄坐在里面反而有些热。 碧溪和香芹替孟长瑾布着菜,安达则机警地看向刘宝林那处。 这四起的谣言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虽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是刘宝林,可偏巧是那天要孟长瑾替她去了文德殿,看似是巧合,可他从来不相信巧合,所有巧合归结到底都是人为。 刘宝林仿佛感觉到了安达的目光,与贺月岚说笑间看向了孟长瑾,她注意到孟长瑾身后站着的内侍,虽然他神色如常垂首盯着桌案,可她心里有种直觉,方才感受到的目光应该是从这边传来的。 宴席上,觥筹交错,曼曼身子长袖舞动,李洵时与一旁的亲王客气地说着话,眼神不时地扫过孟长瑾坐的地方。 王裕在一旁哎着气,高童也只敢小心着伺候。 这时,宝亲王王妃打趣道:“睿亲王妃,我记得你家小女儿应该是上个月已经过了十七了吧,可是许配了人家没有?” 睿亲王王妃笑的比五月的花儿都灿烂:“正是,正是,这孩子心性儿大,早早就有人上门来求亲,可她谁都瞧不上眼,瞧瞧,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宝亲王王妃哪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就笑着对太后道:“还望太后看顾,若有谁家适龄又瞧着还算顺眼的孩子,就给保保媒,指不定就是一门好姻缘,也圆了睿亲王妃的一个心愿。” “哎呀,这要是有了太后保媒,那我这孩子就是三生有幸,真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儿!” 那小姑娘羞红了脸,低下头推搡着她母亲,太后看了大笑:“这一说还害羞了,哀家瞧着这孩子眉清目秀,倒是个难得的美人胚子,哀家也就做做这月老,替你这丫头多留意留意。” 本是家长里短的话,因着太后心情好,众嫔妃也听了个乐呵,贺月岚跟着接了几句喜庆的话,就是为了讨太后欢心。 引起这话题的宝亲王妃眼珠子骨碌一转,在苏允身上稍做停留,眉梢一挑,掩着帕子笑了声:“太后,哪还要留意啊,这席上不就有现成的吗?” 大伙儿一下没有明白过来,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了正在和周围人亲切交谈着的苏允。小姑娘跟着一瞧,把头埋得更深了。 太后眼睛毒辣,一眼就看出小姑娘看上了人家,正是这个年龄,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苏允家世、学识、长相都是没得挑,只是……想起这段时日的传言,太后不免犹豫起来。 宝亲王妃看出了太后的顾虑,她起身,走近太后,附在太后耳边小声道:“太后若是当场指了婚,这谣言不就不攻而破了?宫里那些奴才尽是些喜欢无中生有的,我瞧着这苏允也是个一表人才,配这丫头正是郎才女貌。” 太后被说的有些心动,转过去再打量了几眼苏允,越看越喜欢,便喊过佩含吩咐了声:“喊那苏允走过来些,哀家有话要问他。” 苏允正和几个亲王聊得热络,听到太后传自己上前说话,便起身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去,给太后和皇帝磕头请安。 殿中众人本都与邻桌说着话,听见声音,以为有什么大事,也都停了话语,纷纷将视线投向大殿中央。 太后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宝亲王妃道:“这孩子真的是礼数周到,举手投足都有大家之气,哀家很是喜欢。” 王裕心突突直跳,看到皇帝深情有些严峻,不由道:“陛下,您看……” 李洵时把玩着手中的杯盏,视线有一下没一下落在孟长瑾身上,她还不知道等会会发生什么,倒是一副置身度外的样子。方才太后和宝亲王妃的对话他听了个大概,不知道太后给苏允指了婚,她还能不能这么淡定。 睿亲王妃眼角含笑,她对苏允这个名字也有所耳闻,虽然入京不久,但有着他父亲在曾经朝中的势力,想必不日即可平步青云。睿亲王虽是皇亲,可到底只是个闲差,若是能有忠武侯的扶助,想必她那两个儿子今后的仕途也不成问题。 想到这,眼面前的这个人是越看越称心,再瞧女儿那副小女儿娇羞的模样,此事大概能成。这时,在看苏允,就是岳母瞧女婿,越瞧越欢喜。 太后将睿亲王妃的神情看在眼里,更觉得这番安排十分妥当,便问道:“可有婚约?” 苏允一怔,摇头道:“回太后,不曾婚配。” 这句话让睿亲王妃松了一口气,她拍了拍女儿的手,一副大事已成的模样。 太后笑得更深了,又问:“那哀家就替你指一门亲事可好?”伸手指了指睿亲王妃那边,“那是睿亲王妃和她们家的小女儿沁琳,人模样可是标标致致,性子也温婉,哀家觉得和你是良配,哀家这就做主给你们指婚,倒也是成全了一段佳话。” 小姑娘羞红了脸,睿亲王妃正要站起来谢恩,可那跪在大殿中央的人却将头重重地磕了个响头,一字一句道:“谢太后厚爱,只是微臣已经心有所属,恐难从命!”
第129章 立证 丝竹嘈嘈声渐次小了下来,舞女们踏着小碎步退出了大殿,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安静下来的大殿叫人心慌,掌这次司仪的内侍官抹着满头的冷汗,连喘气儿都不敢大声。 跪在地上的那人,脊背挺得笔直,似一把出世宝剑,不惧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一直温和的眼眸,透出一股赴死般的坚定。 太后和众人犹在震惊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那边一直没有开口的皇帝,手中紧攥的杯盏如冰渣一般顷刻间碎裂,殷红的血从指缝中汩汩流出。一旁的王裕差点惊呼了出来,他扯过帕子,小心翼翼地走近了些,小声地试探:“陛,陛下,您忍着点。” 李洵时低头看了一眼握碎杯盏的手,那血顺着桌案滴下来,满地殷红。太后循声看了过来,李洵时忙将手甩到桌下,琉璃杯盏的碎渣落了一地。 高童也很是机灵,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看向了这边,忙双腿跪地,大声求饶:“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失手打翻了酒盏,请陛下饶奴才一条狗命!” 李洵时眯了眯眼,半带着不耐烦的语气:“王裕,瞧你带出来的好徒弟!还不快收拾干净!”
“是!”两人齐声应下,高童取过宫人递来的红绸布,跪在地上将一地的琉璃碎片包了起来,地上的血迹也擦拭干净,用红绸布与血迹混在一起,早已分不清楚。 王裕则扯了帕子小心地给李洵时包扎,手上的动作不敢用力,可有些碎渣已刺进了肌肤里,可这个时候也没有功夫来清理。 王裕包扎期间,李洵时面色如常,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反而是饶有趣味地看着苏允:“苏爱卿倒是个多情的人,既如此,母后也不必棒打鸳鸯,就由着他去。” 皇帝也不问是哪家姑娘,反倒是要将事情掩下去的样子,既然皇帝表态了,太后也不好再强求,她收回目光松口道:“倒是哀家心急,也没有打听清楚。”又转过去对睿亲王妃道,“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哀家重新再替这孩子物色良配。” 睿亲王妃心中即使再有不快,也不敢驳了太后的面子,只好应了。 而宝亲王妃起身朝太后福了福:“这事赖我,什么事情都没打听清楚,就一时脑热向太后嚼了舌根。”太后也没有怪她的意思,说了句无妨,宝亲王妃转而看向苏允,很是热情,“苏大人一表人材倒是可惜了,不过既然有了心上人,那就正好趁着太后和陛下都在,请一道赐婚的圣旨,只是不知苏大人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而那姑娘今日是否也在这殿上?” 这番话,让安静的大殿一下子如滚开的水一般沸腾了起来,其中不免一些好奇心重的,在一众还未出阁的女子中打量了起来。女眷们看热闹般交头接耳起来,还未出阁的女子个个都垂下了头,一副娇羞的模样。 好戏终于要开场了!刘宝林嘴角一挑,再看向孟长瑾那边,却是无波无澜,还一副旁观者的姿态。 安达右眼角跳了两下,他忙蹲下身子,附在孟长瑾耳边,小声地道:“昭仪,我看此事恐怕要冲着你来,前几日才有那些不着边的谣言,今日就来这么一出。恐怕她们手上已经有可以诋毁您的人证或者是物证,您好好想想,有没有落过什么物件儿,又或者是拿过什么东西给那位苏大人。”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8 首页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