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BL同人

大秦皇叔

时间:2024-12-06 02:00:27  状态:完结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吕不韦已经没有官职在身,又特意告了病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烟消云散。朝堂上多得是见风使舵的人,意识到吕不韦大势已去、大祸临头,纷纷以最快的速度跟他划清了界限。竟然只有甘罗等极少数人,依然对吕不韦恭恭敬敬。

  李斯作为客卿,又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也在被驱逐的名单之上。

  他想不通,或者说不能接受现实——他辛辛苦苦地协助郑国修渠,一连数年,风里来,雨里去,人都苍老了好几岁,终于盼到郑国渠完工,他被调回咸阳,担任客卿。升官了,事业总算步入正轨。还有了额外收入——李斯的字写得漂亮,贵族子弟都喜欢请他为长辈写墓志铭,有丰厚的润笔费。

  他的长子李由也被选入学室读书,一大家子好不容易才团圆,过上了平平淡淡、富足美满的生活。却因为甘罗的一封荒谬的奏疏,他就要这样灰溜溜的被人赶出咸阳城?

  岂有此理!

  李斯已然出城了,还是心绪起伏难平。他就坐在四面透风的敞篷马车上,老马认识路,顺着前车留下的车辙印,一颠一颠地缓慢前行,车轮子时不时地碾过马粪、牛粪、杂草……李斯渐渐适应了这种颠簸之后,就吩咐长子李由替他研墨,他一手持竹简,一手提笔,笔走龙蛇,直抒胸臆,一口气写下了《谏逐客书》。

  李斯原本打算在下一处驿馆借宿,顺便委托行夫(先秦时期的快递员)将这封谏疏转交给蒙恬,让蒙恬帮他上达天听。也不是没有其他客卿想劝谏秦王政,可惜眼下这情形,要将谏书送进章台宫,让秦王政看见,很难。

  李斯是个特例——他担任郎卫的时候,跟蒙恬、王贲交好。他们或许不敢为李斯说情,但帮忙递上去一封劝谏文书,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离驿馆还有十里,李斯忽然听到后方马蹄声隆隆,他回头,只见咸阳古道,烟尘四起,有一小队轻骑兵追了上来,为首一人白马雕鞍,绣衣飞扬,正是蒙毅。只有不需要在战地的最前线拼杀的武将,才敢骑白马。因为白马太显眼了,会成为敌军弓箭手的活靶子,在战场上总是第一批凉凉。但是骑白马真的英姿飒爽,博人眼球,所以还是有很多青少年选择白马。

  蒙毅也认出了李斯,十分欢喜,勒马道:“李先生且住!随我去见王上。”

  原来秦王政带着蒙氏兄弟,以及一众宫廷郎卫,亲自追了上来。

  李斯拜见了秦王政才知道,逐客令,主要驱逐的是跟嫪毐和吕不韦关系密切的客卿。秦王政也没想到,《逐客令》会被执行成这副模样,各级官员都害怕承担办事不利的责任,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驱逐了所有“不得君心”的外来客卿,就连六国的游说之士,都没能幸免,通通轰走。

  今日的朝会,秦王政十分震惊地发现朝堂上空了一小半,就连李斯都被驱逐离开。他愕然片刻,赶紧召集人手,亲自去追李斯。

  秦王政认真反省,他新得了志同道合的尉缭,与尉缭畅谈天下事,朝夕相对,就连吃饭都要一起。可能无意之中冷落了李斯。以至于那些官吏误以为他不重视李斯,竟然将李先生也登记在需要驱逐出境的客卿名单上。

  这下玩崩了,吕不韦的势力确实土崩瓦解,再也不足为患,然而秦国的政务也乱套了。

  秦王政读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全文一气呵成,首先回顾历史,明确地指出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得到了许多外来人才的效忠,外来人才对于国家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秦王政废除了逐客令,让李斯主持秦国的政事。

  赵琨听说了这件事,心道:甘兄,你这一波骚操作,堪称极限一换N呀,这得拉多少仇恨值?那些客卿也不全是吕不韦的心腹,还有其他官员举荐的人才。甘兄一下子几乎得罪了满朝文武,以及未来的丞相李斯,以后还想不想在朝堂上混了?

  据说那些被驱逐的客卿,一边收拾家当,一边咒骂甘罗,时不时的,还要问候他的列祖列宗。

  赵琨立即动身去找甘罗,到了甘氏门前,才知道上卿甘罗早已闭门谢客,所有登门拜访的官吏都被挡在门外。

  赵琨让朱家上去拍门,直接报镐池君的名号,请门房去传话,得到的答复居然是——甘罗不见任何人,包括镐池君。原本还在门外等着的客人,一听到这番话,顿时散去了一大半。

  赵琨急了,直接绕路跑到甘罗家的后墙,挽起袖子,助跑几步,高高地一跃,轻盈地攀上了墙头。下一刻,他就瞧见风摇竹影,空地上竟然摆了一张坐榻,甘罗正慢条斯理地烹茶,陶壶中的水已经沸腾,汩汩地升起缕缕轻雾。

  午后的阳光映在甘罗脸上,镀了一层温和的浅金色。就在赵琨看见他的同时,他也微微仰头,精致的五官生自带一种清灵秀气,笑道:“镐池君,在下等候多时了。”

  赵琨翻墙蹭了一手灰,蜷起手指,故意板着脸说:“甘兄不是连我都不肯见吗?”

  甘罗眨眨眼:“那只是为了打发旁人的说辞。难道我说不见,镐池君就不来了?”

  两人对望片刻,相视一笑。

  这时,朱家也翻墙而入,反正已经被甘氏的嫡系撞见,朱家完全没有擅自闯入别人的宅院中的拘谨,大大咧咧地立在墙根下,张开手臂,对赵琨喊:“跳下来,我会接住镐池君。”

  赵琨摇摇头,“我能行,阿家,你退开一点,千万别接。”

  相处了一段时间,赵琨已然发现了朱家的众多优点,比如武艺高强、性情豪迈、粗中有细。有时候赵琨午休,半梦半醒之间瞥见一道抱剑的身影,迷迷糊糊地唤一声“终黎”,朱家也不生气,还温柔地替他掖一掖被子。

  赵琨渐渐适应了新的同伴。只不过,朱家一向过得比较粗糙,身上经常会有汗味。赵琨并不想被他接住,会串味的。

  时间终将冲淡很多东西。那些最初对朱家空降过来担任护卫统领感到不服气的护卫,一开始是被朱家挨个儿修理了一顿,打到表面上服服帖帖的为止。后来他们发现朱家对兄弟们超级慷慨大方,关键是这位统领目前还是个单身汉,不需要养家糊口,什么好东西都舍得拿出来跟众人分享,他们就真香了。

  朱家听话地后退了一大步,给赵琨腾出空间。

  赵琨从墙头一跃而下,朝前奔了两步缓冲,然后自觉地走向另一侧的大水缸。他一点都不见外,也不请示物品的主人,就从楠竹架子上取下一只对半剖开的大葫芦水瓢,舀起满满的一瓢清水,端到竹林边上,不紧不慢地冲洗着双手。

  甘罗起身,摸出帕子替赵琨擦干手上的水珠,引导他入座,替他斟了一杯香茗。

  赵琨发现甘罗的手背上有伤痕,像是被猫抓了,好几道又细又长的血印子,“甘兄,你的手?”

  甘罗有一瞬间的落寞,低声说:“吕家的女郎执意与我恩断义绝,我想要挽留,就挨了这么一下。”

  相对沉默良久,赵琨道:“甘兄对吕不韦已经仁至义尽,这件事,以后别再插手了。至于吕家女郎,要不我替你劝一劝她?可能没用,但总要试一试。”

  甘罗夹在秦王政和吕不韦之间,一心想要两全,很是辛苦。吕家女郎与甘罗情投意合,委实是可惜了。这一关恐怕是过不去了,换位思考,如果赵琨是吕家女郎,今生今世也不会原谅甘罗。

  甘罗苦笑了一下:“吕家女郎已经将话说绝,我不敢打扰,如果她有事,我会尽力办好。只是文信侯(吕不韦)再遇到什么麻烦,我就算有心,恐怕也无力了。这次得罪的人太多,明面上,只要王上不发话,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但能整我的地方太多了。比如我去办个什么公务,有司衙门完全可以拖延到最后期限,甚至阳奉阴违、故意掣肘,样样都符合朝廷的规章制度,就是样样都跟我的要求南辕北辙,有的是办法让我有苦说不出。”

  多少官吏就是这样被挤走的。多少雄心壮志就是这样被消磨殆尽。

  赵琨想了想,听着感觉相当麻烦,然而问题不大,可以参考尉缭整顿官场的方法。

  他胸有成竹道:“那也好办,甘兄替我做几件事,专门挑那种跟你不对付的人,或者你瞧谁不顺眼就选他,一开始先别说是为我办事,等他们把事情搞砸了,我就狠狠地弹劾他们,撵走几个最能蹦跶,说话最难听的,其他人就老实了。”

  甘罗深深地看他一眼,“镐池君跟尉缭学坏了呢。”

  赵琨单刀直入:“那你干不干?”

  吕不韦不可能继续打理水上乐园的生意,赵琨需要一个得力的合作伙伴,甘罗就很合适。

  甘□□,镐池君和尉缭联手,势不可当。我就欣赏你们这样的妙人。简直是朝中的一股清流。”

  好友情场失意,赵琨心情矛盾,他既希望好友能够与心上人喜结良缘,又十分讨厌小情侣腻腻歪歪地发狗粮,影响他的心态。赵琨跟吕不韦交接水上乐园的生意的时候,特意去找吕家女郎说话,然后获得了和甘罗同款的抓痕,在脸上……

  秦王政看看小叔父,又瞧瞧甘卿,好奇地询问:“怎么弄成这样的?”

  赵琨和甘罗对视一眼,同时开口。

  赵琨:“被女郎挠了。”

  甘罗:“被小猫抓的。”

  空气有一瞬的凝滞,秦王政干咳一声,就听见小叔父和甘卿再次同时开口。

  赵琨:“小猫抓了。”

  甘罗:“女郎挠的”

  秦王政的眉梢眼角都染上轻快的笑意:“你俩商量好了再说,不要欺君啊。”

  话说尉缭接任国尉,也有很多人不服气,做事情故意阳奉阴违,尉缭就是这么整顿他们的。有秦王政撑腰,没必要惯着这些搞不懂轻重缓急,因为一己之私就敢耽误国家大事的鸟人。

  大多数官吏负责的公务,换一个人照样能做得非常好。只有少数人很难被替代,比如尉缭、赵琨这种。秦王政会向着谁,还用问嘛?

  说起尉缭,这人也真是狗胆包天。

  赵琨严重怀疑尉缭的本体是一只鸽子精——堂堂国尉,主管秦国的军政,二月不到三十天,尉缭就找各种借口请了十天的假,一三五他占卜,说卦象显示不宜出行。二四六他打瞌睡,说身体不适,申请提前下班。

  但要说尉缭不称职吧,国尉该做的事,他又桩桩件件都办得十分漂亮,挑不出毛病。属于那种处理公务的效率非常高,但是不守规则的奇人异士。别人上朝,都是提前进宫,就在“九卿房”里等着。尉缭上朝,那是踩着点到,不会早一刻,也不会晚一刻,有时候他来的比秦王政还晚,偏偏又没迟到。主打一个无所畏惧。

  秦王政拥有很多心腹,文臣武将都不少,其中尉缭是招揽难度最大的一个,而且忠诚度无限接近于负数。尉缭主张意气相投、目标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合不来就赶紧散伙。以至于秦王政失了平常心,一心想让这个特殊人才在大秦宾至如归,从此落地生根。他特意下令,尉缭的衣裳、饮食规格,都要跟他一样,就住在王宫里,也不必遵守君臣之礼,而是采用平等的礼节跟他相处。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