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张良都懂,但他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因为赵琨这话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李牧听,让李牧宽心的。 李牧突然被赵琨一顿夸赞,耳朵尖都红透了,望着赵琨的眼睛问:“秦赵敌对,镐池君救我族人,对我礼遇非常,想得到什么呢?” 赵琨没想到李牧说话如此直接,将竹签交给张良,让他继续烤,用帕子擦了擦手,说:“以后就没有赵国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大秦势必一统华夏,然而这些年华夏内乱,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未平,北方的戎狄、匈奴逐渐繁衍壮大,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我听闻匈奴单于治下,六岁的小儿就不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妇女也能挽弓搭箭,全民皆可战,且对华夏虎视眈眈,这是真的吗?” 说到这个,李牧最了解情况,他仿佛陷入某种回忆,过了几秒,才回答道:“匈奴小儿自幼骑羊骑马,用弓箭射杀鸟和鼠,稍微大几岁,就开始捕猎狐狸和野兔,当作加餐。少年、壮年个个弓马娴熟,妇女也随身佩戴弓箭,披甲上马就相当于骑兵。确实是心腹大患。” 赵琨一揖到地,诚恳地说:“华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希望李将军能助大王北击匈奴。免得匈奴南下牧马,后世子孙被迫披发左衽,华夏衣冠南渡。” 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并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当初孔子就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帮助燕国防御山戎,帮助宋国、卫国驱逐北狄、匈奴,我们恐怕要像蛮夷一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 如果赵琨要求李牧归降秦国,任凭差遣,李牧还会犹豫一番。但秦赵之间的仇恨,跟灭族之祸相比,可以暂且放一放。他沉吟片刻,说:“事关重大,不知能否容在下与族人商议过后,再面见秦王?” 赵琨点头:“可以。”李牧虽然没有松口,但愿意拜见秦王政,就还有得谈。 秦王政有个特殊的癖好——收集战利品。他让秦墨的现任首领小相里氏将韩国、赵国的王宫都复刻下来——在咸阳修建一模一样的宫殿。还下令,将原本属于韩王、赵王的美人、钟鼓、鼎鼐全部清点出来,运送到咸阳宫殿群中安置。 小相里氏遇到了困难——赵国最有名的一座宫殿是赵武灵王下令建造的丛台,丛台的设计图画在绢帛上,由于帛书保存不当,被老鼠啃了两个洞,有一座观星台、两座阁楼的尺寸都没法看见了。 小相里氏急得团团转,他比较擅长偃甲术,建造宫殿这种事,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好像在地上立一根腿骨,就能算出来建筑物的高度,然而小相里氏学艺不精,死活都想不起他爹以前是怎么计算的。老爹每次遇到困难,都喜欢跟镐池君讨论,小相里氏决定也向镐池君求助。 赵琨让朱家站在阳光下,测量出朱家的身高和影子长度,又让小相里氏去测量观星台的影子……最后,不需要赵琨动手,张良就计算出观星台的高度。 故地重游,秦王政暂时居住在丛台,幼时的记忆陡然浮上心头,让他攥紧了拳头。虽然活埋了仇人,但心底的沟壑似乎并没有被填平,仍然会时不时地将他拖入深渊。 他推窗远眺,恰好就瞧见赵琨拿着一把尺子,在跟小相里氏说着什么,小相里氏一脸崇拜。 瞧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秦王政感觉心中的烦躁少了几分,他让宦官去催一催小叔父,快点过来,别磨蹭。 赵琨一进门,先被各有千秋的美人、美人耳边摇曳的明月珠坠子,以及满殿的珍宝闪了眼。 任何时代,顶级工匠的私人订制,总是能秒杀一切大牌奢侈品,唯一的缺点就是稀少。 秦王政笑道:“最上等的都在这里了,请小叔父先挑。” 赵琨心说:大可不必,明月珠就是夜明珠,一种富含发光稀有元素的矿石,不仅会发出美丽的荧光,没准还带辐射。珍爱生命,还是远离这些饰品比较好。 至于美人,就算赵琨一直都在争取入乡随俗、和而不同,却也没有把大活人当成物件,别人送他就收下的习惯。 他摆摆手,“我要韩王宫的藏书,抄录一份入国子学。”其实赵王宫的藏书他也很惦记,只不过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 秦王政太清楚赵琨喜欢什么了,哈哈一笑,十分豪爽地说:“赵王宫的藏书,也派人抄一份给小叔父。再领一百个美人,莫要推辞,小叔父不好这一口,难道门客也不爱美人吗?”还有许多小物件,比如凤鸟纹金带钩、龙纹玉带钩、玉璧、南珠、象牙、玛瑙、齐纨鲁缟,秦王政懒得提起,直接让内府的官员挑最好的,送去赵琨的住处。 赵琨听到前几句,一阵狂喜。听见后几句,眼珠一转,笑眯眯地说:“那微臣就收下,多谢大王厚赐。”他缺人,男女不限,这些美人大多都识字,稍微培训一下就能替他管理各种小作坊。他手底下单身的门客那么多,给众人增加一个迎娶美娇娘的机会,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不过,本着自愿的原则,赵琨还是让宦官去问一下,不愿意去镐池乡的人,不强求。 他陪秦王政用餐,吃到七分饱,顺便提了李牧的事。 秦王政决定先带赵琨去一个地方,再接见李牧。 那地方跟丛台隔了两条街,步行不到一刻钟,看起来像一座有些年头的驿馆,也可能是规格不高的旧宫殿。北面的小院,四面高墙,采光很差,木质的墙壁斑驳陈旧,有许多霉斑。随处可见散落的物品,砖缝里还浸染了一抹近似于黑色的暗红。 赵琨感觉大侄子的情绪不太稳,将人牵到阳光能照到的地方,轻声细语地问:“怎么啦?” 或许是受不了强光,秦王政闭了闭眼,小声说:“九岁那年,父王派了一个新的质子代替我,我才得以回到大秦。听王翦说,城破的时候,愤怒的赵军冲进这座质子府,乱刀砍死了秦国质子。” 赵琨怔了一下,一把抱住秦王政。看史书,好像子楚(异人)和秦始皇回国都挺顺利的,其实吕不韦带子楚逃出邯郸,至少用了五百金贿赂守卫。一路上也是步步艰险。秦国质子稍有不慎,就是被砍的结局。 他拍一拍大侄子,用哄小孩的语气说:“横扫六国以后,再也不用交换质子,将来不会再出现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政儿可以定个规矩,比如大秦不为质、不和亲、不纳贡,哪个不服,就上红衣大炮轰哪个!” 火铳也可以安排上,早日打穿楚国。 秦王政被赵琨逗乐了,抬手捋了一下赵琨头顶的呆毛,那一小撮碎发非常顽强,只要不用玉饰固定,风一吹就会翘起来。连撸两下,依然翘着。 赵琨不满地龇牙:“再摸头,信不信我咬你啊?”他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秦王政唇角微扬,毫不客气地将赵琨的头发揉乱,心情大好。当天晚上接见李牧的时候,也不计较李牧不拜,直接凭借风度和胸襟折服了李牧。考虑到李牧身上还有伤,秦王政安排他先去水上乐园休养一两个月,任命李牧的长子李汨为中大夫,负责收拢赵国的溃兵,一同归顺秦国。 李牧早就听说过八卦城。虽然赵琨一再强调那是水上乐园,但他还是觉得八卦城比较顺口。 张良带着李牧和他的儿子李弘、李鲜去看长颈鹿,这是胡商从遥远的孔雀王朝运来的珍惜动物,再往里走还有狮子。 李鲜瞧见别的孩童投喂傻狍子,就闹着要去喂长颈鹿。 管事不允许游客采摘树叶、杂草给动物吃,据说容易导致动物生病、中毒。李牧只好买了一包“饲料”——十几根细细的胡萝卜,已经清洗干净,用桑皮纸包着,看起来十分新鲜,足以勾起人的食欲。李牧曾经出使秦国,在宫宴上吃过这东西,脆生生的,水分足,细品还带一股子清甜滋味。 然而桑皮纸上有几行小字:可以投喂园区内的任何动物,但是不建议投喂自己以及同伴。 李牧:“……” 在儿子李鲜,以及长颈鹿期盼的目光中,李牧拈出一根胡萝卜,嘎嘣一声,一口就咬掉了小半截。
第123章 乖徒,有人想你了。 四周的人都朝这边看过来。 张良稍微站开了一步,想假装不认识李牧。然而下一刻,李牧将装着胡萝卜的桑皮纸包伸到他面前,笑吟吟道:“少年郎,来一根?” 出于礼仪,张良拿了一根。动物园区的饲料,搞得还算干净,吃一点也无妨。还有人买了雉鸡和小白兔却不去喂狮子,而是带回家自个儿解馋,据说比西市卖得便宜。 纸包上会有那种提示,就是因为赵琨也这么干过。而且更过分,他先拿胡萝卜把小鹿勾搭过来摸耳朵,然后让小鹿眼巴巴地看着他吃。水上乐园的合伙人甘罗都看不下去,特意写了提示语,印在桑皮纸上。 也差不多到饭点了。张良让小厮去美食街买了十几个驴肉火烧回来,用小刀将胡萝卜削成条,夹在火烧里,分给李牧和李鲜。李家人胃口好,单李牧一个人,就吃了八个火烧。 有一只乌鸦将杏核丢在路上,等车轮碾碎杏核,就飞过来吃杏仁。 张良觉得十分有趣,跟这只乌鸦分享了驴肉火烧。 隔了一会儿,那只乌鸦又飞回来,衔来一小串红彤彤的野果,丢在张良的脚边。 张良眨眼:“鸦兄,这是给我的吗?” 乌鸦用啄把果子衔起来,放得离张良更近了。 张良缓缓捡起那串果子,长得像小苹果,但只有樱桃大小,果柄细长,看着非常漂亮,闻起来有浓郁的果香味,不知道能不能吃。 尽管他弯腰的动作很轻,乌鸦还是被吓到,警惕地飞开了一段距离,但并没有走远。 张良将果子揣进袖袋里,准备带回去让表兄看看是什么植物的果实。他又掰下一小块火烧,投喂乌鸦。表兄说过,乌鸦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果然很通人性,就像一个会飞的毛孩子。 赵琨半掩着唇,打了一个喷嚏。 尉缭斜倚着几案,打趣道:“乖徒,有人想你了。” 咸阳县衙的公务已经交接完毕,从明日开始,就要去新的官署报到。赵琨将书案上的墨玉笔托、狻猊镇纸之类的私人物品收入囊中。 一听“乖徒”这两个字,他就感觉尉缭又没好事,“说吧,又捅了什么幺蛾子?是把韩信带丢了?还是又跟徐先生吵架了?”韩信和徐福的儿子徐冈都在尉缭这里学艺,然而尉缭带小孩极其不靠谱,经常出门的时候是一大两小,回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孩子什么时候跟丢的,他都不知道。万幸就在水上乐园的范围内,就算一时找不到,韩信和徐冈也会租车回来,然后让车夫找家中的老仆收钱。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04 首页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