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霜凝视着高素之,在齐王府的时候就明白她对未来的打算。她们不可能会有后嗣,那未来的承继者只能从宗室中选取,论亲疏、论智识,高神嘉都是首选。她没再说话,只是伸手环抱着高素之,轻轻问:“会有遗憾吗?” “我只做我。”高素之洒然一笑,顿了顿,她又说,“现在唯一的遗憾便是不能册立皇后。” 她从齐王到太子时,王映霜也跟着成了太子妃。如今她又往上走了一步,却因为陡然爆出来的身份,让局面变得僵硬和尴尬起来。礼部那边不知道怎么处理,索性不闻不问了。可能拖到什么时候呢? “都怪崔闳。”高素之埋怨起来,如果崔闳再晚点——等册封皇后典礼结束后再暴露她的身份也好啊。 “名位而已。”王映霜抚了抚高素之微微蹙起的眉头,“我不在意。” “可我在意。”高素之捉住王映霜的手,幽怨地盯着她翻了旧账,“你之前说过想闲云野鹤逍遥呢。”她当时心中可是很惶恐不安的,还被系统嘲笑一番。 “宫墙深深,的确像个囚牢。”王映霜注视着高素之的神色,见她的笑容垮了下来,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可我愿意为你、为我们的事业留下。” 高素之揽着王映霜的手收得更紧,她期许地凝望着王映霜,许诺道:“等到一切步上正轨,我们也能一道走过千山万水。” — 收尾。 第88章 走到高位就意味着放弃了自由身,这周游天下的事情嘛,可能性未必会大。 可王映霜听着高素之兴致勃勃的话,也不忍心打断她,而是顺着她的话语,与她一起筹谋起来。 两人软语温存,一直到了深夜,烛火高燃。 虽然王映霜一直留在太极宫,可未曾跟高素之同住。在齐王府中最不用在意规矩,到了东宫有些,可也能够无视了。然而到了太极宫,那便是无数双眼睛观望着,哪能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谏官们无法拿出个新的章程来,但会上谏言,明里暗里地讽刺高素之没规矩。 高素之想到那些人就一肚子的气,她自己的娘子,怎么就亲近不得了?她揽着王映霜不肯撒手,在她眸光注视自己的时候,毫不掩饰自己的闷闷不乐。 “禁中事未必会传出宫外,可太后那边——”王映霜低声道,神色犹豫。她与太后接触的其实不多,不知道太后将她置于何位,是高素之的同谋?抑或是一体的“妻妻”。 “恐怕已经猜到了,不提就当不知道吧。”高素之唉声叹气,她身边伺候的人有些是皇后调来的,她与王映霜难不成日日夜夜在一起谈论政事吗? “要是太后不应允怎么办?”王映霜坐在高素之怀中,双手抵着她的肩膀。 “那我们就走,乘槎浮于海。”高素之哼一声,赌气道。她追逐权位的根本原因是活命,目的已经达成,就算一撒手又有何妨? “那不是一切都为他人做嫁衣?”王映霜蹙眉,对高素之凋零的事业心略有些不满。“魏王被废为庶人后,还幽禁在府中,不见得没人会动那个脑筋。” “我只是说说。”高素之小声嘟囔,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哪有什么退路?只能够披荆斩棘,不住地往前了。安静了片刻,她道,“太后不希望高望之死,她帮我许多,我要成全她的母子之情。” “可我也不想他好活。” “你要动手?”王映霜轻声问。 高素之摇头,若是她动手被太后发觉了,到时候伤了母女之情,让太后难堪。如今怕高望之沟通内外,她只是让人严加看守,不许任何人往来。想到了下人们禀告的事情,高素之心念微动,若有所思道:“或许不需要我亲自动手?” “嗯?”王映霜好奇地看着她。 “魏王妃。”高素之隐晦地提了提。当初崔闳为了将高望之从宫中弄出来,便狠下心对自己的女儿下毒,虽然后头服了解药,可时间拖延了些,毒素到底是伤身。崔当节已经得知了这个让她难堪的消息,这笔账该算在谁的头上呢?在高望之被废后,她留在府中照顾高望之,可两人的关系也不大好。崔当节未必愿意忍受高望之的狂躁。 “不提那扫兴的人了。”高素之又说。她的眼中浮动着浅浅的水光,她亲了亲王映霜的唇,像是无声的暗示。王映霜没有抗拒,轻哼一声。两人这段时间也是忙碌,都不曾好好地温存。高素之已经不想去管起居官的记录了。 高素之六月登基,依照泰始帝旧制,未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就连空缺人员的选任,也参考了宰臣们的意见,不过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彻底空置了,未来倒是可做养老之官,不加同平章事衔,便算不得宰相。 可长安平静,外州便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八月的时候,南方的慕容观命人快马加鞭送回了消息,她的任务是观察楚王高慎之的动静。高慎之倒是没什么迹象,可跟神武帝同辈的几个郡王,诸如庐陵王、安平王等外任的宗室,却思谋着兴兵。他们不是嫡支,依照自身血缘没什么继位的资格,便寻思着扶持楚王高慎之打入长安,登基为帝。 楚王得到消息后,吓得魂不附体,赶忙传消息给平阳公主。 而高满知情后,哪能拖延?第一时间给长安传消息,而慕容观也持了密令,悄悄地调动兵马集结。 高素之也没将此事下达朝臣商议,在知晓慕容观准备妥当后,当即派遣使节前往庐陵、安平等地巡查。那几位郡王原本就心中有鬼,一看使臣前来,就知道事情不妙。哪里能等到天子来问责?也顾不得再跟其余的宗亲联系了,当即揭竿而起,打出“妖孽当国,请还政上皇”的旗号。 在诸王谋反后,高素之以慕容观为行军大总管平乱,朝臣对此虽有异议,可想到慕容观在攻灭突厥时候的功劳,甚至因此得以封侯,抗议声也就渐渐地消了下去。慕容观果真不辜负高素之的期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叛乱。庐陵、安平二王畏罪自杀,至于罪人的家眷,慕容观皆将他们押回长安。 在平定崔闳、高望之之乱时,火.药已经派上了用处,可毕竟范围小,等传到外州就成了很神乎的事情,说什么圣人得天庇佑,派来天兵天将襄助,打出一个霹雳便杀死百人等。但这次慕容观平乱,则是将火.药等物用在了战场上,彻底地打碎了外州纷纷扬起的“神话”,哪里是天威浩荡?!那根本就是一种新式的武器,要他们如何抗衡?在谋逆的诸王被诛杀后,还在摇摆的人忙熄了心中的热火,毕竟想要荣华富贵不失,就得很识相。 可风波难平,诸王带来的乱象才解决,又有消息从东北边境传来,说是高句丽人劫掠边境,对大齐有不臣之心。高句丽王得知大齐继立的君主是女人后,立马扬言不再臣服大齐。不多久,百济、新罗便让使臣上书,说高句丽截断朝贡通道。 以高句丽的体量想要攻打大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摆明了只是想趁着大齐朝政不稳的时候,消灭新罗、百济,在半岛上建立自己的霸权。 此事到了朝堂中商议,和还是战仍旧是争论不休。主和的以劳民伤财为由,只愿意固守本土,希冀派遣使者前往半岛北部一观究竟,而主战的直接给出计划,要从辽东以及东莱进行两面夹击。 高素之不置可否。 早在她以齐王身份接待各国使者时候就已经知晓高句丽有不臣之心,其桀骜不驯,根本不愿意臣服于大齐。 朝会散去,可宰臣们被高素之留下,商议军国要事。 中书令许枚以及大学生王珩不置可否,宇文神阔、崔闼却是主战,而户部尚书李玄度则是主和派,算来算去,都是这次征伐的花销。 “新罗、百济是我藩属之国,其使者前来寻求援助,岂能置之不理?”高素之终于透露了点口风,她抬眸望向兵部尚书崔闼,又问,“水师自莱州出发,横越渤海,需兵力几何?” 崔闼叉手道:“五百艘战船,五万士兵。” 高素之又若无其事说:“苏州船坞有献战船数百,可即刻奔往山东。” 李玄度皱了皱眉。 王珩眼皮子一跳,非是官营,那就是民间船厂造的战船了?哪个人敢那么大胆,在朝廷的号令外造战船?苏州——那是圣人为藩王时候在苏州推广棉花时候,暗中进行的事情吗?!所以那个时候便有攻下半岛的计划了?王珩一抬头对上高素之含笑的神色,心中犹为悚然。 高素之给宰臣们透出自己的意愿,余下的事情便有宰臣们继续做商议。她的心中还有其余主张,只是并未跟朝臣们明言,等到退朝后,高素之见到王映霜,才说:“百济所言不实,朝贡多走海路,怎么可能被截断?它也不是诚心想要臣服,而是想要借着大齐的兵力成为半岛的霸主。以往往年的情形来看,高句丽恐怕会联合百济,攻灭新罗。” “辽南八月便入冬,将持续到来年三月。”王映霜读过不少地理志,她琢磨一阵,道,“六月的时候又是雨季开始,这意味着大军要在三月到六月间成功。”酷寒的冬季纵然有棉衣也不适合行军,和大雨连绵的雨季更是会让兵马陷入辽泽中。 “先与新罗结盟,攻占百济。”依照高素之两辈子得来的经验,知道高句丽最擅长的就是筑造“山城”,这些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工程会将兵马拖入泥潭中。好在她们现在手中有火.药,什么山中堡垒炸了就是了。不过稳妥起见,在半岛中还得有个基地。 虽然心中有章程,可事情没那么容易定下,还得朝臣们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商议,在这过程中,新罗女王再度派遣使臣来到大齐请求支援,高素之亲自接见使臣,应允了此事。 要远征辽东,并非一道命令便能解决的,还需做筹备。高素之先命营州、幽州发小股兵力攻打辽东,高句丽并未臣服,而是直接应战。到了十月的时候,高素之封慕容观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领水师,从莱州启航。两个月后,高素之又以慕容绍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崔闼为副,率领人马向辽东逐渐推进,待到冬季结束后,正式对其用兵。 长安冬。 整个元月,宫中都很是忙碌。 这是新帝登基的第一个新年,虽然“太上皇”仍旧在,可谁都知道整个大齐最有话语权的人是谁。 祭祀、改元诸事,沿用旧制即可,但摆在礼部面前还有一件很棘手的事。 太平元年,新登基的圣人要立后了。 原本由太子妃王氏进为皇后即可,可偏偏圣人是女儿身。 难道昔日的婚事还作数吗? 第89章 圣人要立后,是国之大事,哪能草草? 一切的名正言顺都因着圣人是女身作废了,诏旨一下,朝臣们便激愤地上书,根本不肯同意。对他们来说,接受一位女君已经是为难,何况是还要让女子为后,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朕昔日在藩邸时,奉上皇旨意纳妃。王氏是朕发妻,告过太庙祖宗,也名在宗牒上,有什么不妥当的?”高素之冷笑一声,根本不在意朝臣难看的脸色。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0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