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红摆摆手:“不麻烦了妹子,我赶着回家给娃做饭呢,明天镇上大集,你跟我去不,添点家用的东西?” 庆安镇的大集? 许棠想起来那日路过看见的典当行,点点头:“行,那桂红姐记得叫我一声。” “好嘞!” 桂红姐走后,许棠和胡小全二人守着空荡荡的院落面面相觑。 胡小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点经不住饿,可怜巴巴望向许棠:“罗姑娘,我饿……” 许棠也饿得有些焦心,摆摆手:“别叫我姑娘了,我年纪比你大,叫姐姐怎么样?” 他大哥不在,半大小子没人管着活络不少,乖乖改口:“姐,我饿。” 半院的荒草被收拢在一起烧着,冒着滚滚不息的浓烟,许棠摸了摸瘪掉的肚子,问:“早上你们拿回来的番薯也是桂红姐家的?” 胡小全点点头:“嗯,还剩几个都堆在灶房角落了。” 许棠转身进屋取了三个蔫蔫的番薯,连皮带泥一齐仍进火里:“今日先将就一下,明天上街姐姐给你买好吃的啊。” 草草用烤番薯糊弄过中饭,得了李桂红割草手法真传的许棠拉着胡小全开始收拾后院,等到后院一角也燃起猩红的火光时,天上的星子早被云层洗过了几遍。 深夜躺在只容一人转身的小塌上,许棠默默盘算着明日去庆安镇上要买的东西,一不小心就栽入了沉沉的黑甜乡。 * 晨光微熹,山林间翻涌的薄雾被清风撩动,带出一片清朗的鱼肚白。 今天是个好天气。 李桂红牵着娃,背着个缝了又缝的结实包袱,天刚亮就站到了亭阳山庄旧色斑驳的门前,把门敲得震天响。 “妹子!妹子!” 清风虫鸣初醒,半点人声都无。 她抬起手又敲,年久失修松动的门闩当啷落地,李桂红进了院子扯开嗓子便喊:“妹子!再不起来就赶不上早市了!” 中气十足的喊叫声破窗而入,砸碎了许棠的美梦,惊得她一骨碌滚到了地上,再一推门,便对上了李桂红那恨铁不成钢的面容。 “哎呀呀,小姑娘家家的怎么这么能睡,再晚点菜秧子都要被人抢完了!”她一把把小孩的手塞到许棠手心,“小伙子也叫起来,我去后院给你俩打水,洗把脸咱就走啊!” 还好昨晚提前把要典当的首饰归置好了,许棠转身进屋背上自己的小破包袱,牵着孩子的手到中间堂屋,叫醒了打着小呼噜的胡小全。 春日里井水还是透心凉,许棠顶着湿漉漉的鬓边,微风拂面而过还经不住打了个寒颤。 “桂红姐,这到镇上还有多远啊?” 李桂红把闹别扭的孩子抱起来,脚下不停:“就这么得走足足一个时辰呢,今日我得去赶早抢点菜秧子,要不天刚擦亮就得出门呢。” 一行人迎着愈亮的晨光走在通往庆安镇的乡道上,蜿蜒的岔路逐渐合拢,道路越来越宽阔,带孩子的村妇嚷舌,挑担卖货的汉子赶路,铃铛作响的驴车开道,来自乡间最淳朴的烟火气聚到庆安镇的牌坊前,穿成一串如织的人流。 李桂红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回头问许棠:“妹子,可想好了先去哪个地方?” “当铺吧。” “当铺?当铺这个点儿还没开门吧,看你俩饿得那殃鸡样,走,姐请你们吃热油酥饼,去早市买完菜秧种子,算算时辰当铺差不多才开门呢!” 胡小全早饿得前胸贴后背,此刻更是点头如捣蒜,跟在李桂红身后,眼珠子都快落到那炸饼子的油锅里去。 黄灿灿的麦子放到磨上,老驴蒙眼一圈圈碾成细腻的面粉,掺水反复捻揉成团,一份掺猪油成油面团子,一份不掺是水面团子。油面团子做小,包在水面擀成的皮里,收口静止酵一酵,碾成长条状,复又卷起,数十次的反复拉扯,油面水面达到完美的交融,包上掺了芝麻的红糖馅儿或者是加了小葱的猪油渣,热油里滚上几滚,便得了酥得掉渣的千层饼皮。 “新鲜的酥饼出锅嘞!两文钱一个诶!两文钱一个诶!” 李桂红问了二人口味,从怀里摸出几个个铜板:“两个甜口的的一个咸口的!” 油纸垫着的滚烫酥饼从小摊上递出,许棠谢过,轻轻咬开一角,层叠的酥皮入口即化,浓郁的葱香夹杂在酥脆的猪油渣之中直击肺腑,在口腔中勾勒出奇妙的咸鲜味,一路鲜到了五脏庙。 许棠顾不得烫,竟是一口追着一口咬完了整个酥饼,连指头上沾的一点碎末都悄悄舔干净,还恋恋不舍回头望了望消失在视野里的酥饼摊子。 “等我在当铺换了钱,今天定要打包它百八十个回去慢慢吃!” 她暗暗下了决心,几步跟上在前开路的李桂红,看她肩上伏的小儿沾了满嘴的红糖,正痴痴地对着她笑。 “桂红姐,这酥饼还真是一绝,你怎么不尝尝?” 李桂红听到许棠夸酥饼,竟像是在夸她自己一般:“那可不,这酥饼铺子打我小时候就开着了,老子做了儿子做,传好几代了呢,咱庆安镇没有不知道的!”说罢她擦擦孩子的嘴,“我起得早,自己擀的面条吃得扎实,就不和你们小孩凑热闹了。” 许棠点点头,提醒身后的胡小全不要走丢了,跟在李桂红身后忽的转过一处街角,看到了一番别样的景致。
第5章 许棠一眼便看明白了,此处就是古代版的“种子集市”。 肤色深重的老农沿街边蹲着一字排开,面前摆的是竹篾编篓、粗布口袋亦或是碗口粗的竹子齐齐裁断做的容器,敞口呈着黑的灰的圆的扁的各色她叫不出名字的种子。尽管她是农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可这些种子穿过千年的时光演变来到她面前时,几乎都换了一个模样,如今看来,愣是觉得各个都陌生。 李桂红在此处可是如鱼得水,捏着几枚铜板挑挑拣拣不一会便兜了好几样种子回来。 许棠好生好奇:“桂红姐,你这买的都是些什么啊?” 作为一个合格的农家妇女,李桂红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骄傲:“萝卜、白菜、韭菜、芥菜、扁豆……这些都是种子,那边还有成苗,我带你过去看看啊。” 许棠面露犹豫:“那姐你说,我该买点什么回去种着……” “哎!你买啥子,浪费那个钱!我匀点给你便是,小姑娘家猫大的食量,吃得了多少,你先看看能不能种活,要是能,姐下一茬再带你来啊!” 李桂红这般的热烈妥帖,把许棠说得心服口服,认了理乖乖跟着李桂红转悠见世面去了。 脆嫩的黄瓜苗、摸起来毛茸茸的茄子秧,许棠一路长了不少见识,脑子里习惯使然想把每一种新认识的作物都打上习性标签。庆安镇所处之地气候温暖爽利,益于繁花生长,民众赏花成风,沿街除了瓜果蔬菜甚至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花苗。等他们一行人从这一条熙攘的街市穿出来时,连孩子的围兜里都塞上了不知名的种子。 李桂红望了望渐高的日头,牵起小儿的手:“走妹子,正街上那家当铺应该开门了。” 许棠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包袱内侧,方才人挤人地逛了那么久,注意力全都在种子秧苗上了,也没顾得上检查自己的包袱。 还好,里面器物鼓鼓囊囊的触感还在。 一行四人停在当铺门外,李桂红和胡小全识趣地在外头等着。 许棠掀开半掩着的门帘进去,正对一张高高的被擦得锃光瓦亮的柜台。 “掌柜的,你们这儿收首饰么?” 精瘦的前台掌柜抚须一笑:“瞧姑娘这话说的,要是连首饰都不收,我这当铺还做什么生意?” 许棠从包袱内里掏出缠成一团的金银首饰,那晚被歹人一通刺搅弄坏的那些她都带来了,成色尚且完好的她都藏在的床底下,给自己留了个底。 掌柜的看到柜台面上躺着的这一团乱麻,眉头不可抑制地皱了皱:“姑娘可真是……不拘小节啊……” 说罢他掏出放大视物的单镜固在一只眼前,对着这堆流苏缠绕的东西细细解起来。 熟手不愧是熟手,许棠觉得自己三天三夜都不一定能弄利索的东西,掌柜的不过一刻钟就分门别类地理好摆出来了。 “姑娘咱们丑话先说在前头,您这些东西,是万万没办法按照首饰的行当价收的……” 许棠一听东西不值钱还有些着急,若是连两贯钱都换不了,那欠桂红姐的钱猴年马月才能还上?
“掌柜的,我这些东西虽然样式毁了,可总归还算真金白银打的吧,这总能换点钱啊……” “姑娘莫急,您说得没错,真金白银当然能换,我方才细细瞧过了,您这些物件用料还算充足,材质成色也是上品,就算按照其本身的价值来折算……”掌柜从柜台拉过柜台面一边的算盘,噼里啪啦一顿点算,“嗯……一共算您十九两六百六十文,姑娘您看如何?” 方才逛集市的时候许棠已经大致感受了一下此地的物价,按照一两银子一千文来计,这些钱足够她衣食无忧好长一段时间了,远远超过她的预期。 看来王府里半个小主子的待遇着实不假,原身一团破烂首饰都能有这个价,何况家里还留了几件完好无损的。 她欣然点头:“那麻烦掌柜了。” 掌柜的在账簿上添了录,又问一句:“姑娘是要存银还是贯钱?” “嗯?”许棠疑惑出声。 掌柜的见她犹豫,又提议到:“那……姑娘是要银票?” “不不不。”许棠连连摆手,“就是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么?” “存银便是银锭,姑娘若是不着急家用,大头便给您银锭子,好存,大笔交易也方便。若是现下就急用的,就给您贯钱,一两银子当一贯钱,一贯一千文。若是要出远门,便可给您用银票,遇上钱庄,随用随兑。” 许棠按照一个烧饼两文钱的物价稍微大概换算了下,下定了主意:“那麻烦掌柜的给我十六两银子,剩的便给贯钱吧。” “好嘞,您稍等。” 压在许棠身上的生活担子忽然就小了下来,她点了银钱数目,仔仔细细把钱财收在包袱内侧,金钱的力量托得她身形明显一顿,迈着沉重的步伐跨出了当铺大门。 胡小全此刻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当铺门口的台阶上,听见脚步声回头:“罗姑娘你出来啦。” 许棠看了看四周:“桂红姐呢?” “孩子闹肚子,桂红姐带着找茅房去了,让咱们在这儿等。” 许棠也顺势坐下:“早上吃饱没?” 胡小全没好意思摸了摸肚子:“没。” 二人都不好意思就着桂红姐兜里钱吃个饱,这会儿许棠手里富余,语气稍微豪横了些:“不怕,这也快到饭点了,看见对街那酒楼没,中饭姐请客!” 胡小全瞬间两眼放光,眼瞧着就要被对街的饭香勾走,桂红姐就领着孩子回来了。 许棠起身,手上麻利地从包袱里掏出两贯钱:“桂红姐。”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