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姜闲吃得不多,此时基本停了筷。 荣少锦凑到他耳边问:“要不要四处走走?这池里有条金色鳞片的鲤鱼,我带你去找找,看能不能见着。” 姜闲诧异:“会不会不太好?大家都还坐着。” 荣少锦扬唇一笑:“有什么不好的。我去和圣上说。” 说完,牵着姜闲的手拉他起身,一同去了主桌。 主桌四人见他俩过去,都停下话转过目光。 兴乐帝看见两人相牵的手,打趣道:“朕都听说了,最近你二人出门,总能收获不少巾帕香囊。这种百姓争相投物的盛景,除了状元郎跨马游街,京中可是有一段日子没出现过了。” 荣少锦跟着笑:“幸好扔的不是水果,不然往后我们出门就只能坐车,不敢骑马了。” 一句话说得桌旁四人都笑起来,兴乐帝笑得越最欢快,显然心情极好。 趁着他高兴,荣少锦开口请求:“舅舅,我想带姜闲去找找这池中的金鲤,看有没有好运能见着。” 兴乐帝答应得很干脆:“知道你们年轻人坐不住,自去玩吧。” 说完,又回头对身旁伺候的吕宦官说:“找个人带他们去,也拿些鱼食给他们。” 吕宦官便点了个旁边的小宦官。 小宦官先领着荣少锦和姜闲沿湖边走,一段距离之后,水面变窄,他又将两人带到一座小拱桥边:“时常能在桥下见着。开阳侯先在这儿看着,小的去拿鱼食来。” 荣少锦挥手让他去,再牵着姜闲慢慢走上小拱桥。 微风吹拂,波光鳞鳞。水道再往前更窄,并且变得弯弯曲曲。两旁都是大可坐人的光滑圆石,还错落地垒着一座座假山,其间种着花草。 荣少锦指着前面说:“那一段据说是为了曲水流觞才特意搞成那样,不过那种文人会我都不来凑热闹。” 姜闲顺着望过去:“看着是挺好玩,弯弯曲曲别有意趣。” 荣少锦:“你要喜欢,家里也可以挖一条出来。” 姜闲失笑:“那也不用,家里的景又不比这儿差。” 荣少锦扬扬眉。哪怕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但听到姜闲夸家里,他还是会很开心。 两人聊过一会儿,小宦官拿着鱼食跑回来。 荣少锦托在手中,让姜闲抓起一点往水中撒。 没多久,水面就变得热闹,红的白的花的鲤鱼在水中翻腾争食。 不过,撒了几轮,都没见到荣少锦说的那条金鲤。 荣少锦挠挠头:“运气不太好啊。” 姜闲忙说:“见不到也没什么,这些也很漂亮。” 小宦官提议:“要不再顺水边往前走几步?那条鱼好像偏爱水边那些石头,总能在石边上见着。” 荣少锦牵着姜闲下桥:“走吧,反正都出来了。” 三人顺着水边慢慢往前,走进那一片弯曲的水道。 还是小宦官眼尖,突然指着前方一块大石:“那里!小人刚才看到有金色闪过!” 姜闲和荣少锦顺着他所指看去,起先没见异样,不过片刻之后果然见到一抹金色若隐若现地晃动。 荣少锦拉紧姜闲的手:“我们轻点走,别吓到它。” 姜闲点点头。 荣少锦又对小宦官说:“你在这儿等,少个人少点动静。” 小宦官也点点头,再叮嘱:“石头滑,两位当心。” 荣少锦和姜闲放轻动作,几乎没发出一点脚步声。 也就十几步,来到一块大石边。 两人探身越过大石往水里看,又见一道金色闪过。 荣少锦连忙将鱼食递到姜闲面前,姜闲抓起一点往水中撒。 鱼食刚入水,两人就看见那条金色鲤鱼浮上水面吃食。整条鱼约长一尺余,通体金光闪烁,美丽非常。 荣少锦小声说:“漂亮吧?” 姜闲看他一眼,笑意盈盈:“嗯。还是见到了,会有好运气。” 荣少锦:“上去坐一会儿。” 他小心地踩上大石,再拉姜闲上来,两人一同小心坐下。 姜闲靠着荣少锦,继续往水中撒鱼食。 金鲤在水里吃得满足,就像一道金光在两人眼前不断划过。 之后又有别的鱼游过来抢食,在一片红白、红黑的花色间,金色更是亮眼。 直到姜闲的鱼食都撒完,聚在一起的鱼群才渐渐散开。 两人刚要起身,突然俱是动作一顿,对视一眼。 他们耳力都好,能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是武敏吉的声音,在小声说:“这里,旁边看不到。” 荣少锦没动,姜闲装作帮他整理头发,顺势看一眼,发现那里被假山挡住,的确看不见。 随后,是一道略细的男声问:“端王,那个登仙极乐丹,可还能弄到?” 应该是个宦官。 武敏吉:“圣上用着感觉如何?” 宦官:“效果非常好,圣上很满意。但只剩两颗了。” 武敏吉:“这东西不好弄,我会盯着。你也别总给圣上用,就得让他不满足,他才更离不开。” 宦官:“我知道,但也不能真断了。” 武敏吉:“弄到我会再给你。” 两人快速说完这几句,又马上离开。 姜闲听得脸色微妙,也看到荣少锦眼中露出嘲讽。 从刚才听到的对话中,不难猜出武敏吉弄来的是壮阳药。 不过,只有姜闲知道,自己的惊讶和荣少锦不一样。 那个“登仙极乐丹”,正是他原先最大的进项。但在成婚之前,他决定结束这个买卖,这次刘山带回华泽出手的,就是最后一批药。 姜闲知道那药极好卖,不少达官贵人都是常客。却没想到,竟然还流到皇宫里来,让皇帝给用上了。 荣少锦不知其中内情,就只是单纯地鄙视武敏吉偷偷进贡那种药。 确定那边的两人离开,荣少锦起身下了石头,再扶着姜闲下来。 金鲤已经见到,两人心满意足,携手返回水榭。 对于他们听到的秘密,吃完宴后返回家中,荣少锦都没有特意提,姜闲也就当作不知道那事。
第25章 安慰 四月廿九,是荣长生和静宁离京的日子。 一大清晨,长公主府中就一片热闹。 哪怕到了四月底,清早的天气还是透着凉意。 姜闲加了一件斗篷,走出屋来。云雁进小厨房拎上厨子备好的保温食盒,跟着姜闲往前院去。 荣少锦起得更早,此时已经去了爹娘那边。 队伍要赶路,马上就要出发,走到城门差不多正是开门的时候。 时间太早,本来荣少锦和静宁夫妇都让姜闲不用去送,如常休息就好。 姜闲当然不会不去,难得坚持要送。荣少锦也就随他了,只是也坚持要他坐车,还让他在车里吃早饭,这样能多睡一会儿。 荣少锦和静宁夫妇都骑马,姜闲自己坐车,说是送人,其实也只是尽一份陪伴之心。 姜闲在中途遇到从主院出来的荣家三人,两边会合。一家子说着话来到前院,上马的上马,登车的登车,整队出发。 如今姜闲出入用的都是荣少锦的马车,和他原先那辆小马车相比,不仅舒适,功能还多。 云雁放下贴着车厢壁而立的折迭桌,再打开食盒,从里面取出茶壶茶杯摆上。 这张桌子是磁石所制,而食盒中所有器具都套有一层铁底,能吸附在桌上,以防止马车颠簸时倒下。 云雁倒了杯茶递给姜闲,又问:“郎君想先吃什么,都拿出来怕一会儿凉了。” 姜闲看一眼食盒,发现里面摆着包子、兜子、毕罗、糖饼,每只碟子都迭着摆满三四个,每个的个头都不小。 他不由得失笑:“怎么带这么多,我俩哪儿吃得完。” 云雁:“厨子装好的,我也说不用这么多,他说反正是坐车,让都带着,可以回程时给开阳侯和花清吃。” 姜闲便道:“那你腾只碟子,每样装一个吧,我们分着吃。” 两人饭量都不大,而且哪怕京里路再好,车子也免不了会晃一晃,吃太饱会不舒服。 姜闲挂起一边车窗帘子,靠在窗边,看着车外景色下早饭。 就可惜荣家三人都在车前,看不见。 不过倒是能看到路两边的百姓也在送别,或是挥手或是作揖,还有凑上来给亲兵送东西的,当然也都被拒收了。 看得出来,百姓对守卫西陲的荣长生夫妇很是敬重。荣少锦虽是京中有名纨绔,但没犯过百姓,名声也不坏。 马车一路出了城,姜闲看见外面官道上往来的众多行人车马,沿道摆的小摊子,和夏日里路边繁茂的草木。 云雁突然感慨一句:“我们来京就过去一个月了,好快呀。” 姜闲笑笑:“是呀,真快。” 马车经过了五里短亭,离十里长亭也越来越近。 送君千里,终需一别。车子终于在长亭处停下。 姜闲下了车,向着前方已经下马等着他的三人走去。 荣少锦和爹娘的话大概一路上已经说尽了,此时沉默地走过几步来接姜闲。 姜闲伸出手,主动握住荣少锦垂在身侧的手掌。 荣少锦有些诧异地看过来一眼,反手回握。 姜闲牵着荣少锦,来到静宁和荣长生面前,笑着说:“爹娘一路顺风,多保重身子,我跟少锦在京里等爹娘再回来。” 静宁扫一眼两人牵在一处的手,也笑道:“我们身子好得很,不用多挂念。你们在京里好好的就行。” 荣长生接着说:“家和万事兴。你们有事商量着,别一时气盛就吵急了。” 荣少锦听得无奈:“爹,你看我们像会吵架的样子吗?再说了,我也不敢和姜闲吵啊,他身子弱,我还怕他气伤了身。” 姜闲也说:“爹娘请放心,我听少锦的。” 说到这个话题,似乎连分别的愁绪都变得淡了些。 几句送别话说完,荣长生和静宁上马,与儿子们分别,继续赶路。 队伍走出一段路,静宁才回身望,还依稀能看见两个人影站在远处。 荣长生跟着回头望了下:“少锦肯定要等看不见我们了,才会回去。” 静宁“嗯”一声,又转头看他:“你刚才怎么想起劝他们别吵架,真觉得他们会吵?” 荣长生回视她一眼:“牙齿和嘴唇还有打架的时候,做夫妻哪有不吵架绊嘴的。他们要一点都不吵,我们才该担心。” 静宁不解:“那你还那么劝。” 荣长生:“是劝他们别吵大了。我们下次回来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光景,但愿他们真能好好的。” 说着就忍不住叹口气。 静宁倒比他洒脱:“姻缘天注定,该在一块的总会在一块,不该的也求不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0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