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握景元军,是要明哲保身,免得落得跟陆军同样的下场。 可不代表他能容得下与西夏勾结的赫连翊。 所以他赌了一把,严密监视,不让赫连翊与月氏作战,免得赫连翊与月氏暗中勾结。 王上下旨重审陆氏之案的消息传来,他决定纵容赫连翊回疏勒夺权。 他早就看不下去赫连昌的嚣张派头,在邺城之外屡生事端,周衍知却塞了一堆理由不允他插手。 赫连翊拿下疏勒之后,若有二心,邺城守卫和留守的景元军会诛杀赫连翊与疏勒残兵。 疏勒内部互咬完,临越刚好能当黄雀。 他自有一番说辞应付周衍知。 幸好他赌对了。 王上准许陆揽洲长留上京,还下旨重审陆氏旧案,诛杀太后。 甚至,他从陆揽洲亲笔写的信中得知,当年太子非但不曾利用陆家之事向先帝表忠心,还曾替陆家求情谋后路。 王上…很有可能不像先帝一般忌惮军权,若如此,他何必与周衍知为谋? 算计来算计去的,打仗都打得束手束脚,太他娘的憋屈! 南荣宸听了这个消息,心情好上几分,疏勒这趟没白来,“等疏勒和月氏稍加安稳,孤便如你们所愿,回京。” “无事便退下。” 连柳元泰都看出王上精神不佳,也是,王上单枪匹马闯疏勒王帐,据说身受刀伤,是该好生修养,“臣告退。” 他握着剑柄踌躇半晌,还是顿步拱手,这句是他自己的意思,“臣斗胆奏秉一二,周阁老年迈,襄王又…,总之,请王上谨慎用人。” 南荣宸觉得稀奇,没接话,敛眸又拾起一枚玄旗。 许是疏勒王帐那一场杀得太痛快,他再次想起第一次入军营,先帝曾对他说的,“临越玄旗主杀伐,以战止乱,可合九州。父王希望,阿宸能让临越玄旗插遍九州。” 别的不论,自开蒙之日起,他蒙先帝亲自教养,尽得先帝言传身教,终身难忘。 赫连翊在满殿静默中欲言又止,最后也说了句,“臣告退。” 南荣宸看出他想说什么,索性遂了他的愿,“届时由你派人护送孤回京。” 不带疏勒士兵回京,如何坐实他勾结疏勒的罪名? 跟上京那些人比,赫连翊决计不是演戏的料。 赫连翊眉梢上都是惊喜之色,“臣遵旨。” 南荣宸应该是终于肯相信他,相信他不会杀南荣宸,才会允他护送。 等打发了赫连翊和柳元泰二人,南荣宸将手中的玄旗分别插在疏勒和月氏。 这辈子进展不算慢,拿下月氏之后,天下二分,该与西夏交战。 不过,与他没什么干系。 殿门之外,柳元泰和赫连翊并肩而行,率先开口,“世子,或者本将军该称世子一声疏勒王。 本将军知道疏勒王与襄王有交情。看在同军一场、又同在王上面前进言的份上,本将军劝疏勒王一句,襄王不能坐龙椅。” 赫连翊握着刀柄目视前方殿上的大苍玺印,“本王自然懂得。” 自赫连翊入景元军,除了一门心思想回疏勒,最开始使过两次次绊子阻拦他出兵月氏,其余还算安分守己,柳元泰上下打量赫连翊一番,“月氏屡次与疏勒勾结,在边境挑起战乱,受苦的不止是临越。” “百姓本该通商互利,而不是各自困守贫瘠之地,疏勒王明白么?” 赫连翊已经明白,“疏勒和月氏,愿与临越永修为好,赫连翊,不会背叛王上。” 柳元泰闻言微微颔首,算赫连翊明理。 *于此同时,周府正厅笼罩在阴沉天幕之下。 南荣承煜自以为已经冷静下来,可还在又看了眼手中的线报,“周阁老,学生以为,当早日迎王上回朝。” 周衍知一双浊目都比往日清亮几分,大抵是被气的,“襄王如今手中有何筹码?襄王可知王上会以何名义回朝?” 不过半月之间,陆家旧案翻了,牵扯到几位清流老臣,大理寺和刑部揪着应无舟的案子不松口,最终**大白于天下,是他费心筹谋才保住南荣承煜的贤王清名。 他的门生方鸿折在萧元倾手上。 他握着竹杖的手收紧,抬眸又道,“当日因襄王的冲动,应无舟登闻鼓一事自伤一千,近日的新政又过于冒进,前路未知。 此时襄王准备凭借什么迎王上回朝?” 南荣承煜面上依旧谦诺,“登闻鼓一案周阁老当日并未反对,也已成过去。新政初行,乱是正常的,来日定会成效卓然。 至于王兄,周阁老当知先下手才能占得先机,若王上落到肃王手中,才会有大乱。” 南荣宸,他的好王兄,终于要回到他手中了。 第81章 夏日里雨来得大而急, 预先刮起的狂风摇得厅门乱响。 周衍知在溢进来的狂风中掩唇咳了几声,正厅没旁的人在,南荣承煜起身奉上一盏热茶, “周阁老保重身体。” 周衍知接过茶饮下几口,回了句, “襄王事事躬行是临越之幸,但此时新政仍有待商榷, 襄王需留守京中。” 南荣承煜暗自轻嘲, 周衍知不愧是三朝老狐狸,一句话绕这么些弯子,左不过是不完全相信他,不让他亲自出京去寻南荣宸。 他重新落座,“周阁老说的是, 本王已经派人暗中护卫王兄。” “此次王兄一人斩杀疏勒王, 平定疏勒之乱, 又得疏勒大苍神相助之事闹得举国皆知, 是柳元泰办事不力。” “周阁老于政事多有见地, 操劳过甚,军中之事学生会尽力处理。” 论阴阳的本事,他还能比不过周衍知?景元军主帅柳元泰可是受制于周衍知, 如今出了这么大岔子,说到底是周衍知办事不力。 他也不全信周衍知,周衍知对南荣宸起过杀心。 他要让南荣宸活着在紫宸殿赎罪。 太后之死是与剧情偏离,但太后从未真要对他不不利, 甚至…是为了他去的钦天殿。 说明剧情内线或许没崩,他的主角团大多数人心还是向着他,周衍知也是如此, 周衍知还比太后有用得多。 因此,他又许出好处,“新政诸多,还要仰仗中书省相助,左右丞空缺日久,还望老师举荐门生,学生会让有才之人明正言顺入中书省。” 周衍知饮了几口热茶,清了下嗓子,搁下茶盏时碰出声响,正厅中气氛诡异,导致这声响让人分不清是有意还是无意。 他缓声道,“襄王贤能,定能料理好此事。若襄王能容得下王上在京中,萧元倾该设法收于麾下。” “另外,赤焰军不宜在京中久留。” “柳元泰亦不会有二心,此番应是…疏漏,襄王放心。” 柳元泰是个只在脑子战场上灵光的十八线npc,斗不过南荣宸也是正常,南荣承煜颔首应下,心里算计别的,赫连翊已经夺回疏勒,不管柳元泰如何,赫连翊对他忠心。 他刚收到赫连翊禀报临越情形的密信,可惜赫连翊很不会揣测他的心思,信上全是公事,半句没提南荣宸。 还是司命有用,当真找到南荣宸,还第一时间来信告知。 若非太后死前告知,他真没想到钦天殿侍奉巫神的司命,竟是佛弥教余孽。 管他什么教,能为他所用即可。 神使亲往北方救灾疫为他谋名声,司命借闭关祈福做掩护,替他前往疏勒找南荣宸。 二者都有用,饼他是画下了,但来日天下信巫神还是信佛弥教,全看他与南荣宸心情。 他又回道,“柳将军常年在军中,比不过王兄心有七窍,学生自然相信周阁老所用之人。” “至于萧元倾和赤焰军,萧元倾有老师牵制弹压,赤焰军在京中留得太久,也该去打西夏。” 周衍知那句“收于麾下”也就是说得好听,真真实目的是让他设法动萧元倾。前些天他动手之时,周衍知非要插手拦他,现在他不打算管了。 能有人与周衍知互相制衡是好事。 “肃王在封地蠢蠢欲动,学生也会设法让肃王与王上再生嫌隙,那裴濯或可一用。” 要用裴濯简单,裴家一条活口和两句遗言便足够。 此前也是他没查到底,否则怎么也不该认为裴濯能喜欢上南荣宸。 裴濯那种清廉世家之后,如何受得了被南荣宸以复仇为筹码,扣在宫里毁尽名声,成了个妖妃佞臣,又如何会对南荣宸有情? 都是利用而已,他早说过,世上无人真心待南荣宸,唯有他。 他会让南荣宸亲眼见所有真相。 说起来他倒好奇萧元究竟给周衍知下了什么迷魂汤,准确来说是萧元倾握着什么把柄,让周衍知现在还能容得下他。 剧情没写,他静观其变即可,当下,新政和南荣宸最要紧。 门外雨势渐急,打在木门在砰砰作响,周衍知做了抉择,“王上回京也并非于襄王全然无益,西夏若能弄出些乱子,王上定会亲遣赤焰军出兵。” 王上精于政事又善战,王位不该他久坐,若能死于西夏战场,也算没全然埋没。 “至于肃王,襄王自行安排便是。” 南荣承煜拱手道,“周阁老思虑周全。” 除了遣赤焰军出征,他还会哄着南荣宸亲自下旨贬斥乃至斩杀萧元倾。 哄着不管用就逼着。 疾风骤雨连绵至皇城,在紫宸殿檐下织起细密雨帘。 自钦天殿神迹现世,太后死于神罚,满宫的宫女太监得知此事已经慌乱不堪,再加上太后的种种罪行,众人更是后知后觉地脊背发凉。 随后,朝中那群大人物下令“王上在紫宸殿休养”,紫宸殿满殿的宫女太监更是宫中最最惶恐之人。 还要守着秘密演出王上在紫宸殿闭门休养的模样,生怕哪日不小心漏了消息,当即人头落地。 好在有裴大人在宫中主持大局,手里又有一队赤焰军护卫宫城,众人才稍稍得以安枕。 毕竟,传闻是襄王和肃王联手在奉神台害了王上,让他们如何放心在襄王摄政时放心? 当值的内侍收起被雨浸透的油纸伞,试探着朝裴濯开口,“裴大人要出去办差么?雨下得太大,不如晚些时候再去?” 裴濯望着雨幕中的山茶花树,已经是盛夏,山茶花树仍旧开得正好,同过往几场雨中一样,整朵整朵往下落,方开到荼蘼就在泥里腐烂。 可不过几个时辰,山茶花又会绽放一树,热烈、妍丽。 他堆起笑容应了句,两指捏紧袖中的密信,生怕它是假的似地,“好,吩咐下去,今日休息,过不了几日要忙一场。” 裴大人向来好脾气,侍从又问一句,“裴大人,是有大事发生么?” 裴濯颔首应下,“是好事,到时便知。”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7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