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福书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代架空

悠悠宫事长

时间:2023-02-19 02:26:57  状态:完结  作者:眷顾山河

  他的手于那些痕迹上轻轻的抚过,然这轻缓的行止引起她的一阵阵战栗。不知为何,他破天荒的有了一点想哭的情绪,他曾对天发愿要好生相护之人,如今依旧受着他亲手造就的苦楚。他有些后悔,后悔自己的利己心思,若昨日将这番苦楚尽数予了余充仪就好了。
  他埋首于她颈项之上,过了须臾,徐襄宜的颈上有了温热的湿意,隐隐的有一声很低很低的“对不住。”他以这样的威势来压她,终不过是为着心底不敢承认的心疼。他看似刀枪不入,实则心底深处,又何尝不是怯懦的稚子。她以右臂环着他,一下一下的轻拍着“陛下,妾不疼的,您不怪妾就好了。”
  他在她的肩上一颤一颤的哭,似乎将这些年的凄楚与委曲尽数消耗。身为帝王的煎熬、为难、辛酸,他不能告诉旁人,甚至要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徐襄宜受过的责,他皆受过。他曾被竹板责的血肉模糊,也曾受过竹杖下折辱的苦,他被罚过长跪,他亦曾举着紫金砚一连跪好几个时辰,更一连多日,都抬不起双臂来。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学了那么多圣人的道理,他深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还是一次次荒唐的再施于那般柔弱的—她的身上。他一时觉得自己清明,一时觉得自己昏聩,他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她有了错失,他一定要罚,甚至要罚的比旁人还要重,却不曾领会,那一份不同,一直都存于他的心底。从暗香疏影到灼灼其华,从灼灼其华到锦官林翠,他将她搁置于最不起眼的角落,却从未忘怀暗香疏影他亲手簪上的—盛开于她鬓间的那朵幺幺的桃花。
  少顷过后,他挪开身子,小心的替她合上衣襟,起身去拾她落于地上的中衣与襦裙,放于床榻边,又凑过去系她腋下的带子,可惜他于此事上并无太大天分,忙碌了一刻后不得要领,手被她一握,她笑说“陛下去朝会吧,如再迟便真来不及了,妾的罪名亦要坐实了。”
  他起身,她顺手理了理他腰间坠着的香囊玉穗,他待她理好后,又与她说“你记得传司药来看一看。”她垂首,说“妾这般模样,便不送驾了。”他摇了摇头往出走去“不用你送。”她望着他的背影,许久未动。她与余充仪如今皆隶正三品,问安原亦是从着规矩上的过场而已。于是遣了一个宫娥去余充仪处告罪,就说今日实在身子不适,想好生歇息。
  她大抵能从教习的话中听出些个大概,是余充仪于清酒中搁了不干净的物什,于是才有昨日之事。可她不能明白的是,余充仪她们这些不愁召幸之人,怎会如此焦急进幸?还有便是为何那些恩典优渥之人,一个亦不曾有孕呢?这亦是本朝的一条秘辛,自开朝之帝至当今之主,子息皆是稀薄的。便如今上,他另有一兄一弟,三人皆是庶出。先帝一生未曾立中宫,恩宠最多的贵妃卫氏终身无子。
  今上于三子中生母最卑。他之母为罪臣之女,虽承蒙恩典雨露,后产下他,但无奈产后身子孱弱,他不足两月时,亲母便撒手人寰。他亦无养母,是先帝一手抚育的,是以脾性行止上甚得先帝真传,最后成为下一任君主。素与他亲母交好的是宋太妃,于他幼时多有庇佑呵护。只是宋太妃笃信佛法,几月一直于外寺庙斋戒,尚不知其归期。今上将其余的太妃都遣往昌河行宫安养,惟有她,今上允其自行择居,可于宫中,亦可于行宫。
  他对她的优抚,终于让宫掖的风向转了一转。最迟进幸,进幸最鲜的徐充容,成为了万乘近一月来恩典至厚之人,非占半壁,而是几乎日日,无论是侍驾还是进幸,司寝女官再未录下旁人之名。他一连十六日寝于锦官林翠之事,亦是宫掖女官与宫娥唏嘘之事。然他却不以为意,他以一概温热予她,只求她谅他轻忽,恕他简慢。
  第十九日,他照旧前来锦官林翠,下辇后见她遥立于殿前,上前握她的手,触及寒凉,他又斥她“昨日吩咐你,不要再出来迎了。”她握了握他的手说“您小声些。”他一转头,见四处迎候的宫娥皆投来窥探之目,见他环顾又迅而收回。遂揽了她向内行去。是日照常有过敦伦之好并盥洗后,他抚她的面颊说“你还疼吗?”她向他身侧蹭了蹭,头枕在他的手臂上“您想听实话吗?”他摩挲着她的面颊,好似可以透过这白皙的肌理窥见她所受的苦痛“想。”她摇了摇首“不疼呀。”他轻揉她散着的如瀑鬘发说“那日呢?”她好似仔细想了想,转过头问“哪日啊?妾记不得了。”他将她拥住,千言万语,擅言如周铃、林茹玉,比不得她的一句“记不得”。
  十一月初五。午膳过后,含元殿的中贵人急匆匆的入内,今上瞥了跪于其下之人,说“慌张不谨,出了何事?”中贵人叩首间话回的完整且达意“陛下,宋大人于永州亲手杀了底下的一个官属。”宋大人,是宋太妃的同胞弟弟,因为人急躁,被先帝远谪去永州受磨砺,今上践祚后,按惯例擢母之族人,因他一向侍奉宋太妃如母,是以擢升了他为永州坪梧的知府。他一闻永州,心底便有了一个想法,待那人禀出“徐大人当街被杀,死状惨烈”时,他只觉通身尽是虚空。他甚至不想问为何。或者说,他已然揣测出是为何…中贵人缓缓退却之时,他觉上天是这般的残忍,一定要在他与她之间隔上一道又一道的屏障。
  徐襄宜,你因我之故而小产,你不怪我。你因我之故一身伤痕,你不怪我。但你因我放纵而失去至亲,这次你会怪我吗?他遂唤住那人,勉力挤出一句话来“是…为了什么?”
  中贵人再次叩首说“永州有狂悖之民生乱,知府责于宋大人,徐大人乃宋大人下属官僚,受其迁怒,宋大人一时急躁,挥刀而下,血溅四地。”
  他遣退中贵人,无力的伏于案上,如他当时没有推恩于宋氏,凭宋京的那点本事,是升不下去的。本朝用人惟贤,惟才是举,却偏偏因他的一点孝心而害死了人,害死的不是别人,仔细想来,他应唤那人一声“岳丈”。
  他多么想遮掩这个消息,甚至想给阖宫下一道旨意,让知情人者不报,不仅不报,更要三缄其口。事实所证,他所料为实。此事于朝堂上激起轩然大波,上谏令他处死宋京以儆效尤不尽其数。为首的是余充仪之父,余义。
  于当日申时末,吴芬前来锦官林翠问安,徐襄宜听闻她来有些惊讶,但还是起身相迎,她行礼过后,徐襄宜请她坐,见吴芬十分惋惜地说“令严之事,我极心痛,请充容节哀顺变。”徐襄宜望着她,不解何意,过了一会方询说“宝林在说什么,我不解。”
  吴芬特地缓了半晌,想了想昨日之事,方还是悲痛的续了下去“令严被宋大人当街杀害了,难道充容还不知此事吗?”见徐襄宜震惊的神色,她有些魇足的起身摇首说“妾当真不知充容不晓此事,但至亲之丧,充容虽已聘于他人,还是要尽一尽孝道的吧,充容不妨求陛下开恩,允你于宫中烧些纸钱,抄些经书,如此亦可慰令严在天之灵了。”她屈了屈膝辞说“妾语出不敬,但心意却是好的,还望充容大度不怨。”吴芬走时徐襄宜问“宋大人是谁?”吴芬此刻因背对着她已有了笑意,回说“陛下的舅舅。”
  她见徐襄宜只是坐着不动,便兀自退却出了锦官林翠,却于殿前见今上正在下辇,她本用心不良,此刻亦无邀宠之心,只退至一侧屈膝跪拜,他不曾予她正眼,只在她起身欲离前喝住了她“你来此作甚?”吴芬想起余充仪的吩咐,勉强镇定说“妾来向徐充容问安。”他直直视她,目如箭矢,冰冷的掷给她三个字“说实话。”她无法说出方才之言,只叩首说“妾所言尽是实情。”他寒涔涔吩咐许让,“遣掖庭局的人来,衣裳不必给她留了,就此殿前竹杖,直至她断气。莫要她死的太急了,让阖宫上下都睁开眼看一看,朕对徐充容的心意。”
  吴芬闻言立即告饶道“陛下恕罪,陛下饶命啊…”他嫌恶的侧过头,续一句“别染污了锦官林翠的殿阁。”便速有宫娥上前,向她口中塞了一块白布,令她再发不出任何响动来。他跨入正殿时,她坐于案前,见他来亦没有起身。他走近才发现她握在椅上的手,血一滴一滴的顺着椅背淌下来。他半蹲下身,意图让她的手放下来,可他不敢用力,此刻的她犹如一块青玉璧,力大则碎。他施硬无法,只好握住她的手说“徐襄宜。”她不应,他便一次次的唤她的名字,直至她抬眼来,两滴泪同时夺眶而出“是真的吗?”


第81章 思君天阔水悠悠2
  他拥她入怀,感受她的每一分痛楚每一点战栗。过了许久才无可避的点了点首。她依在他的怀里,阖眼间泪水落在他覆于她膝上的长袖上“陛下,会厚葬他的吧。人死已矣,别让他带着污名走。”
  他揣测过她的一切反应,这样的回应,推翻了他所有想好的回答。他想过她求他处死宋京,或是将宋太妃遣出宫去,可她都没有,她毫无闹他之意,安静的犹如那竹像一般。他半晌不语说“你不想…求些别的?如今朕能补偿的,是恩及你的弟弟,让他们代其官位。”
  她无声的摇头“陛下用不用他们是您的事,如他们真有实干,您可任之。但如其无才无德,您不要为了妾赐其官位,妾不想他们成为第二个宋大人。”他用力将于椅上紧攥的手取下来,又一点点将她叩入掌中的指甲取出,取了随身带着的白绢替她拭了拭指甲上的血迹,说“杀人偿命的道理,朕明白。”她长吁一口气,以手背蹭去面上的泪痕,泪珠荡在手背上几滴,尚未干涸。
  “您是明断之人,请勿因为徐大人是徐充容之父便速作出决断,请您莫忘,宋大人亦是宋太妃之胞弟。”他不知她这样一个人,却能说出这话来。他揽在她脊背上的手加重了些力道,说“朕不令他偿命,你会心寒的吧。”她静默无声的将头试探性倚于他的左肩上,他见状坐的更近,将她拥的更紧,“您不要顾虑妾,您向前走,妾只求您疲倦时分,能给妾一个顾首回眸。”他与她那只完好无损的手十指相扣,说“朕想听你从前的事,幼时的,欢愉的和难过的。”她闻言轻轻的答说“妾记不大清楚了。妾的儿时泛善可陈,与现在所差无几。”
  他问“怎么说?”她徐徐开口,话语中带着无限疲倦“妾儿时亦会无辜受责,如真犯了什么错失,父亲责我,必定要比责妹妹们更重几分。”他闻言手轻有一颤,续问“为何?”她卸下了一切防备与谨慎,回说“妾与您一样,亦想知晓缘故,欲入宫前一问,但父亲彼时连见我一面也不肯,妾想,他大抵是觉得,妾来了亦是徒劳,被遣返回去,又要折他的脸面,所以他只当没有这回事,或是…没有这个女儿。”他环她更紧,攥她的手,紧紧扣着她无力的手“那你对他…”
  她知他欲问什么,亦没有令他踟蹰,答道“妾很畏惧他,于家中时,所有的孩子都盼着见他,他一下了职任,都急着去门口迎他,可我不盼,一点亦不盼。妾知晓,他一归来,妾的继母和庶母,便会与他说妾所犯的过失,实在的加重,不实的添加,究竟是一日不见我受惩戒,她们便不得安心。”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0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