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北寒关的事差不多回到朝廷了,那安全起见,补给肯定一律掐断。 齐汝钧忽然笑起来:“想不到,我堂堂北原军统帅,有一天也会沦落到齐饥寒交迫的境地!还真是……人事无常。” 这会天还没亮,但东方已经泛出了鱼肚白。启明星的光芒逐渐淡下去,悬在天空,欲落不落的。 “阿——嚏!”常安揉了揉鼻子,“小郡主?你如何到这来了!” 现在还没到开城门的时辰,可见常安已经在京郊待了一宿了。 钟雨眠旁边还站着个女子,可她……他并没有上妆,不难看出那比女孩要锋利的轮廓。 两个人对着一个矮矮的坟包,一时谁也没说话。 常安走过去,把披风往钟雨眠身上一裹:“这大风都嚎一宿了,你们俩就是铁打的也撑不住!走走走,跟我回去!” “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了。”十二的声音再没有女子似的温婉,“虽然师父早说他有这么一天,可我没想到,来得如此快。” 钟雨眠像是冷极,连手都不太听使唤,哆嗦着攥住常安冰凉的手:“白家……真是逆党?” “有这朝廷一日,白家就永远是逆党。”常安的声音几乎散在风里,“可你觉得这重要么?说句大逆不道的,如果哪一天你阿爷在西北让陛下起了疑心,你也是逆党。” 十二将坟包又堆高了些:“师父受他旧主所托,总算是完了一个旧主的心愿。不过我没见过他旧主,但听师父说,五殿下少时,就得他旧主庇佑过。” 常安点点头:“这我晓得,俞安和我说过。他虽然不清楚那人是谁,但现在不难猜到,那是白治珩。”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能帮五殿下了,”十二道,“帮里做的事有些多,我得回湖州去替师父善后。先生还没回来,我们不能再轻举妄动。” 钟雨眠闻言急切道:“那用不用我送你回去,这样也能安全些。” 十二惨淡一笑:“不敢再劳烦郡主了。二位,在下回湖州会全力查清假账一事,到时可有的是要麻烦二位的事呢。二位,就此别过了。” 直到十二小小的身影消失在了慢慢亮起来的天光里,钟雨眠才回过神似的:“长安……那如果这样,算不算五殿下也与逆党有勾结?” 常安摇摇头:“我猜,陛下晓得。” 方效承并没有和方俞安单独说太多,他只是漫无目的地在宫里逛,也不说话,也不停留。方俞安不晓得他是甚意思,只能忐忑地跟着。 西苑里的暖阁十分暖和,几乎能催开四月的花。 方效承坐在矮榻上,对方俞安招招手:“过来坐。” 方俞安心里打鼓,但时间久了,他已经麻木了,只想来一刀痛快的。于是他端端正正地坐在方效承对面,等着他发话。 “你是最像朕的一个孩子,”方效承的声音有些沙哑,“简直是和朕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有你这双眼睛……像你母亲。” 那时白治珩对他说,这孩子还活着时,他竟然是欣喜的,然后才开始思考之后的事。想来大概是当时尚未登基,还存着一丝父子亲情的幻想。 可现在看纯粹是放屁,他早就该在白家的院子里一步冲过去掐死这碍事的孩子!之后一切就都安生了,他也不必在这纠结得胃里反酸水。 “你还记得你母亲么?” “……回陛下,听人言,母亲生下臣后便离世了。” 方效承愣了片刻,当年被那女官的双眼吸引住的情愫已经找不到了,可他却依然能清晰地记着那双眼睛。 因为宫里没甚好待遇,那微微上扬的眼睛之下还有一片青黑。可抬起眼时,又像是把这天地间,温和的暮光全收进来似的。 和方俞安的一模一样。 唉,到底是自己的孩子…… 沉默良久,方效承轻叹一声:“这是最后一次,若以后叫朕晓得你还和白家有甚联系……” 方俞安叩拜下去,同时松了口气。 这时,李仁忽然进来,看上去是有急事。 “万岁爷,北寒关破了!” 京里还没亮天,但是所有人都清醒了。 “现有翁洪将军辎重车队,只是恐怕杯水车薪,抵挡不住。齐大帅目前没有消息,燕云也没有消息回来,恐怕……凶多吉少。”兵部尚书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可现在谁也没心思去惊叹了。 “商原侯那边呢?” “回陛下,阿爷已经起兵了,可北原路远,估计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钟雨眠道,“现下北原是战时,信鸽恐怕飞不过去。” 这似乎是个无法破解的死局,因为北原太危险,所以一系列的传信和防御如同惊弓之鸟,出了事就一刀切。然而当北原真正陷入危险时,又无法向外界传递消息。 方俞安轻叹一声,估计这会没人有心思想这件事了,北寒关一破,燕云又能挡多久呢。 “陛下,老臣以为不必过于担心。”高瑞忽然出声,“北寒关乃燕云门户,而燕云若破,这会早已有军报檄文。可现在十分平静,说明胡人仍滞留在北原一带,燕云暂保无恙。” 方效承点点头:“现在还是要想办法调兵增援燕云才是,诸卿有何见地?” 然而高瑞却阻拦:“回陛下,老臣以为燕云既然毫无消息,说不准是齐大帅有何奇谋,我们若突然增援,岂不是乱了他的部署。” 虽然高瑞是不想让北原安生,但他的想法竟然和齐汝钧不谋而合。 可旁人并不像他那么淡定,尤其是齐伯渊。 本来他上了年纪,只是听说自己哪个孙子陷在北原了,过来看一眼,可听闻此言立刻坐不住了:“高首辅的意思是,要让汝钧自己在北原硬撑着?” 高瑞没接话,然而脸上分明写着正有此意。 齐伯渊一下火了:“高瑞!你晓不晓得那北原是甚去处!别说坚守一个月,就是半个月不换防,那边境上的将士就要冻死多少!” “战时情况紧急,定远侯该申明大义。”高瑞不徐不疾,唱老生似的开口,“如今按兵不动才是上策,只需在燕云一带加紧防范。” 防着严彭和齐汝钧耍甚花招,把消息传回来。 既然京里没能让方俞安因为白家牵连而落败,那就要对不住北原的人了。 齐伯渊点点头,他虽然看上去老态龙钟,但此时竟有了些当年驰骋往来的气度:“好,既然高首辅如此说,那我便带着自己的兵,到北原把汝钧先弄出来!” 说完,转身便走,还恶狠狠地撂下一句:“我齐家的孩子,还没有过遭人背刺的先例!” 这话意有所指,方效承的脸色阴沉下来。 然而方俞安却眼疾手快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定远侯莫急,”方俞安柔声道,“北原形势危急,未知深浅,首辅这是怕出意外。而且,并非是不派人解北寒关之急。” “俞安怕是没听懂首辅的话,”方晏清在一边凉飕飕地插了一句,“现下坚守燕云以外才是稳妥之策,如何要解北寒关之急?” 方俞安没理他:“现下北原一点消息没有,最大的可能是胡人扼住了北寒关,然而表哥却制住了他们。可北寒关之前的辎重补给说不准还在路上,所以一时局势僵持。” 他既然管齐汝钧叫表哥,那就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齐伯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然而京里拨去的补给到底是杯水车薪,而且算日子,翁将军可能都快把军饷散净了,才晓得北寒关已破的消息,更是不顶用。”方俞安回身冲方效承一礼,“如果陛下现在派一支劲旅,日夜奔袭增援北原,说不准还能帮上齐大帅一把。” “商原侯不是已经派兵了么,”高瑞道,“若是自京都再起兵,岂不是……” “商原侯驻地距北原一千五百里,等他到达,北寒关早就尘埃落定了。”方俞安打断他,“现下只有河东府和京都两处援兵最近,请陛下顾念北原将士,调兵增援。” 齐伯渊立刻帮腔:“陛下,老臣虽力衰,但仍可领兵迎敌!” 方效承的神情有些松动,看上去应该是被说动了,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做。方晏清犹豫片刻,也不再看高瑞的眼色了:“定远侯已是长者,怎可让长者再执锐披甲?” 方俞安心里一动,似乎明白他要说甚了。 “俞安,你是小辈,难道不该为长者分忧么?何况这可是你外祖。”方晏清一本正经地教育着。 然而方俞安却有一丝诡异的雀跃。 方效承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他这边就立刻应下来了:“好,皇兄说的是,臣去领兵。” “你领,领兵,领个鬼!”常安恨不能一刀鞘敲在他脑袋上,然而方俞安在王府里热火朝天地收拾着东西,根本不理会他的威胁,“方俞安,你他娘的是不是活长了?!” 方俞安看起来格外欣喜,好像要出去玩似的。 钟雨眠也有些担心:“五殿下,你,你真的能行吗?” 戚逢眉头紧锁,显然也不太信任他。 这时,吉祥忽然跑进来:“王爷,邹府尹和另一位大人来了,可我不太认识。”
第28章 方俞安想了半天这个大人是谁,很快邹季峰就给了他答案。 “栖梧先生……” 这下屋里的人全老实了,立刻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一个个拘谨得像个人了。 刘凤枝也没想到自己这么有威力,一时还有些不适应,然而没时间,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听闻五殿下想领兵去北原?” 方俞安点点头,都没敢抬眼看他。 “可是……这用兵的门道,恐怕不是朝夕能学会的,里面的内容不是小打小闹。”刘凤枝皱起了眉,“殿下,你和我实话实说,你此次是否有些私心?” 方俞安犹豫了片刻,又点点头。 常安这下牙疼了,千里迢迢的去了,结果告诉严彭——那位刘轻水没了,这都什么事啊! “那本假账,虽然看着在湖州,但其实仔细追究起来,根在北原。”方俞安道,“而且邹府尹应该察觉到了,京里的胡人变少了。” 邹季峰点点头:“确实,他们在一点一点撤出去,只是撤去了哪里,我却不晓得了。” “很多人回了北原,但也有一些人南下。”方俞安道,“南下的我暂不担心,毕竟岭南帮与胡人算是世仇,一定会盯紧的。北原目下局势混乱,就怕他们浑水摸鱼。” 常安目瞪口呆,脱口而出:“你如何查的?” “一些小法子,不太能上台面。”方俞安话锋一转,“此次胡人攻北寒关是趁着换防时候,所以北原已经不干净了。如果再掺和进那些胡人,恐怕会更加混乱。” 刘凤枝一言不发地看着他说完,竟然有片刻的走神。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当年见过的那个,有些拘谨又沉默的小皇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他可以放心让他自己去走的人,再不怕甚风霜雨雪。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5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