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有一里地,胡七猛然抬头,见是个死胡同,心中暗暗叫苦,于是又返身往回跑。这时,只见两边墙上各飞下四条汉子,手持在刀,朝一人砍来。 胡七知是凶猛的杀手,把梁启超往后一推,挥刀上前,与他们死战。 战了有十几个回合,杀手中有两人被砍死,另外二人见势不妙,抱头鼠窜。 胡七护住梁启超又拐入另一条胡同,见前面有个老者,踽踽而行。胡七没有理会,拉着梁启超猛跑,跑到老者身边,老者将拐杖一横,胡七的刀被磕飞。老者一猫腰,双肩处喷出双股火,朝胡七扑来,灼伤了胡七的脸。 胡七知这老者功夫不善,双肩安有火筒枪,不敢轻敌,挥动双拳来战老者。 这时从两边房上各跳下一个恶汉,持刀朝梁启超砍来。 胡七见势不妙,双手一扬,各飞出一支飞镖,两个恶汉应声倒地。 老者趁机将拐杖一挺,击在胡七右手臂上,胡七只觉一阵疼痛,连连后退。 老者拐杖又一横,将胡七逼到墙角。 胡七危在旦夕,他自知性命能保,于是将双目一闭…… 这时,轰隆一声,胡七倚靠的墙被推倒,一位五十多岁的壮汉直挺挺立在那里,他肤色黧黑,高大粗壮,那结实的模样就像是用生铁铸成的一般,宽大的肩膀,闪披着一件带补丁的破蓝布衣裳,土布对襟敞着扣子,露出毛茸茸红铜似的胸膛,饱受风霜的瘦四方脸满是青青的胡楂子,他铁钳似的大手紧握着一柄亮闪闪的宝刀。 这宝刀锃亮耀眼。 他就是‘单刀李’李存义。 李存义原名有毅,原字肃堂,后改名存义,字忠远,直隶深县人。他秉性温厚,轻财好义,性喜武术,幼年练习长短拳,三十八岁时拜形意拳大师刘奇兰学习形意拳术。习之数年,深得形意拳精髓。以后李存义听说北京董海川精于八卦掌,便进京探访。李存义与程廷华是同乡人,来北京后便住在程记眼镜铺,并请程廷华转告董海川,要求拜董海川为师。董海川听说后,不愿收李存义为徒,原因是李存义已精于形意拳。经过程廷华、刘凤春、梁振圃等人恳请,董海川才应允教授李存义八卦掌术。甲午年,李存义曾在刘坤一帐下教士兵练武,屡建功绩,不久行将升职,但他却辞退,到保定开万能镖局,与大刀王五、胡七、程廷华等武术家过往甚密。 李存义长年以保镖为业,护卫商队运行,遭到强盗袭击,他手持单刀一一击退,所以人称单刀李。不久,强盗们只要知道李存义在跟从商队护卫,就不再袭击。 却说胡七背靠的墙正是李存义家的后墙,他正在家中看书,猛听得后院有动静,于是持刀出来,正见老者持拐杖将胡七逼到墙前,于是推倒后墙,救了胡七。 胡七一见李存义神仙般出现,喜出望外,叫道:李存义先生! 梁启超在一旁猛听到胡七的叫喊,也惊喜地望着李存义。老者挥动拐杖朝梁启超迈了几步,将拐杖朝梁启超咽喉处戳来。
第25章 磨时光梁公吟史诗 寻水瓢存义遇空屋
说时迟,那时快,李存义一招燕子钻林,旋风般卷到老者前头,一推梁启超,将刀一磕,那拐杖就飞了出去。 老者见势不妙,唿哨一声,转眼即逝。李存义把梁启超、胡七迎到前院院内。胡七把后党加害梁启超一事说了,李存义想了想说:后党派来的杀手一定不肯甘心,还会云集而来,我去找一辆骡车,马上送梁先生回京。“说着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听到屋外有骡马之声,李存义大踏步走了进来,说道:事不宜迟,梁先生请上车,我亲自护送。” 梁启超感激地随着李存义来到院门口,只见一辆骡车停在那里,李存义让梁启超、胡七坐在车内,自己驾车,飞驰而行。 车内,梁启超叹道:李存义先生真是仗义勇为的热血汉子,我真不知如何感激才好? 胡七赞道:八卦掌门的人个个都侠义心肠,八卦掌宗师董海川老先生就是为人师表的楷模,他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技艺、人品堪为上乘,是武术界的榜样,他教育出来的弟子自然是承继为师的遗风,不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且为正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梁启超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和疾快而过的槐榆,感叹地说:可惜,我无缘见到这位老英雄了,各古遗憾…… 梁启超微闭双目,怅然地吟道: 壮气盖燕赵,耿耿伟杰人。 击掌八卦步,持钺几百斤。 开封列绩胜,王府有遗尘。 何日武坛坐,弹指论古今。 胡七知梁启超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尤其精于古典格律,为了打发征途的寂寥和怅闷,于是对梁启超道:先生,我知道您才思敏捷,我想做一个诗游戏,我说出一个古人的名字,您吟出一首诗,如何? 梁启超呵呵笑道:你是在考进士还是考状元,好罢。 胡七脱口而出:许由。 梁启超缓缓吟道: 几片片青几片悠,纳凉深处小风流。 芙蓉万朵拂闲意,白鹭几双去怅愁。 神策山藏宁为土,妙机叶落任荒流。 清寒最是赏心事,高卧先生百不忧。 胡七吐了吐舌头,又说道:周公。 梁启超吟道: 规章制礼盛名传,扶幼不挟功自然。 平乱只须出奇策,治国赁借广招贤。 美姬不愿常偷眼,权贵岂能握重权。 吐哺成真天下赞,归心一统九州安。 胡七又说:伯夷。 梁启超吟道: 首阳山上古风柔,脱却乌纱真自由。 落泊文人不落泊,闲愁王子非闲愁。 嗟食坚拒入禁室,名利不闻守高丘。 铮铮傲骨宁饿断,上天入地亦悠悠。 胡七赞道:真是满腹文章。“又说道:管仲。” 梁启超闭目养神,轻轻吟道: 不拘小耻心明白,满腹机谋藏入不。 霸主应推君出策,盟侯欢喜主登台。 知人知已知天下,先见先知先未来。 更有重农兴水利,齐醒公业一人开。 胡七道:乐毅。 梁启超吟道: 猛闻高筑招贤台,千里迢迢举步姗。 机智何须折五斗,轩昂哪里为三钱。 五国联手盖江野,几载威仪壮衣冠。 谁言将门无将子,昭王归去泪涟涟。 胡七道:西施。 梁启超打了一个呵欠,轻蔑地说道:亡国之种!随即吟道: 目如湖水泛秋香,历代佳人推女皇。 消夏至今留神韵,姑苏依旧有遗香。 两汪清水胜褒女,一口樱桃愧王嫱。 月貌花容因自好,凋零帝业谁彷徨? 胡七道:庄周。 梁启超道:道家领袖。随即又吟道: 虚无世界太逍遥,其乐无穷道法高。 献计三分却恼气,清洁七窍避毫毛。 瓦盆送妾长安睡,蝴蝶春思梦自遥。 草舍茅屋人生淡,协肩不走性致高。 胡七道:秦始皇。 梁启超道;千秋大帝。随即吟道: 烟雨骊山君子仇,咸阳四百六十丘。 阿房波涌千层雪,蓬岛碑横一炬流。 孽海花沉云虎气,金瓶梅锁祖龙羞。 徐福不见归东土,遍地唯闻是汉侯。 胡七道:项羽。 梁启超道:历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吟道: 力擎金鼎雄纠纠,欲霸中原何惧头。 钜鹿沉舟真壮士,阿房举火霸王侯。 无谋且自无谋恼,有勇枉担有勇愁。 四面楚歌何时起,虞姬空有双泪流。 胡七道:韩信。 梁启超吟道: 小不忍则乱大谋,书生膝下任奇羞。 萧何月下追强将,项羽帐中失智谋。 百战出师捷报累,千军整壮心犹。 可怜遭戮长安市,满纸功勋一岁休。 这时骡车颠了一下,梁启超和胡七陡地一惊,李存义在前面叫道:没事,有一个土坎子。 胡七放下宝刀,又说:赵飞燕。 梁启超又吟道: 轻盈如燕入云烟,几许幽香几许妍。 脉脉花容惊海客,婆娑月貌醉明贤。 深宫灯火常消烛,云海观花攀玉船。 一任流芳成泥土,江山破醉有谁怜。 胡七道:诸葛亮。 梁启超微微咳嗽一声,吟道: 一生遗憾恐隆中,三顾茅庐始有名。 新野火烧凭虎气,华容妙算惊飞龙。 七出祁山出师表,几度中原北渡声。 羽扇纶巾谁堪比,至今仍有借东风。 胡七道:好诗。 梁启超咂巴咂巴嘴,说道:口中好渴。 胡七道:李存义先生,梁先生渴了。 李存义一边扬鞭策骡,一边叫道:前面有个村子,有村子就有井,到时候咱们再停车。 骡车加快速度朝前疾驶。 胡七道:再说一些吧,这样就不困倦了,说着说着就到了。 梁启超笑道:我舍困陪君子。 胡七道:隋炀帝。 梁启超道:这可是个暴君。随即吟道: 楼船灯火下扬州,桂影莲光两岸收。 臣子数百迎龙辇,裸童一万露娇羞。 欺民欺父先欺母,称帝称王称贡侯。 春梦鸡鸣仍未起,义兵遍起在神州。 胡七道:我说一个明主:唐太宗。 梁启超吟道: 关中操剑夺王侯,贤气回旋荡九州。 有智仇人坐上客,无才祸水阶下囚。 太平盛世今奠立,国泰民安有风流。 一曲高歌唱不尽,唐代遗风古今讴。 胡七道:李白。 梁启超吟道: 飘若浮云总是吟,浪漫诗仙拾语真。 遨游吴楚三分地,拜访长安一缕魂。 夜闯江浙惊天姥,朝登搏浪壮夷门。 安能折腰事权贵,宦海风云总是深。 胡七道:陆游。 梁启超吟道: 放翁满腹爱国篇,剑北剑南读不完。 瓜雪夜渡常有泪,山西夕临柳未残。 军戎抱月操戈晚,金错卧床枕剑眠。 壮志寄托日夜梦,王师最怕是流传。 胡七道:女词人李清照。 梁启超吟道: 诗书万卷锁心扉,江河飘零泪眼飞。 征雁归来胭脂瘦,战马难回衰句肥。 举杯顾影黄花落,低首看书雨徘徊。 遥望南冠终不改,香车宝马恐难归。 这时,只听李存义叫道:一口古井。接着,骡车徐徐停下。 胡七掀开车帘,但见前面有个村落,几十户人家,旁边有口古井。 梁启超随胡七也下了骡车。 李存义来到井台上,往井下一看,深不可测。 胡七也来到井口看了一番,说道:用什么东西盛水呢? 李存义道:我到村里借个瓢来。说着朝村里走去。李存义来到一个农户前,轻轻叩门,可是半天也无人开门。他又来到一个农户,敲门后仍无动静。他有些纳闷儿,心想:现在天色已明,乡下人早该起床,可是为何没有动静呢?他又来到第三个农户前敲门,仍无声响,于是翻过院墙,只见猪圈鸡窝内并无一物,藤架上丝瓜全无。他来到门前,轻轻敲门,没想门并未上闩,一推即开。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4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