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胡言!”熊秋暝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转过身去,不再看她。 “咳咳……” 嘉明帝轻咳两声,“既然熊御史也认同了你的说法,此事就到此为止。” “说说你此行的收获。” “是。” 苏竞晚恭敬应道:“江南水患频发,实因苏州知府兼江南东路转运使余晏声和当地官员在江梁坝的建造上贪污公款、偷工减料,致使水坝溃败,不能抵御水患。” 她从袖中拿出一个布袋和一本账簿,“这是微臣偷偷派人从江梁坝上取下的材料和从余大人书房偷来的记录江南官员贪腐的账簿。” 孙进忠走到她跟前,拿过布袋和账簿呈给嘉明帝。 “混账!” 嘉明帝将布袋打翻在地,碎石泥土散落一地,惹得一旁的小太监急忙上前收拾。 “不必动,让诸位大臣都看看,我们的国家养出了怎样的蛀虫!” 嘉明帝怒不可遏,重重地喘着粗气。 众人纷纷屏声敛息,生怕触了嘉明帝的霉头,被这些人连累。 苏竞晚补充道:“启禀圣上,微臣在赶赴扬州途中结识了一帮土匪,他们因家乡受灾,迫于生计,落草为寇,但在查案过程中帮了微臣不少忙,现在他们都在宫门口候着,若是圣上想了解各地受灾的具体情况,可以传唤他们。” “不必了,朕已经从那些流民口中了解过了。” 嘉明帝眼眸半阖,厉声道:“来人,传朕的旨意,将扬州知府彭运仁、宣州知府万兴年、池州知府于强、江州知府周扬、饶州知府樊皓即日押解回京,此案朕要亲自审理。” “那些土匪干得不错,他们既然为朝廷的事情如此卖力,朕总不好薄待了他们,让他们对朝廷失去信心,就让他们去城外洪将军麾下吧,若有做的好的,不愁以后没有出路。” 苏竞晚行礼道:“微臣代他们谢过圣上。” 现下给他们安排了去处,也总算实现了她当初的承诺。 嘉明帝看向她,“你们一路辛苦了,按说朕也该赏你们些什么,你就算了,走之前朕才升了你的官。宋彬蔚不错,只是大理寺正上面没有位置了,就让他先在这个位置上做着。陆临宣也很好,就是太年轻了,还需再历练两年。” 要论年纪,苏竞晚更年轻好吗?您这心偏的不能再偏了! 有官员在心里腹诽道。 但也有人听出了嘉明帝话中的含义,嘉明帝重用苏竞晚,除了她个人能力确实突出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孤女,身后没有任何家族势力,嘉明帝今天可以用她,明天就可以将她弃之一旁不用。 陆临宣却不一样,他是陆尚书的独子,陆尚书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若是再提拔陆临宣,让父子二人同在六部担任要职,场面便会变得极难控制,甚至以后可能会演变为党派之争。 “倒是程鹏的位置可以动一动,给他提上一级,让他任户部郎中吧。” 得,刚才腹诽苏竞晚年轻的官员又开始羡慕程鹏的好运气了,江南一行,主要干事的几位官员都没有升官,偏偏让他这个凑数的捡了个大便宜! 苏竞晚可不这么想,程鹏离京前不过是个六品主事,却已经在圣上心里留下了能干的印象,再加上程鹏在户部熬的资历够久,升官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江南之行结束后便是个很好的契机。 这也是为什么她答应要在圣上面前为程鹏请功的原因,顺水人情的事她愿意做得很。 没想到还真被她猜对了。 嘉明帝笑着轻捋胡须,“此外,朕赏你们每人白银千两,还有朕私库里的书画,你们一人一箱。” “谢圣上赏赐,只是相比赏赐,微臣更想求圣上一件事。”苏竞晚拱手道。 “讲。” 苏竞晚跪下行礼,“此次江南之行,微臣找到了家父当年那件案子的重要证人,现在人就在殿外,微臣恳求圣上能见一见他。”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苏竞晚这是要为苏嶙峋翻案了,可是当年那件案子人证物证俱在,还能翻得过来吗? 嘉明帝也愣了一下,“传。” 话音刚落,宋彬蔚就带着胡庆云走了进来。 “草……草……草民……见……见……见过……圣上……” 胡庆云一个小纨绔,在地方上逞逞威风也就算了,此时得见天颜,心里自然也是怕的。 嘉明帝轻声道:“起来吧,将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是。”胡庆云低头含胸地应道。 好在胡庆云缓过这一阵后就不结巴了,将他那日和苏竞晚说的话完完整整地又说了一遍。 言罢,下面一众官员惊得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嘴张得快能放下个鸡蛋。 熊秋暝摸摸胡子道:“此事本官听了也觉得十分惊讶,只是这毕竟是他的一面之词,尽管事涉苏少卿的父亲,苏少卿也不能轻易就下判断。” “熊御史说的是。” 苏竞晚行叩拜大礼,以额抵地,“所以微臣希望圣上能重查当年的案子,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堂会审。” 嘉明帝皱眉沉思,半晌后才道:“准。” “若此事属实,影响极为恶劣,朕一定会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也要看看究竟谁这么大的胆子,竟敢诬陷朝廷命官!” “多谢圣上成全!”苏竞晚向嘉明帝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嘉明帝忽然又看向苏竞晚,温言道:“熊御史一再刁难你,你又何必非要御史台也参与会审?要知道御史台可是熊御史说了算。” “启禀圣上,圣上待微臣也算看重,熊御史却一再针对微臣,连微臣的一点儿错都不放过,这说明熊御史性情果毅,刚正不阿,见到不平事便要发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坚持公平正义,不会为强权所迫,为金帛所动,所以熊御史参与会审再合适不过。”苏竞晚恭敬应道。 嘉明帝笑了笑,看向熊秋暝,“苏少卿都这般夸你了,你可要秉公办案才是。” “启禀圣上,即便苏少卿不说这话,臣也会如此。” 熊秋暝将头转向一旁,不再看苏竞晚。 他今天被一个他看不上的奸佞小人夸了算怎么回事? 旁人会不会以为他们蛇鼠一窝? 他在心里猛摇了摇头,他可不想步石老头的后尘。 他倒宁愿那人骂他一顿,至少不会有碍他的清誉!
第72章 道貌岸然 不过几日, 苏竞晚从苏州带回证人、请求圣上重查当年苏嶙峋之案的消息就传得沸沸扬扬,此案的案情进展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最新谈资。 许是圣上亲自过问的原因,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对此案十分重视, 由刑部尚书严行知、御史大夫熊秋暝、大理寺卿吴世忠担任主审官, 另有陪审官数人, 苏竞晚因事涉亲人,主动回避, 但依旧密切关注着案情的发展。 三堂派人去扬州查访, 虽说刘蔡两家已经不在, 但他们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却不可能跑的一干二净, 派去的衙役从他们口中得知刘铁柱生前确实欠了赌债, 而蔡家六年前也确实因入股赔本差点变卖祖业,这两点倒是和胡庆云的证词对上了。 此外, 据刘家邻居所说,云娘根本不认得字,平日里给娘家写信还是找隔壁街上的秀才代写的,所以什么写下血书控诉苏嶙峋与蔡全狼狈为奸就更无从谈起了。所谓的血书, 不过有人代笔罢了。 目前高尧已因证不言情被关入大牢,只是关于为何证不言情受何人指使等问题一律不说,只说自己单纯看苏嶙峋不顺眼想要他倒霉,三位主审认为他有所隐瞒, 但却碍于他国舅的身份不敢用刑,只得将他暂时看押,案件也陷入僵持局面。 而苏竞晚这边往返于大理寺和苏府旧宅查找文书, 想要知道六年前的冬月,她父亲到底做了什么事抑或得罪了什么人,可惜一无所获。 她只好认真研究起了从余府带回的书信,这些书信她本来打算交给嘉明帝的,只是现在她决定先在自己手里放一放。 因为她总觉得这两个案子或许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从余府共找到书信一百二十五封,其中二十一封是没有落款的,信中内容也很是寻常,或身体问候,或日常琐事,或外出见闻。 可是她还是觉得有古怪。 若是私交好友,为何不敢留下姓名? 若只是闲话家常,又何至于一月内频频寄信? 而且有几个时间点也是出奇的巧合! 她直觉这个写信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余晏声在京中仰仗的那位高官,而且这么重要的书信应该不会假手于人,于是动用她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比如大理寺的吴世忠,翰林院的江沅,户部的程鹏,努力找寻京中三品以上官员的笔迹进行比较,可惜没有一个能对上。 至于为什么不找陆临宣,她也说不清楚,只是直觉不想让他知道此事。 遍寻无果后,她只好又到大牢,找了胡庆云。 “和余晏声通信的人中可有什么奇怪的人?” “姐夫是一方大员,想要巴结他的人不胜其数,我怎么知道?” 胡庆云面有不耐,自从被关进了大牢,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结局,心情自然不好。 苏竞晚看向他,面色淡淡,“那就好好想!” 不知为什么,面前这个明明是个花容月貌的美娇娘,可他每次见到她心中都有些恐惧,他要是帮了她,虽说不一定好到哪,但如果不帮她,等待他的肯定就是死路一条了。 胡庆云打了个寒颤,努力回想,良久后才道:“有个银楼经常给姐夫写信。” “银楼?”苏竞晚面带疑惑。 胡庆云点点头,“对,没错,就是银楼,每次管家说银楼那边来信了,姐夫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书房看信,虽然管家很小声,但还是被我听到了。” “哪里的银楼?”苏竞晚的问道。 胡庆云皱皱眉,似在回想什么,“京里的,我当时还很高兴,以为我那勤俭朴素的姐夫终于开了窍,在外边置了产业,兴冲冲地跑去问,结果说是京里朋友开的银楼,怕歹人闹事,想让他在京中帮忙找个人照顾。” 那也不用经常写信啊! 苏竞晚微微思忖,“可知道那家银楼叫什么名字?” “翠和祥,听说是皇商曾家在京城开的分店,没想到我姐夫在曾家也有朋友。” 苏竞晚听到这个名字时,突然愣了一下,只留下一句“我知道了”就匆匆向外面走去。 她没有出去,而是径直向最里面的牢房走去。 狱卒本想阻拦,但见来人是她恭敬行过礼后便让到了一旁。 “不知高大人在这里过的可好?” 苏竞晚嘴角带笑,神色从容,哪里还有刚才的慌张模样。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6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