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一凑近,那人的脸孔便清晰起来,原来来人是王裕。 王裕见她周围没一盏灯笼找路,忙命人再挑了两盏灯笼过来,一下子周围变得亮堂起来。 “娘娘,陛下特地派奴才来寻您,这就跟着奴才走吧。”王裕微弓着腰,用手比了比请的手势,孟长瑾正要往原路走,却被王裕喊住,“陛下正在别处等着您呢,且跟奴才来就知道了。” 王裕的话孟长瑾还是信得过的,也不多想就由王裕领着走,而王裕不让安达跟着,安达只好先回了玥覃苑。 走了许久,孟长瑾凭着宫灯的光看清了周围,只觉得这条路不是去往文德殿的路,越想越不对劲,便停下脚步问道:“王总管,这怎么像是去西宫门的路?” 北宫门的路她虽只走过几次,可这条路与其他宫道有明显的不同,待她前方是空旷的西门中庭时,才确定再往前走就是出宫西门了。 可王裕只笑道:“昭仪娘娘只管跟着奴才走便是,陛下正在前头呢。” 再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已经能看到西门,而就在这时身边的内侍们统统退了下去,周围一下子又陷入了夜幕之中。 而西宫门前有几点微弱的光,再靠近一些才发现那宫灯半悬,月色倾泻一地的寒朦,映出了长长的车轮。 马儿喷着鼻息的声音陡然传来,在这空寂的环境里格外清晰,孟长瑾由王裕扶着上了马车,一脚刚踏在车前的木板上,厚重的毡帘后便伸出了一只大手,一把就将她拉进了车内。 孟长瑾摇摇晃晃就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身后那人发出一声哼笑,接着将她双手拢在手心里,半是责备道:“怎么手这么冰凉。” 马车这时动了起来,好在这车身够宽敞,即便动了起来也比较稳当,孟长瑾这下有些好奇,忙问:“陛下这是要出宫?” 李洵时轻笑一声:“今日东市有庙会,朕住进了这皇宫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逛过庙会了,趁着今日无事,我们出宫去逛逛。” 出宫?孟长瑾从入宫那天开始就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活着走出这皇宫,而如今跟着皇帝光明正大出宫去,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马车停了下来,前方传来侍卫检查宫牌的声音,高童将手中的令牌一亮出来,那些侍卫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李洵时在马车内轻咳一声,为首的侍卫立马派人去将宫门打开,高童勒了一下缰绳,马车便扬长而去了。 孟长瑾瞧见李洵时身旁还有一片空出来的位子,便推开他的手,紧挨着他坐了下来。这时她才能仔细打量他,只见他穿了一身青段简袍,腰间未别任何挂饰,墨发高束,手中拿着一柄折扇,俨然一副普通读书人的模样。只是他模样俊朗,即便是普通的衣袍,也不能掩盖他自身散发出来的轩昂之气,普通的衣裳在他身上也显得气派无比。 孟长瑾掩嘴一笑:“看来陛下是有备而来。” 李洵时拿着折扇往她头上轻点一下,纠正道:“除了宫就不是皇上了,别再唤错了。” 孟长瑾缩了缩脖子,顺着他道:“是是是,知道了。” 看着他心满意足的模样,不禁想要捉弄他:“这位李老爷果真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这次出门恐怕又要惹了不少的狂蜂浪蝶,啊……” 李洵时又忘她头上敲了一下:“又唤错了,应该是夫君。” 孟长瑾揉额头的手一顿,又听他道:“夫人跟着我,自然是不会有狂蜂浪蝶,只盼着这次夫人能满意,回去也能多给为夫些好脸色。” 这一声夫人让孟长瑾有些晕眩,借着灯光看向身旁这人,长眉入鬓,星眸含情,正是她爱极了的模样。 被他这么一调侃,孟长瑾也没了刚上车时的拘谨,她伸手将头上的珠钗都取了下来,再打量自己身上穿的衣裳,有些不满意地皱着眉:“我这身衣裳不太合适,待会和夫君不太相配。” 李洵时从身后拿出一个包裹,递给孟长瑾:“早就备下了夫人的衣裳,请夫人过目。” 孟长瑾被他这样子逗乐了,拿过衣裳又开始发愁要去哪换上,李洵时俊眉一挑,准备伸手去拿那衣裳:“让我为夫人更衣。” 孟长瑾一掌打掉他的手,转过身子,只将身上的外衫换了下来,衣裳换好后,张开双臂对着李洵时道:“夫君,怎么样?” 石青色愈发衬出她如雪的肌肤,映着那双清澈灵动的眸子,有说不出的娇俏动人。李洵时嘴角一扬:“夫人穿什么都好看。” 两人贫着嘴,就听的马车似入了集市,周围喧闹之声隔着厚重的帘子也是清晰可闻,这种宫外才有的烟火气瞬间让孟长瑾热泪盈眶,她一把撩开自己身侧车窗的帘子。当亲眼见到攒动的人群,琳琅满目的铺子,挂满了整条街的花灯,这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出宫了。 她撩着帘子,回头有些激动地对着李洵时道:“夫君,我们到东市了!” 眼前之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不同于在宫里的任何一次笑容,她似一只终于解开翅膀束缚的小鸟,对于所见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欢喜,李洵时也被她所感染,平时不苟言笑的脸上满是宠溺的笑意。
第137章 庙会 李洵时下了车,高童正捋了袖子打算伸手搀扶孟长瑾,没想李洵时主动伸了手,而孟长瑾更是十分自然地握住了他伸过来的手。 高童看着两人这举止仿佛民间恩爱夫妻一般,他更是还没从方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今日褪去了往日的威严,有的只是对身边女子的满腔柔情。 李洵时将孟长瑾的手握在手中,回身嘱咐高童等候在原地,便牵着她往热闹的人群中走去。 街边两排各式各样的小摊子鳞次栉比,摊子上各式各样的小物件看的人眼花缭乱,商贩们大声吆喝着,即使在嘈杂的人群中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潮攒动,李洵时将孟长瑾的手握得更紧了,侧过头叮嘱道:“跟紧我。” 孟长瑾紧跟着他走进了这人潮中,四周被人围挤的没有一丝缝隙,可他手心传来的滚烫让她觉得心安。 即便是紧牵着她的手,可他时不时还会回头看她,确认她好好地跟在自己身后,才放心往前走。 一入街市,就闻到小摊位上飘来食物的香味,有甜丝丝的,热乎乎的,辣味扑鼻的……各种味道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前头的人比较多,孟长瑾瞧不见面前的摊位卖的是什么,只能看到蒸腾出来的热气,仔细一闻有点桂花的香气。 本来还没有感觉,一闻到这些香味就觉得肚子空空。 李洵时回头时正瞧见孟长瑾往摊位探头探脑,他停下脚步,伸手拨开站在摊位前的人群。孟长瑾跟着他到了摊位前,一瞧,原来是桂花汤圆,难怪如此甜糯。 李洵时问了摊贩价钱,正往怀里拿银子时,孟长瑾忙拉住他:“外面小吃不太干净,而且……” “夫人,我们清贫人家哪有那么多讲究。”他眼睛一弯,恍若天上的星辰,不再是九重宫阙上俯视天下的帝王,而是一个平头百姓,和她十指紧扣穿行在人潮拥挤的庙会街道之中。 出神之际,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摆在了她的面前,他松开了交握的手,捏起碗里的勺子,舀了一颗汤圆,很是自然地吹了吹,才将勺子递至她唇边。 孟长瑾咬开一口汤圆时,里面甜丝丝的豆沙馅儿就溢满了整个口腔,就像她此刻的心一样,甜进了心底。 接着,他也舀了一口汤圆放进了自己嘴里,就这样,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吃完了这一整碗的汤圆。 李洵时将碗还给了摊贩后,又拉着她的手往前走去。这一下,他不急着往前走了,反而是一路拉着她走走看看。 孟长瑾也没了刚出来时的拘谨,现在和她在一起的不是文宣帝,而是她的夫君。 走到一处卖小饰品的摊子上,李洵时饶有兴趣地挑着打量,他拿起一支银簪,往她头上一比。 商贩眼睛一亮,直夸赞:“这位老爷眼光可真好,这簪子放在我这摊子上乍一看平平无奇,可往这位小娘子头上一放,倒是比过真的梅花三分。” 孟长瑾一笑,往李洵时手中看去,那簪子是梅花折枝样式,两朵半开的梅花嵌在上面,很是精巧。李洵时见她也喜欢,问过价格就将那簪子买了下来。 “小娘子好福气,有这样一个疼自己的相公,我在这摆摊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瞧见像二位这么般配的一对。”商贩见李洵时掏钱这么痛快,嘴也愈加甜了。 难得出来一趟,孟长瑾已经完全放松,她很是坦荡地对商贩一笑:“这位小哥可真是好眼光。” 说着,拿出方才从李洵时手中接过的碎银子,递给那商贩,商贩笑的越发欢快,搜肠刮肚一些赞美的词语来加在二人身上。 孟长瑾刚转过身,就瞧见李洵时歪着头,含笑看着她。商贩的话没有让她不好意思,可他这样的目光却让她一下红了脸。
李洵时也没说话,拿过方才买下的簪子往她发间一插,然后再牵着她继续往前走。孟长瑾伸手碰了碰刚插上的簪子,很是满意道:“我很喜欢。” 他的视线从她身上收回,手指不断摩挲她的手背:“为夫也很喜欢。” 初春的风夹着腾起的热气扑在二人身上,细细一闻还能闻到风中的香味,这里的风和宫中不同,不再是清冷的穿堂风,而是夹杂着烟火气的暖风。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李洵时手中已经是满满的小吃,孟长瑾埋怨浪费的话语让他很是受用,就像是平常的小夫妻,过着自己平淡的小日子,时不时还绊两句嘴。 孟长瑾瞧见左手边有个画扇子的铺子,她突然想到之前在文德殿见过李洵时作画,便拉着他往铺子里坐下。 老板见二人进来两眼放光,虽这二人衣着朴素,可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大家的贵气,心想估计又是哪个富贵人家怕衣着过于醒目,便特意打扮成普通人家的模样出门,这种事在京城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赶紧放下手中的算盘,招呼伙计端了茶水,自己走过来很是殷勤地给二人介绍:“这位老爷和夫人,请问是想看什么样的扇子呢?小店是这条街上样式最全的,只要二位开口,没有寻不到的。” 李洵时今日兴致颇浓,跟掌柜稍微聊了几句,掌柜就让伙计将店里上好的折扇一一摆了出来。掌柜眼尖,一眼就瞧出这位老爷待他娘子极好,立马心中就有了成算,紧着手将扇子放到孟长瑾面前:“夫人您来挑,您看哪个喜欢就选哪个。” 孟长瑾对折扇没有研究,看着这些品相极好的扇柄,给李洵时递过去一个求助的目光,李洵时却很是肯定地看向她:“我家夫人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 有了他这句话,孟长瑾就挑了一柄花纹细长的扇柄,掌柜的拍手叫好声立马响起:“夫人真是好眼光,此乃竹中的菩提,凤眼竹,而且我家这把还是成年已久的老料凤眼竹制成的扇柄,这可是质量一等一的好!”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8 首页 上一页 78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