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时微眯着眼看着她的侧颜,他从未听到她提过入宫前的事,只是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她身上都不会散发着自卑与感伤,想必是和她豁达的性子有关。 “以后我出来都会带上你,我们不止在这京城,我们还去爬泰山,游西湖,观沧海。”他将她揽在怀里,并肩而坐,前边是溪水青山,身后是密林茅屋,“以后我们会很多的地方,踏上不同的土地,我带着你感受这大好的河山。”
她转过身来对上他的眼眸,清浅一笑:“好,我还想去盘山,听说那里祈福很灵。我想给长姐求一个平安符,希望她的身子能早点好起来。希望孟长延平安顺遂。” 她所说的他怎会不应,虽然不知道有生之年这么多地方能否都与她一同去看看,他只求去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她。 “还有陛下,”她勾上他的脖子,“愿你国泰民安,一世无忧。” 他指尖滑过她的眉眼:“孟长瑾,我只求与你携手一生。” 这里的生活静谧,无扰,但也过得极快,一眨眼,夕阳西斜,高童也驾着马车到了院门口。 孟长瑾上车前有些念念不舍,就连上了马车,都掀开帘子仔细再看了几眼。 这是她最美好的回忆,珍贵无比,不管以后是否还有机会过来,她都会将这里的一切珍藏。 马车驶到长街的一个拐角处停了下来,李洵时牵着孟长瑾又踏上这条昨日走过的街。今日是庙会的最后一天,人们逛庙会的热情却是有增无减,要挤过汹涌的人潮也是不容易,快走到昨日扇子铺那里人才少了些,终于可以透一口气。 铺子的掌柜一眼就认出了二人,很是殷勤地捧出扇子给二人瞧,扇子一打开,入目便是一对有情人,衣摆飞扬似纠似缠,左下角的一排小字娟秀清丽,衬着那朱红色的字印,是恰到好处。 收下扇子,两人向掌柜道过谢便走出了扇铺的大门,此时一群儿童举着炮竹追逐而过,炮竹似繁星点点绽开,“噼里啪啦”的声音夹杂着儿童嬉笑打闹的声音,让庙会更加热闹了。 炮竹燃过的浓烟漫了起来,孟长瑾呛得咳了声,李洵时将她往身后带,打开扇子在她面前轻扇,那烟雾顺着风一会儿便消散不见。 孟长瑾的视线追着那群儿童远去,正欲收回目光,却瞧见一铺子前站着的一男一女很是眼熟,烟雾渐渐散去,那两人的面容才清晰了起来。 其中一女子正往她这边看去,两人视线相撞,那女子一愣,旋即偏过头去看自己身边的男子。 男子也看向了这边,他的视线移向了对面二人袖口相交之处,清秀的面庞顿时蒙了一层雾。 “苏允,敏芝。”
第140章 偶遇 李洵时听到孟长瑾的这句话,指尖微动,孟长瑾有些心慌,她和苏允之间的确清清白白,可他之前也确实在意过那些谣言, 她抬头看他,却看不清他的神情,这时苏允已经走了过来,正要跪下请安,却被李洵时伸手制止了,他看了眼跟在苏允身后的孟敏芝,才道:“这是宫外,用不着那些虚礼。” 可苏允应了声,仍是恭谨地站在一旁,只是他衣裳华丽,而李洵时则是粗布衣裳,路过的人面对这幅景象不由得多看几眼。 “表姐夫,表姐。”还是敏芝开口打破了这僵局,她心思灵巧,一眼就看出皇帝不想让人知晓身份,就想出这么一个身份。 “敏芝!”苏允侧过头,低声喝止,“你真的是放肆,这个称呼是你能随意喊的吗!” 能称皇帝姐夫的,普天之下也只有皇后的亲妹妹,而孟长瑾只是一个小小的昭仪,是完全不够资格和皇帝并排而立的,更何况并称夫妻。 这个道理几人心照不宣,孟敏芝一时也觉得自己错言,便有些恐慌地低下了头。 “日日听着那些重复的称呼,‘姐夫’这个称呼倒也稀奇。”不同于其他几人,李洵时反倒是对这个称呼很是满意,看着孟敏芝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可是叫孟敏芝?” 孟敏芝有些不确定看了苏允一眼,又瞄了一眼孟长瑾,这才答道:“回……姐夫的话,是叫孟敏芝。” 其实这个称呼孟敏芝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从看到他们二人那一刻,她就感受到了苏允那波动的情绪。她这样称呼皇帝,就是想让苏允认清现实。 皇帝微服出宫只带了孟长瑾一人,两人又似平常夫妻一般携手逛庙会,其中的情谊也只有苏允看不见罢了。 孟长瑾入宫之后还是第一次见到孟敏芝,自然也是有些欣喜的,一年时间不见,那个稚嫩的小姑娘已经长成清秀佳人了。 孟敏芝对上孟长瑾眼神的时候有些心虚,那支白玉簪是她给臻昭仪的,她的想法只是想让苏允断了念想,却没想到臻昭仪会拿着这支簪子做了这样大的文章。 她其实是心虚的,为了自己一点私心,差点害了她的表姐,也差点害了她最爱的那个人,虽然一切有惊无险,可这件事就像一根针一样扎在她心里。 孟长瑾的视线在二人中流转,突然想起元宵家宴上苏允说过自己已有心上人,只是怕那女子无意才不愿说出名字。这下看来,两个人一起来逛庙会,莫不是…… 想到这里孟长瑾一笑:“敏芝怎么会和苏大人在一起?” 苏允太阳穴一跳,他知道孟长瑾一定是误会了什么,他想开口解释,可看到站在一旁的皇帝时,又只能将话咽下。 苏允的纠结孟敏芝也看在眼中,她怕他一厢情愿最终酿成大错,今日既然碰见,那就索性将事情在这里一并解决,从此以后再无后顾之忧。 “元宵家宴的事我也有所耳闻。”说着,孟敏芝看向皇帝,眼中闪烁出异样的坚定,“苏允那日殿上多有冒犯,实则是为了敏芝,敏芝一直不愿面对本心,差点害了他,还请姐夫切莫怪罪他。” 这件事李洵时早就没有放在心上了,他既然爱她,那自然是全心全意去信任她,只要是她说的,他都不会再去怀疑。可从孟敏芝嘴里听得这个消息,他仍是激动的,即使湘女无情,可苏允严重的情愫那可是他真真切切看到的,不管孟敏芝是说是真是假,若他二人成婚倒是能将暗中的那些揣测一一击毁,就连太后也能放下心结,不实为一举两得之法。 “敏芝!”苏允眉头一皱,语气里隐含怒意,可孟敏芝完全不为所动,她既然已经迈出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孟长瑾也很是诧异,但瞧这两人郎才女貌很是登对,便笑着拉过孟敏芝的手,轻拍道:“有情人能终成眷属,表姐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苏允不可置信地看向孟长瑾,她眼中的喜悦那么真,说出的祝福那么真诚,他想从她话语里寻到半分的失落,都是寻无可寻。 “如此……苏允,你可要对敏芝好,不能辜负于她。”李洵时抬头看了看天色,苏允也觉得时辰不早,便打算送二人先行,可李洵时却制止了他,准备走之前深深地看了苏允一眼,“成了亲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日后该与哪些人往来,你心里也该有杆秤,莫做出些让自己追悔莫及之事。” 这话让孟长瑾和孟敏芝听来只当是对他的一些提点,可苏允听了,心中却是翻江倒海。皇帝的话是忠告,更是警告,这段时日他在朝堂上做的事全在皇帝的眼里,这么久没有动作,难道是给他机会吗? 苏允不知道,可他仍是心有不甘,为了被贬的父亲不甘,为孟长瑾不甘,为自己的屈居人下不甘。他有那么多的不甘心,怎会因他的一句话而消解? 望着二人远去的身影,苏允负在身后的手握成了拳头,孟敏芝往他身后扫了一眼,便走到他身侧。 孟敏芝心中苦笑,这个时候,他应该有很多话想与她说的吧。 果不其然,苏允转过头,劈头盖脸质问:“你为何要在陛下面前说这番话?” 他对她的态度骤变,可这都是她早就预料到的,只是她已经钻进了一个死胡同,走不出来,更不愿走出来。 “苏允,你是在自寻死路吗?”她不答反问。 这是她第一次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苏允忽然笑出声来:“孟敏芝,你到底有几副面具?今日特意让我出来,其实也是你的精心安排,你无非就是想让阿瑾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这一幕对我死心,是也不是?” 原来他是这样看她的。孟敏芝忽然轻笑起来,笑得眼底都泛出了眼光:“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你没看到她和皇上在一起的样子吗,她看着皇上的那种眼神你敢说对你露出过分毫吗?这一切都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年少时在孟府也是,如今她进了宫也是,她一次都未曾将你放在心里过。” 这些话生生劈进了苏允的心里,他仿佛看到了少年时站在杏花树下等着她的自己,难道从始至终她都不曾在意过,难道一切真的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不对,那白玉簪怎么说,他明明把白玉簪亲手给了她,元宵那天也是从她宫里搜出的白玉簪,这些要从何解释。 “那晚,你的那支白玉簪给的人是我。”孟敏芝看出了他内心的煎熬,她也同样备受煎熬,看着他在那个误会中越陷越深,她又何曾安宁过,“元宵家宴,也是我把这支白玉簪给了臻昭仪,孟长瑾早在入宫之前就把这支白玉簪退了回来,她为何能说放就放,还不是心里没有你!” 那些想象,那些希望,那些他怀揣了那么久的梦都在这一刻被打破。他固执地以为是皇帝棒打鸳鸯,他以为自己还有机会,他以为,他以为,原来一切都只是是他以为。 “苏允……”孟敏芝看着他落寞远去的背影,这一声呢喃化进了风里。
第141章 永巷2 回宫后一大早,孟长瑾就赶去慈德殿向太后请安,去的时候众嫔妃也都在,众人只当她昨日是身子不好没来请安,孰不知是皇上带她出了宫。 此事王裕瞒得极好,连太后都不曾察觉,只是嘱咐了孟长瑾几句要注意身体,之后说了些闲话,便让众人各自回宫了。 走在路上孟长庆还特意问孟长瑾身子哪里不舒服,孟长瑾自然知道身子不好只是托词,对于长姐的担忧她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只好偷偷将昨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孟长庆。 这下轮到孟长庆惊讶了,旋即目露欣慰:“阿瑾,陛下待你真的与他人不同,你可要好好珍惜。” 孟长瑾心里何曾不知道,她如今的幸福是由内而外的,只是她心中还揣着事,就没有留意到孟长庆眼底滑过的落寞。 两人分开后,孟长瑾并没有回玥覃苑,而是往永巷那边去了。 这是她第一次踏足永巷,这里虽在皇宫里,但与宫廷的繁华无关,可容三两马车的宽大巷子,两排宫墙高高耸立,仿若遮天蔽日般,人站在这里显得格外渺小。 这时有两个宫人提着木桶走过,瞧见路口站着一男一女,女子衣容华贵,与这萧条的永巷极为不搭。而那男子一身内侍衣裳,只是衣裳的颜色和官帽都与这永巷的内侍极为不同。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98 首页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