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完结】【全职高手/韩张】同路人
极地科考paro,科考船海员x极地研究员设定
梗来自 @石头二少的暗搓搓笔记本 的“跟企鹅走过冰山雪原眺望极光的张副”,感谢授权!
极地科考或者航海都是相当不熟悉的领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甚至一度遭遇不知道用什么关键字比较好的窘境,故查不到又不得不写到的部分全部靠编,欢迎各种捉虫和建议。
目前有一个已知BUG是高级海员的晋升规则弄错了……不过科考船也应该和别的普通远洋船只不太一样,就当是科考船甄选海员的时候要求比较高吧,唉。
主要资料参考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度百科、http://lt.cjdby.net/thread-558469-1-1.html这个可爱的帖子以及http://journal.polar.gov.cn/fileup/PDF/JDYZ200401008.pdf中的地图,另有一些较为零散的细节出处已经不记得,望见谅。
BGM:从http://www.xiami.com/album/1592099500这张专辑里随意挑选一首曲子即可。
人物属于蝴蝶蓝。
第一次和对方说话的时候,他们都在心里想:这个人很有意思。
那个时候张新杰还在攻读空间物理学博士。他是船上年纪最小的科考人员,身上带着一股子生活在象牙塔里的人的味道。不少海员都想要逗逗这个年轻人,但是在和他说过话之后,他们都失去了兴趣——因为和同龄人比起来,张新杰实在是老成得有些过分了。
韩文清第一次知道张新杰的名字就是听住在同舱的老鸟提起。
“那个叫张新杰的年轻人真是无聊,”对方这么告诉他。
在听见这个评价的时候,韩文清确实产生过一点轻微的好奇——那个时候他也还年轻,才刚刚成为这艘科考船上的一水。不过多数时间他都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很少分神给其他的事情,这一点好奇也很快就在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被消磨干净。
“是吗,”他平淡的回答自己的室友。
同舱的海员听出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也很知趣的没有再提过这个话题。
韩文清根本没想到这个据说很无聊的青年会在自己未来的人生里占据多少分量。
那一次他们的航程往北极去。张新杰是第一次乘船远航,只要天气足够晴好,他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到甲板上去吹吹风。韩文清在工作的时间里总是能够遇见他,两个人每天互相点头致意,但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韩文清甚至不知道这个人就是被他的室友抱怨过无趣的年轻研究生;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对方对海洋有着超乎寻常的好奇,单此一点就足够让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讨人喜欢了。
他们第一次交谈发生在进入北极圈的第二天。
北极夏季的白昼异常漫长,太阳几乎是整天整天地照在海面的浮冰上,船上的人轻而易举的就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张新杰的科考任务暂时还没有开始,不过他在上甲板的时候会比先前多带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一本正经的记录自己见到的北极圈里的世界。他总是穿着颜色鲜艳的防寒服,站在蓝色的海面和白色的浮冰构成的背景前,一眼看过去就像是茫茫海上一座孤独的浮标。
直到有一天,张新杰抱着自己的本子去向韩文清搭话了。
“你好,”他说,“我是张新杰。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你。”
甲板上的风大,他有半张脸都用围巾裹了起来,这样的穿着导致他每说一个字嘴里都会向上呵出一点白色的气体;它们落在他的眼镜上,很快就凝成一层薄薄的霜。
韩文清点了点头;年轻的一水刚刚结束自己的轮值——很显然,对方是掐好了时间才来搭话的——正在把工作中稍微解开了一些的防寒服外套扣好。他一边麻利的将自己裹好,一边说:“韩文清。不管你有什么问题,都先把眼镜擦干净再问。”
甲板上的风很大,眼镜结霜之后看不清楚,很容易摔倒,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提醒这个第一次到极圈里的年轻人。张新杰也明白其中的逻辑,他取下眼镜,低下头将它擦拭干净。在重新戴好眼镜之后,他又在本子上写了几笔,然后递到韩文清的面前,询问对方:“你的名字是这么写的吗?”
海员先生感到一点不耐烦的好笑;他对名字的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后问对方:“你刚才想问什么?”
“是这样的……”张新杰在本子上标了一个番号,然后讲起了自己的疑惑。
起初他只是想确认一些关于极圈的传闻,但是话题很快就转移到了别的方向。他们谈论了海上那些常见和不常见的动物,海员的日常生活,由极地科考的前辈们带到船上来的轶闻,科考船曾经遇见过的种种险境……在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张新杰问对方:“你当初为什要做海员?”
“我家在海边,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领航员,”韩文清说,“我家的人都喜欢海。”
“我以为你是复员军人,”青年说。
“很多人都这么以为,”韩文清回答他,“我想过要当兵,但最后决定到海上来。”
张新杰点点头,没有出声。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们一同决定回去船舱里找点吃的。
在这场谈话之后韩文清和张新杰就熟悉了起来,但是随着科考队工作的全面展开,他们甚至没有第二次机会进行这样的长谈。张新杰几乎再没有独自一人出现在甲板上过——通常他都跟在自己的老师身后操纵仪器或者记录数据,有时候也会帮助其他的人进行器材的调整,甚至下到浮冰的表面去安装监控设备。
但是韩文清依旧觉得自己看见的是一座孤独的浮标。
他们在北极圈里度过了两个月。后来张新杰回想起这段时光,总觉得像是一场漫长的度夏旅程,困扰着所有人的极昼在回忆里发酵成了每一个平凡夏季都有的灿烂阳光,冰面上遥遥相望的北极熊和海豹比温带的盛夏里的花朵更显得生机勃勃。真正的极地和他在书上看到过的完全不一样,离开极圈的时候他的笔记填满了整个新本子——里面甚至还夹杂着鲸群的素描。
“画得不错,”韩文清这么评价那幅素描。
那是他们回到位于青岛的港口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科考人员和海员们一同开了个小小的欢送会。初秋时候的天气晴好,不知道是谁提议要去和海上明月合照,最后一大群人乱糟糟的涌到甲板上。拍过照片之后,张新杰没有立即回到船舱里,而是借着月光整理起写在本子最前面的备忘来。
在北极度夏之后,他有一点想念夜晚的模样了。
“可惜,我本来想带一个科考船上的邮戳回去的,”他对同样留在甲板上的韩文清说,“忙起来就忘记了。”
第二天船到港很早,他要跟着科考队的人一起离开,没有时间再去船上的邮局了。
“邮局有纪念明信片,”韩文清说,“地址给我。”
“谢谢,”张新杰从本子上裁下来一小片纸,先写下学校宿舍的地址,想了想,又添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他把纸片递给韩文清,又一本正经的说:“谢谢你这两个月里的照顾。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希望我们以后也能保持联系。”
韩文清把纸片收好。
“好说,”他简短的回答。年轻的海员不喜欢对方过分严肃的语气,说话的时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看见他的表情,张新杰愣了一下,赶紧加上一句话:“要是不方便的话也……”
“没什么不方便,”韩文清打断他,“寄出之后我会告诉你。不过你不用留给我邮箱,海上手机和网络信号都不好,我们通常会写信。”
“是我疏忽了,”张新杰说。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郑重其事的告诉面前的男人:“我会给你写信的。”
他们漫长的通信就此开始了。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写很多的信。除开最初说好的明信片之外,韩文清没有主动动过笔,他只有在收到信件的时候才会回复;而那之后张新杰一共只给他写过五封信——两封春节时候的例行问候,一封告诉他自己毕业之后的新地址,只有剩下的两封像是普通朋友之间的问候和闲聊。
所以他们都不知道会在这一次的科考任务中遇见彼此。
10月的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越往北能见到太阳的时间越短,而他们还要去更寒冷更黑暗的地方。科考船上载着的是要在北极圈内的黄河站上过冬的科考队员,这群人正是为了北方漫长的黑夜才聚集在这里,整装待发。
启航前船舱里往来的人很多,韩文清和张新杰在狭窄的走道里遇个正着。年轻的极地研究员身上剩下的最后一点少年的影子已经完全消失了,拎着行李站在舱房门口等待室友收拾的身形挺拔得就像是一株松树;而韩文清的变化比对方更大——海上的风霜是一把比安逸的陆地生活更加锋利的剃刀,他身上原本隐藏起来的棱角都被削得分明,整个人都透出一股威严的味道来。
但他们还是轻易地认出了彼此。
“韩文清,”张新杰出声叫对方的名字,“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韩文清“嗯”了一声,走过来问他:“要帮忙吗?”
对方摇了摇头。他们都不是健谈的人,对话也就此中断;但是已经升任水手长的海员先生似乎一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他只是挪了挪位置,给路过的人让出一条通道,然后静默的站在那里。张新杰很喜欢这样的沉默,但是他并不习惯在公开的场合享受它,在一段并不长的对视之后,他主动打开了话头:“这一次去北极,我可能会见到极夜里的海面。”
他们最近的一次通信里刚刚提到过关于海洋的话题。韩文清点点头,告诉他:“我只见过海上的极光。”
“但那并不是真正的极夜,”他说。
“我知道。我也不想见到极夜里的海面,”韩文清回答他。
“为什么?”张新杰问。
“科考船不会留在极夜下的极圈里,”水手长皱起了眉头,“除非被浮冰困住。极夜意味着危险。”
张新杰想继续说些什么,不过他的室友已经收好自己的东西,开始在房间里大声的招呼他了。他转头对室友说了一句“这就来”,又回头直视着韩文清的眼睛。
“抱歉,”他说,“我必须先走了。待会儿科考队有个内部会议要开,我不希望迟到。”
韩文清点点头。他们互相道别,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去。
他们只相处了半个月就又分开了。
在到达黄河站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韩文清去了科考船上的酒吧。他本来只是想要带瓶啤酒回房间,却没想到在那里和张新杰遇个正着。年轻的科考队员独自一个人,就着台灯的光线在一个本子上写些什么;他面前的高脚杯里空了一半,在看见韩文清之后,他又将它举起来远远地示意。
韩文清没有回应这个小动作。他直接走到了张新杰所在的那张桌子,拉开一把椅子坐下。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