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一颗,给你也甜甜嘴巴吧。” …… 孙悟空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剥去糖果的外衣,直到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洒进来,照着那块糖果。 糖果上,刻着橘瓣的纹络。 橘子糖。 那天白子岑塞给他的,竟然也是一块橘子糖。 孙悟空就那么出神的看着。 一直看着。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看着这块糖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只看到,过了很久,他又小心翼翼的把糖纸复原,包好,没有吃,又揣回了怀中,最靠近心脏的位置。 而这个位置,除了有一块糖,还有一截指骨,和一颗已经被完全风干了的苹果。 猪八戒说:“……啧。” 但他看向悟空的眼神,却分明是无比的羡慕。 02. 宝林寺的僧人们已陆续起床。 打扫,做饭,上早课,偌大的院子里,逐渐忙络。 唐三藏拦住一名小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前一晚,白子岑还没从冥府回来,宝林寺的僧人们早就见识了大圣的神威,其实就是他们拒绝唐僧师徒借宿,孙悟空便趁机发疯,挑寺中不值钱的东西,随手砸了几件,吓破了这些僧人的胆子,才开始对唐僧毕恭毕敬起来。 小和尚也双手合十,有些惶恐:“阿弥陀佛,圣僧可是缺什么少什么了,告诉小僧,小僧这就去给您准备。” 唐三藏温和道:“没缺也没少,只是贫僧有一机密要事相告。” 小和尚说:“圣僧直言便是。” 唐三藏道:“你可知,当今乌鸡国主是假的,是妖精变的,真的乌鸡国主三年前就死了,现在他的尸体就躺……”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小和尚大惊失色,不听唐三藏说完,就摇着头连连后退道:“出家人不打诳语,圣僧,您不要开玩笑了,这三年,乌鸡国主爱民如子,减赋税,兴水利,乌鸡国在他的治理下,社稷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富贵,连多年的战争都平息了,怎么可能是妖呢?” 唐三藏说:“和尚我没有骗你,不信你随我到禅房,国主的尸体……”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小和尚像是听了什么污言秽语,吓得脸色苍白,转身跑开。 唐三藏不解,又拦住另一名小僧,把话复述一遍,结果对方也是一样,摇着头,一脸的不相信,等他再说,对方就躲什么似的,匆匆离开。 屡躲屡问。 屡问屡躲。 直到偌大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只剩下他和白子岑。 唐三藏有些茫然,更有颓然,垂着肩膀站在清冷的晨风中,单薄颀长的身子竟有些摇摇欲坠。 “他们为什么不肯听我把话说完?他们为什么不肯随我到禅房看上一眼?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我说的,都是真的……” 唐三藏出来时没披袈裟,只穿了件薄薄的单衣。 冷风灌入衣服的空隙,切割着皮肤,遍体生寒。 白子岑觉得,唐三藏就要被风吹倒了,便快走上去,搀住了他的手臂,轻声说:“很久以前,我也和圣僧一样,参悟不懂。后来才知道,其实,没有人在乎谁是皇帝,即使高坐朝堂的乌鸡国主是妖怪变的,但他对百姓好,百姓爱他,他就是真的。” “这是什么道理?” 唐三藏望天长叹:“善恶不重要吗?因果不重要吗?是非对错,不重要吗?” 白子岑说:“或许,这不是道理,而是人心。” 语气透着种看尽千帆的苍凉,就好像,他口中的“人心”,是他自己用满身筋骨淋漓鲜血,才换来的一次参悟。 回廊上。 孙悟空终于从隐身的雕花石柱后走出,淡淡望着二人,实则只望着白子岑一个,说:“别琢磨了,我已经有了主意。” 又一次在心中质问自己—— 孙悟空,对这个人,你口中念着的全是恨,可其实…… 还是不忍心吧。 03. 皇城,东门大开,冲出一队骁骑。 左牵黄,右擎苍。 张弓搭箭,迎着一轮初升的红日,马蹄践踏,尘土飞扬。 为首的金甲小将,双目炯炯,隐约有三分帝王之气,高喊:“比比谁猎的多,第一名,本太子重重有赏!” 将士们受到鼓舞,士气大发。 争先恐后冲进密林,对准了黑熊、雉鸡、麋鹿,百箭齐发。 太子见状,也不甘示弱。 看到一只野兔蹦蹦跳跳,出现在马前,便一夹马肚,追了上去。 这只兔子漂亮极了,通体雪白,只在胸脯的位置有一点红。 这位太子还从未见过红毛的兔子,喜欢的紧,狂追不舍,而这兔子跑的时快时慢,主要却决于太子的马,马跑的慢,兔子就跑的慢,马跑的快,兔子就也健步如飞,始终都在马前三五丈的位置。 这太子一心想得到兔子,没觉得怪。 好不容易追近了,“嗖——”然一箭,正中兔子的红心。 太子大喜,下马去捡兔子,不料,却眼睁睁看着兔子驮着箭,倏地一下钻进两扇半合的乌漆大门里,没了踪影。 太子抬头,看到门上高悬“敕建宝林寺”五个金字,不禁一怔。 想起母后一直以来都吃素斋。 近三年,父皇也常捐善银到庙里,半年前,才刚铸了文殊菩萨的金身在这间寺院供奉。 他也因此对佛道十分敬仰。 来都来了,岂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便推门而入。 这一进去,又是微微一怔,没看到往日的老和尚小和尚,只看到一名红色袈裟,俊美无俦的白袍僧人坐在院中的古松下诵经。 古松苍劲葱郁。 僧人清冷如仙。 太子呆了一呆,轻步靠近,潜意识里不敢打扰,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说:“宝林寺的僧侣本宫都见过,你却瞧着眼生,哪里来的?” 唐三藏说:“我从东土大唐而来。” 大唐? 太子说:“本宫知道大唐,离我们乌鸡国有七千三百里,你从这么远来的地方来,做什么?” 唐三藏笑了笑,说:“施主既然知道大唐,想必也一定知道我大唐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和尚我这次,便是去西天拜佛求经,进献宝物的。” “进献宝物?什么宝物?” 唐三藏指指膝头放着的一方木匣,说:“就在匣中。” 太子有些好奇,说:“可否给本宫一看?” 唐三藏说:“有何不可?” 便拿起木匣,亲手交到太子手中。 太子打开,见里面是一只还没有拇指大的小猴子,套着件红色的大褂,翘着二郎腿,流里流气的,没个正经。 “就这?” 太子撇撇嘴,有些嗤之以鼻。 殊不知,这小猴正是悟空所变。 唐三藏起身,微微笑道:“太子不要小瞧了我这宝贝,他神通广大,能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吉凶祸福,有问必答。” 太子表示怀疑。 悟空道:“太子若是不信,不妨让我卜上一卦。” 太子一惊:“你怎么知道本宫是太子?!” 难道这小猴真有神通?又一想,自己一口一个本宫叫着,猜出来也不奇怪,便又镇定下来,却听小猴道—— “坏了,大凶!” “放肆,休得胡言!” 太子不知真假,强装镇定。 悟空道:“别不信,你只听我说,看我说的对不对。”便将五年前乌鸡国大旱,国主求雨不得,又过两年,遇到一名终南山道士,天降甘霖,国主与之相见恨晚,行桃园之礼,结八拜之交的事尽数到来。 桩桩细节,如数家珍。 末了,问:“太子殿下,是也不是?” 太子十分震惊,说:“你怎么知道?” 孙悟空说:“我还知道,有一日,道士邀国主夜游赏花,御花园中,忽见井底迸出金光,道士以为有宝,趴在井边查看,结果掉进井里丢了性命,太子殿下,是也不是?” 太子点头:“没错,那晚之后,就再没人见过那个道士,为此,父皇至今还常常伤怀。” 孙悟空一声冷笑:“他伤怀个屁!他就是那个道士,而你真正的父皇,才是遭他暗算,惨死在了井底。” 太子一震:“你说什么?!” 他的表情很久都是空白,像是震惊和伤心到了极点,又像是在回忆一些难忘的细节,然后,眼神一点点再次变得笃定,说:“不,不可能,我父皇不可能是假的。” 也是,乌鸡太子十几岁,尚且年幼。 这么崩天裂地的真相,于他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唐三藏怕刺激到他,扶住他的肩膀,温声说:“太子殿下,那妖怪与你父皇同吃同宿已久,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早已模仿到了极致,你即使一时辨认不出,也不怪你。现如今,你父皇的尸体就在禅房,你只要随我去看一眼,就知道我们没有骗你……” “住口!” 少年拂袖打断,隐隐有龙威震怒,喝道:“本宫不必看!即使神是假的,佛是假的,这个世界,全是假的,本宫的父皇……也绝不可能是假的!” 说罢,便愤然转身,离了宝林寺。 留下一脸懵然的唐三藏,和孙悟空冷漠凝视的目光。 悟空跳出木匣,恢复真身,张开火眼金睛对太子的后背一照,只见他背上除了帝王之色的紫气,又隐约可见一丝青金色的妖气。 唐三藏苦笑:“这桩闲事,我是非管不可了吗?” 孙悟空缓缓说:“这个太子的反应,有些蹊跷。”
第22章 爱欲浓时恨转痴,真作假时假亦真 01. 远望皇城,邪云怪雾,妖气冲天。 孙悟空望着乌鸡太子的去向,召来筋斗云,道:“我跟去看看。” 白子岑小跑着从禅房出来:“我跟你一起去。” 孙悟空一顿,唇边浮起讥诮:“你还真是,平等的关心每一个人。” 白子岑:“啊?” 孙悟空说:“不用了,你跟着,也只是累赘。” 白子岑呆了呆,垂头望向自己的双手,的确,他法力低微,跟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可能还要麻烦孙悟空分心照顾,便又露出笑来,说:“那,大圣当心。” 孙悟空淡淡:“嗯。” 从始至终,都没有回头看一下白子岑。 而直到筋斗云消失,白子岑都还在原地目送。 唐三藏走到他身边,说:“别担心,每次都是悟空探路,不会有问题的。” 白子岑有些失落,说:“对不起,我总也帮不上什么忙。” 唐三藏温柔地看着他,说:“你为什么这样想呢?也许,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上天最好的馈赠。”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7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