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上面不干人事!” “这是生怕我们吃到好的了!” “把咱朔西不当人……哎……” “有的吃就行!哪儿来那么多废话!” …… 各种声音不绝于耳,隋瑛和林清的车队行至此,百姓们瞧见隋瑛,忙收了声,他们自是认得这个三番两次亲临慰问的巡抚的。再看看隋瑛身旁的那位三品官员,心想这就该是传说中在罗远县衙门放话运粮来的那个兵部侍郎。瞧那白嫩的模样,不知在路上吃了多少珍馐,竟叫咱朔西百姓吃掺了沙的粮,还真是没良心的一个主儿。 林清哪里知道百姓心中所想,他只见隋瑛走到烧粥的官兵旁边,对管事的叮嘱道:“粮里有沙,烧之前先筛一筛,此外,粥别烧太稀,要筷立不倒,如今已是隆冬,百姓至少得吃到个半分饱。” “下官知道了。” 隋瑛颔首,方回首看向立在棚外的林清,还未来得及唤他一声,双眸倏而睁大! “见善,小心!” 说时迟那时快,隋瑛三两跨步就奔至林清面前,伸手一捞一抱,转身就将其护在怀里,一柄亮着寒光的匕首堪堪擦过了林清肩膀,猛地划过隋瑛的右臂! “在山!” 隋瑛身子一软,直直朝前栽去,林清连忙搂住了他,团团官兵一拥而上,霎时就将那歹徒就地捉拿! “韩枫,快去叫郎中,快!”林清说完,被吓呆了的韩枫还算机灵,反应过来便一溜烟儿地跑了。林清连忙卸下自己的兔毛围脖,摁在隋瑛渗血的胳膊上,又觉不够,迅速拆了腰带,给他牢牢绑住。 “不碍事。”隋瑛站稳身形,喘着粗气:“皮肉伤而已,你还好吗?” 他看向林清的肩膀,只见官服破了一道,里面的内衫也是有些许染红。 “还是伤到你了。”隋瑛脸色现出难过,拧着眉头,已是痛上加痛。 “我没事。”林清摇头,眼眶已是发红。 “大胆狂徒!竟敢刺杀侍郎大人!说,你是何人!”官兵头子一脚踢在那歹徒膝弯,叫他跪倒在地,几巴掌扇上去后,嘴角已是渗出血丝。 “我是何人?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之人!我无心伤害巡抚,可我对这姓林的狗官恨恶至极!要不是他晚了这两天,我的婆娘和孩子还有救!” 说罢,这名农民模样的男人便撕心裂肺地嚎啕起来,“我那命薄的婆娘,就在粮送到的前一天给生生饿死了!还有我那十岁小儿,死前都还惦记着一碗薄粥!是你自己在罗远县放的话,整个朔西的百姓都知晓,你说好的一月,我那婆娘和小儿就眼巴巴地守了一月!终是没能等到,没能等到啊!” “林侍郎已经是风雪兼程地赶来了,你又何必怪罪到他身上来!”官兵发了话。 “我不活了,那姓林的狗官也别想活!只是我……我对不起巡抚大人,我给您磕头了!”男人一下一下猛磕头,片时脑前已是一片通红。围观的百姓们皆是又怜又怒,心知这男人丧妻丧子之痛,却难免怨恨其刺伤为百姓四处奔破的隋巡抚。 不过这姓林的狗官嘛,要其命不至于,但挨上一刀子也是好的。 隋瑛坐在一张木椅上,林清不顾身份,为他摁着伤口,对那些话充耳不闻,只是瞧着隋瑛剧痛之下惨白的面庞,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隋瑛疼出了一层薄汗,他扬了扬另一只手,道:“林侍郎已是尽了最大努力,不求你感念他,竟不知晓你还会恨恶他。” “何止是我恨!粮里有沙,是什么孬货,都不把咱朔西当人!”男人恨道,这时,百姓也附和起来。 “可你们何曾想过,若这粮里不掺些许黄沙,能到你们口里吗?”隋瑛无奈一笑,“罢了,你们现在有力气讨伐,也是吃得有几分饱了。我和林侍郎的使命也算是完成大半了。” 隋瑛转头看向林清,林清朝他摇了摇头,已是泪眼朦胧,“何必说这些话,回马车上罢。” “好,我听你的。”隋瑛朝官兵们扬了扬头,道:“那歹徒先下到臬司衙门里,不管又何苦情,刺杀朝廷命官乃是死罪。” “是!”官兵们领命,一部分则护送隋瑛和林清回到了马车上。这时,韩枫叫的医官也到了。 隋瑛胳膊上皮开肉绽,寸深的伤口令人心惊,官服大袖都被染红。 “这可怎么办,从疫区赶来,哪里准备了麻沸散哟!”医官苦恼道,拍着大腿不知该如何是好。 “无妨,就这样处。”隋瑛淡道。 “不,不要…… ”林清蹲在隋瑛面前,难过地直摇头,顾不得身份,连眼泪都淌了下来。隋瑛温和一笑,用拇指抹掉他眼角的泪水,说:“再这样下去,可是叫我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人。” 林清红着眼角,咬了咬下唇,欲言又止。 “先出去罢,叫人也给你敷点药,我瞧了,不深,但还是叫我心疼。”隋瑛抚住林清的脸,那样冰,湿淋淋的,叫人心动,也叫人怀念。 “在山……” 隋瑛摇了摇头,示意不必多言。林清只好掀开马车幔子先退了出去,把位置留给医官。医官拎着黄花梨药箱进去了,林清便站在马车前向内望了又望。韩枫在一旁想扶他又不敢,最后还是小心地搀起了他的胳膊。 “林大人,还是去敷点金创药罢,主子受得住自己痛,却受不住您痛啊!”
第15章 汝可知,吾既是林,亦是港?…… 巡抚衙门内衙,林清站在一扇门前,抬起的手又落下,落下又抬起。 厚重古朴的木门之后,是隋瑛的厢房。烛光昏黄,人影摇动。林清知道他在里面,尚未入睡,许是在看书,又或许那长随韩枫还在里面照料他,为他换药疗伤。 他心忧于他,却害怕见到他。 “是韩枫吗?”里面传来声音。 林清微怔,答道:“是我。” “进来吧,见善,外面冷。” 林清推开门,进入厢房。屋内烧着炉火,温暖如春。绕过一道屏风,林清看到隋瑛站在一张案后,身穿蓝色葛布长衫,随意披着条狐毛毯,手里还拿着笔,似是在写字。 烛光轻摇在他身周,他的神情柔和似水。 “坐吧,见善。”隋瑛指着案前的一张太师椅说。 林清落座后,环视这间对一名二品官员来说着实有些简陋的厢房来。 厢房宽敞而古朴,中堂两边挂着两副字,右边写的是“务民之情,不遗其族;”,左边则是“养民之义,不忘其祖。”,这一对字笔道停匀、潇洒自然,颇有赵孟頫之神韵。再论屋内摆设,除却一张案,一道屏风,一副衣桁,几把椅子,以及纱帘后的一张床外,就只剩下屏风前摆着的一张古琴,以几个摇着烛火的青莲黄铜灯台。 “我孤身一人,无任何家眷,内衙对我来说总是那样空旷。”隋瑛看出林清的心思,放下笔,露出笑容,“这厢房也是冷清得很,不常有人来。除却我那长随每日进出打,你还是第一个。” “是见善唐突了。” 隋瑛扬起嘴角,半分苦涩半分无奈,摇头道:“你说我们,为何总是把‘唐突’二字挂在嘴上,分明不该唐突的也唐突了,不该冒犯的也是冒犯了。有谁会无缘无故三番两次去碰你的手,会为你梳头?而又有谁,毫无缘由三更半夜不入睡,反倒穿着睡袍、披着件狐裘就来他人厢房里坐上一坐?” 林清起身,“我还是走罢。” “你坐下,听我把话说完。” 隋瑛鲜有命令的语气,林清诧异地看向他,却在接触到隋瑛的目光后迅速躲开。他的脸开始发烫,烛光下,心口跃动不停,如箫鼓夕阳。 隋瑛从案后走出,抚摸屏风前的那张古琴,目光飘渺,也许有些话不该此时说,但此际不说,又待何时? “见善可知,我弹的一手好琴?”隋瑛也不看他,只是用手指抚在那冰冷琴弦之上,面上已是挂了霜色。 “在山琴艺,朝野闻名。” “那么见善是否又知晓,我这一首琴艺,是从我那身为江南名妓的姨娘那里学来的?” “略有耳闻。”林清深吸气,阖上双眼。 隋瑛轻笑一声,流淌些许嘲讽意味,道:“我是江宁广陵人士,父母早亡,姨娘靠她那一手琴艺供我走上科举之路,我十七岁中举,二十二岁那年本该进京参加会试,也就是那时,我在广陵城外遇见了你。” “在山恩情,见善没齿难忘。” “你当真以为我要提此恩情?”隋瑛转身,看向林清,冷笑一声,“世人皆知岭南惠州林氏出了你这样一位栋梁之才,又可知江宁广陵,也有一林氏当年也是风光霁月?” “见善……不知。” “不知?”隋瑛笑道,“好一个不知,那我便与你讲道讲道。” 隋瑛踱步至案前,抿下一口茶,好似平复心绪。 “那广陵林氏,指的便是当年广陵府的知府林可言。那林知府是个克己奉公、砥砺清洁的官老爷,在当地的名声都是顶好。而立之年,在两抱闺女之后终是得了一位嫡子。这嫡子讨着全家人的欢喜,五岁擅对偶,六岁诵千言,端的是一个颖物绝伦的主儿。可世间安得双全法,那林氏小儿天资聪慧,却自小体弱多病,一年上头都泡在药罐子里,叫郎中都跑断了腿。直到那年春日,一云游道士突然前来,为那小儿诊出了气运,说其命格出众,却独独少了一分‘玉’字。” “我隋在山本家制玉出身,做着全广陵的玉石生意,也算小有名气。一年春日,那林知府亲自登门拜访,委托家父为其小儿制上一枚护身玉。”隋瑛看了一眼林清,见他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于是继续说:“也就是那时,我开始随家父出入林府,也得以见到那林氏少爷。” “那林氏少爷名安晚,是个顶漂亮的孩子,叫人一见他就难忍欢喜。那年春日,夜月正明,家父联想到这孩子名中的一个‘晚’字,又想起近日从那南洋寻得的一方上等烟紫翡翠,便耗费所有心力,打造出一枚新月玉来。那玉甚美,说是家父技艺之巅峰也不为过,只消戴在那孩子身上,便叫人再也移不开眼了。” 回忆悠长,隋瑛仿佛看到,那孩子身着月白绸衣,坐在庭院下的禅椅上朝自己微笑。江南风吹,碧波荡漾,庭院铃木三两枝,湖畔百花竞相放,他是那样寡言、沉静,却会抓着自己的衣襟,一声声唤出“哥哥”来,那童音嘤咛纯洁,不惹尘埃,叫他心软,数次蹲下身将这孩子抱进怀里,在他脸上轻轻吻着。 “然后呢?”林清兀地睁开眼,饶有兴趣道:“令尊的玉,保住了那林家少爷没?” 隋瑛的目光闪烁,好似蒙上水雾,这是第一次,他转过身去了。 回忆中那小小的黑漆棺椁,又出现在一条送葬队伍的最前头。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5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