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并不答话,默默地走到他的床榻边。等走近了才发现李幼脸色虽平静,周身却充斥着一种浓重的悲伤。 “发生什么了?”陶嵩拉着他坐到床上,“怎会如此伤心?” 柔和的声音唤回李幼思绪,放空的眼神动了动,对上陶嵩担心的视线,他哑着声道:“恩宝死了。” 陶嵩沉默了会,道:“自我与她失联后,我大概就猜到了。” 李幼一下子握住他的手,“可他明明答应过我,会让我见恩宝最后一面的。他怎么能——怎么能再次骗我?” “陛下,恩宝与臣最后一次联络时,在信中写道她可能暴露了。之后臣就再也联系不到她了,臣就猜到了。”一抹悲痛跃于脸上,陶嵩直接撕开李幼不愿面对的事实,“在孙大人眼里,恩宝吃里爬外,他不会放过她的。是臣之过,不该与她联络,暴露了她的身份。是臣对不住她。” 陶嵩的话给他当头一棒,他忽然清醒过来。 是了,于孙珩行而言,无论自己说过什么,恳求过什么,即便他许下承诺,但兑现与不兑现,都不过是他一念之间的事情。 是他自己总贪恋以前那点温情,在爱恨中反反复复地来回横跳,微末的希冀一而再再而三地碾碎。 恨意滋生,将过往温存扭曲,变得面目全非。 他们似乎注定就要站在彼此的对立面,斗个你死我活。 发红的双眼没流出一滴泪,李幼在满腔愤恨中冷静下来,“不,是他杀了恩宝,不关你的事。朕恨他,朕要为这些年的囚禁和耻辱报仇,朕要替恩宝报仇。孙家掌权太久,忘了谁是天子。如今朕重获权力,但孤身一人过桥实在难,陶嵩,你可愿与朕一同过桥?” 陶嵩双掌层叠,低头一拜,藏在臂间的面容勾起一抹得逞的笑,他道:“只要陛下需要,不光是臣,臣与陶氏一族都愿听陛下差遣,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20章 挑拨离间(3) 冬狩活动因爆炸刺杀两起事件不得不终止,次日便回了洛京城。 李幼回京当夜,召光禄大夫陶嵩入宫密谈。二人就冬狩之案的主审官论上数个时辰,期间一致认为孙珩行必定会举荐自己人审理此案。 这件案子本身疑点重重,加之君臣离心,李幼不可能同意全是孙氏人,而策划本次事件的陶嵩若要插手混淆视线,也断不会放任他们独断专行。 于是,他们针对明日早朝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即使不能全换,也要将自己人安插在里面。 第二日清晨,朝会照常开始。先是两三个官员出来汇报冬狩事故,继而请旨下令彻查猎场爆炸,行刺天子、重臣一案。 时机已到,李幼顺着话道:“那么主理此案的人选,诸位可有人选?” “臣举楚凉。” “臣举南何。” …… 推出的人选各有各的意见,俱是为了抢夺案子的主动权。 议论之中,只有少数几位没有发言。李幼瞟向陶嵩,得到对方的肯定。那颗嫌少跟着孙珩行对着干的心砰砰直跳。他犹豫数次,才鼓起勇气问孙珩行:“孙卿,你如何看?” 说话声小了。被点到名的孙珩行迈出一步,“回陛下。”他不似先前气势凌人,反而本本分分的,道:“臣认为众官之中,应是班飞赫。班飞赫任交州刺史曾破当地浮尸和银钗两大奇案,调任回洛京后,又为先帝解决兵民暴乱之事。另外班飞赫行事沉稳,又有多年破案经验,故而臣认为班飞赫主审,廷尉三官辅佐其调查冬狩之案最适合不过。” 他这话出乎所有人意料,引起一众哗然。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班飞赫作为朝廷唯一的中立者,行事从未得罪孙陶二党,而孙陶二党之人也从未挤兑过他,可见此人手段了得。而廷尉府关系错综,双方互相挟制,调查起来肯定都紧盯对方动作,即便有人想搞小动作,也很难逃得过他们的法眼。 细细想来,此案牵涉复杂,若二党都不想落于下风,班飞赫确实是适合的人选。 原本的准备被这一番进言打得措手不及,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直到退朝时,李幼还是有点懵的。 朱笔迟迟未动,上奏的折子一字未看进。夜风吹入室内,李幼沉着脸合上折子,三两下窜到床里,拉起被子蒙过脸,再没了动静。 * 冬狩之案开始调查之后,洛京的火药司被查出五分之一的火药去向不明,管理火药司的倪思逮捕归案前夕,留下一封认罪信后自裁。而其畏罪潜逃的部下在三日之后抓拿归案,入了死牢。 这些人不知是不是受过特训,审讯时竟缄口不言,只有痛极了才哼一下。班飞赫并不执着这一条线索,转而去查被抬回来的尸身。 被抬回来的刺客分为两拨,一拨是刺杀天子的,另一拨是刺杀朝廷重臣的。仵作查验尸身时,并非发现有任何明显表明身份的东西。 与此同时,和明猎场某处忽然发生塌陷,前来调查的官员在塌陷部分发现里面竟有一处地宫入口,打开石门一探,墓室里面竟堆满了稀世珍宝。消息传回朝廷,除却知情人士,其余一片哗然。 晟朝自平帝起就国库空虚,到僖帝父亲这一代更是严重,常常拨不出银子赈灾济民,就连拨往军营的银子都不足养活士兵,引得各方守将常有怨言,私下道天子只顾贪图享乐,不顾天下死活。 晟朝到僖帝手中时,已经是不堪负重。万幸僖帝初登基时,还算是个明君,兢兢业业治理天下二十余年,终于填满了国库。 然僖帝进入晚年后,却忽然昏庸无道起来,求仙问卜,吃药炼丹,修登仙楼,滥杀无辜等昏君该干的事情都干了个遍,使得国库由盈转亏,再没能补回来。 他们一直以为是僖帝挥霍无度才致使国库亏空严重,没成想僖帝竟将钱财埋入地宫之中。朝廷众人心中滋味复杂,用民间的百姓私下聊起先帝常用的一句话来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磕坏了,竟昏聩成这样。 黄金宫的发现,让原本还算淡定的陶嵩有些心急了。在黄金宫被发现的三日后,陶嵩入宫问安,与李幼闲游沧池时提了一嘴。 李幼道:“少府那边收到讯息后,便写了折子给朕,要将它们尽快收入国库里。朕本来觉得拿走父皇黄金宫里留下的珍宝是不是不孝之举,但国库空虚已久,百姓将士都吃不饱饭,哪里都是要用钱的时候,正好他们同意了,朕自然不会不准许,要是父皇有在天之灵,也不会怪朕的。” “陛下仁爱,先帝若得知,必定欣慰不已。”陶嵩道:“只是没想到少府行动也太快了些。” “少府管理财政,自然会比其他官员更上心。”说到一半,李幼察觉出陶嵩话中有话,便屏退了随从,问:“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如陛下所说,少府掌管钱财,自然会对钱财敏锐。臣听闻少府里面容易闹老鼠,常有老鼠啃食梁木,就算把猫放进去,那些老鼠也不怕。” “可向朕请旨的那位少府丞是位清廉的好官,朕交给是放心的。” “那位大人品行好,可他手底下的人面对那些珍宝未必不动歪心思。”见李幼听进去了,陶嵩接着道:“故而臣认为还是挑一名陛下信得过的人去看着也是好的。” “你说的确实有可能。”李幼想了会,“你可有推荐的人选?” “臣这儿倒是有适合的人选。”陶嵩语调一变,有点无奈道:“只是他近日心疾复发,就算有心,也无法全力办好。陛下若不嫌弃,臣欲毛遂自荐,为陛下解决烦恼。” “可你的伤并未好全。”李幼轻轻碰了下陶嵩缠着纱布的胳膊。陶嵩温和一笑,给了个放心的安慰,“臣的伤休息多日,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碍事的。我若因这点小伤而辜负陛下的重用,日后还怎么帮陛下扳倒孙家?” “孙”这个姓氏触动李幼的心神,他很快答应道:“万事都要小心。” “好。” 陶嵩离去后,李幼站在桥边发了会呆。寒风吹来,李幼打了个冷颤,“喜宝。” 听了声的喜宝唰一下窜出来,“奴在!” “回去吧。”李幼坐上步撵,喜宝高喝摆驾回宫。路过池边的梧桐树时,李幼多看了几眼。此时的梧桐树叶落光,没有丝毫美感可言,但比刚种下时要高了不少。彼时李幼还是个无权软弱的傀儡,如今的李幼除了有了部分实权,还生出了扳倒孙氏的心理。 孙家,孙珩行。李幼想着握紧了拳头。 第21章 藩王入京 新年临近,洛京城比往日更加热闹、繁华。 天子体恤,下诏暂停案件调查,待新年过后再继续调查。忙了将近两个月的官员终于松了口气,捶着疲软的身子,打着哈欠纷纷归家,唯班飞赫一人仍伏案办公。 一名狱丞将燃烧的灯盏轻置桌面,看着班飞赫认真书写的模样,犹豫了片刻才小心问道:“大人,如今新春将近,陛下放我们休假十五日,您忙了许久不曾放松过,何不趁此歇息片刻?” 班飞赫头也没抬,变形的食指上沾了些许墨水,“案子重大,还是尽快查清为好。” “可这案子情况复杂,一时半会也查不完。”班飞赫看了他一眼,狱丞到嘴的话卡了一下,转而道:“大人为这案子日夜操劳的,我只是担心大人这般下去会累着自个的身体。” 班飞赫语气依旧,道:“正是案件复杂,我才要抓紧时间调查。若中途停下,只怕那些线索会出现什么岔子。你不必担心我的身子,我自个儿有数的。” 狱丞怏怏“哦”了声,又道:“那大人新春赴宴完后是回家还是回这儿过?” 班飞赫停下书写,奇怪地看着他。他连忙补充道:“过年那会,廷尉府人员基本都在家中,只留下几个人看守牢狱,这儿会上锁。那时我正好值班,我就是问问大人回不回来,若回的话,我给大人留个门。” “那留着吧。”班飞赫说罢又认真看起了案子。 狱丞见状悄悄退出了屋子,贴心合上门。他郁闷地踢开脚边的石子,另一名的狱卒握着刀巡逻正好见到他这副样子,便上前问道:“大人怎么了?一副闷闷不乐的神色。” “我过年不是要留在这里值班嘛,本想着廷尉府的人都放完假回家,我便可以偷溜回家吃个团圆饭,可班大人新年也要留在这里。唉,家中的团圆饭我就吃不上了。”他心中有点怨气,“真不知道大人干嘛有家不回,非要待在这。” 狱卒听罢,将他拉到一旁角落,小声道:“大人您是新来的,自然不知这其中缘由。班大人并非不想回家,而是他家中就只有他一个人,回不回家都是一个样,故而这个缘由占了一半。”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9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