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恩宝放缓呼吸,欲平复气息。打算思考接下来的对策,而门“吱吱”地响了。 她以为是孙珩行去而复返,便预备再激他一激。 一抬头,陌生的男人面孔出现眼前。 他身穿赤色常服,肩上背着药箱,慢悠悠地晃到她的跟前。 这人脸上挂着若有若无的笑容,浑身散发疯且危险的气息。 他拖来一张桌子,将药箱放到上面。紧接着从药箱里掏出一把又一把的刀具。 杨恩宝尚未来得及开口问,他就挑了把柳叶刀向自己走来。 他用着漫不经心说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没死对吧?那我们来玩我问你说的游戏。说不对,就割你一片肉;说对了,我就让你死得痛快点。” 作者有话要说: 杨:我要爆一个惊天大瓜,吓死你们所有人! 某人:这只鸟真可爱,抓来吃了。 第15章 冬狩之计1 孙珩行剥夺了李幼看望杨恩宝的权力。 一群人拉着他走时,他心中极怨。回到宫里,除却干生闷气和担心,他什么也做不了。 过了很久,他才想起来,自己与孙珩行做了交易。 若他听话,他才能让陶嵩回来。他在怨恨之中升起一丝冲动的后悔,可他又不能对恩宝视而不见。 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在彻夜的思想挣扎后。李幼还是做出了选择,他恹恹地向孙珩行恳求。恳求他允许将御医送到府上医治,允许隔着一门听听恩宝的遗言。 孙珩行同意了。 数日过去,孙府并没有任何消息传到宫中。但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这些时日,李幼一直在做好传来噩耗的心理准备。他知道金疮疾是个无药可医的绝症,御医能做的,就是减轻病情的痛苦。 岁节翻页,凛冬将至。太常开始筹备冬猎。相对的,陶嵩也即将抵达洛京。 多日忧愁的李幼才有了点笑容。 距离冬猎还有五日时,陶嵩终于回到洛京。不过是深夜到的,故而他们不能立马相见。 但李幼还是高兴得有点睡不着觉。推开被褥,他赤着脚走遍整个寝殿。 像是兴奋得闲不下来,他的动作就没有停过。 时而拨亮烛台的灯芯,时而自说自语,又忽地笑出声来,就连累了躺在床上也不老实。 起身,躺下,又起身。 此时此刻,李幼盼着今夜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这样的话他就能见到陶嵩了。 两年未见,七百多个日夜,他无时不刻想见到陶嵩。 想看他到底变成什么样子,是廋了还是胖了,白了还是黑了…… 直到外头的宫人出声劝睡,他才重新回床里,怀揣着这种微妙的情绪逐渐睡过去。 鸡鸣破晓,李幼今日上朝的状态像打了鸡血。紧张,期待,开心的感觉围绕在心头。各个人都能看出他今天的心情十分的好。 他乐呵,喜宝也跟着乐呵。在早朝的路上,喜宝靠近步撵,小声地说好话,讨李幼的开心。 说的不过是些谄媚的话,但李幼今日着实高兴,也小声地回道:“回头领赏去。” 但遗憾的是,空出来的位置,没有他想见的人。李幼没能如愿,希望扑了个空。 他的失落那么明显,即便有十二旒冕珠子挡着,还是轻易看得出。孙珩行久久地注视着他,垂在腿侧的手有一刹蜷缩了起来。 陶嵩一回来就以尽孝为由告了假,偏偏这个理由太过正当,又有他亲笔写的陈情书。 晟朝颇为重孝,加上天子的支持。孙党抓不着他的错处,只好就这么过去了。 今日的早朝只论了一件事——陶嵩的官职。 他原隶属光禄勋下,任光禄大夫一职。被贬去徐州泗水郡后,连降数级。 李幼本想着陶嵩在泗水郡政绩显著,故而欲晋升其为九卿之列。 可在商论中,孙陶两大阵营各执己见。一方力争晋升,另一方坚决不同意。 双方都有理。最后的决策权就落在了李幼的手中。他们目光如炬,看得他如坐针毡。 他张了张嘴,张望的视线猛然被冻住。身着黑色暗纹朝服的孙珩行朝他小幅度地摇头。 这个动作看得李幼如鲠在喉,又不得不听命于他。 “都别吵了。”李幼冷淡地道:“陶嵩官复原职,领尚书仆射一职。朕乏了,散朝吧。” **** 冬狩的地点在和明猎场,离洛京有百里之远。骑快马要两日,若是马车就需三日。 像天子出行这般大阵仗,人多走得慢,花上的时间便要翻倍。 更不论出发前夕,李幼忽然发病,在宫中歇了两日才出发。 冬狩已经开始了。孙珩行与陶嵩一干大臣都已在猎场侯着。 李幼掀开车帘,传令道:“都不用歇着,赶路要紧。” 得令的太仆应道:“诺。” 说完话,李幼重新躺回马车闭目养神。他还在病中,身子没养好就急着去和明猎场。加之赶路,他的脸色微微发白,唇色淡得离谱,好似将死的人。 “陛下,您的脸色不大好。”喜宝忍不住道:“咱们何不歇歇,再赶路也不迟啊。” “大臣都在等着朕,歇不了。”李幼接过喜宝递来的草药香囊,浅浅地闻了一口。恶心的感觉稍稍驱散,他睁开眼睛,“而且……朕有点担心他。” 他是谁,车内两人都心知肚明。 喜宝愁着脸,“陶大人这般聪慧,定能应付的过来。陛下不爱惜自个身子,奴才瞧着心疼。” “好了。”李幼虚弱地笑了笑,“你别耷拉着脸,朕瞧了不太舒服。笑一下,朕看着才舒心。” 喜宝闻言立马换上笑脸,只不过笑中带苦。李幼把手边的象牙牙签塞到他手里,“知道你关心朕了。等去了猎场,朕再休息,好吗?” 李幼赶了五日的路,终于到了和明猎场。 和明猎场是晟朝李太祖专门圈出来打猎的地方。据说太祖当年起家时,曾在这里见过麒麟。 祥瑞庇护,故而太祖逢战必胜,一统天下。此后,李氏的代代皇帝都好在和明猎场狩猎。 喜宝扶着天子下马车。 以孙珩行为首的朝臣一齐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的参拜,响彻一方。李幼在乌泱泱的人群里,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身影。 沉稳的心跳刹那间加速,呼之欲出的名字在舌尖滚了几圈才吞回肚子。 “诸位……“李幼清了清嗓子,“诸位爱卿请起吧。” “谢陛下!” 朝臣谢恩,恢复站姿。 他得以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人。 跟过去的两年相比,陶嵩沉敛了不少。书卷气里似乎融入了什么,温和中透着一股难以察觉的疏离和冷漠。 远远看过去,身姿和容貌极为显眼突出。 但李幼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缺席的那两年中,悄然发生变化。 他变了,变得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这是李幼见他第一眼的想法。 或许他的视线太过灼热,陶嵩忽然抬起头很轻地朝他一笑。 很快,李幼像被魇住般,升起的那点疑惑倏然随风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细究官场职位,全是胡诌的。 第16章 冬狩之计2 李幼因身子不适休整了一个时辰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帐外的朝臣举杯相邀,畅饮闲谈。在一干系都穿着改良的胡服,头戴配着发额的人中,最出众的还是陶嵩和孙珩行两个。 一个雍容闲雅,一个贵气逼人。一个在左边边谈笑风生,一个在右边冷眼旁观。 李幼的目光不自主地停留在陶嵩的身上,默默地看他与旁人交谈。 他个子高,说话时稍稍向前倾,眼皮子半垂,嘴角挂着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别人说话。 陶嵩好像没什么架子。无论对方说的是鸡毛蒜皮还是家国大事,他都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这让说话的人更加激动和兴奋。谈到尽兴之处欲揽过他的肩膀大笑,忽地揽空,那人也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李幼却深知陶嵩有不大爱与生人有肢体接触的毛病,能容许别人拍肩就已经很不错了。 “陛下到!” 众人连忙参拜,李幼收回视线,就着喜宝的搀扶入了座。 “平身吧。”李幼环视一圈拘着礼的朝臣们,道:“一年一次狩猎,诸位爱卿在猎场上不必拘束,尽管放松便是。” 得了令,他们也并未如之前那般放开,各个都较为矜持地吟诵对话。 好在有酒,酒过三轮,气氛慢慢恢复。李幼看了陶嵩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开口询问他家中的情况,却被一人打断了。 “陶……” “陛下!” 李幼下意识望过去。 起身的是位微胖的大臣,名叫婴耳,生平喜好喝酒与打猎。 他喝得微醺,此时酒劲上头,耳朵发红,便起了打猎的兴致。 可他官位不高,想要打猎还得先高官提出。可他左等右等,愣是没人提,都干坐着喝酒。 他向邻桌的人询问何时打猎。 邻桌的人摆手道:“等着便是。你若等不及就自己去提。” 他还真是等不及。加上邻桌话语不耐,婴耳受激,在酒意的催发下,最终决定自己出马。 他道:“臣听闻山里有白鹿出没,白鹿可是祥瑞之兆。陛下不若让臣等上马进山捕猎白鹿,以此献给陛下。 “另外,礼、乐、射、御、书、数乃君子六艺。礼、乐、书、数常见,射、御却不常。陛下,臣觉得今日天色甚好,不如让在座的大人都比一比射术,看谁能抓到那只白鹿或猎物最多?” 若胜,天子可重赏;若败,无妨,他日再战即可——这是猎场一向默认的规矩。 座下部分的人早欲策马打猎,不过碍于天子的面子,都不敢提议。 如今有人出头,他们自然乐意附和。 李幼看着他们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定是不能泼冷水的。 “冬狩本就是进山打猎的。诸位可尽情去搜寻猎物,拔得头筹的大臣,朕重重有赏。”说罢,他忽感心头难安,又道:“朕许久未打猎,也与诸位同去,如何?” “这……”婴耳有点犯难。 李幼从未来过猎场,骑射更是一窍不通。若是在山里出了什么意外,那可就遭了。 他正苦于找什么理由婉拒,一道冷清清的声音如天神下凡,解了他的困。 孙珩行道:“陛下尚未康复,还是好好歇着,看他们的表演吧。” 婴耳:“是啊,陛下身子要紧。” “不打紧。” “莫非陛下是怕臣等会害人不成?”孙珩行打断李幼的话,一字一句道:“左不过是一场比试而已,等陛下身子好了,想去尽管就是。”
福书网:www.fushutxt.cc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9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